政治课堂生态论文-施凯

政治课堂生态论文-施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课堂生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化发展,方法技巧

政治课堂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施凯[1](2017)在《浅谈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生态化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化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课堂生态化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调动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课堂生态化发展,是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全新的教学策略,来最大限度地实施有效教学,打造生态课堂。(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7年11期)

彭爱波[2](2017)在《政治课堂呼唤良好的课堂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高中政治在高考和选考科目中总容易给人以刻板说教、上课乏味的误解。而政治课又承担着传递主流价值和国家意志的任务,实践中也容易产生上课沉闷乏味、效果不佳等现象。政治课堂亟待改变这一现状,注重空间上的开放性、时间上的流动性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性,从而培育良好的课堂生态。(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2017年05期)

霍紫翔[3](2016)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直存在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现状,广大政治教师都希望通过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富有激情、优质高效的政治课堂。但新的教学模式还很稚嫩不成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打造一个和谐共生、民主平等的政治课堂,成为高中政治在教育改革中突破的一个方向。而课堂生态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学的微观层面,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营造实用合理的课堂环境,消除教师主导权威的教学理念,倡导合作互助、尊重差异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为建立一个多维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的政治课堂,存在着课堂生态环境失衡、课堂生态主体失衡、课堂教学失衡等现状,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提出构建高中政治课堂生态的途径和策略,为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本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课堂生态的文献综述,对课堂生态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内涵以及建构的意义。第叁部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在深入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则提出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途径和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涂丽平[4](2016)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政课的课堂生态危机表现为:课堂生态的主体和目标的"缺位"、主体和环境的失衡、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脱节。这些问题在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环节得到突出地反映。为此,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统一性、培育师生的学习主体性、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以此疏通课堂教学的物质、信息、能量流的运行管道,强化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来源于《台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邹连方[5](2016)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应然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求系统内各因子间和谐共生、动态平衡。教师通过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如迁移与潜移、平衡与失衡、竞争与协同规律,能够形成师生双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23期)

郑建芸[6](2015)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含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即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群体,建立生态的师生关系;积极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要素,构建和谐统一的教学有机体;重视改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环境,营造舒适有效的教学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5年07期)

方蒸蒸[7](201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后现代“课堂生态”模式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主义的传统教学注重条块分割的固定模式,教学容易导致僵化和教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后现代"生态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学生以及所处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具有鲜活的生命特点。在"生态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学的平衡和协调性,激发教学系统活力,实现教学相长。进入新世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面临着向后现代知识课堂转变的挑战。探索课堂生态模式正是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尝试之一。(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朱优红[8](2013)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涵盖的内容庞杂多面,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构研究对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以教育生态学作为研究视角,力图构建一个生态、互动、和谐、开放、活跃的课堂生态系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社会调查法、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构进行了若干思考和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是概念的界定和厘清。阐释教育生态学与课堂生态的意蕴,分析以生态学的范式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构与教育生态系统论的契合性,指出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态彼岸状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论文第二部分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沿变、改革的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科目的内涵和教学要求,对四门科目间的内在联系作了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和价值需求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叁部分运用课堂生态系统论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态系统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态系统由能动主体、环境因素两部分组成,研究了其中的教师、学生主体的思想状况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影响,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外部环境和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论文的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中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对策,要树立的生态教学的理念,构建课堂生态主体平等互动的生态关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生态教育机制,积极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态环境,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3-03-25)

曾栋臣[9](201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教学侧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元素,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自由、平等、互动的生态空间,展现生态教学的平衡美;开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展现生态教学的动态美;尊重和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体悟,展现生态教学的生成美。(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3年03期)

韩伟伟,刘以榕,吴华宇[10](201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生态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教育现象过程中提出的课堂生态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生态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以此为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建构思路,既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1年06期)

政治课堂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因为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高中政治在高考和选考科目中总容易给人以刻板说教、上课乏味的误解。而政治课又承担着传递主流价值和国家意志的任务,实践中也容易产生上课沉闷乏味、效果不佳等现象。政治课堂亟待改变这一现状,注重空间上的开放性、时间上的流动性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性,从而培育良好的课堂生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课堂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1].施凯.浅谈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生态化发展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

[2].彭爱波.政治课堂呼唤良好的课堂生态[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

[3].霍紫翔.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涂丽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6

[5].邹连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应然特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6

[6].郑建芸.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

[7].方蒸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后现代“课堂生态”模式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

[8].朱优红.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D].华侨大学.2013

[9].曾栋臣.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3

[10].韩伟伟,刘以榕,吴华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生态建构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

标签:;  ;  ;  ;  

政治课堂生态论文-施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