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文智(枣强县人民医院0531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66-01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搬运方法。方法将6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静态搬运方法,病人搬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耐心解释采取静态搬动方式的重要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搬运,医护人员随时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在CT检查搬运过程中,将不同搬运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有效的静态搬运措施是成功完成CT检查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CT检查颅内压增高搬运方法
现代医学影像的迅速发展,CT检查成为颅脑外伤和疾病的首选辅助检查,而颅内压增高是由许多颅脑外伤和疾病所引起,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因颅内容物(脑、脑脊液、脑血容量)的体积增加,或颅内有占位性病变等因素引起[1]。因此CT检查搬运过程中,尤其是表现为意识障碍的患者,许多容易忽视的因素可以引起颅内压波动,引发脑疝危象[2]等意外情况发生。而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或呕吐次数增加和剧烈,是提示颅内压出现波动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升高是指ICP≥20mmHg持续超过5分钟[3],因此,在CT检查时患者的搬运,虽然时间短暂,但风险始终伴随,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院CT室运用德国飞利浦16排螺旋CT自2011年11月~2012年3月检查颅内压增高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4岁,均为CT确诊重症颅脑外伤和疾病患者。其中检查高血压性脑出血18例、硬膜下、硬膜外血肿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挫裂伤11例、脑干出血6例。
1.2方法将6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采用静态搬运方法,病人搬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耐心解释采取静态搬动方式的重要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搬运,没有实施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随时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1搬运前准备工作
1.2.1.1迅速做好检查前的接诊工作颅内压增高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患者及其家属因极度恐惧而心理失衡,需要医务人员尽快做出诊断,要求CT室工作人员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娴熟精湛的抢救护理技术,观察细致,行动敏捷,出现意外情况确保及时抢救。
1.2.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检查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密切监测BP、P、R、瞳孔、意识等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有助于对脑疝的了解。颅内压轻度增高者,瞳孔无明显变化,脑疝早期,双侧瞳孔大小不等,病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存在。脑疝中期,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脑疝晚期,出现双侧瞳孔极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脑疝早期患者,应给予积极降颅内压处理,病情稳定方可检查,脑疝晚期患者需终止检查。准确有效的判断患者病情,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失去抢救机会。
1.2.1.3搬运方法实验组CT检查扫描前将CT检查床调整至与病人的平车同一水平。两人搬运法时将平车推至CT检查床尾,患者头端与CT检查床尾端成钝角,固定平车,二人站在患者同一内侧,一人用手托住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托住肩部,另一人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二人同时合力平托病人,移步前行将患者平卧位放置CT检查床头部检查位置。四人搬运法时推平车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固定平车,第一名站于CT检查床床头,托住患者头及颈肩部,第二名站于CT检查床床尾,托住患者两腿,第三名和第四名分别站于床及平车两侧,托住患者腰、臀部,四人合力同时平托病人,将患者平卧位放置CT检查床头部检查位置。注意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安全,搬运者尽量靠近患者,已达到节力。特别是头、颈、肩保持在同一轴线水平避免头部过度前屈和过度后仰[4],保持头部略高于身体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结果
2组两种搬运方法结果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实验组搬运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搬运方法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无呕吐轻度呕吐剧烈呕吐
例数%例数%例数%
对照组30516.72170413.3
观察组302480.062000
注:两组搬运方法比较。x2=24.72P<0.01,差异有显著性
3结论
我院CT室运用科学完善的静态搬运方法,对3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CT检查,在CT扫描检查中,无一例临床意外发生,并迅速有效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影像资料,提高了CT检查成功率,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赵莹.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病医院《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
[2]滕良珠,孙为群.颅脑损伤诊疗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3.
[3]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156.
[4]陈丽君,葛纪林.中国医疗前沿2008.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