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分子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俄罗斯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等位变异
高分子量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军,赵海滨,宋庆杰,宋维富,杨雪峰[1](2019)在《俄罗斯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俄罗斯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1、2~*和Null叁种等位变异,Glu-B1位点具有6+8,7+8,7+9,13+16,14+15和17+18六种等位变异,Glu-D1位点具有2+12和5+10两种等位变异。俄罗斯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共有20种,其中,以2~*、7+9、2+12,2~*、7+9、5+10和1、7+9、5+10为主,占比分别为28.65%、27.49%和14.63%,其他HWM-GS组成占比低于3.51%。根据Payne评分标准对俄罗斯小麦品质进行评价,评分范围5~10,评分为10的HWM-GS组成有6个,分别为1、7+8、5+10,2~*、7+8、5+10,1、17+18、5+10,2~*、17+18、5+10,1、13+16、5+10和1、14+15、5+10,分别占比3.51%、2.34%、2.34%、1.75%、0.58%和0.58%。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俄罗斯春小麦优质亚基变异较为丰富,而且,优质麦谷蛋白亚基13+16、14+15、17+18在东北春小麦中罕见,为改良当地小麦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大兵[2](2019)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血清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NF-H)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TSCI)患者早期血清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hosphorylat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subunit,pNF-H)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例42例和单纯脊柱骨折病例28例,分别作为脊髓损伤组和脊柱骨折组,30名健康体检员工作为健康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根据2011年最新修订的ASIA分级将伤患者分为:ASIA-A级、ASIA-B级、ASIA-C级、ASIA-D级、ASIA-E级。脊髓损伤组和脊柱骨折组病人于伤后12h、24h、3d、7d、14d抽取静脉血3ml。健康对照组每人抽取1次静脉血3ml。所有血样在4℃离心,分离血清保存于-8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样本pNF-H含量。结果: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男性27例(64.3%),女性15例(35.7%),年龄10-79岁,平均年龄51.38±15.36岁。其中ASIA-A级8例(19.0%),ASIA-B级7例(16.7%),ASIA-C级6例(14.3%),ASIA-D级19例(45.2%),ASIA-E级2例(4.8%)。脊柱骨折组28例,男17例(60.7%),女11例(39.3%),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2.25±10.96岁。健康对照组30名。男18人,女12人,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7.93±8.36岁。健康对照组平均pNF-H浓度(pg/ml)为:72.51±14.72。脊柱骨折组pNF-H平均浓度(pg/ml)为:73.60±16.92,各时间点分别为:12h(77.36±17.32)、24h(71.11±20.63)、3d(75.42±16.79)、7d(71.77±14.83)、14d(72.35±14.72)。脊髓损伤组平均pNF-H浓度(pg/ml)为:209.60±145.16,各时间点分别为:12h(155.6±71.78)、24h(186.72±98.33)、3d(222.08±128.94)、7d(256.40±160.00)、14d(227.20±210.04)。健康对照组与脊柱骨折组相比P>0.05;脊髓损伤组与脊柱骨折组、健康对照组相比P<0.05;脊柱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脊髓损伤组与脊柱骨折组、健康对照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脊柱骨折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损伤组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的两两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脊髓损伤组各ASIA等级间pNF-H浓度比较:A、B两级与其他各级相比在所有时间点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C、D两级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C、D两级在伤后3d、7d时与E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其他时间点均与E级无显着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组各ASIA等级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比较:A、B、C、D各级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E级各时间点pNF-H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脊髓损伤程度越重的患者其血清pNF-H浓度呈升高趋势。2.脊髓损伤患者血清pNF-H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动态变化。3.正常人及单纯脊柱骨折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低水平pNF-H。4.单纯脊柱骨折患者和ASIA-E级患者血清pNF-H浓度无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崔野,黄梓濡,王春林,刘从华,张超[3](2019)在《3种中分子量蛋白对镍钛和不锈钢弓丝抗腐蚀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不同类型的蛋白对合金抗腐蚀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镍钛和不锈钢弓丝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及表面改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法测试纤维蛋白原、IgG或黏蛋白对镍钛和不锈钢弓丝抗电化学腐蚀能力的影响,并用循环极化法检测叁种蛋白处理后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测定腐蚀产物的类型,并对腐蚀后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和原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添加纤维蛋白原、IgG或黏蛋白对同一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影响不同。添加蛋白能够降低不锈钢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可减缓镍钛合金的腐蚀进程。添加黏蛋白能够提高镍钛合金抗腐蚀性和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与黏蛋白及IgG相比,纤维蛋白原能够降低镍钛和不锈钢合金的抗点蚀能力。结论不同类型的蛋白能与弓丝发生作用,在表面形成不同的沉积形貌,并参与合金的腐蚀过程。(本文来源于《口腔疾病防治》期刊2019年02期)
刘永安,潘彬荣,岳高红,梅喜雪,许立奎[4](2018)在《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的品质遗传基础,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28份核心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在Glu-A1位点具有Null(57. 14%)和1(42. 86%) 2种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67. 86%)、7+9(25. 00%)、17+18(3. 57%)和13+16(3. 57%) 4种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2(96. 43%)和5+10(3. 57%) 2种类型。另外,各供试品种(系)共有5种亚基组合,依次为1/7+8/2+12(39. 29%)、Null/7+8/2+12(28. 57%)、Null/7+9/2+12(25. 00%)、1/17+18/5+10(3. 57%)和Null/13+16/2+12(3. 57%)。(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5](2018)在《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建国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情况,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2份云南省1950s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HMW-GS组成和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普通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N(56.58%)和1(43.42%)2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42.11%)、7+9(34.87%)、6+8(0.66%)、14+15(7.24%)、17+18(13.16%)和13+16(1.97%)6种亚基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0(5.26%)、2+12(54.61%)、5+10(24.34%)和5+12(15.79%)4种亚基类型;(2)云南省普通小麦HMW-GS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共出现2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8,2+12"、"N,7+9,2+12"、"1,7+8,2+12"与"1,7+9,5+10"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39%、9.87%、7.89%和7.89%;(3)云南省各个时期育成品种(系)的HMW-GS品质评分基本维持在4.50左右,1990s以后育成的品种(系)中优质亚基5+10出现的频率随普通小麦育成时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由此可见,云南省普通小麦的HMW-GS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有12种HMWGS等位变异,包括13+16、2+10和5+12叁种稀有亚基类型和27种亚基组合类型;对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7+18和5+10频率较小,缺乏优质亚基2*。因此,在云南省普通小麦的品质改良中应加强优质亚基2*、17+18和5+10引入及合理应用。(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高振贤,李亚青,田国英,单子龙,张朋伟[6](2018)在《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检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与面包品质密切相关。为了从目前经常使用的一些HMW-GS检测方法中选择满足试验要求的最佳方法,笔者总结了HMW-GS组成,以及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3种方法检测小麦HMW-GS组成的研究进展,讨论了3种方法检测小麦HMW-GS组成的优缺点,指出SDSPAGE和PCR方法适合常规育种材料或栽培小麦品种中HMW-GS的检测,双向电泳或RP-HPLC方法适合检测含有远缘遗传物质的小麦或近缘种属中HMW-GS的检测。最后展望了SDS-PAGE和PCR方法在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16期)
王倩[7](2018)在《整合沙融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小麦新材料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s)对面粉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在前期研究中,我们从沙融山羊草(Ae.sharonensis,S~(sh)S~(sh),2n=2x=14)中克隆了同一位点的x型和y型分子量较大的新型HMW-GS基因,并成功通过远缘杂交将其导入普通小麦中。经过连续多代的回交以及自交,获得了大量的衍生后代株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以上远缘杂交衍生后代材料继续进行回交,自交,以期获得含有沙融山羊草外源新型HMW-GS基因且遗传稳定的株系。通过农艺性状调查,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及细胞学检测,从小麦-沙融山羊草衍生后代中鉴定了24个HMW-GS稳定遗传的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衍生后代群体遗传趋向稳定。6个杂交组合后代结实数与结实率显着增高,平均结实率为37%-55%,平均结实数为10000-200000。增幅最大的杂交组合硬粒小麦(Z636)与沙融山羊草(R7)杂交再与良麦3号(L3)回交的结实率从回交一代的14.71%上升到回交六代41%,结实数从回交一代的10颗种子增加到回交六代的121910颗。另一方面,有8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因结实困难而不能繁衍,如杂交组合类型为Z639与R7杂交再与普通小麦(分别为川农16,良麦2号,良麦4号,绵麦37号)回交的4个杂交组合均由于不能正常结实而被淘汰。对存活后代植株的株高、穗长、小穗数、旗叶长宽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一部分植株趋近于回交亲本,而还有一些植株株高偏高,茎节呈紫色,还具有一些四倍体植株与沙融山羊草植株的特征。2.对2017年收获的种子进行SDS-PAGE检测,鉴定出了24个HMW-GS组成纯合的株系,部分株系兼具较好的农艺性状。以上纯合株系的杂交组合类型都为Z636与R7杂交再与L3回交,其HMW-GSs组成包括4种类型:(1)含有沙融山羊草,四倍体小麦的全部亚基和良麦3号的D亚基;(2)含有良麦3号与沙融山羊草的所有亚基丢失了四倍体的亚基;(3)沙融山羊草的所有亚基加上良麦3号的B亚基;(4)沙融山羊草的所有亚基加上良麦3号的D亚基。24个HMW-GS纯合株系中有16个株系的结实率相对较高,5个结实率超过90%,6个超过70-90%;其中材料64-55-1-29-1结实数为198颗,结实率高达99%,表明它们具备稳定的农艺性状和遗传特性。3.对鉴定出的HMW-GS纯合株系进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发现这些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化在41-44之间。其中有9个纯合株系为42条染色体,有2个纯合株系为41条染色体,3个纯合株系为40条染色体,还有3个纯合株系为44条染色体。(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乐宁[8](2018)在《EMS诱导的四倍体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是小麦籽粒的主要储藏蛋白之一,其含量虽然只占小麦胚乳的10%左右,但却是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HMW-GS具有大量等位变异类型,而每个亚基对品质的影响不同,创制不同亚基缺失突变体是准确评价不同亚基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甲磺酸乙酯(EMS)对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简阳矮兰麦(AS2283)进行诱变处理,以期得到缺失不同亚基的突变体,为后续品质功能研究奠定材料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5年对简阳矮兰麦(AS2283)种子诱变处理,EMS处理浓度(V/V)分别为0.2%,0.3%,0.4%,每个浓度各处理1000粒种子,总计3000粒。2016年叁个浓度分别收到M _2代单株为733株,367株,57株,诱变成活率分别为73.3%,36.7%,0.57%。2.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对简阳矮兰麦M_2代的HMW-GS变异情况进行检测,每个植株随机抽取3粒种子进行分析,鉴定获得1Ax亚基缺失材料4株,1Bx亚基材料缺失1株,1By亚基缺失材料4株。按不同EMS处理浓度统计,0.2%,0.3%,0.4%叁个浓度分别对应获得的HMW-GS突变体株数分别为3株,6株,0株,突变频率为0.41%,1.63%,0%。2016年对检测剩余M_2代种子进行播种,每个株系播一行,2017年共收到M _3代群体单株7565株,对2017年收到M_3代部分材料也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所有种子都缺失1By亚基的突变体2份,两个植株来源于同一个M_2代植株。3.对鉴定到的HMW-GS突变体进行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EMS诱导,HMW-GS基因突变的主要形式为单碱基替换,碱基替换形成提前终止密码子是导致HMW-GS蛋白缺失的原因。例如,1Ax亚基缺失植株No.162-3的HMW-GS基因在编码区第380位发生单碱基替换,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T),最终导致127位丝氨酸(S)变为苯丙氨酸(F),另外在编码区2182位发生单碱基替换,最终使编码第728位的谷氨酰胺(Q)密码子由CAA变为终止密码子TAA,导致该基因表达提前终止,使基因沉默,导致蛋白条带缺失;另外,其他HMW-GS缺失突变体经过基因克隆发现HMW-GS缺失具有同样的分子机制。如1Bx亚基缺失植株No.1039-3在编码区1540位和2209位发生单碱基替换,都是由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转换,分别导致氨基酸苯丙氨酸(F)变为丝氨酸(S)与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使1Bx亚基沉默;1By亚基缺失植株No.107-2编码区的339位发生由胞嘧啶(C)变为胸腺嘧啶(T)的单碱基替换,导致113位的谷氨酰胺(Q)密码子CAA变为终止密码子TAA,最终导致基因的沉默。其他缺失突变体也是单碱基替换引起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卫东[9](2018)在《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PCE高效分离及图谱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决定小麦烘烤品质的重要因素,其组成类型与对小麦品质密切相关。用于分离鉴定HMW-GS的常规技术主要包括SDS-PAGE、分子标记及RP-HPLC等,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由于用样少、速度快、分辨率高等特点,在分离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小麦HMW-GS的HPCE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标准图谱的报道甚少,且已有分离体系在分辨率、分离效率上仍有待提高。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引入IDA缓冲液系统,选取12个小麦品种,对HMW-GS的HPCE高效分离体系和标准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SDS-PAGE联合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在HMW-GS组成上具有多样性。亚基类型包括1Ax1、1Ax2*、1Dx2、1Dx3、1Dx4、1Dx5、1Bx6、1Bx7、1By8、1By9、1Dy10、1Dy12、1Bx13、1By16、1Bx17、1By18、1Bx20和1By20。2.选取“中国春”小麦为标准样品。通过分析不同缓冲液条件及电泳参数对HMW-GS亚基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HPCE高效分离体系。其中,缓冲液组分为:15%ACN+0.05%HPMC+75 mmol·L~(-1) IDA,pH 2.5;电泳参数为:运行温度30℃,分离电压20 kV,毛细管内径25μm,PDA检测波长200 nm,样品进样时间5 s。连续重复试验及比对分析均显示,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分离效率和重现性。3.以建立的体系为基础,通过控制变量混合进样方式,对不同亚基的HPCE图谱进行研究,共获得了18个亚基的标准图谱,亚基迁移顺序为:1Dy12→1Dy1→1By9→1By8→1By18→1By16→1By20→1Bx17→1Bx20→1Bx13→1Bx6→1Bx7→1Ax2*→1Ax1→1Dx5→1Dx4→1Dx3→1Dx2,标准出峰时间为:9.39、9.69、10.30、11.70、11.89、12.09、12.22、12.36、12.62、12.83、13.08、13.18、13.50、13.73、14.04、14.24、14.46和14.73 min,RSD<0.2%。在图谱分离上,这些亚基具有两型分界,以1Bx17为分界点,x型亚基区域覆盖12.36到14.76 min,y型亚基区域覆盖9.39到12.36 min,其中Glu-1A位点部分亚基迁移情况与SDS-PAGE中截然不同。试验所得叁项标准(亚基迁移顺序、标准出峰时间和图谱分离特点),可作为小麦HMW-GS的HPCE快速鉴定依据。研究为小麦HMW-GS的定性分析及种质筛选提供了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立,龚梦婕,李锁平,张大乐[10](2018)在《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及结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利用SDS-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221份小麦新品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对其系谱来源进行分析,并比较近10年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杂交亲本来源较为单一,具有周8425B和豫麦2号血统的材料高达155个,占到全部供试材料的70.1%,以郑麦9023等小偃系列和济麦20等鲁麦系列为亲本的材料分别有34,40个,占全部供试材料的15.4%和18.1%。221份供试材料中共出现13种亚基及亚基组合,其中在Glu-A1位点,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占供试材料的58.8%,自2008年以来,亚基1的出现频率高于Null类型;在Glu-B1位点上,共出现7种亚基变异类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亚基组合是7+9和7+8,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7.5%和30.3%,自2007年以来,7+9亚基组合类型的出现频率最高,优质强筋的17+18和13+16亚基组合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在Glu-D1位点上,强筋亚基组合5+10占供试材料的15.4%,自2007年以来,5+10和2+12亚基组合的出现频率整体呈平行的趋势。本试验还检测出普通小麦品种中很少出现的5+12亚基组合,占供试材料的9.0%。(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高分子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TSCI)患者早期血清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hosphorylat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subunit,pNF-H)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例42例和单纯脊柱骨折病例28例,分别作为脊髓损伤组和脊柱骨折组,30名健康体检员工作为健康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根据2011年最新修订的ASIA分级将伤患者分为:ASIA-A级、ASIA-B级、ASIA-C级、ASIA-D级、ASIA-E级。脊髓损伤组和脊柱骨折组病人于伤后12h、24h、3d、7d、14d抽取静脉血3ml。健康对照组每人抽取1次静脉血3ml。所有血样在4℃离心,分离血清保存于-8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样本pNF-H含量。结果: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男性27例(64.3%),女性15例(35.7%),年龄10-79岁,平均年龄51.38±15.36岁。其中ASIA-A级8例(19.0%),ASIA-B级7例(16.7%),ASIA-C级6例(14.3%),ASIA-D级19例(45.2%),ASIA-E级2例(4.8%)。脊柱骨折组28例,男17例(60.7%),女11例(39.3%),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2.25±10.96岁。健康对照组30名。男18人,女12人,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7.93±8.36岁。健康对照组平均pNF-H浓度(pg/ml)为:72.51±14.72。脊柱骨折组pNF-H平均浓度(pg/ml)为:73.60±16.92,各时间点分别为:12h(77.36±17.32)、24h(71.11±20.63)、3d(75.42±16.79)、7d(71.77±14.83)、14d(72.35±14.72)。脊髓损伤组平均pNF-H浓度(pg/ml)为:209.60±145.16,各时间点分别为:12h(155.6±71.78)、24h(186.72±98.33)、3d(222.08±128.94)、7d(256.40±160.00)、14d(227.20±210.04)。健康对照组与脊柱骨折组相比P>0.05;脊髓损伤组与脊柱骨折组、健康对照组相比P<0.05;脊柱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脊髓损伤组与脊柱骨折组、健康对照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脊柱骨折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损伤组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的两两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脊髓损伤组各ASIA等级间pNF-H浓度比较:A、B两级与其他各级相比在所有时间点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C、D两级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C、D两级在伤后3d、7d时与E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其他时间点均与E级无显着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组各ASIA等级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比较:A、B、C、D各级内不同时间点pNF-H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E级各时间点pNF-H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脊髓损伤程度越重的患者其血清pNF-H浓度呈升高趋势。2.脊髓损伤患者血清pNF-H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动态变化。3.正常人及单纯脊柱骨折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低水平pNF-H。4.单纯脊柱骨折患者和ASIA-E级患者血清pNF-H浓度无明显升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分子量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东军,赵海滨,宋庆杰,宋维富,杨雪峰.俄罗斯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及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2].孙大兵.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血清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NF-H)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崔野,黄梓濡,王春林,刘从华,张超.3种中分子量蛋白对镍钛和不锈钢弓丝抗腐蚀能力的影响[J].口腔疾病防治.2019
[4].刘永安,潘彬荣,岳高红,梅喜雪,许立奎.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8
[5].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8
[6].高振贤,李亚青,田国英,单子龙,张朋伟.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
[7].王倩.整合沙融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小麦新材料的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8
[8].王乐宁.EMS诱导的四倍体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8
[9].王卫东.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PCE高效分离及图谱鉴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0].李立,龚梦婕,李锁平,张大乐.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及结构变化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8
标签:俄罗斯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等位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