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习语使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LF,习语原则,程式性,分析性
习语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石洛祥[1](2014)在《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统一:习语原则在ELF使用者会话中的在线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承当了国际语(ELF)的作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在交际中实现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统一是ELF学习者需要面对的一个两难选择。基于语言的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相关研究,选取了VOICE部分语料,通过会话分析,探讨了习语原则在ELF使用者语言在线处理中的顺应与调整。研究结果表明:ELF使用者在会话中主要依照习语原则,并结合开放选择原则进行意义和形式的协商,共同建构会话各方均可接受的习语变体以及融洽和谐的群体关系。(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4年02期)
吴旭东[2](2014)在《习语类型和二语水平对习语理解策略使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习语可分解观为理论依据,通过英汉跨概念和跨文化习语对比分类框架,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 ,分别调查了我国英语专业中级和高级学生理解包含隐喻和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时使用的策略。结果显示:1)二语习语理解本质上是个"探究"的过程;2)二语水平对策略使用的成功率无显着影响,习语类型同时影响策略类型的使用和理解成功率。文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语习语理解与二语习语理解的相似性,并重新审视了相关研究的一些结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4年01期)
叶琳[3](2012)在《英汉习语理解模式及使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原理为理论框架,心理语言学实验方法为研究方法,对英汉习语的理解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并拟构出适合英汉习语理解加工的模式。为了了解英汉习语理解加工过程,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影响英汉习语理解的因素评定。在英语习语理解因素的评定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习语评定为基础,选择192个英语习语让学习者进行了英语习语的熟悉度、语义透明度、字面义程度、可分解性以及习语的预测度的评定,这在国内的习语研究中还没有如此全面,系统的进行过影响习语理解的因素分析。数据结果运用SPSS13.0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本研究的评定结果与母语为英语的评定结果一致,说明母语为英语的习语理解模式也同样适用于二语为英语的习语的理解。同时,字面义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呈显着相关。除了上述5个因素的评定以外,还考察了英语习语的语义透明度与语境效应的影响,将本研究的英语习语的语义透明度评定值与一语习语的习语语义透明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语习语理解模式部分也适用于二语习语理解。语境效应的测试结果发现,有语境的习语理解正确率高于无语境的习语理解正确率。其次,由于汉语习语包括了谚语、俗语等涉及范围广泛的内容,为便于对比研究,本研究只对汉语成语进行考察。对于汉语成语的理解影响因素,进行了叁个因素的评定,它们分别是成语的熟悉度,字面义程度和语义透明度的相关过程研究,结果也是字面义与其他两项的评定呈显着相关。进而说明字面义在成语的理解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这一相同点,成为英汉习语的理解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的依据。在进行英汉习语理解对比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比,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汉语成语的在线理解过程采用的是有声思维方式进行的,结果表明,成语的熟悉度等因素、字面突显义、隐喻机制和语义蕴涵关系在汉语成语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习语的理解过程运用了心理语言学中跨模式通道的实验方式,通过反应时来了解学习者对习语理解的过程。结果表明,习语的可分解性、字面突显义和隐喻机制在习语的在线理解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英汉习语的理解过程的对比研究,了解到英汉习语理解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由此提出了适用于英汉习语理解的普适性模式,即英汉习语理解模型,以这一模型为整体框架,衍生出适合英汉习语理解的模式。为了进一步证明英语习语理解过程的正确性,还要求学习者进行了习语理解过程中所使用策略的评定,根据数据结果表明,学习者通过字面突显义、运用认知策略等方式猜测习语的真正意思,再次验证了习语理解模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张明[4](2011)在《浅谈习语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语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难点,亦是重点。本文从习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其来源出发,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习语翻译策略的研究,对国内翻译作了历史性回顾,分析其现状,并应用多个翻译实例探讨了异化法与归化法这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1年05期)
潘复琴[5](2010)在《使用BBC英语学习资源开设习语选修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作者使用英国广播公司在线英语学习资源开设习语选修课的经过。通过实际授课心得和学生问卷调查总结课程的可行性,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期刊2010年08期)
肖忠华,戴光荣[6](2010)在《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语料库研究了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文章首先回顾了文献中的相关研究,主要是Baker(2007)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习语研究。Baker对翻译英语语料库与英语母语语料库中习语的用法所进行的对比研究,启发了我们对汉语译文与汉语母语文本中习语使用的比较研究。本文从英汉语习语的定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汉语译文语料库(ZCTC)和汉语母语语料库(LCMC)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情况,得出汉语母语文本倾向于多使用习语而词簇则在汉语译文中更为普遍这一结论。这一发现对目前的翻译共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汉语译文中的习语的分布为翻译共性"规范化"假设提供了反证;另一方面,翻译文本中词簇的使用特征为翻译共性"集中化"或"整齐化"假设提供了新的佐证。(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俞珏[7](2009)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英语习语使用调查——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rnando(1996)对英语习语的分类为基础,采用学生作文语料,运用SPSS11.0中的二变量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测试等统计手段进行分析,得出两个结论:1)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习语总数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增长;2)不同水平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概念习语的数量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增长。而使用关系习语的数量在低、中水平和中、高水平阶段却没有显着增长。最后指出本研究对英语习语教学的几点启示,并为英语习语习得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刘燕[8](2009)在《从使用者角度探寻汉语习语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编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外向型汉英词典的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代表汉语言文化精髓的汉语习语词条在此类词典中的编排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已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向型和外向型词典,提出作者的理想词条处理模式。(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雷蕾[9](2008)在《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习语的使用研究——来自SECCL和COLSEC的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SECCL和COLSEC两个语料库,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使用习语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使用习语的情形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大致相同,他们能够使用大部分高频和中高频习语,但几乎不使用中频及以下的常用习语,因此,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口语中常用的习语。本文最后对大纲修订和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期刊2008年06期)
温军超[10](2008)在《英语习语的在线生成和使用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各种英语习语理论的倾向性,将其分为两种观点:传统的观点(非合成性的观点)和合成性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分析各有缺陷,而且他们选择的例子都是我们基本接受的习语,而对习语的在线生成和使用并没给予很好的解释。利用Fauconnier & 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来阐释英语习语的在线生成和使用。概念整合、形式整合和角色关系等其它关系的压缩,使习语的生成和使用具有了动态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习语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习语可分解观为理论依据,通过英汉跨概念和跨文化习语对比分类框架,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 ,分别调查了我国英语专业中级和高级学生理解包含隐喻和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时使用的策略。结果显示:1)二语习语理解本质上是个"探究"的过程;2)二语水平对策略使用的成功率无显着影响,习语类型同时影响策略类型的使用和理解成功率。文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语习语理解与二语习语理解的相似性,并重新审视了相关研究的一些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习语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1].石洛祥.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统一:习语原则在ELF使用者会话中的在线处理[J].外国语文.2014
[2].吴旭东.习语类型和二语水平对习语理解策略使用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4
[3].叶琳.英汉习语理解模式及使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张明.浅谈习语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的使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
[5].潘复琴.使用BBC英语学习资源开设习语选修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
[6].肖忠华,戴光荣.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研究.2010
[7].俞珏.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英语习语使用调查——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9
[8].刘燕.从使用者角度探寻汉语习语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编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9].雷蕾.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习语的使用研究——来自SECCL和COLSEC的证据(英文)[J].TeachingEnglishinChina.2008
[10].温军超.英语习语的在线生成和使用阐释[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