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经济告别短缺(论文文献综述)
郑慧娟[1](2021)在《西藏流动人口变动状况》文中研究说明
李金檀[2](2021)在《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康[3](2021)在《电力消费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藏自治区经济连续十几年保持近两位数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位列全国前列,伴随着西藏经济飞速发展和全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西藏自治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外,西藏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清洁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是必然趋势,切实响应国家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西藏电网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全面了解西藏自治区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促进西藏自治区电网发展、促进西藏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对1993-2019年西藏自治区电力消费、经济增长、电力消耗强度、电力弹性系数进行现状分析,其次建立了包含西藏全社会电力消费、固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口数量和技术进步的VAR模型,并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三次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西藏全社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电力消费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存在从西藏自治区经济增长到电力消费、第三产业产值到电力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脉冲响应分析得出,西藏电力消费的增长对西藏经济增长有正向冲击,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西藏电力消费增长的影响不大,第三产业电力消费增长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有持续的负向冲击,第三产业产值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有持续的正向冲击。方差分解得出西藏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第三产业电力消费对第三产业产值几乎没有影响,西藏电力消费主要受自身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促进西藏自治区电力消费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西藏电网建设,优先发展工业用电等有针对性的西藏电网政策建议和西藏经济政策建议。
陶砥[4](2020)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意义、历程与成效》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对口支援政策,是从全国共同发展、团结进步的战略大局出发而采取的。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集中资源建设重大工程,汇聚国家力量共克时艰,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经历了萌芽与形成、发展与完善、拓展与深化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从局部性、临时性的措施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在建设边疆、扶贫开发、重大工程、应急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万罗慧[5](2020)在《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各族人民,成为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时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英美的纵容和支持下,多次制造企图分裂西藏的活动。为不失时机地解放西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野心,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1月毛泽东正式指示中共西南局的二野十八军负责此次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任务,西北局协助完成。在这一背景下,“首批进藏女兵”从1950年始跟随二野十八军及其独立支队进藏,参与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任务。这一群体由包含70余名藏族女兵在内的1162人组成。1957年中央调整西藏政策,大部分进藏女兵转回内地,完成了参加西藏革命工作的历史使命,而转业至西藏地方的女兵,则继续投身于西藏的建设,为新西藏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进行研究。第一章,交代“首批进藏女兵”进藏的时代背景,即旧西藏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对内下层人民遭到农奴主的压榨统治,对外帝国主义对西藏虎视眈眈,妄图分裂西藏。在内外双重压迫下,西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西藏、进军西藏刻不容缓。且新中国建政北京后,完成大陆的统一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央为便于进藏工作的开展,遂有女兵进藏之部署与派遣。第二章,介绍进藏女兵的基本情况,包括女兵进藏前的身份,女兵的籍贯、民族构成以及进藏女兵在十八军中的分布概况。第三章,则根据文献记载、口述史等多种史料,概述“首批进藏女兵”进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女兵在进藏过程中因其身体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将面临的困难。第四章,从“首批进藏女兵”在进藏途中、进藏后两个时间段来分析女兵工作开展情况,归纳进藏女兵从事的岗位,总结她们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第五章,阐述“首批进藏女兵”转业和复员情况,并结合个案进行分析,1957年中央实行在藏工作人员“大收紧”,除转业到西藏地方的女兵外,此时大批女兵转回内地。同时,归纳转回内地的“首批进藏女兵”在内地的走向与分布。最后,则归纳首批女兵进藏产生的历史作用与影响。这支进军西藏的女兵队伍,虽然在4万进藏部队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且多数是青年学生,但女兵们在进藏途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于男兵。进藏后女兵充分发挥女性优势,联谊西藏地方上层,团结下层群众,解放西藏妇女,在党政机关、卫生、教育、金融等岗位上建设新西藏。女兵群体,为旧西藏的解放与新西藏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西藏精神”。进藏女兵不怕吃苦、团结忍耐、战斗奉献的品质,是“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杰[6](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孙燕[7](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吴炎炎[8](2019)在《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6月18日,印军越境进入中国洞朗地区,阻止中方正在进行的道路施工工程,洞朗事件由此爆发,并且双方在该地区进行长达两个多月的对峙。洞朗对峙事件折射出了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之间的复杂交往关系。不丹是南亚地区的一个内陆小国,夹在亚洲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之间。印度对不丹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控制,切断了不丹跟外界的联系,因此不丹跟外界及中国的外交关系难以实现正常化,此次洞朗对峙事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爆发。洞朗事件引发中印危机,虽然最终得以和平解决,但是折射出的边界危机不容忽视。由于不丹的对外关系受到印度的干预,中不关系及边界问题也因此很大程度上受印度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洞朗对峙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说明其背后所反映的印不特殊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实质、中不关系的历史现状以及中不关系未来的发展与走向,进而对中不建交的障碍与前景进行探析。目前,不丹还未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不丹过去也一直在寻求外交独立自主,中国应该注重与不丹关系的发展。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对于努力实现与不丹关系正常化、保障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鹏[9](2019)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必然趋势。如何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摆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绵长的陆地边境线,是“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于我国整体上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保证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面临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众多难题,需要在对其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测度的基础上,探求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提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应该包括经济适度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稳定性提高、高资源利用率和低生态环境代价、福利变化和成果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并与全国经济增长质量变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13年之后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存在扩大趋势。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可以考虑采取加大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沿路经济和口岸经济、利用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做大做强民族特色经济、实现稳定脱贫,提高生活质量、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等路径措施。
程东亚,郭雪如[10](2019)在《从“学无所教”到“学有优教”——民主改革60年西藏教育实现伟大跨越》文中认为60年前,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迎来了民主改革的曙光。民主改革举世瞩目,百万农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雪域儿女开启了新的历史进程。在旧西藏,寺院教育和贵族教育使得教育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专利,而广大农奴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经受文化专制主义的禁锢,没有机会获得现代教育的洗礼,文盲率高达95%。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西藏教育给予了亲切而特殊的关怀,跨越式发展成为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从1959年日喀则
二、西藏经济告别短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经济告别短缺(论文提纲范文)
(3)电力消费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4 产业结构理论 |
2.2 能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理论简介 |
2.2.2 能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藏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现状 |
3.1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西藏经济总量现状 |
3.1.2 西藏三次产业现状 |
3.1.3 西藏人均GDP现状 |
3.2 西藏电力消费现状 |
3.2.1 西藏电力消耗总量现状 |
3.2.2 西藏三次产业电力消费现状 |
3.2.3 西藏人均电力消费现状 |
3.3 电力消耗强度与电力弹性系数现状 |
3.3.1 西藏电力消耗强度现状 |
3.3.2 西藏电力弹性系数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消费与西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模型的建立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模型建立 |
4.1.4 VAR模型 |
4.2 电力消费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实证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
4.2.3 Johansen协整检验 |
4.2.4 Granger因果检验 |
4.2.5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
4.2.6 脉冲响应 |
4.2.7 方差分解 |
4.3 三次产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3.1 第一产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3.2 第二产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3.3 第三产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描述分析主要结论 |
5.1.2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西藏电网政策建议 |
5.2.2 西藏经济政策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意义、历程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意义 |
第一,有助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
第二,有助于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三,有助于集中资源建设重大工程,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 |
第四,有助于汇聚国家力量共克时艰,解决区域性灾害问题。 |
第五,有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
二、对口支援的萌芽与形成 |
三、对口支援的发展与完善 |
四、对口支援的拓展与深化 |
(一)扶贫开发中的对口支援 |
(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对口支援 |
(三)应对区域性重大灾难中的对口支援 |
(四)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对口支援 |
五、对口支援的成效 |
第一,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第二,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 |
第三,保障了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
第四,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5)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成果综述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目标及内容 |
四、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 首批进藏女兵进藏的历史背景 |
1.1 女兵进藏前西藏面临的内外形势 |
1.1.1 旧西藏亟待改变的落后状况 |
1.1.2 帝国主义的觊觎 |
1.2 中央政府对西藏工作的政策 |
1.2.1 解放西藏的政治部署 |
1.2.2 建设西藏的政治部署 |
1.3 女兵的独特优势及主观意愿 |
1.3.1 女兵的独特优势 |
1.3.2 女兵的主观意愿 |
2 首批进藏女兵的基本情况 |
2.1 女兵进藏前的身份 |
2.2 女兵的籍贯与民族构成 |
2.2.1 进藏女兵的籍贯 |
2.2.3 进藏女兵的民族构成 |
2.3 进藏女兵在十八军中的分布概况 |
3 首批进藏女兵进藏前的准备及进藏面临的特殊困难 |
3.1 女兵进藏前的准备 |
3.1.1 思想心理上的准备 |
3.1.2 身体上的准备 |
3.1.3 文化习俗上的准备 |
3.1.4 物资装备上的准备 |
3.1.5 其他准备 |
3.2 女兵进藏面临的特殊困难 |
4 首批进藏女兵建设新西藏 |
4.1 首批进藏女兵工作岗位 |
4.1.1 从事文艺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2 从事医务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3 从事新闻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4 从事工兵的进藏女兵 |
4.1.5 从事后勤保障的进藏女兵—康藏女子工作队 |
4.1.6 其他 |
4.2 初进西藏面临的社会问题 |
4.3 进藏后女兵工作的开展 |
4.3.1 妇幼保健 |
4.3.2 宣传统战 |
4.3.3 教育工作 |
4.3.4 开荒生产 |
4.3.5 金融贸易 |
5 首批进藏女兵的归宿 |
5.1 进藏女兵的个人生活 |
5.2 进藏女兵的复员转业 |
5.3 女兵对其进藏经历的认知 |
6 首批进藏女兵的历史作用及意义 |
6.1 进藏女兵的历史作用 |
6.1.1 推动西藏女性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
6.1.2 推动西藏基础建设 |
6.1.3 推动妇女运动发展和西藏党组织的建设 |
6.2 进藏女兵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
6.2.1 共同推动了“老西藏精神”的形成 |
6.2.2 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
1.2.4 文化的适应性 |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参与式观察法 |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7.1 研究区域 |
1.7.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
3.1 方法与模型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模型 |
3.2 适应性变化 |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1 经济转型因素 |
3.3.2 社会转型因素 |
3.3.3 制度变迁因素 |
3.3.4 全球化因素 |
3.3.5 现代化因素 |
3.3.6 心理变化因素 |
3.4 地方文化图式 |
3.4.1 可持续性文化 |
3.4.2 西藏特色文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
4.1 方法与模型 |
4.1.1 实证模型 |
4.1.2 调研设计 |
4.1.3 数据说明 |
4.1.4 研究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5.1 方法与模型 |
5.1.1 提出假设 |
5.1.2 调研设计 |
5.1.3 数据说明 |
5.1.4 研究模型 |
5.2 结果分析 |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讨论 |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
6.1 方法与模型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统计 |
6.1.3 研究模型 |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意义 |
二、相关文献评述 |
(一)关于中不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印不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中印关系与洞朗对峙事件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洞朗对峙事件的前因后果 |
第一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起因 |
第二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经过 |
第三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结果 |
第二章 中印不三角关系:印度为什么挑起洞朗事件 |
第一节 印度干预洞朗事件的借口 |
第二节 关于洞朗问题的由来 |
第三节 印不关系的历史 |
一、英国殖民印度时期的印不关系 |
二、冷战时期的印不关系 |
三、冷战结束以来的印不关系 |
第四节 印不关系的现状与实质 |
第三章 中不建交的障碍与前景 |
第一节 洞朗对峙事件中不丹的态度 |
第二节 中不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一、清朝与不丹的早期关系 |
二、中国与不丹的现代关系(1912—1949) |
三、中国与不丹的当代关系(1949—) |
第三节 中不建交的障碍 |
一、印度因素 |
二、边界问题:洞朗事件会否重演? |
三、西藏问题 |
第四节 中不建交的前景 |
一、中不建交的理论视角 |
二、中不关系近期进展 |
三、中不建交未来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综述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框架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1.计量分析法 |
2.比较分析法 |
3.文献分析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内生增长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五大发展理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民族地区 |
2.经济增长质量 |
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及原则 |
1.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
2.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1.指标的选取 |
2.指标的说明 |
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统计分析 |
(一)经济增长速度分析 |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析 |
2.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分析 |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析 |
(二)经济增长结构分析 |
1.民族地区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2.民族八省区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三)经济增长稳定性分析 |
1.经济波动率分析 |
2.城镇登记失业率分析 |
(四)经济增长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分析 |
1.恩格尔系数分析 |
2.人均收入分析 |
(五)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代价分析 |
1.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分析 |
2.单位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分析 |
3.单位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五、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 |
(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三)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计算 |
(四)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比较分析 |
1.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比较分析 |
2.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增长质量按维度比较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六、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措施 |
(一)加大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
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
2.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
(二)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沿路经济和口岸经济 |
1.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
2.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
(三)利用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做大做强民族特色经济 |
1.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互联网+”模式 |
2.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
(四)实现稳定脱贫,提高生活质量 |
1.促进劳动力流动,降低失业率 |
2.提高扶贫质量,解决深度贫困 |
3.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 |
(五)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
1.培育绿色化资源型特色产业 |
2.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
1.注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 |
2.重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主持、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1.主持及参与的课题 |
2.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西藏经济告别短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流动人口变动状况[D]. 郑慧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D]. 李金檀. 西南大学, 2021
- [3]电力消费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杨康. 西藏大学, 2021
-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意义、历程与成效[J]. 陶砥. 观察与思考, 2020(09)
- [5]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D]. 万罗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7]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8]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D]. 吴炎炎. 暨南大学, 2019(02)
- [9]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D]. 徐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10]从“学无所教”到“学有优教”——民主改革60年西藏教育实现伟大跨越[J]. 程东亚,郭雪如. 中国西藏,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