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隐喻论文-张岩

俄语隐喻论文-张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俄语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俄语隐喻,研究

俄语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1](2019)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俄语修辞格是俄语修辞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隐喻在众多修辞格中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最生动的辞格之一,它在我们的思维和言语中都有体现。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力图深入浅出地解释俄语隐喻的内涵,利用对比和例句的方法对其俄语隐喻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张月红[2](2019)在《俄语动词隐喻与教学问题探究——评《俄语动词认知隐喻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为中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俄语作为中俄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语言类型,积极开展相关语言教学与语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俄语专业人才的质量。由彭玉海撰写的《俄语动词认知隐喻机制研究》一书,为我国高等院校俄语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经验,也为高校俄语语言教学、语言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指导。笔者在开展所承担的2016年度兰州大学中(本文来源于《外语电化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仇梦竹[3](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是新兴的语言学流派,自诞生至今近40年间一直在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突破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藩篱,尝试将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开拓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乔治·莱考夫(Lakoff G.)和马克·约翰逊(Johnson M.)撰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这本书中对隐喻本质的探究以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界90年代末开始,福塞维尔(Forceville C.)引领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潮流,他尝试将概念隐喻研究扩展到多模态层面。近些年来着重研究电视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因为电视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形式更多样,具有鲜明的特点。电视商业广告以宣传产品、促成购买行为为目的,具有鲜明的语类特征,早已成为各国电视广告的主流,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究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也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概述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随后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类型,认为可将其分为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两类。接着分析了俄语电视商业广告的生动性、差异性、民族性特征。最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探究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现象。研究发现从映射角度分析,多模态映射数量最多。从两域性质角度看,“具体是具体”型隐喻最常见,其次是“抽象是具体”和“具体是抽象”型隐喻。两域的性质、商业广告的语类特征对隐喻表征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萌[4](2019)在《俄语隐喻框架在构建篇章连贯过程中的认知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密不可分。传统隐喻理论仅仅把隐喻看作是一种极为普通的修辞手段。而现代隐喻理论则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从人的认知过程为出发点,研究隐喻在篇章连贯性构建过程中的认知理解,并由此深入理解中俄两个民族思维认知上的差异,进而更好地把握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认知心理,将这种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教育学生掌握隐喻语言的使用艺术、正确使用隐喻语用策略,也是俄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5期)

吕玉雪[5](2019)在《俄语感知类形容词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开始兴起,隐喻也随之成为认知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已不再仅仅被看作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视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指出,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构成概念系统的重要来源,人类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隐喻性质的。概念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已知的、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来认识另外一个难以定义的、抽象的概念,对后者的理解依赖于对前者的经验感知。所以,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体验与认识是形成概念隐喻的基础,而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体验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根据心理学划分,人体感觉分为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语言中存在感官名词(如:眼睛、耳朵、鼻子),感官动词(如:看、听、闻),感知形容词(如:明亮的、香甜的、刺耳的)等。本文以感知类形容词为研究语料。本文对于感知形容词的定义为:用来表达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感官感受的词。根据传统心理学对于人体感觉的划分,我们相应地将俄语中的感知形容词分为视觉形容词、听觉形容词、触觉形容词、味觉形容词和嗅觉形容词五类。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俄语感知类形容词进行归纳和划分,对俄语感知形容词的隐喻映射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俄语感知形容词隐喻机制的共性(与其它语言相比)及独特性,并分析其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引言、2)正文(叁章)、3)结束语、4)参考文献、5)致谢。在引言中阐述选题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目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等。第一章介绍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的本质,阐述跨域映射,强调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同时,对俄语感知形容词进行概述。第二章由四小节组成,对俄语中的感知类形容词,即触觉形容词、视觉形容词、味觉和嗅觉形容词以及听觉形容词进行分类概述,并对它们的隐喻映射进行具体描述及分析。第叁章通过俄语感知形容词与其他语言中感知形容词的对比,指出俄语感知形容词隐喻运用的共性及特性,并分析其隐喻特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表明,俄语感知类形容词涉及大量的隐喻映射,即每一种感知形容词作为一个始源域都可以向不同的目标域映射。由于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俄语与其它语言中的感知形容词的隐喻运用存在共性,同时,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俄语感知形容词的隐喻运用存在特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汝静[6](2019)在《俄语情感类熟语语义及隐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国家习俗、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文化棱镜。情感是人类抽象的心理活动,是无法看到但却能感受到的心情。作为词汇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类熟语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俄语情感类熟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语义及隐喻现象进行分析。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该部分确定本文研究对象,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来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重点、语料来源加以阐述,并对国内外情感类熟语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俄语熟语与隐喻理论概述。该部分对俄语熟语及隐喻的理论进行综述,其中包括俄语熟语研究的梳理、俄语熟语的概念及特征、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的概念及类型。第叁章:俄语情感类熟语的语义分析。该部分对俄语情感类熟语的概念进行界定,将情感类熟语按照喜悦类、愤怒类、悲伤类、恐惧类进行语义划分,阐释俄语情感类熟语中同义及多义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第四章:俄语情感类熟语的隐喻现象分析。对喜悦类、愤怒类、悲伤类、恐惧类四类情感类熟语中存在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阐明情感类熟语产生隐喻现象的原因。对俄语情感类熟语的语义及隐喻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俄语熟语;对俄语词汇、翻译、文化教学有所帮助;对俄语情感类熟语隐喻现象的研究,将加深对词汇学、熟语学、文化学的研究;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理解,对中俄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朱香玉[7](2018)在《俄语商业广告中概念隐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俄语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其俄语广告文本中的认知现象和社会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6期)

陆持[8](2018)在《汉俄语“心”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自身的身体经验与生活体验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人类的思维过程具有隐喻特征。隐喻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心"包含具体和抽象两层含义,其抽象意义须借助隐喻机制才易于认知。本文基于从语料库中搜集的典型汉俄语料,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证汉俄语"心"在一维、二维和叁维等多维空间中,具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隐喻表征。而民族思维的惯常性、文化的规约性以及语言规范的强制性等因素,是造成汉语"心"的空间隐喻与其俄语表达不完全对应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12-07)

顾运轩[9](2018)在《俄语象声动词类别划分和隐喻化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是一种重要的词汇形式,其在语言表述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研究突出动词在句法、形态及词汇等方面的地位,对于象声动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对象声动词展开系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俄语象声词的划分及隐喻化层面展开研究,旨在规范象声动词的应用,并对俄语教学及双语翻译等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王芮[10](2018)在《现代俄语公益广告的视觉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隐喻是视觉修辞的主要实践形式。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及视觉策略来达到其理想的宣传效果。本文在视觉修辞理论框架下,讨论视觉隐喻在现代俄语公益广告中的表现特点,探究视觉隐喻在现代俄语公益广告中的修辞劝说、信息传播和审美功能,进而分析现代俄语公益广告中视觉隐喻的运作机制。(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8年04期)

俄语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为中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俄语作为中俄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语言类型,积极开展相关语言教学与语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俄语专业人才的质量。由彭玉海撰写的《俄语动词认知隐喻机制研究》一书,为我国高等院校俄语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经验,也为高校俄语语言教学、语言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指导。笔者在开展所承担的2016年度兰州大学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俄语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张岩.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研究[J].智库时代.2019

[2].张月红.俄语动词隐喻与教学问题探究——评《俄语动词认知隐喻机制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

[3].仇梦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刘萌.俄语隐喻框架在构建篇章连贯过程中的认知理解研究[J].当代旅游.2019

[5].吕玉雪.俄语感知类形容词隐喻研究[D].辽宁大学.2019

[6].汝静.俄语情感类熟语语义及隐喻现象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7].朱香玉.俄语商业广告中概念隐喻现象研究[J].北方文学.2018

[8].陆持.汉俄语“心”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C].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2018

[9].顾运轩.俄语象声动词类别划分和隐喻化探究[J].文化学刊.2018

[10].王芮.现代俄语公益广告的视觉隐喻分析[J].俄语学习.2018

标签:;  ;  ;  

俄语隐喻论文-张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