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付广平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课的开端———导语,可见它的重要性。纵观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他们总是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导语于涟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语,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也有一些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关键词〕初中语文导语

1激励奔放、奋发向上型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文体一般为散文和记叙文。如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春》的导语可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穿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冬天里我们远去,春姑娘姗姗而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这景色给大地注满了无限生机,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段导语感情真挚,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使学生睁大了求知的双眼,恨不得马上闯入春天的大自然去尽情的浏览、享受。接着,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的教学新课了。

2诱导思索性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时,教师要把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诱导,驾驭全文的内容,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索过程。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导语:“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看一下插图———谁能解说一下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幅图画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平凡的白杨树加以礼赞?‘礼’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怎样进行‘礼赞’的呢?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人,矛盾对白杨树非但不另眼相看,还情不自禁的讴歌赞美,我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滚烫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白杨礼赞》学习后,大家一定会深刻的感觉到它的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学生的思路紧循着教师这段步步深入,诱发思索的导语,与教师很好地配合,积极思维,教学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3平铺直叙型导语

用这种“平铺直叙”型导语有助于向学生介绍推介作品,使学生既增加文学常识,同时也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这种导语运用于小说等(尤其是长篇小说节选)课文。如课文《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地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骆驼祥子》。祥子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生长在农村,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失去了仅有的几亩田,又死了父母亲,难以度日。便跑到北京,靠拉人力车(租车拉)为生。凭着身强力壮,咬紧牙关,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地干了三年,积累了一些钱,自己买了辆新车,想以此自力更生,不受老板的欺压。不料遇上军阀混战,新车被扣,连人也被抓住当伙夫。后来他在混战中逃了出来,并趁机拉上队伍中的几匹骆驼变卖了钱,又回北京,仍以拉车为生。这时,还希望重新买一辆人力车。但又遭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钱被抢走,失了业。无可奈何,只好又回到车行,忍受老板的压榨。就在这时,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中了他,跟他结了婚,虎妞还用自己的积蓄为他买了一辆新车。祥子有了家,负担更重了,不得不拼命拉车挣钱以养活自己和虎妞,还得为家庭人员将增添而做准备(节选的课文就在这位置上)。后来,祥子的妻子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得卖了车,埋葬了妻子,又去租车拉车。由于生活的折磨,精神的摧残,祥子的希望都成了泡影,他失去了追求。天昏昏,何处去申诉;天茫茫,哪里去安家?为了麻醉自己,开始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渐渐堕落下去。一个善良淳朴的,壮实勤劳的小伙子,就这样被黑暗的旧社会吞噬,被榨干了身上的血汗,被破坏了灵魂……”

这段平铺直叙地导语,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阅读作品的兴趣。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很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产生对主人公祥子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恶感。

4激励、劝勉型导语

这种导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开启他们的心扉,使他们醒悟、深思,从而积极进取。如学习《时间篇》时的导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稿松劲腿千寻。古云此日是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在新学期伊始,我们学习《时间篇》有特殊的意义。《时间篇》共有两篇文章,《今》为李大钊所写,《匆匆》为朱自清所写。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对待‘今’,如何惜时进取的。希望同学们的宝贵,一开始就有个‘惜时’的良好开端,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争取新的进步。”

5比较说明型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多为说明文、应用文教学。这种导语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抓住说明文、应用文的要素。如《蜘蛛》两篇文章的导语:说明文就其说明对象分有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两种。《蜘蛛》两篇是说明动物蜘蛛的,都是实体事物说明文。阅读分析和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可以抓住动物的外形、声音、习性等特征,也可抓住动物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进化过程来说明。请同学们一边看课文一边想,作者是抓住蜘蛛的什么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蜘蛛的?并且将两篇课文细细的作比较,体会两篇《蜘蛛》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有哪些异同。

总之,导语的设计离不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__

从近年高考题中看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连娟

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这个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简要分析。

1直接判断依据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不难得出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直接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不等于零。(需要注意的是增正=增逆是针对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管是平时的练习题还是高考试题很少直接用到直接判断依据平衡判断,基本上是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判断依据推导出化学平衡状态的间接判断依据,利用化学平衡状态的间接判断依据判断。

2间接判断依据

2.1与增正=增逆等价的判断依据。①同一物质:若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如:增正生成=增逆消耗,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不同物质:若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化学键断裂情况与化学键生成情况。对同一物质而言,若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对不同物质而言,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分子内的化学键多少有关。

例1.(2011海南)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BD

命题立意:可逆反应中的速率问题考查。

解析:A选项中,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应为1:2;B选项出现的净速率在中学没出现过,但根据平均速率的求算,为反应物的净减少量,该项正确;C项明显错误,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是减小的过程,而逆反应速率是增大的过程;D选项是平衡定义中来,正确。

2.2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等价的判断依据。①质量不再改变:各组成成分的质量不再改变,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不再改变,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例2.(2011上海25)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4HF(g)SiF4(g)+2H2O(g)+148.9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选填编号)。

a.2增正(HF)=增逆(H2O)

b.v(H2O)=2v(SiF4)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

答案:bc

解析:①a.不满足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d没有抓住化学平衡的“动”这一特征。②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例3.(2010浙江高考27,14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2增(NH3)=增(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解析:①A.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进行则压强增大;C.恒容,反应进行则密度增大;D.反应物是固体,NH3的体积分数始终为2/3。答案:BC。

2.3有颜色变化的体系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有色物质的颜色深浅与有色物质的浓度大小有关,容器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例4.(2011山东高考28,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2NO(g)+O2(g)2NO2(g)ΔH=-113.0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解析:反应NO2(g)+SO2(g)SO3(g)+NO(g)的特点是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b可以说明;SO3和NO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1,c不能说明;SO3和NO2一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mol原NO2,因此d也不能说明。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

标签:;  ;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