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肇州县人民医院166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儿输液速度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5月2日至9日26例输液小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儿的体位变化、输液距离及情绪改变等变化情况。结果输液距离、情绪变化、小儿体位变化等都会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的速度。结论经过对小儿输液速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小儿输液速度的变化。
【关键词】小儿输液;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ausesandnursingmeasuresoftherateoftransfusioninchildren.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selectedinourhospitalfromMay2,2013to9,26casesoftransfusioninchildren,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andtoobservechangesinchildrenwithposturalchanges,infusiondistanceandotheremotionalchanges.Resultsthedistance,theemotion,thechangeofthepositionofthechildcanaffecttherateofintravenousinfusioninchildren.Conclus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influencefactorsontherateofinfusionofchildren,andputforwardtherelevantnursingmeasures,effectivelyimprovethespeedofinfusionofchildren.
[Keywords]pediatricinfusion;causeanalysis;nursingmeasures
在整个输液中的重点部分就是静脉输液速度的控制,尤其是对于小儿进行输液的时候,过快或过慢甚至停止等速度的现象出现,导致治疗效果的目标和良好的疗效直接受到了影响[1]。本文经过针对小儿输液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日至9日26例输液小儿,其中在性别上:有13例男,13例女;在年龄上:有9例是年龄是小于1岁,8例是在1-2岁之间,9例是大于2岁;在疾病上:有10例扁桃腺炎,8例支气管炎,5例肺炎,1例新生儿破伤风,消化道出血2例;在输液位置上;有12例头部输液,各7例的手、足背输液。
1.2方法根据治疗要求调定输液的对应速度之后,进行观察患儿的体位变化、输液距离及情绪改变等的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统计学分析工作。
2结果
在给予患儿改变单纯输液距离时,观察输液速度的变化:当缩小单纯输液距离20cm时,患儿24例的输液速度全部减小,其中的平均差数是5.75滴/min,采用t检验,P<0.01,具有明显高度的差异。患儿在进行改变体位时,观察输液的速度变化:在输液距离不改变的基础上,不同部位的输液速度伴随着体位的变化变化而变化,有12例头部输液的输液速度,其中平卧位的速度小于坐位的速度。有4.85滴/min的平均差数,经t检验,P<0.01,具有明显的差异。7例手背输液的输液速度,坐位手平胸前区的速度大于坐位垂臂的速度,而平卧的速度又大于坐位手平胸前区,平卧的速度却又小于平卧位手抬高20cm距离的输液速度。经过相互比较t的检验结果,除了坐位垂臂和平卧没有明显的差异之外,其他的全部都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尤其是将坐位垂臂与平卧位手抬高20cm距离进行交换时,其输液速度的变化量为14.75滴/min。有7例的足背输液的输液速度,平卧并抬高足部20cm>平卧位>半坐位>坐位>端坐,经过相互对比可知,采用t检验全部都具有明显的高度性差异,尤其将端坐和平卧并抬高足部20cm体位相互交换时,输液的速度变化量为15.40滴/min。
观察情绪变化的输液速度变化:在患儿26例里,针对于21例输液中哭闹的患儿的情绪改变时的输液速度进行观察,大多数的患儿变化不明显,但是在头部输液的患儿在严重哭闹的情绪变化下,输液的速度就变得缓慢些,有的时候有针管内回血的现象出现,当2例啼哭同时有皱额时,眶上静脉输液,发现其输液速度减少至9滴/min,有1例肺炎心衰患儿在静脉输液时,情绪啼哭并颈静脉怒张时,输液的速度减少6滴/min。输液速度减小5滴/min时则为手、足、背输液患儿啼哭并握拳的情绪变化导致,破伤风患儿1例在抽搐时,发现针管内回血,近关节处输液小儿1例,在关节进行弯曲时,则减小的速度是12滴/min。
3讨论
3.1影响小儿输液速度变化原因分析采用液体静压物理的原理把液体注入至体内,就是输液。液体静压和输入量Q的单位时间成正比,和阻力R成反比,然而液体静压P与输液距离成正比[2]。例如本组的输液距离变化为20cm时,速度的变化量就是5.75滴/min,则Q就是25ml左右,当P固定不改变时,将输液速度给予调定之后,输液管内的阻力不变化,R变化就和静脉内压变化相关:右心房水平面垂直与静脉之间的距离每进行变化1cm,其内压就改变0.1kPa。愈加高于心脏部位的输液速度就会愈加快,比如将输液肢体抬高后,其输液速度加快,而肢体下垂的时候,输液速度就开始减慢。当情绪变化对R的影响:情绪交感神经兴奋时,静脉内压有短暂升高的变化,却不足以促使输液速度又显著的改变;当有心功能不全的患儿在哭啼时,静脉压有明显的升高,输液的速度就会出现短暂的减缓;针对于患儿有剧烈哭啼并带有屏气时,会静脉内压在短时间急速上升而导致针管内回血;在肌内收缩时会将静脉挤压,促使其上升,如抽搐或握拳时,输液速度减缓;有1/4的静脉弯曲回流不顺畅的时候,内压升高,如观察本组的眶上输液或近关节时,针尖处皮肤皱折一样可以让下静脉弯曲从而输液的速度减缓。
3.2护理措施输液距离、情绪变化、小儿体位变化等都会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的速度,因此,在护理上不仅观察严密和及时调节输液速度,更重要的是解决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观察:在每20-30mim进行巡视一次;兼顾性观察:在对于另外的护理时,及时观察周围的输液患儿是否出现大幅度变化体位或被抱高的现象;加强针对性观察:针对需要严格将输液速度进行限制的患儿,必须加强观察,针对抽搐、烦躁而又哭啼等的患儿,及时观察其输液速度并立即调节,在患儿烦躁或抽搐时输液速度需要调定,安静之后再立即重新调节。
正确引导患儿在输液中变化体位,尽可能的解决影响因素。比如:手背输液的患儿需要以卧位变化为坐位时,恰当的方法是坐在床下,让胸前与床端相平行,手部放在床上,这样就可以维持静脉内压输液的距离不改变,当心脏水平的垂直至输液部位的距离变化量和输液的距离变化量一致,同时有两个相反的作用力时,就可以避免输液速度的改变[3]。比如:当抱起头部输液患儿时,可以让其心脏水平面与床的高度相平行,心脏平面低于输液部位的垂直距离和减小的输液距离一样,下降液体静压和下降的静脉压相同并抵消,维持输液速度不改变。
充分运用相同的作用进行相加的原理快速补液:对于静脉细小而需要补液的患儿,可以大幅度的抬高输液的距离,并提高输液部位高过心脏平面,比如:足或手背输液的患儿可提高20cm左右的肢体距离,能够有效加快输液的速度,在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可以提高输液部位,将静脉回流提高,减少局部受到药物的刺激。针对近关节穿刺输液的患儿固定好关节,眶上静脉输液,取出新穿刺,以缩小皮肤皱折范围。
参考文献:
[1]沈丽.小儿静脉滴注速度控制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6(03):78-80.
[2]李小兰.小儿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因素与滴速掌握[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2(07):90-98.
[3]张育红.影响小儿输液速度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