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莆仙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莆仙方言,连读音变,-n,-m韵尾,韵尾合并
莆仙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淼[1](2019)在《莆仙方言连读音变中-n、-m韵尾的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整理莆仙方言连读音变中-n、-m韵尾残留的词汇,总结其韵尾残留字的古音来源、韵尾残留词汇数量的地理分布特点。并且通过这些例外音变词汇,初步推测莆仙方言鼻音韵尾保留的年代下限和合并的大致时间。(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蔡国妹[2](2018)在《闽语莆仙方言的差比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莆仙方言的固有差比式"X+e?+A+Y"(如:我e?大伊)具有叁个典型特征:1)体现南方方言共有的"形容词+基准"语序;2)标记词(e?)介引属性谓语而不标记比较基准;3)比较标记(e?)前置于属性谓语,由闽语特征词"解"(会义)历经"表能愿→表肯定→表比较"而产生,是比较标记的又一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8年06期)
宋佳丽[3](2018)在《从方言词“客边”看莆仙方言的古吴语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莆仙方言中的外地人称谓语"客边"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检索、特征对比得出该词为古吴语在莆仙方言中的遗留成分。经过探寻语言接触、地方移民等因素为"客边"一词在吴、莆间的流播找到原因,证明吴、莆方言间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浩淼[4](2018)在《莆仙方言若干本字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方言中仍然存在的"有音无字"的现象,利用古汉语与方言、各个闽方言间的语音对应规律,并结合古代文献材料中对字音字义的记载,考证因使用的地域范围狭小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导致前人甚少提及或被忽略的莆仙方言本字13例,对这些遗漏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再一次梳理并验证古今音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也不完全拘泥于古代文献材料所记载的音义,尝试利用形声字声符类推个别尚未考定的本字,希望新方法能为今后考证本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一些"有音无字"的方言词的词源进行更好的解释。(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蔡国妹[5](2017)在《闽语莆仙方言助词“乞”的强调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闽语莆仙话中"乞"不仅具有闽语共同的给予义、使役义、被动义和闽南话的遭受义,而且进一步泛化:"乞"也可以前置于无及物性的谓核成分表示强调或突显。论文还参阅早期地方戏剧本和莆田土白圣经追溯"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的语法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南开语言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何睿,龚哲山[6](2017)在《保护莆仙方言人人有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福建的诸多方言中,闽中的莆仙方言有着重要的地位。莆仙方言的历史悠久,是上古时期古百越民族的语言遗存,其足迹也随着去台湾与下南洋的游子而传播海外,在台湾,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等地区与国家中都不乏出现兴化的方言与字眼,足以表现出莆仙方言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12期)
蔡国妹[7](2016)在《福建莆仙方言的框式结构“罔A罔B”和“来A来B”》一文中研究指出"罔A罔B"和"来A来B"是莆仙话的高频框式结构,表示B随A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同中有异。它们分别是权且义副词"罔"与趋向动词"来"框式化的结果。演化的成因有叁——相近的语义基础触发相近的演变,共同语"越A越B"的类化作用,邻近的闽东福州话的渗透与影响。"罔"的权且义和倚变义是闽语的重要特征,其语义演化过程为"权且义>并列义>倚变义"。(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6年02期)
蔡国妹[8](2016)在《闽语莆仙方言“乞”的后期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莆仙话的"乞"在体现闽语共性发展的"给予→使役→被动"之外,又经历了"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之后期演化。意外义和强调义是莆仙方言"乞"的最大特色。"乞"语义演化应是被动标记后期语法化的一种可能趋势。论文还探讨了莆仙话中与"乞"相关的给予义范畴和与事范畴标记的弱化同音现象。(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蔡国妹[9](2016)在《福建莆仙方言的助动词“厄”》一文中研究指出莆仙话"厄V"有"厄Vt"和"厄Vi"两种形式。"厄"的功能是凑足音节使"厄V"双音节化,同时强调处置义或强调动作方式。"厄"源于处置标记"合"的再度泛化,是"合"分音别义的结果,体现了"处置义→强调义"的语法化历程。(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6年02期)
蔡增,张正阳[10](2015)在《从莆田话中的父系称谓看莆仙方言》一文中研究指出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语、闽越语音的结合体为主,以逐渐吸取现代语汇和一些外国语为辅的地方话。外地人刚接触莆仙方言时,闻其叽叽喳喳却不知所云,常常比喻为雀舌鸟语。其实,莆仙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下面我就从莆田话中的父系称谓说说莆仙方言的特点。【祖父】面称:阿公(读作:a'gong,调值:533'533);(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24期)
莆仙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莆仙方言的固有差比式"X+e?+A+Y"(如:我e?大伊)具有叁个典型特征:1)体现南方方言共有的"形容词+基准"语序;2)标记词(e?)介引属性谓语而不标记比较基准;3)比较标记(e?)前置于属性谓语,由闽语特征词"解"(会义)历经"表能愿→表肯定→表比较"而产生,是比较标记的又一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莆仙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浩淼.莆仙方言连读音变中-n、-m韵尾的残留[J].莆田学院学报.2019
[2].蔡国妹.闽语莆仙方言的差比句研究[J].中国语文.2018
[3].宋佳丽.从方言词“客边”看莆仙方言的古吴语成分[J].莆田学院学报.2018
[4].陈浩淼.莆仙方言若干本字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8
[5].蔡国妹.闽语莆仙方言助词“乞”的强调用法[J].南开语言学刊.2017
[6].何睿,龚哲山.保护莆仙方言人人有责[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
[7].蔡国妹.福建莆仙方言的框式结构“罔A罔B”和“来A来B”[J].语言研究集刊.2016
[8].蔡国妹.闽语莆仙方言“乞”的后期演化[J].汉语学报.2016
[9].蔡国妹.福建莆仙方言的助动词“厄”[J].方言.2016
[10].蔡增,张正阳.从莆田话中的父系称谓看莆仙方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