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石慧

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石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上银行,网上银行消费者,法律保护

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文献综述

石慧[1](2015)在《论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网上银行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上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网上银行的管理和规制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分析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网银的特点构建适当的消费者保护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网上银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展开研究。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案例介绍。笔者选取了叁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即网银资金被盗取、网银消费者个人信息遭泄露、网上银行纠纷维权难事件。这叁个案例引发笔者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并引出下文。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典型案例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如下问题:银行格式条款规制的缺失,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银行安全保障义务未履行;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严重。第叁部分论述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境外立法经验。笔者着重分析了美国和欧盟这两个网银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网上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机制的构建。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银行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从条件、内容、必要性、程序等方面都进行了限制和规范;欧盟《关于消费者合同中不公平条件的指令》对网上银行格式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进行了明确的列举。这些境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网上银行的立法管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规制网上银行格式条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银行安全保障义务;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确立先予赔付机制。(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杨疏影[2](2014)在《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性回归——基于责任倾斜分配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内生力量,网上银行的产生及其新生产品的不断涌现是金融创新的典型表现。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的虚拟性使得对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度增大,加之目前我国对之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又存在内容与逻辑上的不足。鉴于网上银行消费者的弱者身份,从责任分配的角度对网上银行消费者作出倾斜性保护是应有之义,我国相关立法及制度构建也应回归到对网上银行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轨道上来。(本文来源于《法治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蒋蓓蕾[3](2011)在《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习惯于足不出户只运用电脑就能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这便是网上银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我国由于网上银行产生不久,国内学者对其从法学角度研究较少,尤其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就更寥寥无几。目前,网上银行消费者在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运行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有必要对其给予特别的法律保护。笔者在借鉴国际社会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及其金融产品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分析消费者在网上银行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并呼吁我国尽快构建系统地保护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网上银行基本问题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介绍。本章分两小节,分别介绍了网上银行基本问题和网上银行消费者及其权益。第二章为我国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我国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阐述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并指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第叁章列举了国际社会的相关立法,通过研究国际社会的立法经验分析出对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借鉴意义的立法和司法启示。第四章为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根据各国的立法经验总结出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本文第二章提出的相关问题,探讨解决之道。(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1-10-01)

盖建华,潘丽[4](2011)在《中国网上银行消费者博弈学习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博弈学习方式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消费者在不具备关于网上银行认知的共同知识时,自身特性和学习过程是如何影响其对网上银行的技术感知的,强调信息传递和使用经验的重要作用,得出有效的消费者培育策略。(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1年03期)

董佳[5](2010)在《关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上银行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网上银行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诸多风险,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权益较之传统银行更容易受到侵犯。传统的法律规范已经无法对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权益进行有效和充分的保护。因此,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案例出发解析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完善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规范提出一些建议,试图对完善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叁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出我国目前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问题,并对本文涉及的网上银行和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对于案例涉及到的网上银行消费者容易受到侵犯的几项权益进行分析,重点结合案例分析目前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网上银行支付安全保障问题、格式合同存在的问题、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以及消费者获得合理求偿权问题。第叁部分,分析我国目前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艰难的原因,既包括网上银行自身特性的原因,也有网上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原因。第四部分,对于完善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制提出构想,重点从健全现有法律规范、建立健全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制度、以消费者保护为导向完善监管体制叁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0-04-01)

王莉佳[6](2008)在《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银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随着我国消费者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网上银行消费者的权益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对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传统的法律规范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和处理。因而,分析网上银行与其消费者间的法律关系,研究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评析网上银行消费者保护实践和法律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针对网上银行的特殊性构建和完善更为有力的网上银行消费者保护机制极具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展开研究。全文除引言部分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网上银行业务及网上银行消费者概述。该章首先界定和归纳了网上银行及网上银行业务的基本概念,而后通过比较的方法对网上银行消费者的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网上银行业务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的挑战予以概括介绍,提出了关于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总体设想。本章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初步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方案,从而为后文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总纲,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正是以第一章的初步分析为依据,分别从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与银行的法律关系、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的风险及责任分担及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的境外立法经验等叁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考察的,这叁章内容构成了全文分析和论证问题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为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与银行的法律关系分析。该章从网上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为合同关系出发,分析了网上银行业务中合同的特殊性,论证了格式合同在网上银行业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较为详尽地考察和探讨了实施法律介入的必要性。另外,本章又用大量的篇幅列举、分析了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的六项权益以及网上银行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五项主要的法定义务。第叁章为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面临的风险及责任分担问题。该章依次剖析了消费者在网上银行业务中将会面临的几种主要风险的参与人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了网上银行交易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第四章为境外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的立法经验。为了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立法上的动态,本章特别选取了美国、欧盟和韩国作为研究的对象。美国和欧盟在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立法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因而,本章首先介绍了美国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概况和欧盟有关网上银行消费者的保护。之所以选择韩国作为重点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因为韩国在2006年4月颁布了《电子金融交易法》,而这部法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消费者保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法从不同层面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做了详细的制度设计,这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五章集中论述了我国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完善问题。在这一部分,文章的逻辑是,以完善监管作为解决我国网上银行业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途径,将前述分析所得的国际社会有关网上银行业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益经验应用于该途径的具体构建与完善过程。本章是全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它落脚于我国的具体实际,在阐明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立法发展以及对于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滞后性的基础上,将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完善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4-27)

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内生力量,网上银行的产生及其新生产品的不断涌现是金融创新的典型表现。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的虚拟性使得对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度增大,加之目前我国对之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又存在内容与逻辑上的不足。鉴于网上银行消费者的弱者身份,从责任分配的角度对网上银行消费者作出倾斜性保护是应有之义,我国相关立法及制度构建也应回归到对网上银行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轨道上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参考文献

[1].石慧.论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山西大学.2015

[2].杨疏影.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性回归——基于责任倾斜分配的视角[J].法治研究.2014

[3].蒋蓓蕾.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

[4].盖建华,潘丽.中国网上银行消费者博弈学习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1

[5].董佳.关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

[6].王莉佳.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8

标签:;  ;  ;  

网上银行消费者论文-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