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仿真人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维人体模型,动态仿真,运动捕捉数据,绑定
仿真人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满[1](2019)在《叁维人体模型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人体模型动态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动画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运动捕捉数据驱动的叁维人体模型动态仿真方法.首先,对运动捕捉数据ASF/AMC文件进行解析,提取运动信息;其次,建立包括骨骼层和皮肤层的双层人体模型;最后,通过骨骼蒙皮技术实现叁维人体骨骼层和皮肤层的绑定,并采用所提取的运动数据驱动人体模型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的实现叁维人体动态仿真效果.(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闵楠,刘伟,张琳,牛菲[2](2016)在《仿真人体模型测量腹部CT受检者受照剂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针对现在所使用的腹部扫描条件,对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选择常规扫描参数和低剂量扫描参数,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剂量计,测量体表剂量和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器官或组织的受照剂量范围分别为0.014~96.7 m Gy,0.00148~5.56 m Gy,有效剂量结果分别为14.5 m Sv和1.52 m Sv。结论合理减少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指导)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辐射卫生》期刊2016年06期)
侯博瑞[3](2016)在《面向作业仿真分析的人体模型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模型是人机工程设计、仿真、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尺寸的准确性以及仿真功能全面性对设计、仿真、评价结果有着重要影响,自主开发的人体模型在尺寸上能够进行精准地参数化设计,但是在外观和功能上严重不足;商业化的人体模型则正好相反。随着人机研究的复杂程度加深,自主开发的人体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虚拟作业仿真需求。所以本文根据作业仿真人机工程分析需求,对DLEMIA人体模型进行改进与开发,构建起完善的静态与动态人机仿真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本文选择DELMIA作为作业仿真环境的基础,介绍了叁维环境构建与作业仿真的关键技术。基于人机工程学分别研究了人体模型静态与动态仿真的定性、定量指标,并构建了以人体模型仿真为中心的仿真体系,可对复杂的作业流程进行清晰、有效的作业仿真与人机分析。其次,针对作业仿真中模拟真实人体进行操作的实际需求,对人体模型类型与构建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人体模型作业仿真所需组成部分。结合人体尺寸估算方法与外源人体尺寸数据,建立了中国成年身高估算公式,利用公式选择合适人体标准尺寸数据。对于缺失尺寸数据进行合理估算,并建立人体尺寸数据库。再次,对通过人体尺寸数据建立的人体模型进行一定外观修正,并根据人机工程等相关标准开发相应视域、作业空间等仿真功能模块,建立起常用姿势与作业动素姿势目录。根据船舶驾驶室视线规范,开发相应测量工具。将所建立的人体模型和开发的仿真功能结合,构建了人机仿真集成系统。最后,使用构建的人机工程集成系统分别对船舶典型驾驶室和特殊作业舱室进行作业仿真分析。对于典型驾驶室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对作业人员固定位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对于特殊作业舱室根据实际的作业流程,使用动态分析方法对人体模型动作进行动态仿真,并与运功装置进行协同交互仿真,对整个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得出优化结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12-01)
[4](2016)在《高仿真人体模型在椎间孔镜手术临床示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椎间孔镜手术临床示教方法,缩短外科医生掌握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时间,解决椎间孔镜手术"学习曲线徒峭"问题。方法:利用高仿真人体模型,模拟手术操作过程,结合手术观摩讲解,每次组织10-15个临床脊柱外科手术经验医师,通过短训使每人都有最贴近临床手术实景的上手操作机会,并真对临床医生各自难点,疑问进行反复操作,重点训练,使每位参训医师尽快理解掌握椎间孔镜手术的核心技术:椎间孔成型和镜下操作。结果:自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其举7期短训,并制作高仿真人体模型10个,参加人是叁甲医院39个,二甲医院18人,共5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5人,主治医师42人。有19人重复2次以上短训,21人成功在所在医院顺利平稳开展椎间孔镜手术,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对这种示教方法认可度明显高于其它学习方法,满意率达98%。(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8)
岳玉亮,樊庆文,王德麾,李焕[5](2016)在《辐照仿真人体模型叁维建模及装配原理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辐照仿真人体模型是放射治疗和空间辐照研究的重要装备,实现其数字化建模,提高制造精度和仿真程度是仿真假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以"成都剂量体模"(CDP)的序列CT切片集为源数据,运用MATLAB软件,通过图像预处理、图像提取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人体器官的点云数据;在CATIA软件Digitized Shape Editor模块中处理点云数据得到肝脏、肺、肾和胃等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叁维实体模型;以人体骨骼为基础建立人体器官装配坐标系;根据器官的"局部坐标系原点"、"标志点"和"特征点"与人体骨骼的相对位置,确定器官在人体器官装配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Pro/E软件完成人体主要器官(异形体零件)装配。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叁维辐照仿真假人数字化模型与CDP具有较高的等效程度,为人体参数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能够满足辐照仿真假人数字化生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梁子威[6](2016)在《仿真人体模型PET/CT辐射剂量与CT图像质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PET/CT受检者的有效剂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研究PET/CT受检者有效剂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保证图像质量、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提供数据依据。资料与方法:PET/CT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PET放射性药物导致的剂量与CT导致的剂量之和。PET部分由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计算获得。CT部分采用仿真人体模型(Model RS-550)实验获得,成像设备为GE Discovery ST和Discovery Elite型PET/CT。 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250mA范围内固定及自动管电流(ATCM),螺距(Pitch)分别为0.938、1.375、1.75以及0.984、1.375,模拟临床PET-CT)的分段扫描方式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扫描。记录各种扫描条件下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CT)。结果:1)PET部分有效剂量:对18F-FDGPET,注射剂量3.70-5.55MBq/kg (0.10-0.15mCi/kg),对体重45-85kg的受检者有效剂量为3.16-8.96mSv,与注射剂量及体重成正比,与PET的采集条件无关。2)CT部分有效剂量:对固定的螺距,两机型有效剂量随管电流的增加线性增加,Discovery Elite型增加幅度低于Discovery ST型;对固定的管电流,随螺距(Pitch)的增加降低。不同的扫描条件下(30-250mA),两机型总有效剂量在1.40-27.68 mSv范围内。在临床扫描条件下Discovery Elite型受检者有效剂量低于Discovery ST型。结论:对确定的受检者,由PET部分导致的有效剂量基本固定,而由CT部分引起的有效剂量随CT扫描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选择不同的CT扫描条件,可有效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第二部分 PET/CT中CT仿真人体模型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关系的研究目的:以仿真人体模型为实验对象,研究PET/CT中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为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提供数据依据。资料与方法:用GE Discovery ST型PET/CT,对仿真人体模型(Model RS-550)进行扫描。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250 mA范围内11种固定值及自动管电流,螺距(pitch)分别为0.938、1.375、1.75,模拟临床PET-CT的全身扫描方式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扫描。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腹部主要器官的噪声、信噪比及质量因数。结果:噪声随有效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有效剂量<15 mSv时,噪声变化幅度较大;有效剂量>15 mSv时,噪声变化缓慢。信噪比和对比信噪比随有效剂量增加而增加。质量因数与扫描方案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扫描方案“性价比”的指标。自动管电流模式下所有图像指标,均优于固定管电流采集模式。结论:在CT图像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增加有效剂量,图像质量提高有限。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在保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CT扫描方案,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5-01)
M.Foerth,M.C.Seidenbusch,M.S.Azandaryani,U.Lechel,K.M.Treitl[7](2015)在《血管内主动脉瘤修复的典型曝光参数、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Monte Carlo模拟和仿真人体模型直接测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经血管主动脉瘤修复时病人接触的辐射是医疗辐射的主要部分,因此估计病人在进行经血管主动脉瘤修复时接受的辐射剂量意义重大。材料与方法在17例进行(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丁艳秋,李明生,刘运宏,翟贺争,程金生[8](2015)在《应用仿真人体模型估算辐照场所受照人员物理剂量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人辐照仿真人体模型适用于60Co源辐照场所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的可行性,为放射事故现场医学救治提供剂量监测方法。方法:在60Co源辐射场下,将热释光剂量计(TLD)布放在仿真人体模型重要器官(心脏、肾脏和肝脏等)内,模拟辐照场所人员受照情况,得出事故受照人员器官的剂量,并与蒙特卡罗模拟估算的器官剂量进行比较。结果:TLD方法测量得到的器官剂量值与蒙特卡罗程序模拟估算的器官剂量值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在±31.3%以内。结论:在中国人辐照仿真人体模型重要器官内布放热释光剂量计可以作为估算辐照场所受照人员剂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5年02期)
杜晓明,任金东,李润丽,高晓娴[9](2014)在《基于边缘人体模型仿真的座椅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地指导座椅设计,提高坐姿舒适性,提出一种以边缘人体模型和体压分布仿真为依据的座椅正向设计方法。首先以某乘用车驾驶座椅设计为例,建立H点装置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H点装置在座椅上的落座来预测座椅H点,以此H点作为靠背设计的基准点;然后提炼出与数字人体建模和驾驶姿势预测相关的人体测量学尺度,通过Monte Carlo仿真建立目标人群的人体测量学尺度数据样本,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相应的边缘人模型;接着编写仿真程序,运用姿势预测模型来仿真边缘人背部特征点的分布,并将它们统一到以H点为原点的坐标系中;选取统一后的边缘人腰部特征点分布上下、前后方向的4个极限点来确定座椅腰部支撑面的位置和调节量;最后结合边缘人的人-椅压力分布仿真,反求椅背海绵的初始型面。该正向设计方法能保证人体背部与座椅之间合理的压力分布,使人体背部特征点与变形后靠背特征部位有效贴合,增加座椅的贴合感和支撑性,从而有效提高坐姿的舒适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王艳淑[10](2012)在《基于人机工程学评价与仿真的人体模型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机工程技术的不断完善,参数化的人体模型已不再仅是作为一种静态的视觉参考,而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人体结构、人体功能和人体力学等方面的特征,使人体模型不仅具有合理的外观、精确的尺寸,还具有合乎实际的运动形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参数化的人体模型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直接参与到工作环境的设计与评价过程中来。尽管不同的人机问题对应着不同的设计要求,但应用在人机工程上的人体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一致的,即要达到:外观合理、尺寸精确、运动逼真。参数化的人体模型的设计目前存在以下叁方面的难点:(1)从外观上看,基于简单几何体搭建的人体模型具有必要的人机工程测量基准,但模型的外形较生硬、失真度较大;基于曲面表达的人体模型外形较逼真但是缺少准确的测量基准。(2)从尺寸的精确度上看,人体模型的尺寸都是经过简化或是估算得到的,模型的尺寸不能真实体现个体的形态。(3)从运动情况来看,目前多数人体模型只能进行静态的尺寸测量,少数模型即使能够实现连续的动作仿真,但逼真度不高。本文针对当前人体模型设计过程中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发了基于UG软件的二次开发模块和VC++6.0软件的参数化的人体模型。首先,人体模型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参数化建模,同时加入各肢体段的质量数据和各个关节的活动角度范围数据,并根据D-H法建立人体模型的关节坐标系,旨在创建一种外观上具有必要的测量基准并能进行动力学仿真的动态人体模型。其次,利用求解各个关节处方向余弦矩阵的导数的方法,求解关节运动角度和速度;根据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人体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并分析求解。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人体模型运动,对人体模型的姿态进行数学描述,并通过调节关节的角度生成多种姿态的人体模型同时评价其舒适性。再次,在运动仿真方面,本文根据人体模型各个关节的自由度数目,用特定的函数驱动关节运动,对模型整体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从而实现人体模型的简单连续运动。最后,把人体模型放入某一工作环境中,能实现视域、可达域、设备的可操作性、无障碍空间的可通过性及工作姿态舒适性等人机工程学评价及运动分析,并建立可视化的人机评价界面。(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2-12-01)
仿真人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针对现在所使用的腹部扫描条件,对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选择常规扫描参数和低剂量扫描参数,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剂量计,测量体表剂量和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器官或组织的受照剂量范围分别为0.014~96.7 m Gy,0.00148~5.56 m Gy,有效剂量结果分别为14.5 m Sv和1.52 m Sv。结论合理减少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指导)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仿真人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小满.叁维人体模型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闵楠,刘伟,张琳,牛菲.仿真人体模型测量腹部CT受检者受照剂量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6
[3].侯博瑞.面向作业仿真分析的人体模型开发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4]..高仿真人体模型在椎间孔镜手术临床示教中的应用研究[C].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5].岳玉亮,樊庆文,王德麾,李焕.辐照仿真人体模型叁维建模及装配原理与方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
[6].梁子威.仿真人体模型PET/CT辐射剂量与CT图像质量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7].M.Foerth,M.C.Seidenbusch,M.S.Azandaryani,U.Lechel,K.M.Treitl.血管内主动脉瘤修复的典型曝光参数、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MonteCarlo模拟和仿真人体模型直接测量的比较[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
[8].丁艳秋,李明生,刘运宏,翟贺争,程金生.应用仿真人体模型估算辐照场所受照人员物理剂量的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
[9].杜晓明,任金东,李润丽,高晓娴.基于边缘人体模型仿真的座椅设计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14
[10].王艳淑.基于人机工程学评价与仿真的人体模型建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