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定性极限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ptumG2,极限分析,基坑整体稳定性,地层参数
稳定性极限图论文文献综述
徐鑫,潘殿琦,王维[1](2019)在《基于OptumG2的地铁站深基坑稳定性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成都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标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极限分析法,采用OptumG2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砂卵石地区基坑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出了适宜于砂卵石地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从而为砂卵石地区基坑支护提供设计与施工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宋桂锋,杜江梅,柯鉴,邓琴,梁艳峰[2](2019)在《基于拟动力法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原理,结合随时间变化的拟动力法,考虑地震、水力和坡顶超载作用下建立含张拉裂缝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结构面采用合理的水压力分布形式,且强度参数采用非等比例折减,分析边坡前缘是否堵塞,水平和竖向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边坡前缘堵塞、水平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的增加,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竖向地震系数的增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随着非等比例折减相关系数的增加,边坡稳定性显着提高。因此结构面参数的变化规律需要得到关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范利频,霍知亮[3](2019)在《软土地区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和有强度折减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地区地下水位高土体强度低,常出现边坡失稳的情况,边坡稳定性是工程设计和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分析法两者各自特点,对某放坡开挖工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利用有限元程序PLAXIS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系数进行计算,描绘出边坡塑性应变的发展过程。并与极限平衡理论方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两者得出的安全系数十分接近。证实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最后提出,在今后的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评价中,建议使用多种分析方法,以期能更接近实际地对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作出评价和预测,从而提出较优化的、经济合理的设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9)
师晨翔,金文,杨永平,姚建平,李镜培[4](2019)在《考虑土体吸力基坑抗隆起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及高水位地区基坑降水对土体抗剪强度及基坑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基于有效饱和度和土-水特性参数的非饱和吸应力模型,推导了地下水位面以上土体吸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假设基坑地连墙与土体之间部分粗糙,考虑土体吸应力引起的土体内能耗散,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采用Terzaghi机构推导了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上限解。对比分析了考虑降水与不考虑降水时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差异,研究了基坑降水条件下坑底抗隆起稳定性与基坑深度、地下水位以及土体内摩擦角,进气值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水条件下,水位线以上土体基质吸力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增加,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随降水深度的增加而显着提高,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为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结全[5](2019)在《地震作用下裂缝高切坡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极限上限分析法与拟静力法,考虑了高切坡中裂缝的存在,建立了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切坡稳定性二维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计算,对不同参数影响下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平地震荷载的增大,安全系数显着减小;当水平地震荷载保持不变时,地震效应比例系数的变化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并不显着;随着开挖处与坡脚距离的增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但随着水平地震荷载的增大,这一影响逐渐减弱;开挖处与坡脚距离不变时,开挖角度越小,安全系数越小;随着坡角的增大,裂缝对高切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02期)
陈峥,何平,颜杜民,高红杰,聂奥祥[6](2019)在《超前支护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采用超前支护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为了评价超前支护下隧道稳定性,建立了超前支护作用下截锥体、对数螺旋线共同破坏模型,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综合强度折减法幵考虑初期支护未支护段的影响,推导出了隧道稳定安全系数的目标函数,幵利用Matlab编制程序求解该函数以此判断隧道稳定性。与模型试验结果和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影响隧道稳定安全系数的各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加,掌子面锚杆、拱部超前支护的施作对提高围岩稳定性有显着的作用,而初期支护未支护段长度、开挖高度的增加不利于围岩的稳定;在围岩内摩擦角较小时,分台阶开挖降低开挖高度提高隧道稳定性的效果更好;在围岩内摩擦角较大时,掌子面锚杆加固强度的增加对隧道稳定性提高的作用更显着。最后给出了超前支护的施工设计建议图,可为工程中初步确定超前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何丽平,陈胜,梅涛涛,梁小丛[7](2018)在《考虑土体剪胀特性的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剪胀特性是土体的重要特性之一,然而,经典的塑性力学理论高估了土体的剪胀性质,从而使土体强度背离实际情况。通过等效内摩擦角的方法,对原有的土体抗剪强度进行修正,反映出土体剪胀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通过构建对数螺旋形式的破坏机构,推导出相应的内能耗散和外力功率表达式,结合极限分析理论和强度折减方法,建立边坡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随着剪胀角的不断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增大的速度变慢,这种变化趋势是非线性的。针对不同的土质特性,提出相应的剪胀角取值建议。(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夏元友,陈春舒[8](2018)在《考虑土体多参数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锚固边坡抗震稳定性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土体多参数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条件下的锚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提出水平条分极限分析方法。通过水平条分将滑坡体离散为若干水平条分并视各条分内部为均质体,采用拆分法计算各水平条分的能量功率并求和代入能量方程中;根据条分各极角间的几何关系分析,选用2个极角参数作为寻优变量并采用遗传算法编程实现计算过程。基于算例分析,假设土体参数的非均质性为沿深度方向线性分布,在验证本文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分析边坡土体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对其抗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屈服加速度系数而言,土体黏聚力非均质性的影响敏感性较低,采用边坡高度范围土体黏聚力的平均值来代替其非均质分布进行简化计算是可行的,而内摩擦角和土体重度非均质性的影响表现为显着的递增特征,敏感性高,采用边坡高度范围平均值代替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土体各向异性系数对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表现为显着的递减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非均质各向异性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小凡[9](2017)在《暂态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降雨入渗引起的暂态饱和土坡稳定性问题,考虑暂态饱和边坡重度、基质吸力以及暂态水压力的影响,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暂态饱和边土坡失稳机制,总结归纳了暂态饱和区形式分类及对应计算方式。通过引入暂态水压力分布比例系数,揭示了暂态水压力分布规律,并详细列举了相应的暂态水压力数学计算表达式。基于现有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根据滑动面形式为圆弧型或折线型,在考虑边坡滑动面是否位于悬挂暂态饱和区内两种分布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考虑暂态水压力及重度值变化的费伦纽斯法、简化的Bishop法及考虑暂态水压力、基质吸力、重度值变化的简化的Janbu法,并编写了可自动搜索圆弧型和折线型滑面的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VB计算程序。通过算例深入研究了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安全稳定性变化规律以及滑移机制。研究成果表明:1.降雨前期,由于暂态饱和区厚度较小,暂态水荷载较小,对边坡安全稳定影响较弱,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占主导作用的是基质吸力,此时边坡安全系数较高;持续降雨引起暂态饱和区厚度增加条件下,仅考虑基质吸力与重度变化影响的边坡安全系数逐渐趋于稳定值,而考虑基质吸力、暂态水压力、重度值叁种影响因素的边坡安全系数仍然持续下降,边坡内暂态水压力逐渐转化为边坡失稳的主控因素。2.相同计算条件下,随着暂态饱和区厚度的增加,折线型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始终小于圆弧型滑动面安全系数,并且折线型潜在最危险滑动面的深度保持减小趋势,但普遍浅于圆弧型滑动面;而圆弧型滑动面的深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不稳定趋势。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更容易产生浅层折线型滑动破坏。3.暂态饱和区厚度增大过程中,考虑边坡产生圆弧型滑动面,此时均质边坡和非均质边坡在考虑侧向暂态水压力影响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虽都保持整体下降的趋势,但是具体变化规律表现出较大不同,非均质边坡安全系数降低幅度更大。两种边坡滑动面位置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陈晓磊[10](2016)在《双滑面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张拉裂缝积水深度、滑面出流缝是否堵塞、坡顶超载、地震荷载效应以及被动块倾角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了多影响因素条件下含主控弱面双滑面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系数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几种相关参数组合对双滑面破坏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滑面出流缝被堵塞比滑面出流缝未堵塞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大,边坡稳定性随着坡顶张拉裂缝积水深度增加、坡顶附加荷载增大、地震影响效应的增大而减小,在滑面出流缝未堵塞的情况下被动块倾角为20°时双滑面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系数最大,滑面出流缝被堵塞的情况下被动块倾角为9°时双滑面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系数最小。针对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稳定性极限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原理,结合随时间变化的拟动力法,考虑地震、水力和坡顶超载作用下建立含张拉裂缝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结构面采用合理的水压力分布形式,且强度参数采用非等比例折减,分析边坡前缘是否堵塞,水平和竖向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边坡前缘堵塞、水平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的增加,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竖向地震系数的增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随着非等比例折减相关系数的增加,边坡稳定性显着提高。因此结构面参数的变化规律需要得到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定性极限图论文参考文献
[1].徐鑫,潘殿琦,王维.基于OptumG2的地铁站深基坑稳定性极限分析[J].四川建材.2019
[2].宋桂锋,杜江梅,柯鉴,邓琴,梁艳峰.基于拟动力法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3].范利频,霍知亮.软土地区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和有强度折减法分析[C].第十一届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4].师晨翔,金文,杨永平,姚建平,李镜培.考虑土体吸力基坑抗隆起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5].李结全.地震作用下裂缝高切坡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工程勘察.2019
[6].陈峥,何平,颜杜民,高红杰,聂奥祥.超前支护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岩土力学.2019
[7].何丽平,陈胜,梅涛涛,梁小丛.考虑土体剪胀特性的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J].水运工程.2018
[8].夏元友,陈春舒.考虑土体多参数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锚固边坡抗震稳定性极限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9].李小凡.暂态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10].陈晓磊.双滑面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