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梯度磁滤论文-曹勇锋,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

大梯度磁滤论文-曹勇锋,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梯度磁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絮凝,大梯度磁滤,浊度,有机物

大梯度磁滤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锋,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1](2011)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水中浊度及有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浊度和有机物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硫酸铝投加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下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及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5%以上,优于传统的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受磁滤速度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曹勇锋,张可方,张朝升,荣宏伟[2](2011)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金属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铁、铜、锰、锌、铅5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2 mg/L、Fe3O4投加量为15 mg/L、磁场强度为0.267 T、滤速50 m/h、絮凝时间为8 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该工艺对铁、铜、铅3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4%、67.9%、69.3%,但对锰和锌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平均去除率仅为6.9%、12.3%。(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1年05期)

曹勇锋,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3](2010)在《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处理珠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珠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水中细菌、大肠杆菌、有机物、颗粒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细菌的去除率达到99%、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可达到95.4%、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55%,稳定阶段对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0%。此外,该工艺省却了沉淀过程,降低了运行成本和工程投资。可见,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是一种处理效果好、经济、简单的水处理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0年23期)

曹勇锋[4](2009)在《大梯度磁滤在给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天然水体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饮用水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饮用水水质问题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在小城镇,由于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处理工艺落后,使饮用水水质得不到保障,所以,提供和研究适合小城镇给水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大梯度磁滤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研究磁场强度、磁滤速度和混凝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大梯度磁滤技术对微污染水源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出最优的运行工况。试验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处理工艺,以珠江水为原水,投加混凝剂和磁铁粉后,在不同的磁场强度、磁滤速度下进行处理,通过对滤后水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以上因素对磁滤器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索磁滤器的运行规律,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试验后期,通过增加沉淀过程进行对比试验,进一步探讨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试验发现投加硫酸铝比投加其它混凝剂的处理效果要好;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的改变对处理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或磁滤速度的降低,处理效果都有明显的改善,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处理工艺优于微絮凝—沉淀—大梯度磁滤处理工艺,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为:磁场强度0.267T,磁滤速度50m·h~(-1)、磁铁粉投加量15mg·L~(-1)、混凝剂硫酸铝投加量6~12 mg·L~(-1)下处理效果最好,运行的周期最长。同时,该工艺具有处理速度快,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少,磁滤器设备简单,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流程十分紧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小城镇的给水厂建设和改造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张朝升,张可方,李德强[5](2003)在《大梯度磁滤法处理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受污染的湖水作为原水,采用大梯度磁滤取代传统的砂滤,对水中浊度、色度、藻类、有机物以及细菌、大肠杆菌等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梯度磁滤法对水中细菌、藻类和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磁通密度为0.13T情况下藻类的去除率为96%,有机物去除率近60%,细菌去除率可达98%,大肠杆菌去除率可达96%,其它指标满足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03年06期)

张朝升,张可方,宋金璞,荣宏伟[6](2003)在《大梯度磁滤处理饮用水源微污染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厂现场试验为依据,对影响磁滤器处理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滤器处理效果与磁场强度、滤速、沉淀出水密切相关.它对水中污染物,尤其是细菌和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机物去除率平均提高34.21%,最高达68.8%,出水水质优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张朝升,宋金璞,李德强[7](2000)在《大梯度磁滤处理微污染麓湖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梯度磁滤技术应用于珠江水域中麓湖水处理的试验情况 ,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水中浊度、色度、有机物、细菌、大肠杆菌、藻类等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0年08期)

大梯度磁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铁、铜、锰、锌、铅5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2 mg/L、Fe3O4投加量为15 mg/L、磁场强度为0.267 T、滤速50 m/h、絮凝时间为8 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该工艺对铁、铜、铅3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4%、67.9%、69.3%,但对锰和锌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平均去除率仅为6.9%、1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梯度磁滤论文参考文献

[1].曹勇锋,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水中浊度及有机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

[2].曹勇锋,张可方,张朝升,荣宏伟.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金属离子[J].工业水处理.2011

[3].曹勇锋,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处理珠江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

[4].曹勇锋.大梯度磁滤在给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09

[5].张朝升,张可方,李德强.大梯度磁滤法处理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

[6].张朝升,张可方,宋金璞,荣宏伟.大梯度磁滤处理饮用水源微污染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7].张朝升,宋金璞,李德强.大梯度磁滤处理微污染麓湖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

标签:;  ;  ;  ;  

大梯度磁滤论文-曹勇锋,荣宏伟,张可方,张朝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