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图像论文-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

医用图像论文-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医用图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椎,图像质量,对比研究

医用图像论文文献综述

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1](2019)在《医用磁共振成像颈椎常规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国内外不同品牌及型号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在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25家医疗机构及中心,基于7种国内外品牌9种机型的医用MRI设备所采集的447例患者颈椎MRI扫描有效图像资料。按照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将扫描图像分为0.3~0.5 T、1.5 T及3.0 T组,相同场强组中以设备品牌为亚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指南内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评分法对各序列图像进行临床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3.0 T的MRI图像质量各项指标4个必需序列的15个评价指标评分最优,1.5 T次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场强MRI设备样本中,国产设备与国外进口品牌MRI设备颈椎MRI图像质量组间对比,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指标优于国外进口品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 T的MRI设备颈椎MRI成像临床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5 T及其以下的低场设备。在相同场强下,国产MRI设备部分临床图像质量指标与国外进口品牌相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程长海,闫清华,郭洪涛,李定杰,宋迎新[2](2019)在《国产首台医用加速器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国产加速器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质量保证内容方案和质量控制测试方法。方法使用验证模体和工具来验证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安全碰撞连锁、系统运动、几何精度、配准精度、成像图像质量等。结果 EPID的安全连锁和系统运动正常,几何精度、配准精度、成像图像质量误差≤±2 mm或优于厂家推荐标准和要求。结论通过选择EPID合适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其在临床放疗中发挥重要的辅助摆位验证位置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10期)

李叶[3](2019)在《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图像异常的原因分析与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及成像原理,通过叁个具体的故障现象分析总结了产生图像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在故障现象不明显或不能持续显现时,提出有效的图像测试方法,有效降低了使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的风险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6期)

秦乐,杜联军,李彦,张欢,凌华威[4](2019)在《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在肩关节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评价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国产和进口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在肩关节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比较。方法:前瞻性分析包括上海市、天津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全国19个地区25家医院143例进行肩关节MRI扫描成像患者的143幅图像资料,按照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将扫描图像分为国产设备组与进口设备组,以及1.5 T组与3.0 T组。对斜冠状面T1加权成像、横断面质子密度(PD)压脂成像、斜冠状面T2或PD压脂成像中的常用序列各评分项以5分法进行主观评分,1分为显示最差,5分为显示最佳。结果:在国产与进口MRI设备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中,在斜矢状面T2加权成像中的包括骨小梁显示在内的所有评分项均为国产设备高于进口设备,但其余序列均无统计学意义。3.0 T的MRI设备图像质量评分优于1.5 T的MRI设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01,P<0.05)。结论:在肩关节MRI成像中,国产MRI设备的图像质量与进口MRI设备相仿,且3.0 T较1.5 T设备具有明显的图像质量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侯蕊,葛振杰,赵越,俞云逸,赵智慧[5](2019)在《基于椭圆拟合的医用内窥镜图像相对畸变率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快速有效评价临床使用内窥镜图像相对畸变的程度,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拟合的检测方法。对内窥镜采集到的标准板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和图像分割;运用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提取坐标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椭圆,求得椭圆参数;计算相对畸变率。对3支内窥镜进行了椭圆拟合和定位质心相对畸变率检测,结果显示相对畸变率在30%左右,一致性差在2%左右,椭圆拟合相较而言稳定性更好。(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靳祖光[6](2019)在《一种基于HID规范的可定义功能的医用图像采集脚踏控制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医用脚踏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不修改任何医疗参数的情况下,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对多种图像采集设备或软件进行自定义采图及录制功能的脚踏设备。该设备主要基于HID规范,使用UTS2210模块,通过KeilC编程结合STC-12C5A60S2单片机向上位机串口发送控制信号来实现采图。实验结果显示该医用脚踏控制器成功率为98%。经过近一年实践,该控制器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05期)

王娜,张权,刘祎,贾丽娜,桂志国[7](2019)在《基于可变阶变分模型的医用低剂量CT图像去噪》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患者的辐射风险,低剂量CT(LDCT)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但辐射剂量的减少在重建的LDCT图像中引入了斑点噪声和条纹伪影。为了提高LDCT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阶变分模型的后处理技术。所提出的变分模型使用边缘指示器控制变分阶数,根据图像的特征在一阶全变分(TV)正则项和二阶有界Hessian(BH)正则项之间交替变换。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分裂Bregman算法求解所提出的变分模型。该模型在保留高剂量CT (HDCT)图像相应结构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斑点噪声和条纹伪影。重建的图像和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变分模型比现有的先进模型具有更好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思敏,李彦,严福华,张欢,翟晶[8](2019)在《不同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不同型号医用MRI成像设备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美国放射学会2013年颁布的MRI图像质量认证指南,共收集全国40余家医疗机构的531例中枢神经系统平扫MRI图像,对其4个常见序列进行临床图像质量Likert 5级评分;并将样本分为国产组与进口组,以及1.5 T组与3.0 T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0 T组大多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优于1.5 T组(P<0.05)。1.5 T组中,进口亚组大多数指标优于国产亚组(P<0.05);3.0 T组中,国产与进口亚组大多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T组中,选取国产设备(联影)与进口设备(西门子、GE)分别比较,国产设备部分指标优于进口设备,部分指标仍与进口设备有一定差距。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MRI临床图像质量中,3.0 T设备总体优于1.5 T设备,国产设备在某些方面优于进口设备,但整体水平仍与进口设备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2期)

王思敏,李彦,严福华,张欢,靳志嘉[9](2019)在《不同医用磁共振设备在头颅DWI序列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不同型号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头颅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进行临床图像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美国放射学会2013年指南,对531例临床头颅磁共振的DWI序列进行主观及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主观评价主要使用Likert 5级评分法,客观评价是测量图像感兴趣区的信噪比。按扫描设备将图像分为国产与进口组,以及1.5 T与3.0 T组进行比较研究,并选取1.5 T及3.0 T联影设备为代表分别与进口设备比较。结果 (1)主观评价3.0 T组优于1.5 T组,国产组优于进口组;客观评价1.5 T组优于3.0 T组,国产组与进口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1.5 T组中,主观及客观评价国产亚组均优于进口亚组;在3.0 T组中,主观评价国产与进口亚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客观评价进口亚组优于国产亚组;(3)在1.5 T组中,主观及客观评价联影均优于进口设备;在3.0 T组中,主观评价联影与进口设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观评价联影优于GE,但与飞利浦有一定差距,联影与西门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1.5 T国产磁共振设备图像质量可能优于进口设备,但3.0 T国产设备图像质量与进口设备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2期)

王艳艳,秦转萍,耿丽清[10](2018)在《医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用数字图像处理是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授课中偏重对理论的讲述,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文探索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穿插实践动手环节,利用Matlab软件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并与手机应用程序中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50期)

医用图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国产加速器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质量保证内容方案和质量控制测试方法。方法使用验证模体和工具来验证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安全碰撞连锁、系统运动、几何精度、配准精度、成像图像质量等。结果 EPID的安全连锁和系统运动正常,几何精度、配准精度、成像图像质量误差≤±2 mm或优于厂家推荐标准和要求。结论通过选择EPID合适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其在临床放疗中发挥重要的辅助摆位验证位置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用图像论文参考文献

[1].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医用磁共振成像颈椎常规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2].程长海,闫清华,郭洪涛,李定杰,宋迎新.国产首台医用加速器图像引导系统(EPID)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9

[3].李叶.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图像异常的原因分析与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秦乐,杜联军,李彦,张欢,凌华威.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在肩关节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评价与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5].侯蕊,葛振杰,赵越,俞云逸,赵智慧.基于椭圆拟合的医用内窥镜图像相对畸变率检测方法研究[J].光学技术.2019

[6].靳祖光.一种基于HID规范的可定义功能的医用图像采集脚踏控制器的研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9

[7].王娜,张权,刘祎,贾丽娜,桂志国.基于可变阶变分模型的医用低剂量CT图像去噪[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8].王思敏,李彦,严福华,张欢,翟晶.不同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9

[9].王思敏,李彦,严福华,张欢,靳志嘉.不同医用磁共振设备在头颅DWI序列的临床图像质量评价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9

[10].王艳艳,秦转萍,耿丽清.医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

标签:;  ;  ;  ;  

医用图像论文-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