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思维个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生个体差异,数学思维,教学准备,数学学习
思维个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1](2019)在《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数学思维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特级教师许卫兵提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思维"。在围绕思维引导为核心的教学实践中,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这一客观现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思维习惯等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区别;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实施差异性的思维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均衡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26期)
彭耀[2](2019)在《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是影响个体执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的关系研究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者对大五人格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质与执行功能呈现不同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是一种复合型人格特质,不同于大五人格,在解释个体的任务表现时,具有大五人格不具备的增益有效性。反刍思维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思维倾向,与个体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此外,情绪也会对个体的执行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以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为基点,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究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为相应理论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主要包括叁个研究:研究一为探讨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筛选典型组和非典型组被试完成Stroop任务、2-Back任务以及数字转换任务,结果发现典型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非典型组;在2-Back任务中两组被试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二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一步明确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的被试,对被试在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对于典型组被试的数字转换任务表现以及非典型组被试的Stroop任务表现:低反刍思维起促进作用,高反刍思维起阻碍作用。研究叁为探究不同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具体影响机制,并验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在执行功能领域的适用性。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和非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在情绪——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以及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结果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两组被试的任务表现在不同情绪条件下没有显着差异;在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典型组被试在低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最好,中性条件次之,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表现最差,非典型组被试在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优于中性条件。综合以上叁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执行功能子成分上表现不同。(2)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影响不一致。(3)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产生不一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杨辉[3](2019)在《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语言学科学习更加强调个性化、差异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无论是英语学习能力和方式还是英语学习技巧,都有各自独有的思维学习特征,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提升英语语言技能的质量,本文将各方面因素,对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思维个体差异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为英语语言技能学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侯晓[4](2019)在《观众效应对羞怯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羞怯个体通常会对负性社会评价过于担心,表现得更加谨慎和焦虑。当非羞怯个体能够在众人面前大方自信地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可能会超常发挥时,羞怯个体往往在众人面前或社交场合中过于紧张、焦虑而难以发挥出真实实力和水平。羞怯个体在众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失误”表现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关,因此,高羞怯个体的创造力表现和创造性思维是否也会因观众在场而受到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有观众在场时对不同羞怯个体的创造力表现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法,以山东某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有无观众在场对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实验1考察有无观众在场对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创造力表现的影响,采用2(羞怯程度:高羞怯、低羞怯)×2(观众效应:有观众在场、无观众在场)的完全被试间设计,因变量是被试在创造力任务中的得分。实验2以非常规用途任务考察有无观众在场对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在发散思维方面的影响,以及观众效应在发散思维的不同维度上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采用2(羞怯程度:高羞怯、低羞怯)×2(观众效应:有录像条件、无录像条件)的完全被试间设计,因变量是被试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得分,与实验1相比,实验2采用不同的观众效应的操纵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衡量标准,验证观众效应和羞怯程度对创造性思维影响的稳定性。实验3考察观众效应对不同羞怯水平个体新颖联结的影响,采用2(羞怯程度:高羞怯、低羞怯)×2(观众效应:有观众在场、无观众在场)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包括反应时、对新颖答案、寻常答案、无关答案的选择率等行为数据和对不同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数据。结果发现:(1)观众在场对高羞怯个体的创造力有抑制作用:高羞怯个体在有观众在场时的创造力得分显着低于无观众在场,但低羞怯个体在有无观众在场时的创造力得分无显着差异。(2)观众效应和羞怯程度对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无显着影响。观众在场对高羞怯个体发散思维的灵活性有促进作用,对高羞怯个体发散思维的独特性有抑制作用,对低羞怯个体的灵活性和独特性无显着影响。(3)观众在场抑制了被试的反应速度和高羞怯个体对新颖答案的选择,促进了被试对寻常答案的选择和高羞怯个体对无关答案的选择,但被试对新颖答案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在不同观众条件和不同羞怯类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观众效应对高羞怯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颖联结过程而不是信息选择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王晓东,王婷,杨淼玲,褚丽娟,王丽丽[5](2019)在《思维导图运用中的个体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长春市72中七年级七班2名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语言与宗教这个知识点上,存在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思维层次,紧密度和知识承载量上都有区别,说明不同学生在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同一知识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不能仅凭一张导图就试用到所有班级,所有学生。(本文来源于《年轻人》期刊2019年17期)
赵岳[6](2019)在《个体意识与现实思维的缺位——当下青年国画家的创作现状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了"水墨40年"中国新水墨作品展,此次展览最大亮点莫过于它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不同主张、不同倾向的水墨作品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展览分为"新中国画"与"新水墨"两大部分,其中既有很强的传统国画元素,同时也包含更多的试验性、当代性的水墨形态,直观地展现出40年来中国画从传统过渡到新水墨和当代水墨的转(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誉芳[7](2019)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培养思维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思维品质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各教学环节应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9年11期)
黄韵榛,周鹏,丁欣放,蒋婧琪,杨寅[8](2019)在《特质反刍思维个体的注意范围及其调节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特质反刍思维个体的注意范围及其调节能力。方法:使用反刍思维反应量表中文版对4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筛选量表得分前后30%的被试分别作为反刍思维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31人和低分组36人参与实验。实验采用注意范围任务测量两组被试的注意范围大小及调节能力。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和注意范围变化的交互作用显着,两组被试在注意范围改变的试次中的反应时都显着高于注意范围不变的试次,且反刍思维高分组在两种试次间的反应时差异大于低分组。多变量分析显示高分组的注意范围扩大能力指标显着低于低分组,而注意范围大小指标和收缩能力指标无显着差异。结论:高低反刍思维个体的注意范围大小没有差异;高反刍思维个体的注意范围调节能力(尤其是注意范围扩大能力)比低反刍思维个体更差。(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邵洁[9](2019)在《高中数学思维的个体特征与教师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受评价机制影响,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班级整体的状况.经验表明,将目光锁定在学生个体身上,对某些具有特殊思维的学生进行研究并总结出思维特征,也可以让数学教学产生新的增长点.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具有表象构建能力强、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弱的特征,有的学生的思维具有"顿悟"的特征,针对这两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让数学课堂产生更多元.(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张珺[10](2018)在《个体·机制·环境——禁毒深度报道的叁个重要思维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禁毒,是我国社会治理中需要久久为功下大力气开展的民心工程。禁毒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禁毒深度报道的笔触,应该多对准禁毒事业中的个体、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条分缕析禁毒事业的各种需求、面临的各种挑战,用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服务禁毒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4期)
思维个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格是影响个体执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的关系研究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者对大五人格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质与执行功能呈现不同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是一种复合型人格特质,不同于大五人格,在解释个体的任务表现时,具有大五人格不具备的增益有效性。反刍思维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思维倾向,与个体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此外,情绪也会对个体的执行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以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为基点,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究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为相应理论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主要包括叁个研究:研究一为探讨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筛选典型组和非典型组被试完成Stroop任务、2-Back任务以及数字转换任务,结果发现典型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非典型组;在2-Back任务中两组被试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二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一步明确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的被试,对被试在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对于典型组被试的数字转换任务表现以及非典型组被试的Stroop任务表现:低反刍思维起促进作用,高反刍思维起阻碍作用。研究叁为探究不同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具体影响机制,并验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在执行功能领域的适用性。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和非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在情绪——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以及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结果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两组被试的任务表现在不同情绪条件下没有显着差异;在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典型组被试在低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最好,中性条件次之,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表现最差,非典型组被试在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优于中性条件。综合以上叁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执行功能子成分上表现不同。(2)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影响不一致。(3)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产生不一致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维个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霞.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数学思维引导[J].教育.2019
[2].彭耀.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杨辉.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4].侯晓.观众效应对羞怯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王晓东,王婷,杨淼玲,褚丽娟,王丽丽.思维导图运用中的个体差异性分析[J].年轻人.2019
[6].赵岳.个体意识与现实思维的缺位——当下青年国画家的创作现状刍议[J].文化月刊.2019
[7].王誉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培养思维品质研究[J].成才之路.2019
[8].黄韵榛,周鹏,丁欣放,蒋婧琪,杨寅.特质反刍思维个体的注意范围及其调节能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9].邵洁.高中数学思维的个体特征与教师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
[10].张珺.个体·机制·环境——禁毒深度报道的叁个重要思维角度[J].新闻研究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