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疏水性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真菌,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
半疏水性有机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敏,成卓韦,于建明,陈建孟,朱勤勤[1](2019)在《真/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吸附及其表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干燥后真菌Ophiostoma stenoceras LLC和细菌Pseudomonas veronii 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及其对不同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性能,并利用BET、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细胞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LLC和细菌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5.8m~2/g,11.57m~2/g,真菌菌体细胞表面介孔较多,可以更有效地吸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的生长阶段,真菌LLC的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surface hydrophobic,CSH)始终要大于细菌ZW;采用α-蒎烯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真菌和细菌的CSH均有不同提升.干燥后真菌LLC菌体对各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能力为乙酸乙酯>α-蒎烯>正己烷,即疏水性相对较低的化合物更容易被吸附.通过XPS和FTIR表征发现菌体LLC吸附有机化合物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推测该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陈霞明,李莹,尾崎博明[2](2018)在《纳滤膜等电点附近有机物疏水性对分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种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_(ow))大于4.0的疏水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在纳滤膜(NF)的等电点附近对其进行分离实验,探讨了溶质的疏水性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含量条件下,与叁氯苯氧氯酚(TCS)、叁氯二苯脲(TCC)相比,具有表面活性的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表观吸附量相对较小;同时TCS和TCC的含量变化对溶液透过性的影响较为显着;4种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均在96%以上,溶质表观吸附量对其去除性能未产生负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沈秋芳[3](2017)在《疏水性修饰电极在杂环芳香有机物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芳香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是医药和农药的重要合成原料。对于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杂环芳香有机物的合成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合成,而这类方法存在反应步骤较长,污染大等缺点。相反的,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杂环芳香有机物可以避免传统化学方法所造成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是未来化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采用复合电镀法制备了含有PTFE疏水性微粒的修饰电极,探究了制备疏水性修饰电极的最佳条件。接着将自制的PTFE疏水性修饰电极应用于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的电氧化,以及2-吡啶甲酸的电还原。通过实验探究了电化学过程的转化率和电流效率,对交流阻抗谱(ESI)采用等效电路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电极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疏水性修饰电极在叁种杂环芳香有机物中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在Pb-PTFE修饰电极上的转化率分别可达77.25%和76.11%;2-吡啶甲酸在Ni-PTFE修饰电极上转化率可达72.41%。通过ESI结果分析推测出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在Pb-PTFE修饰电极上的电氧化过程,以及2-吡啶甲酸在Ni-PTFE修饰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都同时受电荷迁移和浓差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0)
黄春莉[4](2016)在《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回收过程:大气颗粒态重金属的风险暴露与疏水性有机物在沉积物中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设备更新日益加快,其生产与回收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亦备受关注。本研究选择了典型的电子设备生产和回收区域广东省东莞市和清远市作为研究区域。典型电子设备排放的污染物:重金属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和卤代阻燃剂)作为目标物,分别系统研究了(1)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区大气颗粒态重金属粒径分布、来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2)东江东莞河段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电子垃圾拆解区15种大气颗粒态重金属的总浓度为670~5200 ng m~(-3),且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处(1.5 m、5 m和20 m)大气颗粒态重金属浓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本文利用富集因子法来确定大气颗粒态重金属的来源。结果发现,颗粒态Fe、Co、Ti为自然来源重金属,它们主要分布在粗颗粒(Dp>1.8μm)上;Cu、Zn、Se、Pb、Sb和Cd的主要来源为人为来源,除了Cu之外,它们主要分布在细颗粒(Dp<1.8μm)上;其余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为混合来源(既有人为来源也有自然来源),这些金属元素平均分布在粗、细颗粒上。采用国际防辐射委员会提供的简易模型计算颗粒态重金属在人体呼吸系统不同器官的沉积通量,结果发现颗粒态重金属在人体呼吸系统不同器官沉积通量的顺序为鼻腔咽喉部>肺泡部位>气管支气管部,颗粒态重金属在成人呼吸系统的沉积通量是儿童的2倍。不同来源和不同粒径颗粒物对颗粒态重金属在呼吸系统不同器官沉积通量的贡献不同。如,粗颗粒结合的自然来源重金属主要沉积在鼻腔咽喉部(64%~94%),而细颗粒结合的人为来源重金属是肺泡部位沉积通量的主要贡献者(55%~94%)。电子垃圾拆解区成人和儿童对颗粒态重金属的每日呼吸暴露量分别是530 ng kg~(-1)(范围为:130~1000 ng kg~(-1))和3700 ng kg~(-1)(范围为:890~7000 ng kg~(-1))。成人及儿童通过呼吸摄入颗粒态重金属的总非致癌危险指数分别为2.7(95%置信区间:1.0~5.5)和8.0(95%置信区间:3.0~17)。大气中五种可能致癌金属元素诱导成人和儿童的终生致癌风险分别是1.3×10~(-3)(95%置信区间:4.1×10~(-4)~3.0×10~(-3))和3.9×10~(-3)(95%置信区间:1.3×10~(-3)~8.6×10~(-3)),明显高于美国环保局建议的安全可接受范围(1×10~(-6))。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区居民对颗粒态重金属的呼吸暴露为高风险,特别是儿童。为了探究东莞市经济发展对河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样品,并分析测定了其中28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24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简称PBDEs)和7种新型卤代阻燃剂(novel 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s;简称NHFRs)的含量。结果发现,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卤代阻燃剂污染较为严重,其中BTBPE(ND~890 ng g~(-1),ND表示其浓度低于报告检出限)、DBDPE(ND~640 ng g~(-1))和BDE-209(3.5~12000ng g~(-1))的浓度最高、污染最严重,要高于中国范围内的污染水平。PAHs在两个不同采样点的垂直浓度范围分别为450~2300 ng g~(-1)和1400~2500 ng g~(-1),其中优先监控的16种PAHs在不同采样点的垂直浓度范围分别为260~1000 ng g~(-1)和690~1300 ng g~(-1);两个不同采样点沉积物中PAHs垂直分布没有明确的一致性。而BDE-209和NHFRs的总浓度在不同深度沉积物中整体上表现为沉降趋势,这也表明了虽然BDE-209已被禁止使用,但其仍被用于工业生产上,而作为替代物的新型阻燃剂也正大量涌入市场。同时,本研究亦采用多段式被动采样器测定了东江东莞河段不同深度下沉积物孔隙水中PAHs、PBDEs和NHFRs的自由溶解态浓度。其中PAHs自由溶解态浓度分布水平分别为93~150和360~570 ng L~(-1)。对于溴代阻燃剂,仅BDE-47、BDE-99和BDE-209能检测到,其中BDE-47与BDE-99的垂直浓度水平范围分别为:ND~1.3×10~(-1)、1.2×10~(-3)~7.4×10~(-2)和2.0×10~(-2)~3.4×10~(-2)、8.9×10~(-4)~1.1×10~(-2) ng L~(-1)。对于新型溴代阻燃剂而言,只能检测到沉积物孔隙水中BTBPE和DBDPE,这也说明了两者作为八溴和十溴多溴联苯醚的替代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他们的生产量和使用量大于其它新型卤代阻燃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6-10-01)
张传永[5](2015)在《一套测定高温高压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溶解度的新型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水性有机物的溶解度数据是高温高压水中物质分离与纯化、配方筛选、工业应用与过程设计等的关键性参数,然而复杂实验条件对装置的苛刻要求,使得获取高温高压水中疏水性有机物的溶解度数据十分困难。课题组自主设计搭建一套测定高温高压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溶解度数据的新型装置,并成功用于测定高温高压水中疏水性有机物的溶解度数据。(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5年07期)
朱东波,李玲密,李新红,刘玉鹏,孙国刚[6](2015)在《疏水性SiO_2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iO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固体材料,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常压干燥下制备出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由于具有制备成本低,且能在潮湿环境和水溶液中使用的特点,使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分析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常压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疏水性SiO2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于旭彪,韦朝海,吴超飞,胡芸,李雪辉[7](2012)在《有机粘土疏水性吸附过程的分子模拟: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logK_(ow)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从分子尺度上解析改性剂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疏水性对有机粘土吸附能力的影响机制,以从头算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P2/6-31g(d))模拟了有机粘土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过程.通过计算吸附前后几何构型、能量、化学键和电荷分布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有机粘土疏水性吸附的关键因素,并对疏水性吸附作用力的化学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烷基碳原子数增加对提高有机物吸附能的作用并不显着,长链烷基提高有机粘土吸附容量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可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吸附位.有机物的疏水性(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表征)是影响疏水性吸附过程的关键因子,水分子的引力作用对疏水性吸附具有决定性影响,理论上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有机物吸附量与logKow呈正相关的实验现象.疏水性吸附力的作用前提是有机物为疏水性,即当水分子的引力作用较弱时疏水性作用力才可以表现出来;而对于亲水性有机物,疏水性吸附力会被水分子的引力所抵消,吸附强度减弱.模拟红外光谱和电荷分布结果表明,吸附前后无化学键断裂和电子得失的发生,只有原子电荷密度的微小变化,据此推测疏水性吸附力以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London色散力为主.(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郭志勇,花修艺,董德明,兰馨辉,梁大鹏[8](2011)在《水环境多种固相物质的共存对其吸附疏水性有机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存于同一天然地表水环境中的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等叁种固相物质可以相互转化,污染物在叁者及水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会由于固相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与在单固相体系(一种固相物质与液相形成的体系)中的规律有所不同。开展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多种固相物质共同与同一液相形成的体系)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水环境中的客观规律。近年来,关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天然固相物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在国内外环境化学领域引起了高度关注。然而对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多固相共存体系中(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期刊2011-09-21)
李琦,黄廷林,宋进喜[9](2011)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增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提高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是关键。通过实验测试了单一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增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无机盐对复配表面活性剂增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质量浓度在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之上时,长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随鼠李糖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摩尔增溶比的变化关系为正十六烷>萘>蒽>芘;鼠李糖脂-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对于芘的增溶存在协同效应,增溶作用大于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表现为:鼠李糖脂-吐温80>鼠李糖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并且随无机盐质量浓度的增大,复合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1年09期)
崔昕毅[10](2010)在《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降解与基因毒性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吸附是影响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黑碳作为沉积物有机质中一种特殊组分,对一些疏水性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可达沉积物中其他形式有机质吸附能力的10-1000倍。因此研究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如生物富集,微生物降解,亚急性毒性)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准确评价疏水性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为沉积物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采用热氧化法从杭州西湖沉积物中提取黑碳,以多环芳烃物质-菲和芘,五氯苯酚以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氯菊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迭代计算法估算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吸附的贡献。再选取生物碳(biochar),木碳(charcoal)和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叁种黑碳材料,从生物富集,微生物降解,亚急性毒性(基因毒性)叁个方面阐述黑碳对沉积物中上述四种疏水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的作用。通过Tenax(多孔的高聚膜材料)解吸,固相微萃取-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纤维以及彗星实验等仿生手段表征生物可利用性,并结合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等数学统计手段对黑碳影响生物可利用性的机制进一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采用热氧化法提取的沉积物黑碳对四种疏水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差异明显。黑碳对菲,芘和五氯苯酚的吸附能力强于沉积物中其他形式的有机碳,KBC分别为KTOC的21.9,34.7,17.0倍。黑碳对氯菊酯的吸附能力与沉积物中其他有机碳的吸附能力类似,KBC仅为KTOC的1.2倍。随着污染物液相浓度的增加,黑碳表面吸附点位趋于饱和,其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吸附的贡献量下降。在液相浓度小于8.9μg/l和0.8μg/l时,黑碳对菲和芘的吸附贡献量高达50%,最大贡献量分别为84%和63%。黑碳对五氯苯酚的吸附呈相似趋势,最大吸附量为30%。黑碳对氯菊酯吸附的贡献量平均值为7.5±1.1%,说明黑碳对氯菊酯的吸附作用并没有明显强于沉积物中其他形式的有机碳。添加黑碳后,菲在沉积物中的解吸和生物富集趋势被显着抑制,而对氯菊酯却无显着影响。Tenax解吸实验表明添加黑碳可以显着减慢菲在沉积物中的解吸速率,解吸312小时后可被解吸的菲由未添加黑碳时的67.4%减低至28.6%,由叁项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的快速解吸组分(Frapid)也由未添加黑碳时的0.265减少至0.131。添加黑碳对氯菊酯的解吸速率并无显着影响。添加黑碳后,菲在底栖生物-摇蚊体内的生物富集趋势被显着抑制,较未添加黑碳时,生物富集系数下降了72%,而添加黑碳对氯菊酯在摇蚊体内的生物富集并无显着影响。通过构建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除快速解吸组分以外,存在于慢速解吸组分中的部分化合物也可被摇蚊富集,也说明与黑碳结合的化合物可被摇蚊主动吸收富集。沉积物中添加黑碳后,菲的微生物降解速率被减慢。其中新型黑碳材料-单壁碳纳米管(SWCNT)对菲的微生物降解的抑制作用强于传统型黑碳-生物碳和木碳。沉积物中添加生物碳和木碳后,固相微萃取法-PDMS纤维检测到的菲的自由溶解态浓度(Cfree)相对未添加组下降了10%-60%,添加SWCNT后,Cfree下降85-95%。说明黑碳对菲的强吸附能力降低菲的液相浓度,进而减缓微生物降解速率;并且SWCNT对菲的吸附能力强于生物碳和木碳。解吸-微生物降解耦合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降解菌可以直接降解与SWCNT结合的菲,这主要是因为SWCNT较生物碳和木碳有更大的表面积,表面可以吸附更多的降解菌。而且SWCNT颗粒较小,较易跨越降解菌的细胞膜,有助于降解菌直接利用与SWCNT结合的菲。SWCNT吸附可溶解性有机质后,表面积和微孔孔容下降,表面极性官能团增加,SWCNT对菲的吸附能力减弱,因此对菲的微生物降解速率的抑制作用减弱。沉积物不同粒径大小的各组分(沙粒,淤泥,粘土)中,黑碳也是决定疏水性有机物分布,微生物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芘在沉积物各粒径组分上的分布与各组分中的黑碳含量,总有机碳含量显着正相关。芘在各个粒径组分上的微生物降解速率与黑碳含量,总有机碳含量,颗粒表面积均显着负相关。通过Tenax解吸-微生物降解耦合模型分析发现,降解菌可以直接降解和淤泥,粘土结合的芘,主要是因为淤泥和粘土组分中分布了较多的芘,降解菌因化学趋向性而较易富集在颗粒表面,从而直接降解结合态的芘。并且该两种组分的表面积较大,可吸附较多的降解菌,促进降解菌直接利用与固体颗粒结合的芘。沉积物中添加黑碳类物质-生物碳后,彗星实验结果表明芘和五氯苯酚对赤子爱胜蚓的基因毒性显着减弱。生物碳浓度从0%增加至5%时,芘/五氯苯酚的基因毒性分别减弱50%和80%。当生物碳含量增加为10%时,芘/五氯苯酚的基因毒性较5%时有所增加。赤子爱胜蚓活体暴露于添加生物碳的沉积物(未添加污染物)结果表明,含有10%生物碳的沉积物也可诱导显着的DNA损伤,说明生物碳自身也可能具有基因毒性,但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6-01)
半疏水性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4种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_(ow))大于4.0的疏水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在纳滤膜(NF)的等电点附近对其进行分离实验,探讨了溶质的疏水性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含量条件下,与叁氯苯氧氯酚(TCS)、叁氯二苯脲(TCC)相比,具有表面活性的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表观吸附量相对较小;同时TCS和TCC的含量变化对溶液透过性的影响较为显着;4种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均在96%以上,溶质表观吸附量对其去除性能未产生负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疏水性有机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敏,成卓韦,于建明,陈建孟,朱勤勤.真/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吸附及其表面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陈霞明,李莹,尾崎博明.纳滤膜等电点附近有机物疏水性对分离的影响[J].水处理技术.2018
[3].沈秋芳.疏水性修饰电极在杂环芳香有机物制备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黄春莉.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回收过程:大气颗粒态重金属的风险暴露与疏水性有机物在沉积物中的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
[5].张传永.一套测定高温高压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溶解度的新型装置[J].轻工科技.2015
[6].朱东波,李玲密,李新红,刘玉鹏,孙国刚.疏水性SiO_2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
[7].于旭彪,韦朝海,吴超飞,胡芸,李雪辉.有机粘土疏水性吸附过程的分子模拟:烷基碳原子数和有机物logK_(ow)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2
[8].郭志勇,花修艺,董德明,兰馨辉,梁大鹏.水环境多种固相物质的共存对其吸附疏水性有机物的影响[C].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2011
[9].李琦,黄廷林,宋进喜.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增溶特性[J].化学工程.2011
[10].崔昕毅.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降解与基因毒性的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