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黄培炜[1](2021)在《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尺泽穴位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的肺组织形态学、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从Nrf2/ARE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COPD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分组与造模: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8)和模型实验组(n=16),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对模型实验组进行造模(采用烟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道滴注),共11周。于第8周开始,将模型实验组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n=8)、尺泽干预组(尺泽组,n=8),并继续造模;2.干预:于第8周分组结束后立即进行干预:尺泽组于每日造模后取单侧尺泽穴注射NS0.1 ml,直刺0.5 mm,1次/日,左右轮流,连续干预4周。模型组每日同等造模同时固定抓取,不干预;3.指标观察:实验期间,大鼠每周称体重并记录,观察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大鼠禁食18h,麻醉,采用四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肺通气功能。剖腹,腹主动脉采血5 ml,余血尽量放尽,全血离心,取血清。打开胸腔,观察气管、肺组织大体外观,取下右肺固定处组织块冰上匀浆,测血清、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ELISA法测血清、肺组织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取下右肺叶固定处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包埋、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另取左肺固定处黄豆大小肺组织2块,液氮转-80℃冻存,测肺组织Nrf2、HO-1、GSTm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0.05),毛色发黄暗淡;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体重明显提高(P﹤0.05);2.肺功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通气功能(每分通气量)均下降(P﹤0.05),肺弹性阻力有下降趋势;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肺通气功能(每分通气量、肺弹性阻力)明显提高(P均﹤0.05);3.肺组织形态学: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外观、气管呈肺气肿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尺泽组的肺、气管组织外观、病理形态明显改善;4.炎症、氧化应激因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肺组织的IL-6、IL-8、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MDA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血清SOD活力下降(P﹤0.05),肺组织的SOD活力有下降趋势;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血清的IL-6、IL-8、TNF-α的含量有下降(P均﹤0.01),肺组织的IL-8、TNF-α的含量下降(P均﹤0.01),肺组织的MDA的含量下降(P﹤0.05),血清MDA含量有下降趋势,肺组织IL-6有下降趋势,血清和肺组织的SOD活力上升(P均﹤0.05);5.Nrf2、HO-1、GSTm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尺泽组Nrf2 m 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H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明显,GSTm的m RNA、蛋白均呈上升趋势。结论:1.尺泽穴位注射对COP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尺泽穴位注射防治COPD的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抗炎有关。3.尺泽穴位注射防治COPD所发挥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与调节Nrf2/ARE通路中的Nrf2基因及HO-1蛋白有关。
程越[2](2021)在《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脾脑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论述认知功能障碍与脾脏的相关性,并采取病证结合方式,建立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探究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梳理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及病因病机,从脾与脑、脾与认知功能、脾与衰老等多方面论述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探究补脾醒神益智法作为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治法的优势及补脾醒神益智方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安理申组、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共5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复合因素、病证结合以及海马注射Aβ1-42的方法建立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即第2、3周进行脾虚模型的建立,第4周进行海马CA1区Aβ1-42注射后进入灌胃治疗阶段,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治疗期间予0.9%生理盐水灌胃,剩余两组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周期为4周。于灌胃第四周依序开始进行水迷宫适应性训练、定位航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评价不同组别之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禁食24h后麻醉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别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Aβ、NF-κB、TREM2、DAP12、IκB、ERK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从炎症反应的角度观察和探讨补脾醒神益智方改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结果:第一部分:理论研究1 通过对古籍中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内容的梳理,其相关病名的描述多以“忘”及“呆”为主,并呈现出一定病情严重程度上的递进关系。2 脾虚是老年人群也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常见证候,脾脏与脑经络相连,气血相通,脾虚则脑髓失养,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因虚致瘀,痰瘀阻窍,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可从“脾脑相关”理论立论。3 补脾醒神益智法可通过补脾而益气生血,从根本上阻断痰瘀内生,达到益智醒神开窍的作用,是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法。第二部分:实验研究1 大鼠的一般状态结果:在治疗阶段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以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呈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毛发粗糙,缺乏光泽,大便溏稀,并伴随出现眯眼及嗜睡等症状,与两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一般状态均有所好转,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大鼠好转程度优于安理申组。2 行为学实验结果2.1 定位航行实验: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1),与两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改善(P<0.01),两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 空间探索实验: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明显延长,穿越该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延长(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大鼠的记忆能力,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穿越次数及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优于模型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正常组行进轨迹较为简单,并存在多次反复折返探索的行为,痴呆组及脾虚痴呆组整体行进轨迹较杂乱无章,在各象限停留时间较为均衡。3形态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海马区及海马区周围皮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细胞体积增大,核仁固缩,细胞核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出现空泡样变性。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海马区及海马周围皮质神经元数目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但仍低于正常组,细胞形态较为规则,锥体细胞的树突数量与各模型组相比明显上升,空泡变性及细胞的固缩坏死数量减少。4 ELIS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1),且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认知功能障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两模型组相比,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对其下调作用更显着。5 RT-PC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NF-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I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与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I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上调,组间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TREM2mRNA、DAP1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与两模型组比较,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均可上调TREM2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对二者的上调作用优于安理申组。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ERK1、ERK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ERK1、ERK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但两治疗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 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海马组织中Aβ、NF-κB、ERK1/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IκB、TREM2以及DAP12的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1),两治疗组与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Aβ、NF-κB、ERK1/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IκB、TREM2以及DAP12的mRNA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对TREM2的上调以及Aβ的下调幅度高于安理申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脾虚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关键病机,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产物痰浊、血瘀关系密切。补脾醒神益智法及其方药从“脾脑相关”理论出发,通过补脾益气,促进气血运行,进而充养脑髓,气血调和,醒神开窍,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及广泛应用前景。2 脾虚复合因素造模方法结合Aβ1-42海马注射可成功构建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以及炎症损伤,较为贴切复制了临床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3 补脾醒神益智方可明显改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便溏、毛发粗糙、精神萎靡等脾虚证候表现,同时提高模型大鼠定位巡航以及空间探索能力,恢复其学习记忆能力。4 补脾醒神益智方可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与TREM2/NF-κ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上调TREM2及其配体DAP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NF-κB炎性通路的激活,降低脑组织中Aβ及炎性因子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陆凤燕[3](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宋晓晶[4](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崔田田[5](2020)在《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三焦焦膜角度,探讨热敏灸治疗盆腔炎时对全身焦膜的影响及其治疗该疾病的机理。方法:1.细菌注入法制备大鼠盆腔炎模型将SPF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备皮麻醉后将配置好的细菌悬液注入大鼠子宫,制得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五天获取大鼠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通过染色观察判断动情周期。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热敏灸前后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含量。3.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热敏灸对三焦焦膜形态学的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法(SP)观察ERK1/2和P38蛋白在大鼠穴位下筋膜组织和腹膜中的表达。5.Western-Blot法观察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后的蛋白在大鼠穴位下筋膜中的含量表达。结果:1.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结果:模型组大鼠阴道分泌物图片结果为非连续性动情间期变化,动情周期混乱,考虑为炎症所致。正常组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细胞呈连续性有规律的动情周期变化。2.大鼠血清ELIS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热敏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灸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形态学结果:HE染色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的成纤维细胞呈“纺锤”状,单位面积内成纤维数量较少,纤维组织呈现不规则乱序排列,经热敏灸干预后盆腔炎大鼠成纤维细胞胞浆纤长,胞核变大变圆,细胞呈“梭”状,边界模糊,纤维组织交叉分布呈“网”状。MASSON染色法结果:正常组胶原纤维整体呈纵向分布;艾灸组、热敏灸组呈波浪式、向心性分布。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区域呈棕黄色,阳性结合区域多集中在成纤维细胞附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热敏灸组表达增多,热敏灸组表达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各组大鼠腧穴区穴位下筋膜组织中ERK1/2和P38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正常组表达最弱,热敏灸组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混合菌液注入雌性大鼠子宫可有效制备盆腔炎模型。2.热敏灸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6含量,从而缓解盆腔炎性症状。3.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变盆腔炎大鼠穴位下筋膜、腹膜发生形态学改变,并且可能通过调节穴位下筋膜组织中的ERK1/2和P38蛋白表达以及影响其磷酸化而改善盆腔炎症状。综上所述,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变结缔组织形态来实现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陈明森[6](2020)在《电针“天枢”“足三里”介导FOXP3/DAF通路调控UC大鼠Treg/Th17平衡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黏膜中DA F、FOXP3、TGF-β含量及表达,血清中IL-6、IL-10、IL-17的含量变化,研究电针“天枢”、“足三里”是否通过干预FOXP3/DAF信号通路,影响Treg/Th17免疫平衡从而起到对UC的治疗作用,研究FOXP3和DAF之间的关系,探究针灸的相关作用机制,为针灸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别都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自由饮用七天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第四天开始治疗,电针组选用大鼠“天枢”、“足三里”进行电针干预,非经非穴组选用“天枢”与同侧第四乳头连线的中点、“足三里”旁开0.5cm进行电针干预,共干预七天。干预过程中每天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大便性状以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在治疗结束后,将所有大鼠麻醉后进行剖腹,进行腹主动脉取血,取结肠黏膜组织观察结肠黏膜病变程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IL-17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UC大鼠肠黏膜中DAF、FOXP3和TGF-β的含量及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UC大鼠肠黏膜中DAF、FOXP3的含量。结果:1电针提前干预对DSS造模的UC大鼠模型的影响(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较差,毛色晦暗无光、粪便质稀或呈水样便,肉眼可见血便或脓血便,体重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电针组UC大鼠的一般状况较模型组好,体重较模型组增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之间大鼠一般情况、粪便性状、便血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结肠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结肠黏膜不连续并伴有明显的充血,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的常规结构被破坏,脱落杯状细胞的数量增多,黏膜与茹膜的下层增生并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经过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的形态学明显改善,腺体数量增加,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恢复,黏膜下层及基底层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电针对UC大鼠结肠黏膜DAF、FOXP3、TGF-β以及血清IL-6、IL-10、IL-17的影响。(1)血清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非经非穴组的IL-6、IL-17明显升高(P<0.05),IL-10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非经非穴组的IL-6、IL-17较模型组降低(P<0.05),IL-10较模型组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较电针组的IL-6、IL-17明显升高(P<0.05),IL-10明显降低(P<0.05)。(2)结肠黏膜中DAF、FOXP3、TGF-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UC大鼠结肠黏膜的DAF、FOXP3和TGF-β的阳性细胞较空白组明显降低,着色变浅;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的DAF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着色变浅,大鼠结肠黏膜的DAF、FOXP3和TGF-β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着色变深;非经非穴组虽优于模型组,但不及电针组。阳性细胞比值模型组明显低于空白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但低于空白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高于模型组但低于电针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肠黏膜中DAF、FOXP3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非经非穴组FOXP3和DAF均明显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及非经非穴组明显高于模型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高于非经非穴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天枢”、“足三里”能有效改善UC大鼠体重、DAI评分、肠道组织形态学炎症表现;提升肠道组织中TGF-β、FOXP3与DAF的含量与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中IL-6和IL-17的含量;电针非经非穴虽然可以提升肠道组织中TGF-β、FOXP3与DAF的含量、提升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中IL-6和IL-17的含量,但作用强度不及电针“天枢”、“足三里”。2电针“天枢”、“足三里”可以激活结肠黏膜中的FOXP3/DAF信号通路,初步证明了针灸调节Treg/Th17平衡轴的机制。
周哲屹[7](2019)在《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实验主要探讨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观察MCAO术后,在6h、24h、72h、7d、14d较长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及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塞体积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同时与经典的艾灸治疗,以及NK-κ B抑制剂NAC及NAC联合神火灸做对比;第二部分观察瑶医神火灸对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第三部分探讨瑶医神火灸是否通过介导NF-κ B炎症通路起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对于整体的动物实验方案:(1)使用线栓法进行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法)建立实验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观察大鼠行为学,使用Zea-longa评分法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将实验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六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神火灸治疗组、艾灸治疗组、NAC组、神火灸+NAC组;治疗组采用神火灸、艾灸治疗,NAC采用脑室注入方法干预,(1)观察不同时段(6h、24h、72h、7d、14d)神经功能评分;(2)TTC法检测脑梗塞体积;(3)HE染色观察脑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4)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5)氧化应激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于14d采集大鼠外周血,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观察血清中MDA、SOD活性情况;(6)于14d采集大鼠外周血,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观察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表达情况;(7)观察各组TUNNEL细胞凋亡情况;(8)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法、qPCR法测各组NF-κ B通路相关蛋白(Cox-2、iNOS、NF-κ B/p65、Bax、Bcl-2、Caspase-3),确定瑶医神火灸治疗对相关通路蛋白和下游凋亡因子的影响。结果:1、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Sham(假手术组)大鼠行为、肢体功能无异常表现,评分:0分。而模型组出现向对侧转圈或者倾倒等神经功能缺失,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各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6h、24h、72h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I/R后72h时,神火灸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并未出现显着改善(P>0.05),而在治疗7d时,神火灸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较模型组有降低(P<0.05),效果持续至14天更明显(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而NAC组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使用7d、14d明显起效,显着改善I/R大鼠神经功能缺陷,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神火灸组疗效相当(P>0.05);和模型组比较,NAC+神火灸在7d、14d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14d时,神火灸+NAC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下降,但和单用神火灸比较差异并不显着。2、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体积的影响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及计算,与假手术组比较,TTC染色后MCAO术后大鼠冠状脑组织切片可见明显脑梗塞病灶(P<0.01),在治疗开始的24h时,梗塞体积未见明显差异,说明各治疗组在24h内均未对I/R大鼠脑梗死体积产生影响;14d时,艾灸组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火灸组、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梗死体积下降明显,统计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神火灸对脑梗死体积的神经保护作用较明显,NAC也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其保护作用神火灸和NAC 比较对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神火灸和NAC联用梗死体积数值下降,但和单用神火灸比较差异并不显着(P>0.05)。3、神火灸对动物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脑组织相关病理学影响HE染色结果提示,假手术组(sham)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基本正常,而模型组大鼠出现缺血中心神经细胞坏死,组织结构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肿胀,核固缩,结构严重破坏;而神火灸治疗可改善神经元细胞死亡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对于模型组,其神经细胞异常相对较轻,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一致、细胞器破坏较少;艾灸组其形态学改变和神火灸组基本一致;而NAC和NAC+神火灸治疗组大鼠缺血脑组织于镜下可见神经肿胀较轻,较模型组坏死细胞的数量显着减少,说明NAC作为抗氧化剂保护作用明确,和神火灸联用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坏死、核固缩情况明显减轻。4、Nissl染色法观察缺血脑组织神经元数目Niss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神火灸和艾灸治疗组Nissl小体的数量增多,细胞形态较为正常,结构较为完整,提示灸治疗可减少I/R后神经元的损伤;而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Nissl小体的数量更多,大部分细胞形态正常,结构完整,说明NAC和NAC+神火灸治疗明显促进了脑缺血组织神经元存活。5、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MDA、SOD表达情况的影响本实验显示,脑缺血再灌注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上升(P<0.01),SOD活化明显降低(P<0.01),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明显,SOD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能力减低。使用艾灸干预时,MDA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OD活性上升(P<0.05);神火灸干预后,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SOD活性明显上升(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能够显着提高SOD的活化能力,增强I/R损伤大鼠脑组织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减轻氧化应激相关损伤,并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相关反应对I/R损伤起保护作用。而在给予NAC侧脑室注射及NAC联合神火灸治疗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单用神火灸(P<0.05),提示NAC可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机体氧自由基释放、氧化还原应激失衡状态,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在与瑶医神火灸联合使用时,对SOD活性的激活和降低MDA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神火灸(P<0.01)。6、瑶医神火灸对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TNF-α、IL-1、IL-10)研究结果显示,14d时,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 β、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火灸组和艾灸治疗组干预后TNF-α、IL-10、IL-1 β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TNF-α、IL-1 β、IL-10水平与神火灸治疗组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水平下降明显(P<0.01)。而与神火灸组比较,NAC+神火灸联用TNF-α、IL-1 β水平明显下降(P<0.01),IL-10也有所下降(P<0.05),说明NAC和神火灸联用对炎症因子的降低作用更明显。7、瑶医神火灸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实验显示,脑缺血再灌注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表明细胞凋亡显着增加。使用艾灸和神火灸干预后,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对I/R损伤起保护作用。而在给予NAC侧脑室注射及NAC联合神火灸治疗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NAC可明显减轻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神火灸组比较,NAC及NAC联合神火灸使用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8、瑶医神火灸对NF-κ B通路相关蛋白及下游凋亡因子的影响(Cox-2、iNOS、NF-κ B/p65、Bax、Bcl-2、Caspase-3)8.1脑组织中Cox-2、iNOS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研究结果提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和Sham组相比,免疫组化法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ox-2、iNOS阳性表达细胞增加(P<0.01),脑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含量增加(P<0.01),Cox-2 mRNA 和 iNOS mRNA 含量升高(P<0.01),提示 Cox-2、iNOS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Cox-2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Cox-2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Cox-2mRNA含量减少(P<0.05),iNOS 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iNOS蛋白表达、iNOSmRNA含量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火灸治疗可以明显降低Cox-2、iNOS阳性细胞表达,降低脑内Cox-2、iNOS蛋白的表达和脑内Cox-2、iNOSmRNA含量,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神火灸和艾灸一样,具有抑制Cox-2和iNOS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并且与神火灸组相比,艾灸对iNOS 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i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提示神火灸抑制iNOS表达的作用优于艾灸组。而对于NAC组和NAC+瑶医神火灸治疗组,Cox-2、iNOS 阳性表达细胞减少,脑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含量减少,Cox-2 mRNA和iNOS mRNA含量减少较模型组更明显(P<0.01),说明NF-κ B的抑制剂NAC可以明显减少Cox-2、iNOS的阳性表达,逆转脑组织缺血后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与神火灸组比较,NAC+神火灸联用对Cox-2阳性细胞的表达、Cox-2、iNOS蛋白含量和Cox-2、iNOS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提示联合应用对Cox-2、iNOS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神火灸。8.2脑组织中NF-κ B/p65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14d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缺血脑组织NF-κ B p65阳性表达增多(P<0.01),说明NF-κ B p65被激活,同时NF-κ B p65移位到胞核内的阳性细胞数增多,同时WB提示NF-κ B p65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qPCR 提示 NF-κ B p65 mRNA 上调(P<0.01),说明 NF-κ B p65通路被激活。与模型组比较可以看出,艾灸治疗可以减少缺血脑组织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P<0.05)、降低脑内NF-κ B/p65蛋白表达(P<0.05),显着减少脑内NF-κB/p65mRNA表达(P<0.01),而神火灸减少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表达及脑内NF-κ B/p65mRNA表达更明显(P<0.01),提示神火灸和艾灸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脑组织NF-κ B/p65表达起到减轻MACO大鼠I/R脑损伤作用。而在降低脑内NF-κ B/p65蛋白表达方面,神火灸组优于艾灸组(P<0.05)。而NAC和NAC+神火灸可以显着减少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表达及脑内NF-κ B/p65mRNA表达(P<0.01),效果显着,并且NAC和神火灸联用对NF-κ B/p65的作用显着优于单一的神火灸治疗(P<0.01)。8.3脑组织中Bax、Bcl-2、Caspase-3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本实验通过对I/R大鼠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发现,与Sham组相比MCAO组Bax、caspase-3明显升高(P<0.01),Bcl-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Bax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P<0.01),Bcl-2阳性细胞增加、caspase-3 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内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1),脑内Bax mRNA表达减少(P<0.05)、Caspase-3 mRNA表达显着减低(P<0.01);脑内Bcl-2蛋白增加无显着意义(P>0.05),Bcl-2 mRNA水平增加(P<0.05);说明艾灸对于Bax、caspase-3、Bcl-2的调节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不稳定,各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而与模型组相比,神火灸组Bax、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1),Bcl-2阳性细胞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1),Bcl-2 蛋白表达上升(P<0.01),脑内 Bax mRNA、caspase-3 mRNA表达下降明显(P<0.01),及脑内Bcl-2mRNA表达上升(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Bcl-2、Bax、caspase-3等相关凋亡因子的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凋亡,并且和艾灸组比较,神火灸对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艾灸(P<0.01)。对于NAC组及神火灸+NAC组,caspase-3、Bax阳性细胞表达、脑内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Bcl-2阳性细胞表达、脑内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明显上升(P<0.01),提示NAC具有影响相关凋亡因子抗凋亡的作用,联合神火灸使用对于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作用更强,和神火灸单一治疗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强抗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1.神火灸改善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轻了缺血脑组织形态和病理学改变,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2.瑶医神火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机制可能相关;3.瑶医神火灸对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 B炎症通路发挥抗炎、抗凋亡的作用。
王雅静[8](2019)在《针刺预处理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的影响,揭示病理状态下指标的变化及针刺后的变化情况,观察针刺对AS兔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探究针刺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32只体重在2.5-3kg之间,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正常饲料喂养);造模组19只(高脂饲料喂养);电针预处理组6只(正常饲料+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不施加干预因素,普通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造模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造模,术后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空白组与造模组每组随机选取一只兔处死,取颈动脉切片,HE染色观察确认造模是否成功。确认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组并进行干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药物组给予阿托伐他丁钙片混悬液喂服,1mg/kg/d;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关元”、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每日20min/次,每周针刺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电针预处理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预先治疗3周,取穴及治疗方法与电针组相同,预先干预结束后由普通饲料转为高脂饲料喂养,采用与造模组相同的方法复制模型,HE染色确认模型复制成功后电针治疗4周。于实验取材前3天,兔腹腔注射无菌淀粉。电针治疗结束后,耳缘静脉注入水合氯醛麻醉,取心脏血,处死后取颈总动脉组织,腹腔注射PBS轻柔腹部,收集腹腔液,离心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检测血脂TC/TG/LDL/HDL水平,HE染色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斑块形成及变化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脂质蓄积情况,酶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含量并计算CE含量占TC含量的百分比,判断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结果:1.血脂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兔血清TC、TG及LDL含量明显升高,HDL含量有所下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及电针预处理组兔血清TC、TG、LDL含量均有所降低,HDL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药物组相比,电针组和电针预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HE染色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管内皮厚度增加,内膜结构损坏,组织纤维化,大量大小不一的泡沫细胞聚集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斑块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电针预处理组内膜略显粗糙,增厚不明显;与电针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颈动脉内膜虽然也表现出略有增厚且粗糙,但增厚度较小,泡沫细胞相对更为少量,斑块面积缩小。3.巨噬细胞形态学油红O染色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巨噬细胞内染色较深,颜色明显,可见染成红色的大量的脂质小颗粒的存在,胞核呈现蓝色,符合泡沫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电针组巨噬细胞内的红色小颗粒减少,含有脂滴的细胞数量减少;与电针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含有红色脂滴的细胞数更为少量。4.酶法检测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胆固醇酯(CE)含量明显增加,巨噬细胞泡沫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组、电针预处理组胆固醇酯(CE)的含量有所降低,泡沫细胞的形成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胆固醇酯(CE)含量与总胆固醇(TC)含量比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预处理关元、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2.电针预处理关元、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减少泡沫细胞的堆积,有效减少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3.电针预处理关元、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减少细胞内脂质蓄积,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曹然[9](2019)在《针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保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的功能、纤维化程度及对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其对各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研究针刺与艾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着重从针刺与艾灸干预对肝细胞功能的保护,抗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肝细胞炎性因子以及减轻酒精肝损伤后出现的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并重点研究和观察了针刺与艾灸干预对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来探讨针刺与艾灸干预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保护肝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72只,SPF级,雄性,体重180210g,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并给予SPF级鼠粮,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白酒混合液灌胃配合高脂饲料饮食(56d),其中“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分别给予穴位针刺和艾灸干预,在最后一次针灸干预后,剔除针刺和艾灸干预操作过程中引起局部血肿、烫伤以及解剖后胃肠穿孔的大鼠,并取血,分离血清,并取肝脏。考察针刺干预与艾灸干预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不同腧穴配伍下针刺干预与艾灸干预的效果。微板法(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酶AST、ALT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HA、LN、Hyp以及肝组织中PCⅢ、Ⅳ-C、SOD、MDA、TGF-β1、TIMP-1的含量。采用伊红染色法制备肝脏切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的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含量增加明显(P<0.01)。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用HE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学特征,视野下肝细胞清晰可见,且无变性和坏死现象,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现象,并出现严重的肝组织结构破坏和肝索排列紊乱,在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可见炎细胞浸润,并看到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且延伸至小叶内形成假小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水肿、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并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和“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分别好于“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和“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2通过实验大鼠肝脏Masson染色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胶原沉积于肝门管区内。而模型对照组大鼠有大量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胶原沉积于肝门管区、中央静脉和肝实质中,继而生成假小叶,不同程度的形成了肝损伤和肝纤维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胶原沉积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并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胶原沉积也分别较轻于“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和“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3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明显上升(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能够显着降低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P<0.05或P<0.01),提高肝组织SOD含量(P<0.01)。4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Wnt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量(P<0.05或P<0.01)。结论1针刺与艾灸干预能有效的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的AST、ALT含量,达到保护肝脏功能的目的。2针灸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3针刺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4针刺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来降低肝组织中Wnt,β-catenin,MMP-7的蛋白表达,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和细胞的保护作用。5“强胃健脾”和“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均有保护作用,且“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保护作用优于“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提示“强胃健脾”可能更符合早中期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
王倩[10](2019)在《艾灸关元和足三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UC2和EGFR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艾灸关元和足三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蛋白MUC2和EGFR表达的影响,力求从形态学、病理生理学及免疫学角度更深一步揭示艾灸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及艾灸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艾灸组、艾灸加西药组,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的方法,每只鼠按每日饮用125ml溶液投放4%DSS溶液,饮用7天后,正常饮水。实验操作结束后,腹腔麻醉大鼠,腹主动脉插管采血,并截取其病变结肠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UC2和EGFR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MUC2、EGFR基因表达。结果:1.艾灸、西药治疗后,艾灸组、西药组、艾灸加西药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以艾灸加西药组改善明显。2.大鼠DAI评分和CMD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DAI和CMDI评分提高,经艾灸、西药、艾灸结合西药治疗后DAI评分和CMDI评分逐渐下降,逐渐接近正常水平。3.经治疗后MUC2和EGF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尤以艾灸复合西药组升高明显。4.治疗三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MUC2 m RNA和EGFR m RNA含量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和西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艾灸与西药的疗效相当,尤以艾灸复合西药组增加明显。结论:1.肠黏膜屏障受损在U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2.MUC2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UC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因素。3.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可对UC产生干预效应,其作用机制一部分是通过升高MUC2和EGFR水平实现的。
二、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式 |
2.3 称重及一般情况观察 |
2.4 取材 |
3 标本检测及方法 |
3.1 肺脏外观拍摄及病理切片染色 |
3.2 肺组织、血清的SOD活力、MDA含量的检测 |
3.3 肺组织、血清的IL-6、IL-8、TNF-α含量的检测 |
3.4 Nrf2/ARE通路相关蛋白的m RNA检测 |
3.5 肺组织Nrf2、HO-1、GSTm蛋白的检测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大鼠一般情况 |
1.1 大鼠一般情况 |
1.2 干预后大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1 干预前模型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2 干预后各组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3 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改变 |
4 各组大鼠血清及肺匀浆中的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
5 各组大鼠血清、肺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
6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Nrf2、Ho1、GSTm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
讨论与分析 |
1 COPD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疾病特点 |
1.1 COPD的中医认识及病因病机 |
1.2 COPD的西医认识及发病机制 |
2 尺泽的选穴依据 |
3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COPD的依据 |
4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选择依据 |
5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指标选取依据 |
6 Nrf2/ARE通路与Nrf2、HO-1、GSTm蛋白的关系 |
7 研究结果及分析 |
7.1 造模方法讨论 |
7.2 干预时间的选择 |
7.3 大鼠毛色及体重的变化 |
7.4 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分析 |
7.5 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分析 |
7.6 抗氧化水平指标的分析 |
7.7 炎症因子指标的分析 |
7.8 Nrf2/ARE通路的分析 |
8 展望与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COPD大鼠的实验室研究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从脾论治认知功能障碍中医相关理论探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Aβ诱导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形态学及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组织的TREM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
1 穴位的深度 |
2 穴位的结构 |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1 得气的概念 |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
1.2 施针者手下感 |
2 得气的重要性 |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3 针感强度比较 |
4.4 IEMG值比较 |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
5 讨论 |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2 针感强度比较 |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
5 讨论 |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
6 小结 |
全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一 前言 |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
二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实验器材 |
1.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1.4 菌液制备 |
1.1.5 实验动物手术 |
1.1.6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1.1.7 瑞氏(Wright' s)染色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热敏灸对盆腔炎大鼠血清TNF-α、IL-6 及子宫形态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2.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2.1.6 免疫酶联实验法(ELISA) |
2.1.7 直观症状 |
2.1.8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1.9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腹膜)的形态学改变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分组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3.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3.1.6 HE染色方法 |
3.1.7 MASSON染色方法 |
3.1.8 数据收集 |
3.1.9 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和腹膜)中的ERK1/2和P38蛋白的表达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4.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4.1.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1.7 数据收集 |
4.1.8 统计学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中ERK1/2和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5.1.2 实验器材及试剂 |
5.1.3 实验选穴和治疗 |
5.1.4 实验取材方法 |
5.1.5 蛋白印迹法检测 |
5.1.6 统计学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6.分析与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研究进展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电针“天枢”“足三里”介导FOXP3/DAF通路调控UC大鼠Treg/Th17平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组织形态学检查 |
3 各组大鼠血清 IL-6,IL-10,IL-17 水平比较 |
4 各组大鼠结肠黏膜 DAF、FOXP3、TGF-β表达水平比较 |
讨论 |
1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现状 |
2 造模方式的选择 |
3 实验中免疫指标的作用机制 |
4 干预措施的选择依据 |
5 实验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瑶医源流及诊治法简述 |
1.1.1 瑶医药的形成和起源背景 |
1.1.2 瑶医药总体的特点 |
1.1.3 瑶医药的理论体系 |
1.1.4 瑶医诊治法简述 |
1.1.5 瑶医诊疗特色 |
1.1.6 瑶医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7 应对措施和建议 |
1.1.8 总结和展望 |
1.2 瑶医神火灸介绍及其临床应用 |
1.2.1 瑶医神火灸简介及作用原理 |
1.2.2 瑶医神火灸的作用及主治 |
1.2.3 神火灸的制备方法 |
1.2.4 瑶医神火灸药枝常用药物及功效[27] |
1.2.5 操作方法 |
1.2.6 神火灸与其他灸法的异同之处 |
1.2.7 临床应用举偶 |
1.2.8 瑶医神火灸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 |
1.2.9 总结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瑶医神火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瑶医神火灸介导NF-κB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针刺预处理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针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酒精性肝损伤的中医文献以及临证的研究 |
综述二:针灸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 |
综述三: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实验动物分组 |
2.3 “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方法 |
2.4 “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方法 |
3.数据采集 |
3.1 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水平 |
3.2 实验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3.3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与HA、LN、Hyp的含量(ELISA法) |
3.4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与肝组织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含量 |
3.5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 |
3.6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
4.实验结果分析 |
4.1 针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含量的影响 |
4.2 针灸干预酒精肝损伤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3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HA、LN、Hyp含量的影响 |
4.4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PCIII、IV-C含量的影响 |
4.5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 MDA含量的影响 |
4.6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TGF-β1,TIMP-1 含量的影响 |
4.7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
4.8 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针灸干预实验动物造模方法的选择 |
5.2 针刺与艾灸干预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
5.3 针刺与艾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5.4 针刺和艾灸干预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 |
5.5 针刺与艾灸干预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 |
5.6 “强胃健脾”和“柔肝养血”两种针灸干预原则分析对酒精性肝损伤肝脏保护作用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同病异治”指导原则 |
5.7 针刺与艾灸干预选穴依据 |
5.7.1 腧穴频次统计分析 |
5.7.2 腧穴所属部位统计分析 |
5.7.3 腧穴归经统计分析 |
5.7.4 腧穴所属特定穴统计分析 |
5.7.5 腧穴配伍规律分析 |
5.7.6 “强胃健脾”和“柔肝养血”针灸选穴的合理性分析 |
5.7.7 从中医“同病异治”原则分析针灸干预方法 |
5.7.8 从脏腑和经络属关系分析针灸干预所用腧穴配伍关系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艾灸关元和足三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UC2和EGFR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D]. 黄培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D]. 程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5]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D]. 崔田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电针“天枢”“足三里”介导FOXP3/DAF通路调控UC大鼠Treg/Th17平衡的机制研究[D]. 陈明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D]. 周哲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针刺预处理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D]. 王雅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针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保护机制的研究[D]. 曹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艾灸关元和足三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UC2和EGFR表达的影响[D]. 王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