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氏针茅论文-张瑞红

本氏针茅论文-张瑞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氏针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油蒿,草地灌丛化

本氏针茅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红[1](2018)在《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灌丛化过程中群落与土壤的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灌丛化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使土壤空间异质性增加,引发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发生。灌丛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我国以灌丛化为背景的群落与土壤演替序列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与油蒿群落灌丛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分析本氏针茅灌丛化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动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在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灌丛化草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演替阶段,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总盖度、总密度、凋落物盖度、生物量、重要值以及群落中主要物种的盖度、密度、重要值、植物根系变化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进行研究,进而为灌丛化的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本氏针茅灌丛化群落演替过程中主要经历六个阶段,分别为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糙隐子草群落、本氏针茅+油蒿群落、油蒿+糙隐子草群落、油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油蒿群落。整个演替阶段共有26种植物,其中灌木出现4种,为油蒿、柠条、杨柴和达乌里胡枝子,较多为草本植物。在过渡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2)六个演替阶段群落中植被总盖度波动较大,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动态变化。凋落物盖度逐步增加,但各阶段差异不显着。群落总密度有下降的趋势,前五个阶段变化相对较小,第VI阶段出现急速的下降。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以及凋落物干重整体上均有增加的趋势。六个演替阶段本氏针茅的盖度、密度、生物量及重要值持续下降,而油蒿则相反。群落中的其它物种盖度、密度、生物量及重要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第IV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第II和IV阶段有最大值的出现,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各阶段差异较为显着。(3)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根系分布和干重的变化除第VI阶段外,均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第VI阶段有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整个演替过程中根系分布逐步加深,到VI阶段根系深度可达80cm。(4)六个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均出现显着差异,土壤质地由壤质砂土变为砂土,土壤黏粒含量逐步下降,砂粒含量却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土壤容重则有升高的变化。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在演替过程中均有下降的变化,而土壤全钾波动较大,有略微的上升。可见,随本氏针茅与油蒿草地灌丛化的加剧,群落特征与土壤结构均出现显着变化。虽然中度灌丛化过程中群落盖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由于灌木入侵破坏了草原原有的植被类型,使草地放牧价值降低,故应将灌丛化草地恢复为本氏针茅为主的草地。(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3)

张瑞红,蔡文涛,来利明,周继华,姜联合[2](2018)在《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与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的植被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木入侵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了解其植被动态对草地灌丛化的控制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鄂尔多斯高原选取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类型,采用样方法、刈割法和根钻法,对不同群落的盖度、密度、生物量、凋落物、根系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演替阶段经历了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糙隐子草群落、本氏针茅+油蒿群落、油蒿+糙隐子草群落、油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油蒿群落6个群落类型.(2)群落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总密度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和凋落物干重在演替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3)本氏针茅的盖度、密度、生物量和重要值逐渐下降,油蒿则相反.(4)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群落内植物根系干重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根系干重在0-30 cm土层较为集中,整个演替阶段油蒿群落根系干重分布出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到第VI阶段根系分布深度可达80-90 cm.(5)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鄂尔多斯高原草地灌丛化较为严重,尽管中度灌丛化阶段群落的盖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较高,但由于灌木入侵后整个演替阶段盖度、密度、物种多样性等明显下降,草原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性降低,应将灌丛化草地恢复为本氏针茅为主的草地.(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利东[3](2017)在《本氏针茅和短花针茅的坪用特性及抗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4年~2015年两个生长季节,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nsis)和洽草(Koeleria macrantha)为对照,观测了栽培条件下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和短花针茅(Stipa braviflora)生理生态学特征和坪用特性,比较研究了持续干旱下四种植物的抗旱性,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土/沙配比坪床下的适应性特点,综合外观质量和生态质量评价了本氏针茅和短花针茅的坪用价值,得到以下结论:1.在呼和浩特地区本氏针茅和短花针茅二年龄植株绿期分别为217d和218d,显着低于洽草和草地早熟禾的绿期。本氏针茅的草群最大高度、叶宽、补偿生长能力、成穗率均显着大于短花针茅,最大无性分蘖数显着低于短花针茅,两者种子产量无显着差异。本氏针茅、洽草和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日动态都呈双峰曲线,短花针茅的净光合速率日动态呈单峰曲线。短花针茅日均净光合速率极显着高于其他叁种植物,本氏针茅日均净光合速率显着大于草地早熟禾;两种针茅、洽草的日均蒸腾速率、日均叶水势彼此之间均无显着差异,都极显着低于草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日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极显着低于其它叁种植物,且短花针茅显着高于本氏针茅的日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2.四种植物的土壤水分耐受范围大小顺序可表示为:草地早熟禾<洽草≈本氏针茅<短花针茅。短花针茅和本氏针茅在持续干旱下存活时间显着大于草地早熟禾,在发生暂时萎蔫之前,短花针茅、本氏针茅、洽草的日均蒸腾量分别显着低于草地早熟禾51.83%、47.14%和41.64%,短花针茅和本氏针茅的土壤水分利用率之间无显着差异,平均为80.08%,都极显着大于草地早熟禾和洽草,综合而言短花针茅的抗旱性最强,草地早熟禾的抗旱性最弱,本氏针茅、洽草的抗旱性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叁位。3.不同土/沙配比的土壤对短花针茅的生态生理特征均无显着影响,100%沙土可显着抑制本氏针茅株高、分蘖数、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日均净光合速率,也使得草地早熟禾的分蘖数、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显着降低,本氏针茅在含沙量不超过70%的土壤下生长发育均表现良好,草地早熟禾适合在含沙量更低土壤中存活。在每种土壤处理下两种针茅发生暂时萎蔫时的叶水势均无显着差异,都显着低于草地早熟禾。在含沙量≤90%土壤中两种针茅的总最低灌溉量都显着小于草地早熟禾,可见,短花针茅的抗沙性最强,草地早熟禾最弱,本氏针茅居中。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短花针茅的坪用质量高于其它叁种植物,本氏针茅的坪用质量与洽草相似,都略高于草地早熟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04)

胡艳莉,刘晓珺[4](2016)在《不同年限本氏针茅群系植被数量特征变化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本氏针茅群系生态系统恢复、发展的过程及演变规律,试验采用"四度一量"调查方法对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氏针茅群系植被数量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氏针茅群系经过30多年演替,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其中大针茅的优势度逐渐上升;2015年比1983年植物种数增加了80%,总盖度增加了10%,1 m2样方的生物量为550.500 g/m2;1990年植物种数有所下降,毒害草减少。说明本氏针茅群系在向着健康和物种多样性方向演替,属于正向演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11期)

俞靓[5](2014)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本氏针茅种群分化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 Trin.)又名长芒草,是一种喜暖旱生丛生禾草,属于禾本科(Gramineae)针茅属(Stipa L.)无毛芒组(Sect. Leiostipa Dum)。本氏针茅在黄土高原地区野生资源丰富,是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其抗旱性强,生态可塑性大,自然恢复和水土保持能力强,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调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本氏针茅自然种群生态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对4省(区)收集到的14个不同种群的280个单株进行干旱适应特性、养分组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来揭示区域本氏针茅群落在黄土区的空间分异规律及种群分化的原因,为本氏针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本氏针茅在黄土高原北纬33°48′~38°06′,东经105°01′~109°45′,海拔高度430~2081m的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均有分布。群落种类组成和优势种表现出地带性变化:在生境条件较好的地方,群落种类组成较为复杂、种类较多,优势度明显;在生境条件较差的地方,群落种类组成简单、种类较少,优势度下降。伴生植物多为草本,少数为藤本和乔灌木。此外,其种群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和自身分蘖两种方式进行更新;在生境严重破坏的地区,本氏针茅个体数量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不同本氏针茅种群间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能反映生境的干旱程度;保护酶活性在种群间的变化无规律可循;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同一种群内存在“互补”现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多数指标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且与生境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利用UPGMA法对其构建的各种群间聚类关系图不能反映出种群间实际地理距离和生境的相似性;抗旱性强弱总体趋势表现为水分条件越差抗旱性越强。(3)不同本氏针茅种群间叶片C、N、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8.07~52.90%,1.14~2.25%和0.17~0.37%,平均值分别为50.14%,1.71%和0.25%,养分含量大小为C>N>P;叶片C:N、C:P、N:P的变异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21.33~45.20,156.24~284.36和4.32~9.75,平均值分别为30.29、204.59和6.86;C含量与N、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N含量与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叶片养分含量受年均温的影响变异性较大,与纬度的相关性很小。(4)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筛选的15对SRAP引物组合对280个单株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505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03条,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9.60%。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87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2条,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6.12%。两种分子标记检测到Nei’s基因多样性(H)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0842和0.0822,在物种水平上为0.2028和0.2070。在种群水平上的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289和0.1255,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信息指数为0.3292和0.3353。基于两种分子标记Nei’s基因多样性估算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5788和0.6301)表明本氏针茅种群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限(0.3639和0.3290)。基于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遗传分化系数(0.6084和0.6257)结果与Nei’s遗传分化系数基本一致,均显示本氏针茅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种群间,种群内的变异相对较小。两种分子标记的Mantel检测结果也无显着相关性。海拔梯度、年均温之间和年降水量对本氏针茅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大。总之,不同本氏针茅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与变异现象。其种群内分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丰富的DNA遗传变异是其生理生化变异、抗旱性反应、养分分配的遗传基础;分布特性是其长期适应环境变异,不断积累遗传变异的外在体现。本氏针茅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种子萌发率低,自然更新差;二是人为开发利用和生境破坏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需要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人工繁育等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王辽宏,邱莉萍,高海龙,张兴昌[6](2013)在《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对于草坡地生态系统磷素管理、空间分布和磷素流失预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分析了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沿坡面的分布特征,并且从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磷素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坡位的降低,草坡地植物生物量、植物磷素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坡上部和坡中部相近,且均低于坡底部;这些变量的变异系数均以坡底部最小。植物磷素含量和土壤全磷的变异系数由坡顶向下依次为34.25%、25.98%、10.02%和24.05%、15.27%、10.85%,表明坡底部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相对均匀。各变量的最佳拟合模型在3个分析尺度上均保持一致,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土壤全磷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而植物磷素以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随分析尺度的增加,块金常数、块金效应逐渐增大。植物磷素含量在5、10、15 m 3个尺度上的块金常数和块金效应依次为0.010、0.010、0.011和7.9、8.5、8.9,即样点间的空间依赖性逐渐减弱,空间相关性减弱。这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在不同尺度上空间结构比较稳定,属中等或强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来源于结构性因素。(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志兰[7](2013)在《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植物群落对沙埋和降水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深度的沙埋和增加降水处理,研究了不同沙埋和增加降水处理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以及对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枯落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埋和增加降水处理增加了群落的物种数,与对照相比,沙埋2cm和降水增加2/7物种数增加最多。(2)不同程度的沙埋和增加降水处理对本氏针茅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具有影响,这种影响因季节而产生动态变化。随着季节的推移,同一沙埋条件下,各个降水处理本氏针茅群落的物种数表现为增加;同一降水条件下,各个沙埋处理本氏针茅群落的物种数表现为增加。(3)沙埋2cm促进了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指数,沙埋5cm则普遍表现为抑制。轻度沙埋处理中,降水量增加,会增加群落的Simpson指数;沙埋5cm在植物生长初期促进了物种的Margalef指数。(4)2011年、2012年的丰富度Margalef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受不同程度沙埋和增加降水处理季节动态影响不同,随季节推移均表现为递增的趋势。均匀度则在两年内趋于稳定。(5)丰富度Margalef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在年际之间2012年显着高于2011和本底值2010,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6)沙埋处理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影响显着。沙埋降低了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而增加了群落地下生物量和枯落物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魏琳[8](2013)在《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干旱引起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植被恢复。本氏针茅(S.bungeana)和克氏针茅(S.krylovii)作为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能够在干旱地区广泛分布,必定有其特殊的抗旱机制。本研究以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机制;采用盆栽苗自然干旱及复水的方法,研究两种材料在土壤水分胁迫下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探讨其内在的抗旱机制,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PEG胁迫降低了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幼苗鲜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胚根长和根冠比;其中本氏针茅吸水率高,萌发快速集中,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随PEG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小于克氏针茅;克氏针茅种子萌发吸水率小,萌发缓慢分散,但其胚根随PEG胁迫加剧增幅较大,根冠比、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高于本氏针茅;两种针茅在种子吸水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对PEG胁迫的敏感性不同。2.土壤干旱胁迫导致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SOD活性降低,叶片水分饱和亏、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升高,POD和CAT活先升高而后降低,各个生理指标在复水后均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旱后修复能力;其中本氏针茅叶片水分状况、光合色素和膜系统结构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小于克氏针茅。3.干旱胁迫降低了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午前低于对照,午后高于对照,说明引起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在午前以气孔限制为主,午后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且克氏针茅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更大;干旱胁迫使本氏针茅蒸腾速率下降幅度大于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从而使其水分利用提高,而克氏针茅相反。说明本氏针茅在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能维持较高活性,气孔调节能力强,能够更好的把握光合所需的CO2和可利用水资源之间的折中点,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俞靓,井赵斌,魏琳,程积民[9](2012)在《宁南山区本氏针茅自然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宁南山区6个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自然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群体遗传结构,旨在探讨本氏针茅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生态机理,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在本氏针茅6个种群中,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44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7.9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54 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6 6,各种群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差异。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本氏针茅遗传变异的58.06%发生在种群内,41.94%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Mantel检测结果显示本氏针茅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俞靓,吴艳芹,魏琳,陈奥,井赵斌[10](2012)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本氏针茅种群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抗旱性是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生存的基础,是植物适应不利环境的机制与策略。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3种主要草地类型(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典型区域,选取4个具有明显地带性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种群,测定其若干抗旱性生理指标,分析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及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值法对这些指标及不同地理分布本氏针茅种群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叶绿素和丙二醛能反映生境的干旱程度;保护酶活性在种群间的变化并不规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同一种群内存在"互补"现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多数指标间并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且与生境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利用UPGMA法对其构建的各种群间聚类关系图也不能反映种群间实际地理距离和生境的相似性;综合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内蒙古种群>甘肃种群>陕西种群>宁夏种群,总体趋势表现为水分条件越差抗旱性越强。(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本氏针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灌木入侵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了解其植被动态对草地灌丛化的控制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鄂尔多斯高原选取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类型,采用样方法、刈割法和根钻法,对不同群落的盖度、密度、生物量、凋落物、根系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演替阶段经历了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糙隐子草群落、本氏针茅+油蒿群落、油蒿+糙隐子草群落、油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油蒿群落6个群落类型.(2)群落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总密度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和凋落物干重在演替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3)本氏针茅的盖度、密度、生物量和重要值逐渐下降,油蒿则相反.(4)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群落内植物根系干重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根系干重在0-30 cm土层较为集中,整个演替阶段油蒿群落根系干重分布出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到第VI阶段根系分布深度可达80-90 cm.(5)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鄂尔多斯高原草地灌丛化较为严重,尽管中度灌丛化阶段群落的盖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较高,但由于灌木入侵后整个演替阶段盖度、密度、物种多样性等明显下降,草原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性降低,应将灌丛化草地恢复为本氏针茅为主的草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氏针茅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红.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灌丛化过程中群落与土壤的动态特征[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张瑞红,蔡文涛,来利明,周继华,姜联合.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与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的植被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

[3].王利东.本氏针茅和短花针茅的坪用特性及抗逆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4].胡艳莉,刘晓珺.不同年限本氏针茅群系植被数量特征变化分析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5].俞靓.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本氏针茅种群分化的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王辽宏,邱莉萍,高海龙,张兴昌.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

[7].刘志兰.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植物群落对沙埋和降水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8].魏琳.本氏针茅和克氏针茅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9].俞靓,井赵斌,魏琳,程积民.宁南山区本氏针茅自然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J].草业科学.2012

[10].俞靓,吴艳芹,魏琳,陈奥,井赵斌.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本氏针茅种群抗旱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2

标签:;  ;  ;  ;  

本氏针茅论文-张瑞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