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孙培元

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孙培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GFR-L858R,T790M,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酪氨酸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孙培元[1](2019)在《EGCG衍生物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EGFR-L858R/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近些年来,靶向治疗由于其对癌细胞的选择性以及低毒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作为治疗NSCLC的重要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粘附,迁移和分化中起到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9)

韩生华,刘红艳,张海荣,马鹏飞[2](2019)在《苄基哌嗪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苄基哌嗪类衍生物,考察目标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抑制活性。方法用呋喃甲醛和丙二酸合成呋喃丙烯酸,以15种取代苄基哌嗪为原料,分别与呋喃丙烯酸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得化合物对PTK的抑制活性,并计算抑制率,筛选出具有抑制PTK活性的化合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均对PTK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合成15种苄基哌嗪类化合物,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和。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EA和MS确证。经初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2h和2k的抑制活性较强。(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侍术智,梁志鹏,孙建勇,石玉军[3](2019)在《新型石胆酸-3-肟酯衍生物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标.内源性甾体化合物石胆酸具有温和的PTP1B抑制活性.将石胆酸3-OH氧化后,进一步修饰得到含有肉桂酸片段的石胆酸肟酯类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其结构.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b的IC_(50)达到0.79μmol·L~(-1),是先导化合物石胆酸活性的15倍左右,同时该化合物对高度同源的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的选择性达到4倍左右.(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成路,王华玉,李奕嶙,王一鸣,宫荣庆[4](2019)在《4-苯基-1,3-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叁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 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 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宇,刘褚雯,刘进兵,周伟[5](2019)在《2,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噻唑烷二酮和取代芳香醛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一系列2,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并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化合物1((E)-5-(3-氯苯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和化合物2((E)-5-(2,4-二氯苯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活性强于阳性对照曲酸,其中化合物1表现出最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IC_(50)值为18. 43μmol/L。优选化合物1进行了抑制机理探讨,结果表明其为不可逆抑制剂,同时对化合物1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方可,盛筱,杜慧杰,王守信,王慧云[6](2019)在《一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酪氨酸酶荧光探针》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结构的荧光探针ZQT-015并表征了其结构。在PBS(0. 1 mmol/L,pH 6. 86)缓冲液中,探针ZQT-015对酪氨酸酶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探针ZQT-015在526 nm处的荧光强度变化与酪氨酸酶浓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以左旋多巴和探针ZQT-015为底物分别考察了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拟合得到的IC50值比较接近,表明ZQT-015适用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筛选。(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1期)

李英俊,王思远,靳焜,高立信,盛丽[7](2018)在《新型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辐射与固-液相转移催化联用技术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咔唑基团的酰基硫脲衍生物3,利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高等优点.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3对Cdc25B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PTP1B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1-(4-硝基苯甲酰基)-3-(9-乙基-咔唑-3-基)硫脲(3n)对Cdc25B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0.49±0.12)mg/mL],1-(2-硝基苯甲酰基)-3-(9-乙基-咔唑-3-基)硫脲(3l)对PTP1B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3.59±1.15)mg/m L].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3n对Cdc25B和PTP1B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的初步研究结果揭示了此类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这些活性目标化合物是潜在的Cdc25B和PTP1B抑制剂,在癌症和糖尿病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5期)

徐栋栋[8](2018)在《(吲唑)苯并噻唑衍生物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庞大的抗癌药物领域。从抗癌药物不同作用靶点出发,简单综述了各类抗癌药物,主要对新靶点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在这些靶点中蛋白酪氨酸激酶的研究最为广泛,以酪氨酸激酶为设计目标靶点,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设计得到了一系列以吲唑、吲哚和苯并噻唑为母核结构的潜在抗癌活性化合物(Ⅰ-Ⅴ系列)。本论文主要以中间体化合物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中心,辅以分子对接研究,以期找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论文整体分为以下叁部分:(1)吲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以吲哚、靛红和邻卤代苯腈为原料先后合成得到了1H-吲唑-3-甲醛、1H-吲唑-3-甲酸和1H-吲唑-3-胺类衍生物。并从一系列单因素出发优化了中间体化合物收率。(2)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以邻氨基苯硫酚、取代苯胺为原料先后合成得到了苯并噻唑-2-甲酸和2-氨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并从一系列单因素出发优化了中间体化合物收率。(3)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分子对接研究:对于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先后设计5条合成路线进行实验探究,最终合成得到了(3-氨基-4-氯-1H-吲唑-1-基)(苯并噻唑-2-基)甲酮、(3-氨基-4-氟-1H-吲唑-1-基)(苯并噻唑-2-基)甲酮、2-(1H-吲哚-3-基)苯并噻唑以及2-(5-溴-1H-吲哚-3-基)苯并噻唑。分子对接研究,主要以合成得到的4种化合物为主。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它们与靶蛋白之间有氢键和π-氢键作用,为目标化合物后续活性测定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持。(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4-15)

张龙[9](2017)在《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酪氨酸酶是控制生物体内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普遍存在于人、动植物和微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香辛料、茶叶、大豆食品以及传统中草药中,文献报道许多黄酮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但是由于其次级结构和取代基种类、数目及位置不同导致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机理亦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分子对接以及液相色谱等方法探索2’,4’-二羟基取代的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及同分异构体(3’,4’-二羟基取代黄酮类)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原因。通过酶动力学研究六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去甲木菠萝黄酮以一种可逆的、竞争性的方式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但是其同分异构体木犀草素却以可逆的、非竞争的方式抑制酶活性;草大戟素和2,4,2’,4’-四羟基查尔酮对酪氨酸酶表现出以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的混合型抑制;圣草酚和紫铆因对酪氨酸酶却有激活作用;具有2’,4’-二羟基取代单元的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六种黄酮和酪氨酸酶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显示,去甲木菠萝黄酮、木犀草素、草大戟素、圣草酚、2,4,2’,4’-四羟基查尔酮以及紫铆因均以静态猝灭方式使酪氨酸酶的荧光强度降低,结合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并且结合位点数约为1;氢键和范德华力是去甲木菠萝黄酮和2,4,2’,4’-四羟基查尔酮与酪氨酸酶之间结合反应的主要驱动力;化合物木犀草素与酶结合过程中氢键和疏水力作用均起着重要作用;酪氨酸酶会影响草大戟素的荧光发射光谱,而疏水作用力促进它们形成复合物;圣草酚和紫铆因与酪氨酸酶相互作用时,热力学参数?H>0,?S>0,表明疏水和静电作用力是该结合反应的主要驱动力;具有2’,4’-二羟基取代单元的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结合常数较大,说明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圆二色谱分析表明,六种黄酮与酪氨酸酶的相互作用会导致酶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合物和酪氨酸酶的结合方式及结合位点,结果显示,去甲木菠萝黄酮的B环上羟基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的Asn81和His85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而木犀草素与残基Asn81和Cys83形成氢键;草大戟素进入酪氨酸酶疏水活性中心,并与Asn81、Cys83、His85、Gly245、Met319和Arg321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而它的同分异构体圣草酚未结合在酪氨酸酶的活性口袋中;2,4,2’,4’-四羟基查尔酮可以和酪氨酸酶形成7个氢键并与铜离子相连的配体His85、His259和His263残基相互作用,而紫铆因只能与氨基酸残基Gly245和Ala323形成3个氢键。同时发现具有2’,4’-二羟基取代单元的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与酪氨酸酶对接后的结合能量较小而且形成的氢键数量也较多,表明它们可以与酶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通过HPLC和UPLC-MS联用技术研究体系中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显示,去甲木菠萝黄酮、草大戟素、2,4,2’,4’-四羟基查尔酮以及木犀草素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降低被催化氧化的L-DOPA含量,而圣草酚及紫铆因表现出激活剂的性质;木犀草素、圣草酚、2,4,2’,4’-四羟基查尔酮和紫铆因会被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生成醌类物质,但去甲木菠萝黄酮和2,4,2’,4’-四羟基查尔酮与酪氨酸酶单独作用没有新物质出现。(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葛琳[10](2017)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不可逆苯并咪唑噻唑衍生物抑制剂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修饰是真核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一种重要调控,动态可逆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由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协同调控。PTP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细胞内代谢、免疫应答和神经活动等。异常的PTP活力可能引发多种人类疾病,如癌症或者糖尿病。PTP1B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负调控作用,其活性异常与糖尿病发生有关。YopH是耶尔森菌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纹状体富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triatal enriched tyrosine phosphatases,STEP)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磷酸酶,对突触的可塑性、神经元的生存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STEP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退行性性疾病。目前,PTP作为潜在的药物靶标日益引起关注。特异性调控PTP的小分子化合物不仅是应用于开发临床药物的希望所在,也可作为特定的活性探针来研究并阐明PTP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高效的小分子探针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通过获得纯化的STEP、LYP、PTP1B、YopH和MEG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进行酶学分析及小分子抑制剂活性筛选的研究。材料与方法将STEP、LYP、PTP1B、YopH和MEG2蛋白磷酸酶野生型序列亚克隆到pET-15b、pET-28a和pET-22b等表达载体上,随后转化至E.coli BL21工程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和凝胶阻滞层析等技术,获得纯化的STEP、LYP等磷酸酶,并以pNPP为底物对其进行体外酶活测定,并运用连续读数法、IC50半抑制效率测定法、抑制剂酶动力学测定进行抑制剂筛选,随后通过测定抑制剂对其他磷酸酶PPM家族的选择性揭示化合物是否具.有特异性,确定化合物的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STEP、YopH、MEG2等磷酸酶蛋白表达成功,并可经纯化活动纯度超过90%的酶用于体外酶学实验。纯化后的STEP、YopH、MEG2等磷酸酶SDS-PAGE电泳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5kDa、33kDa、38kDa等。随后,根据对STEP等磷酸酶基本酶活分析,又从化合物库中筛选出1种具明显抑制作用且结构新颖的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E4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 STEP蛋白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合物E4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一系列PTP,而其较少抑制或没有抑制金属依赖性蛋白磷酸酶。结论在这里,我们将化合物E4表征为一类新的PTP活性探针。通过活性依赖方式共价标记在PTP的活性位点的化学探针可以极大的促进对PTP功能研究。总的来说,这种新鉴定的PTP的共价抑制剂可以被用来作为PTP活性位点Cys的定向探针来研究PTP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4)

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合成苄基哌嗪类衍生物,考察目标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抑制活性。方法用呋喃甲醛和丙二酸合成呋喃丙烯酸,以15种取代苄基哌嗪为原料,分别与呋喃丙烯酸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得化合物对PTK的抑制活性,并计算抑制率,筛选出具有抑制PTK活性的化合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均对PTK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合成15种苄基哌嗪类化合物,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和。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EA和MS确证。经初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2h和2k的抑制活性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孙培元.EGCG衍生物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EGFR-L858R/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研究[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韩生华,刘红艳,张海荣,马鹏飞.苄基哌嗪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9

[3].侍术智,梁志鹏,孙建勇,石玉军.新型石胆酸-3-肟酯衍生物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19

[4].张成路,王华玉,李奕嶙,王一鸣,宫荣庆.4-苯基-1,3-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应用化学.2019

[5].张宇,刘褚雯,刘进兵,周伟.2,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张方可,盛筱,杜慧杰,王守信,王慧云.一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酪氨酸酶荧光探针[J].分析试验室.2019

[7].李英俊,王思远,靳焜,高立信,盛丽.新型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8

[8].徐栋栋.(吲唑)苯并噻唑衍生物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D].青岛科技大学.2018

[9].张龙.间苯二酚类黄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7

[10].葛琳.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不可逆苯并咪唑噻唑衍生物抑制剂的发现[D].山东大学.2017

标签:;  ;  ;  ;  

酪氨酸衍生物论文-孙培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