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全储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地震动强度指标,倒塌安全储备
安全储备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泰[1](2019)在《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及倒塌安全储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复合的功能,在城市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准确有效的抗震性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来衡量地震动不确定性,以及在此前提下对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能力的评估和分析,对于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性能分析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基于概率的评估方法或框架,其中第一步且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用来衡量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另一方面,确定合理的倒塌安全储备基线以及考虑多种不确定性来源的抗倒塌安全储备能力评估,对抗倒塌能力的定量化评估以及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如何确定地震动强度指标和建立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两个关键问题为主线,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提出了基于谱加速度考虑高阶振型的线性组合型和基于谱速度考虑高阶振型的组合型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了适用于评估加速度敏感型构件地震需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推导了具有不同置信水平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可接受值的计算表达式,最后针对超高层建筑进行了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地震倒塌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评估结构损伤的基于谱加速度考虑高阶振型的线性组合型地震动强度指标。基于振型分解法,此地震动强度指标将最优组合项数内的谱加速度Sa(Ti)进行迭加,以模态质量参与系数为加权系数来考虑结构中各个模态贡献的相对大小。利用弯剪耦合简化模型对强度指标与最大层间位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参数分析,得到最优组合项数与结构基本周期之间的双线性关系。基于两组各30条的远场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以四座建筑结构为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地震动强度指标具有相对较高的有效性、充分性以及调幅鲁棒性。(2)针对超高层建筑提出了适用于评估结构损伤的基于谱速度考虑高阶振型的组合型地震动强度指标。基于两个典型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建筑,分析了各谱值与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加速度的相关性,发现了地震动谱速度在长周期段与结构响应相关性优于谱加速度和谱位移的特性,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谱速度组合型地震动强度指标。通过参数分析给出了此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最优组合项和组合系数。基于远场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从有效性、充分性、相对充分度和调幅鲁棒性的角度验证了该地震动强度指标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3)对比分析了标量型地震动强度指标在评估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需求指标峰值楼面加速度(PFA)和楼面加速度反应谱(FARS)时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基于远场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两个典型超高层建筑,分析了各地震动强度指标在预估非结构构件需求指标时的适用性。从有效性和充分性角度来看,适用于FARS与PFA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截然不同。对于FARS来说任何情况下并没有一种指标能够在震级M和震中距R方面均表现出充分性。对于PFA和FARS,所选取的远场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于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所考虑楼层的位置也是一个影响因素。(4)基于考虑偶然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两种不同方法,即平均法和置信水平法,推导了基于倒塌易损性曲线和基于风险的CMR可接受值计算表达式。据此给出了适用于中国规范的CMR可接受值。与平均法相比,采用置信水平法时可以给出针对特定抗震目标的具有不同置信水平的CMR可接受值。当结构参数设定为中值时,采用平均法计算的CMR可接受值只具有50%置信水平。同等条件(不确定性系数和置信水平)下,基于倒塌易损性曲线的CMR可接受值要小于基于风险的CMR可接受值。(5)以超高层建筑结构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条带分析法和一次二阶矩方法,进行了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地震倒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确定了条带分析法中的最优地震动水平,给出了超高层建筑抗倒塌能力对8个主要参数的敏感度,计算了建模不确定性系数,并考察了双向地震动刻画方式以及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对偶然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高层建筑中源于建模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抗倒塌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偶然不确定性也就是地震动引起的变异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可明显降低偶然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31)
赖夏蕾,简文彬[2](2017)在《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未加载充分的现场静载荷试验不能完全反映地基承载力情况,有可能导致复合地基安全储备过高。结合闽东沿海某工程,在静载荷试验未加载充分的情况下,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了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同时,定义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与按相对变形确定的特征值之比为K,K是一个反映复合地基承载力安全储备的安全系数。通过统计同地区113组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K值。经过验证,K值同样适用于该工程。因此K具有一定地区性,在根据相对变形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后,利用K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从而为较直观认知复合地基的安全储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7年11期)
徐冬[3](2017)在《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安全储备水平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问题一直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各个行业高度发达,但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仍旧居高不下。于是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保障人类自身安全上来,人们对安全的意识和要求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保险业正在逐步发展,但解决安全问题所要依赖的不可能仅仅是事后的补偿制度,事前对安全问题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当这种对安全的重视具体体现在管理制度上时,便产生了安全费用的计提等一系列相关标准。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在安全问题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就意味着所有者的相关权益中要有相应数额减项。而高危行业的特殊性会使这笔费用相对可观。他们不愿企业出现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但也不愿在每一年度中都不断提取安全生产相关的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以确保安全管理的力度以及安全生产相关费用的计提。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具体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对国家相关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安全专项储备的计提情况进行了披露,情况并不乐观。其后,在对文献综述及理论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安全专项储备计提水平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了2013-2015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与安全专项储备水平的关系。本文研究旨在运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方法提高安全专项储备水平,即给高危行业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具体的实践指标以提高内部控制,进而对安全专项储备水平起到影响作用。在本文的最后章节,根据实证得出的结论,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内部控制的提高给出了具体建议,以期安全专项储备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最终达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7-05-01)
郭碧欣[4](2017)在《长期服役导管架平台的倒塌安全储备及性能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造型简单、施工过程方便且结构安全可靠,在近海油气资源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平台服役期一般比较长且很多平台位于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特别是对于长期服役平台,有必要在安全设计中考虑地震载荷并保证结构遭受设防烈度地震时应不需要或经过一般维修后能够继续使用。目前导管架平台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分析还相对较少且不够全面。为保证平台的安全,本文以典型导管架式海洋平台为研究主体,以导管架式海洋平台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为研究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探讨,本文研究内容如下:对目前导管架平台的抗震安全储备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结构倒塌安全储备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简要介绍了构件重要性计算方法和导管架平台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的相关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对导管架平台在腐蚀和地震作用下的双重损伤、连续倒塌分析等前沿问题。提出基于薄弱位置的海洋工程抗震性能提升策略,提出通过构件重要性和层间位移角确定导管架平台薄弱层的方法,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提升倒塌安全储备系数的有效性。考虑长期服役的海洋平台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腐蚀和地震作用的双重损伤,根据平台高度位置确定其所在的腐蚀分区,针对各个分区的实际腐蚀情况,总结腐蚀规律,建立分区时变腐蚀模型,通过对导管架平台在不同服役年限、不同腐蚀模型下的地震动分析,对本文所建立腐蚀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说明了腐蚀作用对长期服役导管架平台抗震安全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对海洋平台在地震载荷下的连续倒塌数值仿真提出了改进,指出在分析过程中对构件进行实时的损伤状态监测、判断和模型修改可以更好的模拟结构倒塌过程中杆件的逐步破坏过程,提出了基于构件移除的海洋平台从局部失效到整体倒塌模拟的设想。(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羡丽娜,何政,张延泰[5](2017)在《考虑年均倒塌概率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可接受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出结构年均倒塌概率与结构倒塌安全储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依据年均倒塌概率可接受值计算可接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的方法。利用全概率理论,将倒塌易损性与地震危险性进行耦合,得到结构年均倒塌概率,采用中值倒塌地震强度建立年均倒塌概率与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的关系。结合大震倒塌概率可接受值确定年均倒塌概率可接受值,进而计算结构可接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结合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加速度反应谱建立CMR谱,给出了乙类、丙类结构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可接受年均倒塌概率值以及可接受CMR值。研究表明:结构可接受年均倒塌风险越低,结构的倒塌安全储备可接受值越大,并呈现幂函数的数学关系,而可接受年均倒塌概率又与大震强度、地震危险性以及总倒塌不确定性有关。依据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背景建议的特定可接受年均倒塌概率下的可接受CMR谱,可以反映不同周期区间结构随总倒塌不确定性变化的规律,可用于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的快速评估。基于CECS392建议的可接受大震倒塌概率计算得到乙类建筑的可接受年均倒塌概率远小于丙类建筑,均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而下降,相应的CMR可接受值则呈现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7年04期)
何政,朱振宇,刘婷婷[6](2016)在《单层球面网壳考虑一致倒塌概率的倒塌安全储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考虑一致倒塌概率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倒塌安全储备计算方法。以标准正态分布作为倒塌概率密度函数,采用指数型分布函数描述地震危险性,在假定网壳结构特大震倒塌率限值为10%的情况下,将两者积分得到了适用其50年内一致倒塌概率限值为0.46%,低于针对普通房屋建筑结构50年内一致倒塌概率1%的限值。在定义网壳结构特大地震强度水平的基础上,引入一致倒塌概率对其进行了修正。根据修正特大震强度,最终提出了针对网壳结构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计算方法,这种做法可以使所做的抗倒塌设计更好地考虑到所有超越概率地震动水平,保证各抗震设防烈度下大跨网壳结构具备统一的倒塌概率限值要求。另外,通过谱形状参数对建议的倒塌安全储备计算结果进行了谱修正。针对叁个算例网壳的增量动力分析对比了不同矢跨比和不同结构类型对倒塌安全储备以及50年倒塌概率的影响,叁个算例结构均能满足倒塌概率限值的要求,50年倒塌概率与倒塌安全储备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6年10期)
管巧艳,袁振霞,杜晖,王耀飞[7](2016)在《南水北调中线铁路框架桥设计安全储备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铁路框架桥上层过火车,下层过水。为保证工程安全,需同时满足铁路和水利两个行业设计规范,铁路现行规范采用容许应力法,水利现行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以中铝企业站铁路框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铁路和水利两种规范计算,针对设计标准、钢筋应力、混凝土压应力、裂缝宽度、配筋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铁路规范配筋率大于水利规范配筋率,铁路规范裂缝宽度小于水利规范裂缝宽度,铁路规范容许应力法安全储备大于水利规范极限状态设计法。(本文来源于《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羡丽娜[8](2016)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地震倒塌安全储备与直接地震损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强烈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及后续影响越来越严重,地震经济损失评估已成为抗震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果能够合理的评估地震损失,对降低建筑物的地震风险以及保障其功能的正常运营是十分关键的。目前的地震损失评估包括建筑物损坏引起的财产损失评估、人员伤亡损失评估、以及由地震引起企业停产等间接损失评估等,但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等社会物质财产的损失评估方面,且这些损失相对是比较直接的。如果能够将直接地震损失与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及倒塌安全储备直接建立关联将会使地震损失评估更为准确一些。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倒塌安全储备对地震损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可为更好的量化地震损失评估结果及厘定地震保险费率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易损性分析得到的地震响应数据,分析倒塌概率曲线形状的变化对结构损伤及倒塌时地震响应参数分布规律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特性结构CMR曲线及对应地震损失曲线特点,建立了倒塌安全储备与给定地震强度下结构直接地震经济损失的关系,并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验证。提出以CMR进行结构地震损失评估的思想,为简化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提供依据。(2)基于易损性分析,建立给定地震强度下,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与结构各等级损伤概率间的关系,探讨倒塌安全储备对结构不同损伤状态及相应地震损失的影响,并针对不同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及其直接地震经济损失评估。(3)基于给定地震强度下地震损失与倒塌安全储备关系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年均地震损失随结构倒塌安全储备变化的规律,建立了年均地震损失与CMR、年均地震损失与大震倒塌概率、年均地震损失与不确定性的关系曲线。(4)结合地震危险性,推导出基于年均倒塌概率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的计算公式,以可接受大震倒塌概率确定我国相关规范设计背景的可接受年均倒塌概率及可接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该可接受值可为抗倒塌设计提供参考。讨论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对本文提出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我国抗震规范的可接受CMR谱。(5)以可接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作为抗倒塌性能判定基线,建立了基于可接受CMR的倒塌性能评估方法,可对结构抗倒塌设计起到辅助及指导作用。基于年均地震损失与CMR、年均地震损失与地震保险费率的关系,提出了基于CMR确定地震保险费率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指标与地震保险直接关联,为改进地震保险费率模型提供基本条件。(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10-01)
王杰[9](2016)在《新安全储备条件下的碳纤维板张拉控制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叶列平、冯鹏等人提出的等效安全储备系数条件,对叁片碳纤维板加固T梁进行试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板预应力水平合理,验证了等效安全储备系数适用于碳纤维构件。(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6年19期)
王峥[10](2016)在《等造价混凝土框架抗震倒塌安全储备与地震损失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内的设备、财产越发贵重,在地震中即便是建筑主体未发生破坏,其内部非结构构件的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仍然是巨大的。在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且有相当数量的混凝土框架位于设防高烈度地区,由于地震发生机理的复杂性,这些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依然存在,如果能在保证造价一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同时减少其地震经济损失、减少其震后维修时间,这对于提高我国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的抗震经济性有很大意义。根据以上的考虑,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保证造价一定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了等造价高层传统混凝土框架、等造价高层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和等造价高层隔震混凝土框架,建立了OpenSee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法和模型建立方法。(2)基于美国ATC-63报告建议的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受等造价控制的传统混凝土框架和加控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和倒塌安全储备分析。研究发现,隔震框架在各使用状态下的抗震安全储备更高,抗倒塌能力更强;防屈曲支撑框架中支撑的数量、位置能够显着影响其抗倒塌能力。(3)提出了以整体抗侧刚度、最小修正刚重比和水平减震系数作为等造价加控混凝土框架的抗倒塌设计参数,通过考虑防屈曲支撑的数量、位置、参数变化以及隔震支座的参数变化,对几十种等造价加控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倒塌安全储备分析。研究发现,防屈曲支撑应均匀布置在结构薄弱层,避免集中布置在高层,当防屈曲支撑框架整体抗侧刚度越大、最小修正刚重比越大时,其抗倒塌能力越强;当隔震框架水平减震系数越小时,其抗倒塌能力越强,并且强于传统框架和防屈曲支撑框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最强抗倒塌能力的等造价加控混凝土框架设计方法。(4)基于美国FEMA P-58报告的评估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受等造价控制的传统混凝土框架和加控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地震经济损失、时间损失评估。研究发现,等造价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最多可减少37%的地震经济损失、减少38%的震后维修时间;等造价隔震混凝土框架最多可减少68%的地震经济损失、减少82%的震后维修时间。根据本文研究,等造价隔震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灾害损失全面小于传统混凝土框架,抗倒塌能力强于传统混凝土框架;等造价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灾害损失介于传统框架和隔震框架之间,抗倒塌能力也介于两者之间。为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和抗震经济性,等造价加控混凝土框架适合在我国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7)
安全储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未加载充分的现场静载荷试验不能完全反映地基承载力情况,有可能导致复合地基安全储备过高。结合闽东沿海某工程,在静载荷试验未加载充分的情况下,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了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同时,定义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与按相对变形确定的特征值之比为K,K是一个反映复合地基承载力安全储备的安全系数。通过统计同地区113组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K值。经过验证,K值同样适用于该工程。因此K具有一定地区性,在根据相对变形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后,利用K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从而为较直观认知复合地基的安全储备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全储备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延泰.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及倒塌安全储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赖夏蕾,简文彬.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
[3].徐冬.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安全储备水平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
[4].郭碧欣.长期服役导管架平台的倒塌安全储备及性能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17
[5].羡丽娜,何政,张延泰.考虑年均倒塌概率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可接受值[J].工程力学.2017
[6].何政,朱振宇,刘婷婷.单层球面网壳考虑一致倒塌概率的倒塌安全储备分析[J].工程力学.2016
[7].管巧艳,袁振霞,杜晖,王耀飞.南水北调中线铁路框架桥设计安全储备对比[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6
[8].羡丽娜.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地震倒塌安全储备与直接地震损失分析[D].东北大学.2016
[9].王杰.新安全储备条件下的碳纤维板张拉控制应力分析[J].山西建筑.2016
[10].王峥.等造价混凝土框架抗震倒塌安全储备与地震损失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