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紫红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红素18-脂质体,头颈部肿瘤,可视化,光热消融
紫红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晔,刘富伟,李治冶,黄鑫,张晏源[1](2018)在《紫红素18-脂质体纳米粒子可视化和光热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叁大部分,头颈癌是世界上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由于靠近头颈部关键解剖结构,从而增加了手术和放疗产生毒复作用的概率,所以仍然缺少有效治的疗手段,因此寻找一种最大化消融目标肿瘤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以紫红素18与溶血磷脂共价连接物紫红素18-磷脂为膜材,成功制备了新型光敏性紫红素18-脂质体,对紫红素18-脂质粒径、稳定性进行表征,评估其在头颈部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性能;并评估了其体外对肿瘤细胞光热消融杀伤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紫红素18-脂质体纳米颗粒稳定性良好,近红外荧光成像清晰,体外光热消融肿瘤细胞效果显着。研究结论:体内可视化头颈部肿瘤指导下的光热消融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为推头颈部肿瘤进可视化与治疗一体化应用进行有益探索,可为头颈部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高晔,李治冶,刘富伟,张晏源,黄鑫[2](2018)在《紫红素18-脂质体纳米粒子可视化和光热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叁大部分,头颈癌是世界上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由于靠近头颈部关键解剖结构,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放疗产生毒复作用的概率,所以仍然缺少有效治的疗手段,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可控和精准最大化治疗目标肿瘤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与方法:我们使用紫红素18与溶血磷脂通过有酰化机反应,生成共价连接物紫红素18-磷(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2)
Yan-fang,ZHAO,Dan-dan,LU,Andreas,BECHTHOLD,Zheng,MA,Xiao-ping,YU[3](2018)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otrA基因的表达对菌株形态分化、放线紫红素合成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来源于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527的otr 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异源表达,通过考察宿主菌对土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放线紫红素的合成、菌株形态等方面的变化鉴定otr A基因的功能。创新点:S.rimosus中的otrA基因与转录延伸因子EF-G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被认为是土霉素的抗性基因之一,但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首次实现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的异源表达,不仅提高了宿主对土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还促进了菌株产孢和放线紫红素的合成,从而初步证实了OTRA生物学功能。方法:克隆来源于S.rimosus M527的otrA基因,将其置于链霉菌整合型载体pIB139强启动子PermE*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IB139-otrA;通过接合转移将其转入天蓝色链霉菌M145获得重组菌M145-OA,实现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的异源表达;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变化;通过含有不同浓度的不同抗生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测试菌株的抗性水平变化;通过5-L发酵罐发酵实验考察次级代谢产物放线紫红素的合成能力变化;通过荧光定量PCR考察放线紫红素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actII-orf4的转录水平变化。结论:来源于S.rimosus M527的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实现异源表达。一方面对宿主天蓝色链霉菌形态分化、放线紫红素产量的影响表明otrA可能作为一种类似延伸因子的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宿主对土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的提高可能归因于OTRA对核糖体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8年09期)
张娣,王浩[4](2015)在《紫红素-18与多肽形成的化合物可原位构筑纳米纤维并在肿瘤部位实现自组装诱导的滞留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我们合理的设计了一种响应性的小分子前体P18-PLGVRGRGD(1)。在生理环境下,作为亲水性的小分子1容易扩散、外渗和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整合蛋白。而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明胶酶可以选择性的切断链接肽(PLGVRG),使得残留的疏水性分子(P18-PLG)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最后,在活体水平上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结构延长在肿瘤部位的滞留,从而提高了肿瘤部位的光声信号和治疗效果。同时非响应性的小分子P18-PMGMRGRGD(2)作为对照组。通过静脉注射小分子1和2,10h后,结果显示化合物1在肿瘤部位的滞留量是小分子2的7倍。1的半数滞留时间可以达到24h,是化合物2的6倍。最后,自组装体中的内酯结构可在体内被缓慢水解,从而增加了分子的亲水性导致纳米纤维的解聚而被缓慢代谢。因此,我们设计的活体内超分子自组装体诱导的滞留效应可为发展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功能性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期刊2015-10-17)
张慧[5](2014)在《紫红素与氟康唑影响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拟通过体外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可重复模型,观察分析紫红素和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结构及线粒体的影响,并从基因角度检测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4、EFG1和HWP1的表达水平变化,以期初步探索紫红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黏附过程的抑制机制。方法:1.白念珠菌生物膜构建及鉴定:选择白念珠菌标准株ATCC90028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构,并通过XTT减低法测定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动力生长曲线,明确生长对数期及衰亡期。2.紫红素和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通过XTT减低法和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紫红素的最佳作用浓度,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叁种方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生物膜的结构变化情况。3.紫红素和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生物膜黏附过程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紫红素和氟康唑对黏附过程的影响;利用称量于重的方法、基因检测ALS1、ALS4、EFG1和HWP1表达水平的变化定量分析紫红素和氟康唑对黏附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紫红素和氟康唑对生物膜线粒体的影响,初步探索黏附作用机制。结果:1.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模型稳定且可重复性高,镜下生物膜呈典型的网状结构,0.01%结晶紫染色后可见菌丝结构及胞外基质。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动力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对数生长期大约为12~48h,稳定期为48~60h为,60h后开始进入衰亡期。2.XTT减低法和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紫红素最佳作用浓度为20gg/mL,该浓度既能达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又不致于对人体正常成纤维细胞造成伤害;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不同浓度紫红素和氟康唑作用后生物膜的形态,20μg/mL紫红素作用后的生物膜不能形成正常的菌丝且结构松散、胞外基质几乎没有。3.倒置相差显微镜下20μg/mL紫红素作用2h的生物膜细胞量少于128μg/mL氟康唑组及正常对照组;作用48后,经消化离心、干燥后的生物膜重量,同样是20μg/mL紫红素组干重量最低,与其余两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基因ALS1、ALS4、EFG1和HWP1的表达量却高于128μg/mL氟康唑组,低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所得P值均小于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紫红素作用后生物膜中线粒体的活性明显减弱。结论:1.白念珠菌标准株ATCC90028可在体外形成生物膜结构,且所构建的生物膜模型稳定性好、重复性高。2.与氟康唑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紫红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3.与氟康唑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紫红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黏附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通过抑制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4、EFG11和HWP1的表达水平,尚通过线粒体相关的其他途径发挥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4-16)
王曜,姚建忠,缪震元,盛春泉,张万年[6](2011)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光敏剂紫红素-18的合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光敏剂紫红素-18(1)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脱镁叶绿酸a(2)为原料,经空气氧化及碱开环制得化合物1;选择影响其合成产率的反应时间(A)、氢氧化钾溶液浓度(B)、反应溶剂(C)和化合物2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投料比(D)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各取叁个水平,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目标物1的最佳合成工艺。结果合成目标物1的最优反应条件为B_1C_2A_2D_2,反应工艺收率从34.4%提高到45.6%。结论新工艺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消除了毒性溶剂,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药学实践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余姣姣,陶美凤[7](2010)在《无机盐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及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阿维链霉菌可作为异源表达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良好宿主,但是需要优化含有大片段DNA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方法】我们选取MgCl2、NaCl、Ca(NO3)2和CaCl2等4种无机盐,在0-200mmol/L浓度范围内分别研究其对大质粒向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的影响,再设计完全随机试验筛选最佳条件。【结果】CaCl2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有极明显的促进作用,MgCl2也有一定提高作用。通过完全随机试验筛选出最佳的CaCl2和MgCl2浓度组合,使大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提高11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阿维链霉菌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最适培养基,成功表达放线紫红素。【结论】特定无机盐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效率有明显提高作用,并且能促进放线紫红素在阿维链霉菌中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胡轶娟,魏克民,梁卫青,浦锦宝,郑军献[8](201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绿素铜钠盐中铜紫红素18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叶绿素铜钠盐中铜紫红素18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铜紫红素18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叶绿素铜钠盐中铜紫红素18含量,色谱条件:YMC-PackODS-A(5μm,150×4.6mm)HPLC色谱柱,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90nm。结果:铜紫红素18在进样量2.4~24ng(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2.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余姣姣[9](2010)在《天蓝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上调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紫红素和阿维菌素都属于聚酮类抗生素,其中放线紫红素由天蓝色链霉菌通过Ⅱ型聚酮合酶(PKS)途径合成,阿维菌素由阿维链霉菌通过Ⅰ型PKS途径合成。天蓝色链霉菌A3(2)和阿维链霉菌NRRL8165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比较研究不同链霉菌对次级代谢的调控作用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相关抗生素工业生产有指导意义。本论文在实验室初筛获得11个对放线紫红素合成有上调作用的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文库粘粒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利用属间接合转移系统将11个粘粒分别转到天蓝色链霉菌M145和变铅青链霉菌1326中,发现SCOL5E7, SCOL6G2, SCOL5C10, SCOL5C12, SCOL5F10, SCOL5B9在两种菌中皆对放线紫红素合成有上调作用。将这6个粘粒导入阿维链霉菌NRRL8165,经摇瓶发酵和HPLC检测,发现SCOL5B9对阿维菌素多个组份合成均有明显上调作用,其中组分B1a产量提高8倍;其它粘粒没有明显作用。通过粘粒末端测序并亚克隆,将SCOL6G2中对放线紫红素表达有上调作用的基因定位到SCO0431和SCO0432,分别编码一个可能的分泌蛋白和一个可能的胞外肽水解酶;其它粘粒中的功能基因定位尚无定论。阿维链霉菌可作为异源表达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良好宿主,但是需要优化含有大片段DNA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我们选取MgCl2、NaCl、Ca(NO3)2和CaCl2等4种无机盐,在0-200 mM浓度范围内分别研究其对大质粒向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的影响,发现CaCl2有极明显促进作用,MgCl2也有一定提高作用。进一步通过完全随机试验组合CaCl2、MgCl2,筛选出显着提高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效率的最佳组合,使大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提高11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阿维链霉菌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最适培养基,成功表达放线紫红素,为进一步研究阿维链霉菌中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王进军,刘永明,李利[10](2005)在《紫红素-18-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表征了化合物紫红素- 18- 酰亚胺。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紫红素- 18- 酰亚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紫红素- 18- 酰亚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水溶液中紫红素-18- 酰亚胺与蛋白质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其结合常数k =5 .386×10 5L·mol-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RPA)间距离r =3. 5 4nm能量转移效率E =0 . 2 6。(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5年04期)
紫红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叁大部分,头颈癌是世界上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由于靠近头颈部关键解剖结构,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放疗产生毒复作用的概率,所以仍然缺少有效治的疗手段,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可控和精准最大化治疗目标肿瘤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与方法:我们使用紫红素18与溶血磷脂通过有酰化机反应,生成共价连接物紫红素18-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红素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晔,刘富伟,李治冶,黄鑫,张晏源.紫红素18-脂质体纳米粒子可视化和光热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2].高晔,李治冶,刘富伟,张晏源,黄鑫.紫红素18-脂质体纳米粒子可视化和光热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C].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3].Yan-fang,ZHAO,Dan-dan,LU,Andreas,BECHTHOLD,Zheng,MA,Xiao-ping,YU.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otrA基因的表达对菌株形态分化、放线紫红素合成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的影响(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8
[4].张娣,王浩.紫红素-18与多肽形成的化合物可原位构筑纳米纤维并在肿瘤部位实现自组装诱导的滞留效应[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2015
[5].张慧.紫红素与氟康唑影响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比较[D].复旦大学.2014
[6].王曜,姚建忠,缪震元,盛春泉,张万年.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光敏剂紫红素-18的合成工艺[J].药学实践杂志.2011
[7].余姣姣,陶美凤.无机盐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及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0
[8].胡轶娟,魏克民,梁卫青,浦锦宝,郑军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绿素铜钠盐中铜紫红素18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
[9].余姣姣.天蓝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上调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
[10].王进军,刘永明,李利.紫红素-18-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