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考题二

文科综合考题二

一、综合文科测试题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玉[1](2020)在《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是美国用以提升社会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学校公民教育实施的重要规范,在其顺应美国教师教育趋势和社会科教学需求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渐趋成熟与完善,建立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立了用于衡量教师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为推动美国社会科教师由规范走向专业和改进社会科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德育课虽与美国社会科在课程名称、具体内容、所服务的政治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在组织形式和课程目标上颇具相似性,皆是以培养学生现代公民道德和公民素养为目标导向的综合性课程。从此意义上讲,研究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于我国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德育师资队伍不足和未有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标准来保障德育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两方面的缺憾。鉴于此,本文冀以在分析解读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寻求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发展对我国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参照。一则纵向梳理美国三个时期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动态趋势,二则在横向上,从每一部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标准的内容、特点等内在逻辑进行解读,并深入把握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演变过程中在制定主体、内容结构、具体实施和价值导向上所体现出的整体特点,阐明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三方面的发展趋势:由注重社会科教师的教学角色到注重新型的解构角色;由注重社会科教师发展的规范化到注重专业化;由注重社会科教学之“器”到注重教学之“道”。诚然,NCSS在促进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化方面的思路是富有灼见的,尤其是其关于社会科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性方面的见解,为世界其他开设社会科以及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国家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方向和经验。但这一摸索和尝试不免存在些许问题,值得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一是从内容上看,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与其说是对社会科教师的专业规范,莫如说相当于一份教学指南;二是没有根据社会科教师的水平分级制定标准,用一部标准去适用于所有发展水平的社会科教师显然是不合适的;三是尽管建立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但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更多地是针对职前社会科教师的培养,而对职后发展关注不够。因而,我们应该避之短,取之长,结合实际对我国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启示:第一,在制定主体上,重视多主体参与德育课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第二,在内容结构上,关注德育课教师的综合素养;第三,在具体实施上,完善相关机制,切实促进德育课教师专业发展。

任佳瑶[2](2019)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以F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发展的逻辑起点,学校如何以整合的方式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图景成为重要课题。借助文献梳理发现,课程整合可以发生在学校、科目及课堂等多个层面,但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即使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也缺乏对课程整合的整体关注,尤其缺乏高中学段的案例。因此,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上海市一所高中开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深度访谈、文本资料和参与式观察是收集数据的渠道。扎根理论取向下的三级编码用于建构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性理论。运用该理论,本研究对学校课程整合展开个案描述、特征分析、问题反思并就未来提出展望。研究显示,该校在整体建设课程之初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学校课程规划、融合课程开发以及课堂跨学科学习都明显体现出整合特征。具体是指,学校以课程规划为载体实现课程建设理念到方案的转化、到现实的落地,经历了先寻求规范后创建特色的过程;教师在学校指引下开发跨学科的融合课程,课程品质随教师主动意识和专业水平提升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以真实问题情境为中心的跨学科学习,配合资源和评价方式的改变,获得知识内化为思维到素养的结果。由此得到,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整合必然超越传统的学科本位,是用一种整体思维统筹学校课程各层各面的整合行为的总称。它由课程规划、科目与课堂教学层面合力推进,也以素养为引领综合设计与实施各个课程要素,并改变课程组织及制度以匹配整体变革。需要反思的是,教师对融合课程的困惑反映出其课程整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和管理者对绩效考核有立场差异,表明课程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仍有不足;管理者对自身专业性的担忧揭示出学校课程整合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支持。为此,应探索整合性科目的设计与实施规程;开发基于目标序列的表现性评价方案;建立教师参与课程整合的长效推进机制;引入多元化资源,形成校内外合作平台,起到减轻教师专业负担,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持续激发人员热情和课程活力的作用。

刘盾[3](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李莎[4](2016)在《农村初中学困生问题研究 ——以阜平县城南庄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学困生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整合分析,为贫困山区的农村初中学困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选择保定市贫困山区阜平县城南庄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该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现状和突出的学困生问题为研究背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该中学的100名学困生和50名学优生,40名一线教师和50名学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山区城南庄中学学困生存在学习成绩滞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技能缺乏,自卑情绪严重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学困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本人通过结合贫困山区的初中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改善贫困山区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对策建议:一、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坚强意志力,加强对学困生心理健康辅导;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学困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三、从课程设置、任课教师安排以及寄宿生管理等方面转化农村中学的管理机制;四、转变山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推行赏识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等。

顾伟华[5](2016)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高考恢复以来,语文教育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语文高考更是饱受诟病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了,这是新课改实施以来颁发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它改变了新课改最初推行的高考改革方案,对语文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回顾并研究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十分必要。论文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选取2004年至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这十二年间的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与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提出的要求;第三部分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第四部分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第五部分为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思考。论文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和形式的内涵及新课改对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新要求进行了阐释梳理;在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中主要从基础知识类、阅读类、作文类这三大板块,在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中主要从试卷结构、试卷题型这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得与失;最后对这十二年来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到具体的思考。希望论文能够为中学师生的语文教学与高考复习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杨洋[6](2015)在《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探 ——以无锡青山中学新疆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优势作用,发挥历史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我国社会管理中历来较为重视的传统手段之一。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历史学科本身的性质、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以及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现状等三个方面。在新时期,高中历史教育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发挥着复杂多样的作用。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出现,使高中历史教学在思想教育功能的重构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探讨内地新疆高中班高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涉及两个实际问题与两类功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就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言,首先,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发展成长,足以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这是贯彻民族平等与发展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与平等,实现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明智之举。但是,由于这一举措仍属初创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探讨非传统课程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现有的高中历史教育体系经过历次改革,逐渐合理化,知识教育功能与相关社会功能并重逐渐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现有高中历史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既包括历史教育本身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也包括对特殊群体的适应问题。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就历史教育的思政功能而言,高中历史课程的功能分为一般性与特殊性功能两部分。前者主要完成人格与人文教育,后者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培育和国家认同教育。对于内地新疆高中班这一特殊教育受众而言,历史教育必须将两个方面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教育功能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层次的整体,其特定的指向性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以价值倾向为核心进行整合,包括历史教学方式和途径等形式的转变。

黄杏芝[7](2013)在《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和浙江两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民意识培育是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素质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础教育工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全面施行公民意识教育,这不仅是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顺应和促进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由于我国公民意识的薄弱,许多人对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内涵、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公民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实践情况等诸多基本问题仍存在模糊的认识。本选题在通过实证调研中的资料分析及样本数据界定我国初中公民意识的内涵,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实施初中公民意识所存在的现状,发现并归纳出现阶段初中生公民意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而对影响当前初中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因素进行现实的扫描,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借用实证调研中数据加以详细论证。在这个基础上,着眼于从学校操作层面、公民意识培育环境创建、公民教育家庭化等方面进行措施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初中生公民意识的长足发展。

吕国东[8](2011)在《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文中提出21世纪需要的和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历史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史政不分,史地不分,历史内容无所不包,涉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艺术,民族等各个方面,如果说语文学科是百科之母,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学科就可以号称百科之父。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谁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谁就具备了人生终身发展的奠基之本和众人羡慕的较高素质。中央电视台一些被国人认可的热播节目当中往往就有它的缩影。如幸运52、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词典和非常6加1等节目参与的优胜者往往就是历史文化素养能力较高的选手。因此,运用多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是完善历史教学的需要,是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粗浅认识、体会和尝试,并运用大量事例加以说明。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部分。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概述;第二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三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的实施策略。

梁影[9](2011)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公民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础工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与社会》走进了中学课堂。这门课程定位于公民教育,是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的综合课程,为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国情、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帮助,学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学习和探究,能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该了课程实施公民教育取得的实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期望能够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发展,同时为公民教育在实践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吴国林[10](2011)在《“并校”背景下促进个人—组织认同的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J校的个案分析》文中认为“并校”是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现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目标的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由于“并校”不可避免地涉及学校人财物资源的再次分配和重组以及相关群体的利益变动,因而“个人—组织冲突”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组织冲突”,实现“个人—组织认同”,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作为研究个案的J校是一所典型的“名校+弱校”的“并校”学校,先后与三所学校进行合并。在“并校”之初,个人—组织冲突现象频繁发生。在本研究中,“个人—组织冲突”是指在个人—组织的互动过程中,与个人和组织的目的、认识和行为等有关的冲突,通常有三种表现:一是目标性冲突,常指冲突对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导向时发生冲突;二是认识性冲突,指的是不同群体或个人在对待某些问题上由于认识、看法、观念之间的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三是感情性冲突,即人们之间存在情绪与情感上的差异所引发的冲突。反映在学校里,冲突具体体现为教师个人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冲突、文化的冲突等。通过对J校个人-组织关系现状——组织形象认同、组织归属、组织沟通氛围、组织公民行为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发现:(1)教师普遍认同学校的组织形象,新并入学校的教师对学校形象的认可度高于本校教师。(2)学校原有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归属感,但是并入教师的组织归属感明显不强。(3)学校沟通渠道出现障碍,沟通氛围尚需和谐。(4)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程度普遍较高,且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针对个案学校的个人—组织冲突的表现及原因,需要实施个人—组织认同策略。它指的是教师个体根据自己的组织形象感知定义自我的一种过程与结果,追求的是与组织一致或归属于组织的感知。在历时三年的“并校”研究中,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在充分寻求促进学校个人—组织认同的外部支持下,学校并校要在三条线上同步、协调进行。第一条线是确定个人—组织认同路径。按照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观点,文化的差异通常由“符号、英雄、仪式、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如是,学校按照J校的符号、英雄、仪式、价值观,逐步开展工作,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靠的、有效的、稳妥的路径。第二条线是确定个人—组织认同策略。从J校并校效果来看,J校选择的“制度整合策略、群体融合策略、学校形象塑造策略”是初步成功的。第三条线是抓学校内涵发展,体现在:抓教学质量的监控、明确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入课堂,知道有效教学是取得高质量的前提;抓教师培训与科研、体会只有教师的能力发展才是学生学力发展的保障。当这三条线拧成一股绳时,个人—组织认同就基本达成。

二、综合文科测试题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文科测试题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1.社会科
        2.教师专业标准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关于美国社会科教师的研究
        2.关于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3.关于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朝向专业”:1971 年社会科教师标准
    一、时代背景
        (一)苏联卫星上天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二)“新社会科”运动对学术型教师的需求
        (三)美国NCATE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化与影响
    二、1971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美国社会科教师的职业准备
        (二)社会科候选教师的选拔与认证
        (三)美国社会科教师的招聘与分配
        (四)其他方面的标准
    三、1971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目标明确,重视社会科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取向
        (二)涵盖内容广泛,重视社会科教师培养的连贯性与发展性
        (三)关注教学环境,重视改善社会科教师教学条件
        小结
第二章 “期待卓越”:1997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标准
    一、时代背景
        (一)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二)美国全面推进学校问责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美国公民教育的转向需要能够培养新型公民的社会科教师
    二、1997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标准的内容分析
        (一)教学愿景:“有效的社会科”
        (二)学科内容标准
        (三)教育学标准
        (四)基于表现本位的评估证据
    三、1997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标准的特点
        (一)在内容上,以社会科课程标准为引导
        (二)在实施上,建立了辅助性配套标准
        (三)在评价上,建立了系统、规范的评估体系
        小结
第三章 “为公民生活而教”:2018 年社会科教师国家培养标准
    一、时代背景
        (一)社会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更为尖锐的批评
        (二)《共同核心州立标准》重新重视社会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实施“C3框架”需要相应的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的支持
    二、2018 年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科教学/教师教育的愿景:“有抱负的教学”
        (二)美国社会科教师的五项核心能力
        (三)美国社会科候选教师的评估体系
    三、2018 年社会科教师国家培养标准的特点
        (一)以综合性的专业素养为落脚点
        (二)聚焦社会科候选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强调社会科候选教师的数据素养
        小结
第四章 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标准的总特点与趋势
    一、美国社会科教师国家标准的总特点
        (一)在价值导向上,注重促进教师发展
        (二)在制定主体上,注重权威性与代表性
        (三)在内容结构上,注重全面性与时代性
        (四)在具体实施上,注重评价引导
    二、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由注重社会科教师的教学角色到注重新型的解构角色
        (二)由注重社会科教师教学之“器”到注重教学之“道”
        (三)由注重社会科教师发展的规范化到注重专业化
第五章 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制定主体上,重视多主体参与德育课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二、在内容结构上,关注德育课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丰富知识素养,构建知识联结
        (二)提升能力素养,突破传统德育教学
        (三)实践道德素养,涵养专业品性
    三、在具体实施上,完善相关机制,切实促进德育课教师专业发展
        (一)建立健全配套机制
        (二)完善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外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论文类
    (四)标准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以F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以整合为共同主题
        二、学校课程整合实践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薄弱部分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整合实践研究仍待补充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概述
        二、课程整合概述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整合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一章 研究方案及其实施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的角色
        三、研究的信度
    第四节 研究过程
        一、梳理宏观思路
        二、选取个案学校
        三、多渠道收集数据
        四、整理与分析数据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F高中课程整合的个案描述
    第一节 规划层面的整合:学校规划课程体系
        一、课程重建始于“需要”
        二、课程图景达到“预期”
    第二节 科目层面的整合:教师开发融合课程
        一、教师的育人观:“好玩”、“自由”与“不一样的教育”
        二、教师的融合课程观:“学科内容的结合”
        三、融合课程的难题解决:“积极性”和“专业性”
        四、课程品质的提升:从“不够”到“不能全开”
    第三节 课堂层面的整合:课堂开展跨学科学习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处理真实问题”
        二、学习过程的保障:“让课程运作起来”
        三、学习评价的变化:“这样一类学生”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F高中课程整合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用整体思维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
        一、从规划、科目及课堂层面合力推进课程整合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综合设计与实施课程要素
    第二节 改变课程组织及制度以匹配整体变革
        一、更新管理结构,形成课程整合的规划与决策团队
        二、激活教师课程主体意识,培育课程整合的师资力量
        三、改变时空资源和管理制度,有效保障课程整合
第四章 F高中课程整合的问题反思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问题反思
        一、教师的课程整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二、教师和管理者对绩效考核存在立场差异
        三、学校课程整合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支持
    第二节 未来展望
        一、探索整合性科目的设计与实施规程
        二、开发基于目标序列的表现性评价方案
        三、建立教师参与课程整合的长效推进机制
        四、引入多元化资源,形成校内外合作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预访谈提纲
    附录二:普通教师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三:课程主管教师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四:F校课程结构简明列表
    附录五:《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课程大纲
致谢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成果

(4)农村初中学困生问题研究 ——以阜平县城南庄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一线教师对农村“学困生”问题的思考
        1.1.2 反思农村初中的教学现状
        1.1.3 学习困难引发农村社会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农村初中
        1.3.2 学困生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2.1 研究的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比较法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4.1 调查问卷编制和主要内容
        2.4.2 访谈提纲的编制和主要内容
    2.5 研究的过程
第3章 阜平县城南庄中学学困生问题调查统计与分析
    3.1 学困生自身查问题统计与分析
        3.1.1 学生基本情况
        3.1.2 学习兴趣和态度
        3.1.3 学习能力和方法
        3.1.4 心理状况
        3.1.5 学困归因分析
        3.1.6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
        3.1.7 学困生与电子网络
        3.1.8 调查结论
    3.2 家庭信息调查统计与分析
        3.2.1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
        3.2.2 家庭成长环境
        3.2.3 家长的教养方法
        3.2.4 家庭因素调查的结论
    3.3 学困生的学校因素调统计与分析
        3.3.1 家长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调查
        3.3.2 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3.3.3 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3.3.4 学校因素调查的结论
第4章 农村初中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4.1 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因素
        4.1.1 基础知识薄弱,知识储备低
        4.1.2 学习能力低下、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良
        4.1.3 兴趣和目的的缺失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4.2 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因素
        4.2.1 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
        4.2.2 家长文化偏低,教育方式不科学
        4.2.3 对学习不重视
    4.3 学校因素
        4.3.1 学校管理制度的弊端
        4.3.2 寄宿生管理不当
        4.3.3 教师综合素质低
        4.3.4 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
第5章 改善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对策建议
    5.1 转变学困生的自身状况
        5.1.1 加强心理辅导
        5.1.2 坚定学习目标
        5.1.3 培养学习兴趣
    5.2 转变贫困山区的学困生家长
        5.2.1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5.2.2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5.3 完善贫困山区农村中学的管理体制
        5.3.1 课程设置多样化
        5.3.2 任课教师安排合理化
        5.3.3 寄宿生管理规范化
        5.3.4 教育评价机制多元化
    5.4 转变山区教师的教育理念
        5.4.1 用爱浇灌事业,推行赏识教育
        5.4.2 加强师德修养,平等对待全体学生
    5.5 转变山区教师的教学方式
        5.5.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5.5.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一、高考的内涵
        二、语文高考的内涵
        三、语文高考试题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语文考试时期
        二、近代语文考试时期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语文考试时期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提出的要求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目标等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总体要求
        二、评价建议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具体要求
    第二节 语文考试大纲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一、考试性质与考试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三、考试形式
第三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
    第一节 基础知识内容的改革
        一、现代汉语知识
        二、古代汉语知识
        三、古代诗词识记
        四、语言表达
    第二节 阅读内容的改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三节 作文内容的改革
        一、作文考查能力
        二、作文考查内容
    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改革的得与失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
    第一节 语文高考试卷结构的改革
        一、试卷的结构
        二、语文试题的主客观题及内容赋分比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的改革
        一、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含义
        二、语文高考试卷题型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改革的得与失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思考
    第一节 理念坚守
        一、坚持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选拔理念
        二、坚持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基础知识内容的改革反思
        二、阅读内容的改革反思
        三、作文内容的改革反思
    第三节 语文高考试卷形式改革的思考
        一、坚持科学性与语文性相结合
        二、活用现有题型、开发新题型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着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政策规章类
    五、主要参考期刊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探 ——以无锡青山中学新疆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一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由来和发展
    第二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思想现状
    第三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及问题
        一、内地新疆高中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二、内地新疆高中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
    第一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课程的设置
        一、内地新疆班的现有高中历史课程
        二、内地新疆班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内地新疆高中班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与课堂实践
        一、历史教育与心理培养
        二、历史教育与道德建设
        三、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
        四、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
        五、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六、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7)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和浙江两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三)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选择
        2.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1. 视角的创新
        2. 方法的创新
二、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 爱国意识
        1. 爱国情感强烈,劳动光荣观念相对较弱
        2. 环保意识强烈,但人际不信任因素明显
    (二) 民主意识
        1. 初步具备民主意识
        2. 不热衷参与国家及政府管理
    (三) 文明规则意识
        1. 自我行为文明规则意识强烈
        2. 监督他人遵守规则意识弱
    (四) 法律意识
        1. 法律意识总体不强
        2. 人情及权力等其他影响较大
    (五) 自由意识
        1. 政治自由意识不明显,议政倾向力不够
        2. 自由权利意识不强,臣民思想泛滥
    (六) 责任意识
        1. 能积极关注时事动态
        2. 对公共事务关心不够,醉心于私人领域
三、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因素探讨
    (一) 社会环境因素
        1. 大众传媒影响
        2. 文化资源环境
    (二) 学校教育教学
        1. 教学模式及方法
        2. 课程的教材编写
        3. 教师素质
    (三) 家庭教育的影响
        1. 家长的基本文化素质
        2. 家庭经济状况
        3. 家长的公民意识理念
四、初中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对策探讨
    (一) 构建健康开放的社会环境
        1. 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
        2.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弥补文化资源环境的不平衡
    (二) 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
        1. 突出初中生公民意识践行环节
        2. 加强以公民意识为主导的校本课程建设
        3. 完善初中生公民意识评价体系
        4. 更新教学模式及方法
        5. 促进师资力量的提高
    (三) 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
        1. 家庭环境对公民意识的影响
        2. 家庭教育的影响方式
附录A 初中生公民意识结构因子旋转负载矩阵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概述
    (一) 课题含义解读
    (二) 理论依据
    (三) 必要性
二、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 学生的现状
    (二) 教师的现状
    (三) 整合教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三、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的实施策略
    (一) 实施的主要途径
    (二) 整合教学效果
    (三)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己有研究综述及反思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与实施公民教育的相关性
    一、课程的发展轨迹
        1、我国公民教育的轨迹概要
        2、我国社会科课程的演变
        3、当前《历史与社会》课程开设情况
    二、课程中关于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分析
        1、关于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3、人教版教材中相关内容分析
第二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与教学层面
        1、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2、教师教育投入的变化
        3、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4、师生关系的转变
    二、学生与学习层面
        1、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层面
        1、对教师的评价方式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3、学业考试的方式
第三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沿袭传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传统观念依旧存在
        2、传统体制的负面影响
        3、应试教育带来的阻碍
    二、操作层面的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1、教学方面
        2、课程标准方面
        3、教材方面
        4、课程资源方面
    三、家庭教育对公民教育实施的不利影响
        1、家长的基本文化素质方面
        2、家长的价值观念方面
        3、家长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方面
    四、社会大环境对实施公民教育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2、社会的制度条件不健全
        3、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对改良《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组织保障
        1、加大政府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力度
        2、更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观念
        3、改革人事制度,增强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公民教育专任教师队伍
        2、加强对在职任课教师的培训
    三、《历史与社会》课程自身的改进和完善
        1、两个课程标准的统一
        2、教材的不断完善
        3、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四、改进评价的方式和手段
        1、以公民教育的要求为评价依据
        2、改进评价的方式
        3、正确认识评价对象
    五、构建有利于实施公民教育的环境
        1、构建良好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争取家长支持,构建良好家庭环境
        3、构建有利于实施公民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结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并校”背景下促进个人—组织认同的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J校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并校”的背景——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策略
        (二) 个人—组织冲突——“并校”后学校面临的主要难题
        (三) 个人—组织认同——保障资源整合效应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
        (一) 个人—组织冲突
        (二) 个人—组织认同
    四、研究综述
        (一) 国内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并校”背景下个人—组织关系的现状研究
    一、个案学校个人—组织关系的问卷调查
        (一) 学校个人—组织关系的维度设计
        (二) 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与具体实施
        (三) 调查的结果
    二、个案学校个人—组织关系的问题分析
        (一) 理念冲突
        (二) 制度冲突
        (三) 人际冲突
第二章 个案学校个人—组织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并校”中的校际差异
        (一) 校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二) 校际制度与执行方面的差异
        (三) 校际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直接原因:“并校”中的沟通不畅
        (一) 校际领导之间的沟通
        (二) 校领导与并入学校教师的沟通
        (三) 校际教师之间的沟通
    三、隐性原因:“并校”中的教师情绪波动
        (一) 归属感缺乏导致教师产生消极情绪
        (二) 自信心缺乏导致教师产生不良情绪
第三章 促进个案学校个人—组织认同的对策探索
    一、充分寻求促进学校个人—组织认同的外部支持
        (一) 向上级组织"要价"
        (二) 与同级组织协商
    二、有效实施促进学校个人—组织认同的多元策略
        (一) 学校形象塑造策略
        (二) 价值认同策略
        (三) 群体融合策略
        (四) 制度整合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综合文科测试题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欣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以F高中为例[D]. 任佳瑶.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4]农村初中学困生问题研究 ——以阜平县城南庄中学为例[D]. 李莎. 河北大学, 2016(02)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D]. 顾伟华.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4)
  • [6]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探 ——以无锡青山中学新疆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D]. 杨洋. 苏州大学, 2015(06)
  • [7]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和浙江两省为例[D]. 黄杏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8]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D]. 吕国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研究[D]. 梁影. 复旦大学, 2011(01)
  • [10]“并校”背景下促进个人—组织认同的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J校的个案分析[D]. 吴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文科综合考题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