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A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红,吴文龙[1](2021)在《NAA处理对蓝莓果实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蓝莓"夏普蓝"着果初期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进行处理,分析其对果实单果质量及主要营养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质量呈双"S"型变化,其中仅75 mg·L-1 NAA处理成熟果实单果质量较对照显着提高。喷施100 mg·L-1 NAA对提高成熟果实的花色苷、多酚含量作用显着,而200 mg·L-1 NAA处理可显着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测定果实中元素含量,发现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100和200 mg·L-1NAA处理后的果实中均显着上升,其他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在不同处理果实中差异明显。因而,适宜浓度的NAA处理对"夏普蓝"成熟果实品质改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琼[2](2018)在《枇杷属植物种间杂交后代的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枇杷属植物26个种中只有普通枇杷一个栽培种,为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或乔木。该种的遗传基础较窄,性状表现单一。另一方面,我国的枇杷属野生资源丰富,其间蕴含了许多优良的遗传性状(抗旱、抗寒、抗虫、种子数少等),通过远缘杂交等方法进行枇杷种质创新,是枇杷遗传改良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6-2018年进行,对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野生枇杷种质资源圃及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从化民乐基地栽培的共四批9个种间杂交组合共计200多份种间杂交后代植株进行生长结果习性观察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枝梢生长。观察表明:枇杷种间杂种的成花结果枝主要来自夏梢和春延夏梢,因此,观察的重点锁定夏梢,尤其是在种间杂种与其亲本的夏梢萌发期和长度的差异上。多数种间组合的母本为栽培枇杷(1个组合例外),父本为野生枇杷,其种间杂种后代的夏梢萌发期与亲本不同,有早于双亲的,也有迟于双亲的,这种“超亲遗传”具有潜在的价值。其中,‘解放钟’×栎叶枇杷杂交后代的夏梢抽梢期在4月25日-5月20日,母本解放钟的夏梢抽梢时间为5月5日-6月15日,父本栎叶枇杷的夏梢抽梢时间为6月1日-7月15日,其杂交后代抽梢时间提前至少10天;‘解放钟’×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杂交后代的夏梢抽梢期在6月10日-7月30日,台湾枇杷恒春变型的夏梢抽梢时间为7月3日-7月下旬,其杂交后代抽梢时间比母本推迟了近一个月,比父本略早,但夏梢停长期相近,且遗传了父本不抽第二次夏梢的特性;其他几个以大渡河枇杷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杂种后代也同样继承了不抽第二次夏梢的习性。种间杂种后代的花期相对集中所有杂交后代的花期都集中在12月-翌年1月,基本上比母本略迟一点,而与其父本可大致分为秋冬季开花和春季开花的情况截然不同。其中栎叶枇杷花期集中在9月-翌年2月,‘解放钟’花期在12月-1月,‘解放钟’×栎叶枇杷杂交后代的花期与母本解放钟类似,与父本的长花期情况不同;台湾枇杷花期在3月-4月,‘解放钟’×台湾枇杷杂交后代的花期较早于父本台湾枇杷,提前了90天左右;台湾枇杷恒春变型花期在12月-翌年2月,‘解放钟’×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杂交后代的花期早于父本结束终花期;大渡河枇杷枇杷花期在10月-11月,‘解放钟’×大渡河枇杷杂交后代的花期比大渡河枇杷推迟了60天左右。同一植株不同年份,花期差别不大;同一年份同一枇杷属杂交后代不同植株,花期差异较小,性状相对稳定。果实性状方面,各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都出现了若干表现优良的植株,具体表现是单果种子数少,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平均单果重比父本大,果实纵横径也较大,果实口感佳。‘解放钟’×栎叶枇杷杂交后代的一些优株单果种子数少、可食率高,例如:JL53单株,单果平均种子数最少,为1.1个,JL59单株种子数为1.2个,可食率最高,为91.39%。‘解放钟’×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杂交后代单株JTH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48,其中个别单果高达20.95,口感较佳。杂种后代的平均单果重无一例外,均低于母本解放钟,但一些优株明显表现“趋中变异”,单果重明显大于父本,例如‘解放钟’×台湾枇杷的杂交后代JT8,平均单果重为9.97 g,远高于台湾枇杷的3.36g。据此,本研究进一步实施了一些组合的回交,期望回交后代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栽培枇杷的经济性状的同时,更多地吸收野生枇杷种子少、可食率高和TSS高等方面的优点。另外,对各个优选杂交后代植株种子统计萌发率,所有种类萌发率均高于65%。在‘解放钟’与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杂交的后代JTH2中发现石细胞,在‘解放钟’和台湾枇杷杂交后代JT8果实中也发现了石细胞。分别对它们进行提取测定,石细胞分别占比2.77%、0.79%,虽低于梨果实中的石细胞比例,但却是对枇杷果实中的石细胞进行定量测定的首次报道。
汪以[3](2018)在《枇杷杂交新品种选育及肉色等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我国南方重要果树,广东省气候、温度等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发展枇杷产业。但广东枇杷栽培历史较短,且引种的?早钟6号?、?解放钟?、?大五星?等品种在广东种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因此,需培育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消费习惯的新品种,从而更好发展广东省枇杷市场。本研究选择?早钟6号?和西班牙大果型枇杷品种?Javierin?、?Peluches?、?Marc?和?Ullera?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研究,培育出兼具大果和优质特征,适于市场消费,具有广东省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本文主要对?早钟6号?作母本,西班牙大果型枇杷品种?Javierin?、?Peluches?、?Marc?和?Ullera?作父本的正交组合后代单株的果实性状(包括平均单果重、TSS含量、种子数、果肉颜色、果形、果实风味)进行评价;并以平均单果重或者TSS含量超过?早钟6号?为标准,选出较优单株(株系),进行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同时,对果肉颜色、果实大小、TSS和成熟期等的遗传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优良株系的复选和品系的决选。主要结果如下:1.复选出的潜力株有ZJ9、ZJ77、ZJ191、ZJ193、ZJ176和ZU7,它们的TSS含量均在11%左右,比?早钟6号?高,平均单果重也达到40 g左右,高于?早钟6号?。2.决选的?早佳5号?、ZJ90、?早佳8号?、?早西白?和ZM15这5个品系中,主要选育出了?早佳5号?新白肉品种并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部分选育的?早西白?和?早佳8号?白肉新品种于?早佳5号?之后也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成为广东省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3.对枇杷果肉颜色的遗传现象做了初步观察,亲本都是黄色,杂交一代却出现了一些白色,而且白肉的枇杷果品质总体上优于黄肉,初步观察推测黄肉对白肉有3:1的显隐性关系。
崔二娟[4](2017)在《药剂处理减轻‘红香酥’梨果实采前落果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容易受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津河北等地梨树的采前落果严重,本文主要是研究哪种药剂处理对‘红香酥’采前落果的效果更好。本实验通过在‘红香酥’梨果实发育期喷洒不同浓度的NAA,2,4-D,对氯苯氧乙酸,氯化钙,并喷洒清水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定期进行落果率的观测、测量叶绿素a、测量叶绿素b、测量叶绿素总量;测量各项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EVAP)、测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果胶脂酶(PE)的活性以及纤维素酶(CX)的活性;定期测量单果重等指标,做果柄离区切片;并在采收期测果实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度、VC含量的指标。为生产上防治‘红香酥’梨采前落果提供参照。研究结果表明:1.叶面喷施2,4-D(20mg/L)或对氯苯氧乙酸(10mg/L)防治‘红香酥’梨采前落果效果最好,落果率分别下降10.6%和10.57%。2.叶面喷施合适浓度的奈乙酸、2,4-D、对氯苯氧乙酸、氯化钙能提高了‘红香酥’梨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果肉硬度)。C2(20mg/L PCPA)和D2(0.4%Ca Cl2)糖酸比比对照高。3.叶面喷施奈乙酸、2,4-D、对氯苯氧乙酸、氯化钙能提高‘红香酥’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其中氯化钙(0.5%Ca Cl2)效果最好,提高了4.87μmol.m-1.s-1。NAA(30mg/L)有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4.2,4-D(20mg/L)和对氯苯氧乙酸(10mg/L)处理能有效抑制‘红香酥’梨果柄离区的形成。5.Ca Cl2(0.5%)有助于降低果胶酯酶活性(CX);对氯苯氧乙酸(10 mg/L PCPA)和奈乙酸(20mg/L NAA)可以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活性。奈乙酸(20mg/L)可以降低CX酶活性。
李靖[5](2017)在《枇杷突变材料鉴定及果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AD+-SDH变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系蔷薇科枇杷属,因其果子形似琵琶而得名,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树种和名贵特色果树之一。枇杷果实色泽美观,果肉柔软多汁,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同时具有化痰、止咳、生津润肺、促进食欲和帮助消化等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改变,生产中枇杷品种问题日益突出,红肉型枇杷虽然果大,但风味淡,口感差;白肉型枇杷肉质细腻、口感极佳,但果实较小,耐贮性差等品种问题已不能满足枇杷产业特色资源的需要。因此加速培育高品质枇杷新品种是我国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枇杷果实品质是决定枇杷商品性的最重要因素,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利用分子标记挖掘枇杷果实品质形成关键基因,可获得果实品质重要性状基因的紧密连锁标记,将其用于枇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大大缩短枇杷新品种的选育时间。本研究以项目组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发现的变异植株(普通红肉型枇杷树干中部发现一芽变枝,该枝结出的果实为白肉变异类型)为材料,采用田间表型、室内生理生化、分子标记鉴定及克隆测序等手段,明确了变异植株的野生型(TBY)和突变型(TBW)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差异,获得了 TBY和TBW之间2条多态性特异片段,克隆分析了NAD+-SD 基因在TBY和TBW及9个对照枇杷材料中CDS序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明确了 TBY与TBW物候期、叶及果实品质差异。TBY和TBW的枝梢抽生时期、植株的始花期、盛花期以及终花期都十分相近,但TBW果实的开始成熟期比TBY果实的开始成熟期晚7d左右;TBY与TBW叶片的叶齿密度、叶齿深度、叶尖形状、叶横切面形状、叶上表面绿色程度等形态指标基本相似,TBW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明显长于TBY,叶片厚度却薄于TBY;TBY和TBW果实果形、果皮和果肉颜色等外观品质存在较大差异,TBY果实的果形为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肉橙红色,TBW果实的果形为近圆形,果皮黄色,果肉黄白色;TBY与TBW果实的果肉质地存在一定差异,TBY果实的果肉质地疏松,TBW果实的果肉质地细嫩,TBW果肉粗纤维含量比TBY果肉粗纤维含量低12.5%,TBW果实的可食率比TBY低5%;TBY和TBW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TBW果实的果糖、蔗糖含量分别高出TBY果实的果糖含量14.9%、蔗糖含量90.9%,TBW果实相对甜度高出TBY24.5%;TBY和TBW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相同,均为4.53mg/100g,TBY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大大高于TBW,TBW仅为TBY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的7.55%;通过TBY、TBW嫁接植株的果实品质分析,进一步证明TBW白肉变异性状是稳定的。2、利用SSR、I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对TBY和TBW基因组模板检测,发现116对SSR标记和9x11 SRAP引物对组合所扩增条带在TBY和TBW样本中均未检测到多态性;95条ISSR引物检测表明,其中40条引物扩增较好,每条引物可以扩增出5~12条DNA片段,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8.2条DNA片段;7 条 ISSR 引物 UBC807、UBC813、UBC834、UBC842、UBC854、UBC880 和UBC881在TBY和TBW材料间存在不显着的多态性,这些条带扩增较弱并且不稳定,其它ISSR引物扩增条带在TBY和TBW材料间不存在差异;SSR、ISSR、SRAP标记结果表明,TBY和TBW的DNA基因组背景几乎一致,二者之间多态性片段极少,从分子水平证实TBW为TBY植株的芽变枝。3、通过对7条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以及前人的OPH-01/1800bp标记多次重复扩增,获得 UBC854(TB1)、UBC813(TB2)、OPH-01/1800bp(TB3)3 条多态性条带,大小分别为1369 bp、535 bp、1719 bp,这3条差异片段均在TBY出现,在TBW缺失。通过NCBI数据库tblastx比对,TB1为非特异扩增片段,TB2碱基序列与枇杷果实发育中编码依赖NAD的山梨醇脱氢酶蛋白基因、苹果或梨属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蛋白基因等有较高同源关系;TB3与编码梨F-box蛋白、S-核酸酶和S核糖核酸酶及苹果MdSFBB9S9-α、S9核糖核酸酶和MdSFBB9S9-β等基因同源性较高。4、克隆TBY、TBW、大五星、黄丰、茂木、大白梨、白沙、贵妃、香钟11、晚钟518和新白8号果肉的NAD+-SDH基因CDS序列,发现相对于TBY和其它9个对照枇杷品种,TBW果肉的NAD+-SDH基因CDS序列存在3个SNP变异位点,其变异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3个SNP相应氨基酸的变异对NAD+-SDH基因功能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5、对NAD-SDH酶活性、山梨醇及果糖含量测试表明,相对于TBY,从果实转色到成熟TBW的NAD-SDH酶活性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山梨醇含量呈现高高低的变化,果糖含量突变型则一直高于TBY;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BW成熟果肉NAD+-SDH基因的表达量比TBY低5倍左右;NAD-SDH酶促进枇杷果实的山梨醇转化生成果糖,分析推测,3个SNP位点变异可能导致成熟期TBW枇杷NAD-SDH酶过多地促进山梨醇转化合成果糖,从而使果糖含量增高,转录后mRNA表达丰度相对降低,NAD+-SDH基因可能是导致TBW枇杷果肉颜色和糖分变异的关键基因。
张瑜[6](2017)在《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低温贮藏是果蔬保鲜的一种重要方法,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冷敏性果实,其长时间贮存于低温环境中因对低温敏感而容易引发果实的冷害。本文以“解放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热水(Hot water treatment)和甜菜碱(Glycine betaine,GB)复合处理控制枇杷果实冷害的适宜条件,并探讨了二者复合处理对减轻枇杷果实冷害的机理,希望能为复合处理在实际应用方面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建立了不同温度的热水(40-50℃)、不同浓度的GB(5-15m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5-15min)复合处理条件对品质响应值褐变指数、出汁率、硬度的响应曲面模型。经检验,该模型极显着,且拟合程度高,试验误差小。通过对RSM图的分析,明确了热水浸泡温度、GB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果实冷害症状的作用,并综合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我们优化得到了热水和GB复合处理保鲜枇杷果实的最佳组合模式:热水处理温度45℃、GB浓度10mmol/L、处理时间1Omin。2.45℃热水和10mmol/L GB复合处理较单独的热水或GB处理更为有效地抑制了枇杷果实的褐变发生、出汁率的下降和硬度的上升,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的下降,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复合处理能维持较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还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下降,减少了 H202和O2·-的累积,从而减轻了果实的冷害。研究发现,复合处理使枇杷果实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能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保证了低温胁迫下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增强了枇杷果实的抗冷性。3.45℃热水和1 Ommol/L GB复合处理增强了冷藏期间果实的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转移酶(OAT)活性,降低了 PDH活性,因此促进了脯氨酸的合成,同时也诱导提高了谷氨酸脱羧酶(GAD)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活性,从而增加了果实体内Y-氨基丁酸(GABA)和GB的含量。这三种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有利于维持细胞膜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功能,从而提高果实的低温胁迫能力,减缓冷害发生。
王淑群[7](2016)在《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植物,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国枇杷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20个种类(包括种、变种和变型),但只有一个种,即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为栽培种。栽培种的离体培养、形态建成和植株再生已有不少研究;而19个野生种在这些方面却鲜有研究。因此,开展野生枇杷的离体形态建成及其相关研究,对于野生种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栽培枇杷品种‘解放钟’为基础材料,设计不同的激素组合以及碳源种类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的影响,进而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南亚枇杷窄叶变型(南亚窄叶)、广西枇杷、台湾枇杷以及本课题组获得的杂交材料‘解放钟’枇杷×栎叶枇杷和‘解放钟’枇杷×台湾枇杷;第二部分是从第一部分的结果中选取生长较好的愈伤组织,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了解枇杷离体形态建成过程;第三部分是从第一部分中选取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利用HPLC测定愈伤组织中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以期获得可溶性糖与枇杷离体形态建成关系的基础资料。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MS+BA0.2 mg/L+KT0.2 mg/L+2,4-D1.0 mg/L+蔗糖30 g/L适用于诱导‘解放钟’枇杷、南亚窄叶、台湾枇杷、‘解放钟’枇杷×栎叶枇杷和‘解放钟’枇杷×台湾枇杷组培苗叶片的愈伤组织,除了‘解放钟’枇杷愈伤诱导率为93.00%,其余的都为100%。而同样的培养基,对于‘解放钟’田间植株叶片愈伤诱导率仅为11.00%左右,褐化率却有89.00%左右。广西枇杷组培苗叶片在MS+BA0.4 mg/L+KT0.2 mg/L+2,4-D1.0 mg/L+蔗糖30 g/L或者MS+BA0.2 mg/L+KT0.4 mg/L+2,4-D1.0mg/L+蔗糖30 g/L这两种培养基上均可以获得98.20%左右的愈伤诱导率。(2)‘解放钟’枇杷、南亚窄叶和广西枇杷组培苗叶片愈伤诱导过程中,以蔗糖或者山梨醇为碳源的愈伤诱导率比以葡萄糖为碳源的高,而且愈伤组织质量也较好。但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能力较低。‘解放钟’胚性愈伤组织在MS+KT3.0 mg/L+NAA1.0 mg/L+蔗糖30 g/L和MS+KT3.0 mg/L+NAA0.1 mg/L+2,4-D0.1mg/L+蔗糖30 g/L这两种培养基上可分别获得2.00%和4.00%的生根率,但生根的愈伤组织不能再分化出芽。而野生枇杷的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很高,形态建成能力差。南亚窄叶,广西枇杷和台湾枇杷茎段只有在MS+BA 1.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或NAA0.3 mg/L的培养基上能有一定的形态建成能力,芽苗数较高和长势也较好。(3)离体形态建成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解放钟‘枇杷愈伤组织能形成明显的拟分生组织、维管结节以及畸形体胚,南亚窄叶和广西枇杷愈伤组织大多形成畸形的体胚,这些畸形体胚不能发育成苗。(4)愈伤组织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因培养基中附加的激素的种类、浓度和碳源而异,虽然培养基中添加山梨醇可提高愈伤组织山梨醇含量,但分裂旺盛的愈伤组织山梨醇含量一般都很低,而且山梨醇含量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率较高,再分化较困难。结果表明:虽然山梨醇是枇杷等蔷薇科糖代谢的主要成分,但它并未显示出对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的促进作用。
范鸿鹏[8](2016)在《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并在枇杷生长发育关键期施用三种叶面喷施液,研究其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筛选出最佳叶面喷施液组合,以得到能有效提高枇杷果实品质和可食率及光合作用的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方法。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五星’枇杷果实的果肉与种子生长发育均为单S曲线型,即慢-快-慢,但果肉与种子的快速生长期时间有所不同,果实纵、横径与果实发育变化规律相同。添加了叶面营养液的各处理不会改变果实纵、横径变化规律,仍然为单S型变化规律,各处理的纵、横径增长速度显着加快,观测期内的净增长量显着高于对照,证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促进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其中喷施添加了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叶面液处理效果最好,果实成熟时平均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为4.480 cm和4.108 cm,分别高于清水处理的对照0.986 cm和0.887cm。2.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都能有效提高枇杷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果实成熟期提前了5天左右,且果实整齐度有明显的提高;添加了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较喷施清水的处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37.37%,果实体积提高了26.17%,果实可食率提高了7.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比喷清水的对照分别提高了7.08%、26.53%、35.98%、90.78%、17.45%,总酸含量降低了29.11%。爱多收、壮果蒂灵和绿芬威叶面营养液喷施后,对果实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果皮厚度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着差异;外观品质主要表现在减少了果面斑点,果实成熟后颜色更红,果皮更容易剥离,添加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组合对提高枇杷外观品质效果最好;添加了壮果蒂灵的处理能显着使‘大五星’枇杷果蒂增粗,其中同时添加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处理果蒂最粗达到0.454cm,较喷施清水的对照提高了51.33%,有利于营养物质流向果实内,促进果实生长发育。3.绿芬威能有效提高‘大五星’枇杷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添加了绿芬威的处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都有显着提高,在枇杷开花前(9月)只喷施了绿芬威的处理叶绿素总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5.46 mg/g和12.45μmolCO2/m2.s,分别高于喷施清水的对照30.94%和25.88%;在枇杷果实细胞快速分裂期(3月)喷施了绿芬威和壮果蒂灵组合的处理叶绿素总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2.61mg/g和7.79 μmolCO2/m2.s,分别高于喷施清水的对照78.77%和44.53%;在枇杷果实细胞快速膨大期(4月)只喷施了绿芬威的处理叶绿素总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4.26 mg/g和10.45 μmolCO2/m2.s,分别高于喷施清水的对照31.89%和29.17%。
陶炼[9](2013)在《枇杷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单性结实iaaM基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建立了‘大五星’枇杷花药离体培养及成年植株叶片高频再生体系,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及花粉管通道法,将单性结实iaaM基因导入枇杷,研究结果如下:1.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通过间接胚胎发生建立了枇杷花药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直径存在相关性,横径为4.68mm左右、纵径为4.52mm左右的花蕾(此时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适宜用于枇杷花药胚状体的诱导;4℃低温处理2d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89%;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0.5mg/L+6-BA2.0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33%;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0.05mg/L+NAA0.01mg/L+IBA0.05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69%;枇杷花药胚状体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为MS+ZT0.05mg/L+NAA0.02mg/L+IBA0.02mg/L,增殖系数达5.8;枇杷花药胚状体经4℃低温+饱和CaCl2脱水处理7天后接种于萌发培养基1/2MS+蔗糖30g/L上,胚状体成苗率最高,为78.2%;将再生植株移栽入配比为腐熟有机肥:园土:锯末=1:2:1的基质中时,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5.25%。2.以12年生‘大五星’枇杷幼叶为外植体,成功再生出了完整植株。重点研究了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取材时间、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芽苗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叶片的灭菌处理以先用75%酒精处理12s,后用0.1%的升汞处理8min为宜;取材时间以春季最佳,愈伤组织启动萌发时间最快,平均为20.3天,诱导率为81.6%;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MS+BA0.5mg/L+2,4D0.5mg/L,在此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9.2%;适宜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是MS+BA0.5mg/L+2,4D0.25mg/L,愈伤组织在此培养基上增殖最快,增殖系数达4.11;叶片基部的再生能力强于叶中部及叶尖;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配方是MS+TDZ0.8mg/L+NAA0.3mg/L+AgN030.2mg/L,芽诱导率为30.6%;芽苗增殖适宜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3mg/L+Tryptone750mg/L,增殖系数最高,为3.7;芽苗在1/2MS+NAA0.5mg/L培养基上,可获得86.92%的生根率。生根试管苗炼苗后,移栽到无菌锯末、泥炭和腐殖土(1:3:1)中,经过精心的温度和水分管理,可获得92.1%的成活率。3.以‘大五星’枇杷花药胚状体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单性结实iaaM基因,探讨卡那霉素浓度、预培养时间、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以及乙酰丁香酮浓度等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最佳浓度为100mg/L,花药胚状体经预培养2-3d,农杆菌侵染15min,共培养3d,共培养基中加入AS10mg/L,最适合进行遗传转化。抗菌素选用250mg/L的头孢霉或安比西林750mg/L脱菌效果较好。采用此转化体系进行遗传转化,最终获得了16个卡那霉素抗性芽,对抗性芽次生胚进行iaaM和NPTII基因的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显示有9个胚系扩增出了预期目的条带,PCR阳性率为56.25%,进一步对抗性芽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其中有8个胚系出现了明显的杂交信号,表明iaaM基因已导入枇杷胚状体中,转化率约为0.5%。4.利用枇杷叶片愈伤组织为受体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了预培养时间、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以及乙酰丁香酮浓度等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的最佳浓度为90mg/L,叶片愈伤组织经预培养6d,农杆菌侵染20min,在含有AS5mg/L的共培养基中共培养3d,最适合进行遗传转化;抗菌素选用300mg/L的头孢霉脱菌效果较好;采用此体系进行遗传转化,从1500块愈伤组织中最终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124块,随机抽取8块进行iaaM和NPTII基因的PCR扩增鉴定,结果显示其中6块扩增出了预期条带,PCR阳性率为75%,进一步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6块出现了明显的杂交信号,证实iaaM基因已导入枇杷愈伤组织基因组中,表明根癌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枇杷叶片的愈伤组织是完全可行的,为以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枇杷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5.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对枇杷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将携带iaaM和GUS基因的Pbi121质粒DNA导入枇杷,结果表明:最佳注射时间为授粉后60h,此时花粉管已到达胚囊;采用“切除柱头+整个花柱”的方法注射外源DNA,转化率最高,为2.6%;随着注入外源DNA浓度的增加,坐果率逐渐降低,DNA浓度为500μg/ml是适宜的DNA注射浓度,坐果率为11.8%,而转化率可达3.2%。
李丽秀[10](2013)在《枇杷种质限制生长保存及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克隆及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首先以“早钟6号”枇杷为材料,进行胚培养及其试管苗保存条件的优化研究,并离体保存了21份枇杷资源的试管苗;同时,以“早钟6号”试管苗叶片为材料,克隆得到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ETR、ERS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CAT的cDNA全长序列,并以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不同时期叶片为材料,进行ETR、ERS、CAT等3个基因及本实验室音建华(2010)已克隆的2个基因ACS和ACO在离体保存过程中表达量的qPCR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枇杷胚培养及试管苗的获得以早钟6号枇杷幼胚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GA3及光质对幼胚萌发率的影响。不同浓度GA3对幼胚的萌发影响较大,其中1/2MS+0.2mg·L-1NAA+0.5mg·L-16-BA+0.5mg·L-1GA3的萌发率最高;不同光质对枇杷幼胚对幼胚萌发率影响不大,红光、蓝光均促进幼胚萌发。在枇杷成熟胚培养中,6-BA对枇杷成熟胚萌发率影响最大,NAA影响最小,适合的萌发培养基为MS+0.5mg·L-12,4-D+1.0mg·L-16-BA+0.5mg·L-1NAA。2枇杷试管苗的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将枇杷幼胚萌发得到的试管苗,接入添加不同浓度的TDZ或KT的增殖培养基中,研究TDZ或KT对枇杷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合枇杷试管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0.1mg·L-1NAA+1.0mg·L-1TDZ或MS+0.1mg·L-1NAA+0.5mg·L-1KT。最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0.5mg·L-1NAA+0.2mg·L-1IBA+1/2MS,生根率为93.095%。321份枇杷种质资源试管苗的离体保存研究本试验将枇杷试管苗接入1/3MS+4.0mg·L-1PP333培养基上,分别置于4种不同光质下培养,探讨不同光质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红光有利于枇杷试管苗的离体保存,枇杷试管苗在红光条件下,离体保存效果较好,保存11个月时,试管苗存活率仍有70%以上。另外,收集21份枇杷资源,将枇杷胚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并直接对21份枇杷资源进行离体保存,21份枇杷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存在差异。4枇杷试管苗叶片乙烯受体基因ETR基因的克隆以枇杷试管苗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得到3条ETR1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Ej-ETR1a、Ej-ETR1b、Ej-ETR1c,编码相同的741个氨基酸;4条ETR2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Ej-ETR2a、Ej-ETR2b、Ej-ETR2c、Ej-ETR2d,编码相同的741个氨基酸。各基因cDNA序列GenBank检索号分别为JX307084、JX307087、JX996185、JX307089、JX307090、JX307091、KC709505。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两类ETR蛋白均是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在N-端疏水区存在3个跨膜区,属于跨膜蛋白;有一个螺旋卷曲结构,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中,具有8个保守结构域,均属于ethylene sensor家族;ETR1蛋白具有30个功能位点,32个磷酸化位点,ETR2蛋白有28个功能位点,35个磷酸化位点,两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5.28%,均属于乙烯受体ETR1亚家族5枇杷试管苗叶片乙烯受体基因ERS基因的克隆从枇杷试管苗叶片中克隆得到1条ERS cDNA序列,全长2170bp,编码673个氨基酸,GenBank检索号为JX307088。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该蛋白为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除了近N-端的3个跨膜区域外,Ej-ERS蛋白还有294-315aa及320-341aa两处跨膜区;该蛋白有1个螺旋卷曲结构,28个功能位点,26个磷酸化位点,与枇杷ETR1、ETR2同属于乙烯受体ETR1亚家族。6枇杷试管苗叶片CAT基因的克隆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枇杷试管苗叶片中得到6条CAT cDNA序列全长,其中1条CAT1序列、5条CAT2序列,分别命名为Ej-CAT1、Ej-CAT2、Ej-CAT2-2、Ej-CAT2-3、Ej-CAT2-4、Ej-CAT2-5。GenBank检索号分别为:JX307086、JX307085、JX996184、JX996186、JX996187、JX996188。对CAT1及CAT2推到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两个蛋白均编码492个氨基酸,是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螺旋卷曲结构,是非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CAT1及CAT2蛋白分别有18、17个功能位点,22、19个磷酸化位点,是以Ser为主,Thr、Tyr为辅发生磷酸化反应。7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表达的qPCR分析本试验以在1/3MS+4.0mg·L-1PP333培养基上离体保存的不同时期枇杷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qPCR方法分析枇杷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ETR、ERS、ACS、ACO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CAT在离体保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5个基因在6个不同保存时期均有表达。其中,ETR基因整体表达量先降低后上升,最后趋向平稳,保存1个月时表达量最高,保存5个月表达量最低;ERS基因表达量呈“W”状,保存7个月表达量最高,保存5个月时表达量相对最低;ACS基因表达量变化较复杂,整体趋势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又有所上升,最后又开始下降直至降到最低值(保存11个月);ACO基因的表达量在保存1个月及4个月时较高,其后的4个时期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而CAT基因表达量的整体趋势呈字母“W”形状,保存1个月时表达量最高,7个月时表达量最低。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的整个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ETR、ERS与ACS表达模式基本相似,但在保存4个月、11个月时ACS表达量与受体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反,4个月ACS表达量增加,而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则降低;11个月时,ACS表达量下降,ETR、ERS表达量则略升。枇杷ACO基因除了在4、7个月表达量动态变化不一致外,其余几个时期的变化规律几乎与ETR、ERS表达量变化趋势类似。ACS与ACO表达量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ACS每个时期表达量均高于ACO的表达量。前2个时期表达量增加,可能是由于试管苗生长发育进入叶片成熟和衰老阶段,乙烯合成量增加;而在离体保存后4个时期,试管苗新的侧芽开始生长,抽出新的枝叶,并慢慢发育成熟,但ACO表达量却无明显变化,乙烯生成量趋于稳定,这可能跟乙烯受体表达量变化有关。ACS处于ACO的上游,每个时期的ACS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ACO基因的表达量,说明经ACS合成的ACC可能除了生成乙烯外,还转化成N-丙二酰-ACC进行分流,从而调节乙烯的生物合成。离体保存条件下,乙烯受体基因ETR和ERS基因表达量整体变化具有类似的规律。而且两个受体基因ETR、ERS可能除了结合乙烯外,还起到调节乙烯敏感性的作用。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NAA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A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NAA处理对蓝莓果实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项目测定 |
1.2.1 果实生长指标测定 |
1.2.2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NAA处理对“夏普蓝”果实成熟进程单果质量的影响 |
2.2 不同NAA处理对“夏普蓝”成熟果实单果质量和活性成分指标的影响 |
2.3 不同NAA处理对“夏普蓝”成熟果实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NAA处理对“夏普蓝”成熟果实大量元素的影响 |
2.5 不同NAA处理对“夏普蓝”成熟果实微量元素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2)枇杷属植物种间杂交后代的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1 枇杷的原产地和分布 |
1.1.2 枇杷的分类 |
1.2 枇杷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1 常规杂交育种进展 |
1.2.2 种间杂交 |
1.3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枝梢生长观测 |
2.2.2 花期调查 |
2.2.3 果实品质测定 |
2.2.4 种子萌发率测定 |
2.2.5 根冠比测定 |
2.2.6 石细胞含量测定 |
2.2.7 回交实验 |
2.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和分析 |
3.1 枝梢生长 |
3.1.1 夏梢生长 |
3.1.2 夏梢长度 |
3.2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群体花期观察结果 |
3.2.1 第二批杂交后代植株 |
3.2.2 第三批杂交后代植株 |
3.3 果实性状 |
3.4 石细胞的提取测定 |
3.5 种子萌发率 |
3.6 根冠比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枇杷属远缘杂交在普通枇杷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潜力 |
4.2 枇杷属远缘杂交可育性高提出的新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枇杷杂交新品种选育及肉色等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进展 |
1.1.1 国内外枇杷栽培生产概论 |
1.1.2 枇杷杂交育种进程 |
1.1.3 本研究品种选育目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亲本的选择及杂种组合的选配 |
2.2.2 果实品质鉴定的分析测试 |
2.2.3 枇杷多点比较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选育过程之复选 |
3.1.1 2015 年优良杂种后代单株的分析与选择 |
3.1.2 2016 年优良杂种后代单株的分析与选择 |
3.1.3 2017 年优良杂种后代单株的分析与选择 |
3.2 新品种选育过程之决选 |
3.2.1 '早佳5号'新品种选育 |
3.2.1.1 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特性 |
3.2.1.2 '早佳5号'枇杷多点比较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3.2.1.3 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评述 |
3.2.2 其他决选品种 |
3.2.2.1 '早西白'特征特性及多点比较试验 |
3.2.2.2 '早佳8号'特征特性及多点比较试验 |
3.3 果肉颜色和果实成熟期性状的分析 |
3.3.1 枇杷果肉颜色性状的观察分析 |
3.3.2 果实成熟期的分析 |
3.4 栽培技术要点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枇杷果肉颜色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
4.1.2 枇杷果实形状与大小 |
4.1.3 枇杷杂交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浅谈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药剂处理减轻‘红香酥’梨果实采前落果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现状 |
1.1.1 果树采前落果的生理和组织学研究 |
1.1.2 防治果树采前落果的生产实践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药剂处理方法 |
2.2.2 田间植株生长状况和落果率的观测 |
2.2.3 果柄离区的组织学研究 |
2.2.4 叶片光合作用的各项指标测定 |
2.2.5 果柄离区形成的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2.2.6 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的测定 |
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田间植株生长状况和落果率的观测 |
3.2 果柄离区的组织学研究 |
3.3 药剂处理对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
3.4 离区形成的相关酶活性研究 |
3.5 药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调控离区发育的作用 |
4.2 钙元素对离区形成的作用 |
4.3 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调控光合作用的效果 |
4.4 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5 果实采前落果的防治技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枇杷突变材料鉴定及果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AD+-SDH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枇杷果实品质研究 |
1.2.1 枇杷果实品质划分 |
1.2.2 枇杷果实品质相关研究 |
1.2.2.1 外观品质 |
1.2.2.2 质地品质 |
1.2.2.3 风味品质 |
1.2.2.4 营养品质 |
1.3 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
1.3.1 常见分子标记及特点 |
1.3.1.1 SSR标记 |
1.3.1.2 ISSR标记 |
1.3.1.3 SRAP标记 |
1.3.1.4 RAPD标记 |
1.3.1.5 SNP标记 |
1.3.1.6 RFLP标记 |
1.3.1.7 AFLP标记 |
1.3.2 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
1.3.2.1 种质资源保存 |
1.3.2.2 品种鉴定 |
1.3.2.3 亲缘关系确定 |
1.3.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2.5 遗传图谱构建 |
1.3.2.6 指纹图谱构建 |
1.3.2.7 基因定位 |
1.3.2.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枇杷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物候期记录及叶片形态指标分析测定 |
2.1.2.2 果实品质测定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物候期 |
2.2.2 叶形态分析 |
2.2.3 果实品质分析 |
2.2.3.1 外观品质 |
2.2.3.2 质地品质 |
2.2.3.3 风味品质 |
2.2.3.4 营养品质 |
2.2.3.5 TBY-1与TBW-1的果实品质 |
2.3 讨论 |
第三章 枇杷突变体分子标记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DNA提取 |
3.3.2 引物选择 |
3.3.2.1 SSR引物 |
3.3.2.2 ISSR引物 |
3.3.2.3 SRAP引物及扩增 |
3.3.3 PCR扩增 |
3.3.3.1 SSR-PCR扩增 |
3.3.3.2 ISSR-PCR扩增 |
3.3.4 电泳检测 |
3.3.5 差异片段回收、纯化 |
3.3.5.1 割胶、检测 |
3.3.5.2 PCR扩增及回收纯化 |
3.3.6 差异片段克隆、测序 |
3.3.6.1 受体菌培养 |
3.3.6.2 目的DNA片段与pEASYTM-T3(TransGen Biotech)载体的连接 |
3.3.6.3 质粒转化 |
3.3.6.4 重组菌落PCR鉴定检测目的片段是否连接到克隆载体上,重组菌落进行PCR鉴定 |
3.3.6.5 质粒提取及测序 |
3.4 结果分析 |
3.4.1 DNA检测结果分析 |
3.4.2 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
3.4.2.1 SSR多态性分析 |
3.4.2.2 ISSR多态性分析 |
3.4.2.3 SRAP多态性分析 |
3.4.3 多态性片段的扩增和克隆 |
3.5 讨论 |
第四章 NAD~+-SDH基因CDS序列克隆及QPCR相对表达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2 果糖和山梨醇含量测定 |
4.2.3 NAD-SDH酶活性测定 |
4.2.4 总RNA提取 |
4.2.4.1 总RNA提取 |
4.2.4.2 总RNA浓度检测 |
4.2.5 NAD~+-SDH基因CDS片段克隆 |
4.2.5.1 引物设计 |
4.2.5.2 RT-PCR扩增 |
4.2.5.3 NAD~+-SDH基因CDS克隆与鉴定 |
4.2.5.4 测序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2.6.1 总RNA提取 |
4.2.6.2 总RNA反转录 |
4.2.6.3 引物设计 |
4.2.6.4 实时荧光PCR反应 |
4.3 结果分析 |
4.3.1 总RNA浓度检测 |
4.3.2 枇杷NAD~+-SDH基因的克隆 |
4.3.3 枇杷成熟果实NAD~+-SDH基因的表达 |
4.3.4 枇杷NAD-SDH酶活性变化 |
4.3.5 枇杷果实山梨醇和果糖含量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
5.1 创新点 |
5.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枇杷贮藏特性 |
2 枇杷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2.1 采前处理 |
2.2 采后处理 |
2.2.1 物理方法 |
2.2.2 化学方法 |
3 热处理减轻果蔬冷害的机理研究 |
3.1 热处理对冷害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3.1.1 热处理改变了细胞的酶活性 |
3.1.2 热处理诱导热激蛋白的合成 |
3.1.3 热处理对减轻冷害其他方面的作用 |
4 甜菜碱对植物抗冷性的影响 |
4.1 渗透调节功能 |
4.2 非渗透调节功能 |
4.2.1 甜菜碱对生物膜及膜蛋白的保护作用 |
4.2.2 对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
4.2.3 影响其它相容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
4.2.4 甜菜碱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复合处理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5.1 热处理复合其他处理方式 |
5.1.1 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结合 |
5.2 热处理复合物理方法 |
5.3 其他复合处理方式 |
6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6.1 立题背景 |
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枇杷果实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回归方程的建立 |
2.2 模型检验 |
2.3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
2.3.1 果心褐变指数的响应面分析 |
2.3.2 果实出汁率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
2.3.3 果实硬度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
2.3.4 模型验证试验 |
3 结论 |
第三章 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品质、活性氧代谢及能荷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2.1 果心褐变指数、出汁率及果实硬度的测定 |
1.2.2 果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1.2.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含量的测定 |
1.2.4 O_2~(·-)和H_2O_2含量的测定 |
1.2.5 PPO和POD的酶活性测定 |
1.2.6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1.2.7 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1.2.8 ATP、ADP和AMP含量的测定 |
1.3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处理对果实褐变指数的影响 |
2.2 复合处理对果实硬度和出汁率的影响 |
2.3 复合处理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4 复合处理对TSS和Vc含量的影响 |
2.5 复合处理对O_2~(·-)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2.6 复合处理对果实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2.7 复合处理对总酚和总黄酮的影响 |
2.8 复合处理对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9 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能荷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脯氨酸、甜菜碱及GABA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2.1 脯氨酸及P5CS、OAT与PDH活性的测定 |
1.2.2 GB含量和BADH活性 |
1.2.3 GABA和GAD活性的测定 |
1.3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脯氨酸含量及P5CS、OAT与PDH活性的影响 |
2.2 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内源甜菜碱和BADH活性的影响 |
2.3 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GABA含量和GAD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枇杷离体形态建成研究进展 |
1.2 影响枇杷体胚发生的因素 |
1.2.1 基因型 |
1.2.2 生长调节剂 |
1.2.3 外植体类型 |
1.2.4 培养基添加物 |
1.3 山梨醇在植物离体形态建成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培养与形态建成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胚的取材方法 |
2.2.2 叶片的取材方法 |
2.2.3 茎段的取材方法 |
2.2.4 愈伤组织的取材方法 |
2.2.5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愈伤组织诱导的结果 |
2.3.2 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的结果 |
2.3.3 茎段诱导再生植株的结果 |
3 离体形态建成产物的组织学观察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解放钟’枇杷愈伤诱导和再分化诱导组织学观察结果 |
3.3.2 南亚窄叶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诱导组织学观察结果 |
3.3.3 其他枇杷属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组织学观察结果 |
4 枇杷离体培养物的糖含量测定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解放钟’愈伤诱导阶段和再分化诱导阶段愈伤组织糖含量测定结果 |
4.3.2 南亚窄叶愈伤组织糖含量测定结果 |
4.3.3 不同种枇杷愈伤组织糖含量测定结果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关于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的讨论 |
5.2 关于离体形态建成过程中组织学观察的讨论 |
5.3 关于枇杷离体培养物中山梨醇等碳水化合物作用的讨论 |
5.4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枇杷简介 |
1.2 枇杷叶片的光合特性相关研究 |
1.3 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1 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2 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叶面肥 |
1.4.1 叶面肥特点 |
1.4.2 叶面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3 本研究所用的叶面肥研究及其效果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喷施时期 |
2.2.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动态 |
3.1.2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纵、横径变化影响 |
3.2 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桤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整齐度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单果重、体积、可食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种子数量和重量、果皮厚度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外观、剥皮难易、风味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蒂大小的影响 |
3.3 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大五星’枇杷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
4.2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大五星’枇杷叶片光合特性与果蒂直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枇杷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单性结实iaaM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果树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 |
2. 果树遗传转化的方法 |
2.1 农杆菌介导法 |
2.1.1 农杆菌介导法在果树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
2.1.2 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因素 |
2.2 基因枪法 |
2.3 花粉管通道法 |
2.4 体外活体转化法 |
3.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4. 枇杷转基因研究进展 |
5. 单性结实的概念及利用 |
6. 基因工程实现枇杷单性结实的途径 |
6.1 在子房中表达调节果实发育早期的激素代谢与信号转导的基因诱导单性结实 |
6.2 在控制花器官发育的MADS盒基因中插入转座子诱导单性结实 |
6.3 在种子中表达破坏种子发育的基因诱导单性结实 |
7. iaaM基因在单性结实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9.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枇杷花药胚状体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枇杷小孢子单核期的确定 |
1.2.2 不同低温处理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2.3 花药愈伤组织诱导 |
1.2.4 胚状体的诱导 |
1.2.5 胚状体的增殖 |
1.2.6 胚状体的萌发成苗 |
1.2.7 再生植株的炼苗移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小孢子单核期的确定 |
2.2 不同低温处理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 花药愈伤组织诱导 |
2.4 胚状体的诱导 |
2.5 胚状体的增殖 |
2.6 胚状体的萌发成苗 |
2.6.1 不同预处理对胚状体萌发的影响 |
2.6.2 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萌发成苗的影响 |
2.7 再生植株的炼苗移栽 |
3. 讨论 |
3.1 低温处理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 激素对枇杷花药培养的影响 |
3.3 枇杷花药胚的成苗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枇杷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的筛选 |
1.2.2 最佳取材时间的筛选 |
1.2.3 愈伤组织的诱导 |
1.2.4 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增殖 |
1.2.5 愈伤组织的分化 |
1.2.6 芽苗增殖 |
1.2.7 壮苗与生根培养 |
1.2.8 炼苗移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的筛选 |
2.2 最佳取材时间的筛选 |
2.3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4 愈伤组织的增殖 |
2.5 愈伤组织的分化 |
2.6 芽苗的增殖 |
2.7 壮苗与生根培养 |
2.8 炼苗移栽 |
3. 讨论 |
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2.1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枇杷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3 生根培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iaaM基因转化枇杷花药胚的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转化受体材料 |
1.1.2 供试菌株与基因 |
1.3.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2 方法 |
1.2.1 农杆菌的活化及工程菌液的制备 |
1.2.2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筛选 |
1.2.3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条件的筛选 |
1.2.4 iaaM对枇杷花药胚的遗传转化及抗性胚状体的萌发 |
1.2.5 转基因花药胚的分子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筛选 |
2.2 预培养时间的筛选 |
2.3 农杆菌浸染时间的筛选 |
2.4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2.5 乙酰丁香酮浓度的筛选 |
2.6 脱菌培养抗菌素的筛选 |
2.7 转基因胚状体的分子检测 |
2.7.1 PCR检测 |
2.7.2 PCR-Southern检测 |
2.8 转基因胚状体的成苗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农杆菌介导iaaM基因导入枇杷叶片愈伤组织的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转化受体材料 |
1.2 供试菌株与基因 |
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3.1 细菌培养基 |
1.3.2 转化体系培养基 |
1.3.3 培养条件 |
1.4 方法 |
1.4.1 农杆菌的活化及工程菌液的制备 |
1.4.2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筛选 |
1.4.3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条件的筛选 |
1.4.4 叶片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 |
1.4.5 抗性叶片愈伤组织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 |
2.2 预培养时间对枇杷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 |
2.3 浸染时间对枇杷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 |
2.4 共培养时间对枇杷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 |
2.5 乙酰丁香酮对枇杷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 |
2.6 头孢霉素对枇杷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2.7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与获得 |
2.8 抗性愈伤组织的检测 |
2.8.1 PCR检测 |
2.8.2 Southern杂交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iaaM基因转化枇杷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受体材料 |
1.1.2 供体 |
1.2 方法 |
1.2.1 质粒的提取 |
1.2.2 枇杷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确定 |
1.2.3 转化方法的确定 |
1.2.4 DNA浓度的确定 |
1.2.5 种子的离体培养 |
1.2.6 GUS标记基因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观察 |
2.2 转化方法的确定 |
2.3 适宜DNA浓度的确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本文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1. 创新点 |
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 |
(10)枇杷种质限制生长保存及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克隆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
1.1 植物离体保存的优缺点 |
1.2 植物离体保存方法 |
1.2.1 限制生长保存 |
1.2.2 低温保存 |
1.2.3 超低温保存 |
2 植物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 |
2.1 乙烯代谢 |
2.2 ACS 和 ACO 基因研究 |
2.3 乙烯受体基因 ETR 和 ERS |
3 植物 CAT 基因研究进展 |
3.1 CAT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3.2 CAT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4 枇杷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4.1 枇杷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
4.1.1 胚培养 |
4.1.2 茎尖培养 |
4.1.3 花药培养 |
4.1.4 原生质体培养 |
4.1.5 胚乳培养 |
4.2 枇杷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
4.3 枇杷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5.1 本研究的意义 |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枇杷离体培养 |
第一节 枇杷胚培养与试管苗的获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枇杷幼果的处理 |
1.2.2 枇杷胚萌发 |
1.3 培养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A3对枇杷幼胚萌发率的影响 |
2.2 光质对枇杷幼胚萌发率的影响 |
2.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枇杷成熟胚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 |
3.1 GA3有利于枇杷幼胚的萌发 |
3.2 红光能够促进幼胚萌发 |
第二节 枇杷试管苗增殖培养与生根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枇杷试管苗的增殖培养 |
1.2.2 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
1.3 培养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DZ 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2.2 KT 对枇杷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2.3 枇杷试管苗的生根 |
3 讨论 |
3.1 适当浓度的 TDZ 或 KT 有利于枇杷试管苗的增殖 |
3.2 枇杷试管苗生根培养中激素的作用 |
第三章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21 份枇杷资源在同一培养基离体保存的时间差异 |
1.2.2 不同光质条件对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
1.3 培养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1 份枇杷资源在同一培养基离体保存的时间差异 |
2.2 不同光质条件对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基因型枇杷试管苗的保存时间存在差异 |
3.2 红光有利于枇杷试管苗保存 |
第四章 枇杷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一节 枇杷 ETR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剂 |
1.2 方法 |
1.2.1 总 RNA 的提取和检测 |
1.2.2 cDNA 第一链合成及 5’RACE cDNA 合成 |
1.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4 目的片段的扩增 |
1.2.5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转化及序列测定 |
1.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试管苗总 RNA 的提取 |
2.2 枇杷 ETR 基因 cDNA 保守区的克隆 |
2.3 枇杷 ETR 基因 3’RACE 扩增 |
2.4 枇杷 ETR 基因 5’末端的获得 |
2.5 枇杷 ETR 基因全长序列 ORF 及分析 |
2.6 枇杷 ETR 不同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1 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预测与分析 |
2.6.2 蛋白质亲疏水特性预测 |
2.6.3 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 |
2.6.4 蛋白质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2.6.5 蛋白质信号肽预测与分析 |
2.6.6 蛋白质卷曲螺旋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2.6.7 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和分析 |
2.6.8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2.6.9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
2.6.10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2.6.11 蛋白质家族及保守结构域分析 |
2.6.12 蛋白质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
3 讨论 |
3.1 枇杷总 RNA 提取的技术关键 |
3.2 Ej-ETR1a、Ej-ETR2a 预测结果符合已报道 ETR1 结构和功能 |
3.3 枇杷 ETR 蛋白的功能多样性 |
第二节 枇杷 ERS 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总 RNA 的提取和检测 |
1.2.2 cDNA 第一链合成和 5’RACE cDNA 的合成 |
1.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4 目的片段的扩增 |
1.2.5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转化及序列测定 |
1.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 ERS 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 |
2.2 枇杷 ERS 基因 ORF 分析 |
2.3 枇杷 ERS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Ej-ERS 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2.3.2 Ej-ERS 蛋白亲疏水特性预测与分析 |
2.3.3 Ej-ERS 蛋白跨膜结构预测 |
2.3.4 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 |
2.3.5 蛋白质卷曲螺旋结构的预测 |
2.3.6 蛋白质信号肽的预测 |
2.3.7 蛋白质功能位点的预测 |
2.3.8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2.3.9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 |
2.3.10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预测 |
2.3.11 蛋白质家族及保守结构域的预测与分析 |
2.3.12 氨基酸分子进化树的构建 |
3 讨论 |
3.1 Ej-ERS 的结构与功能 |
3.2 Ej-ERS 蛋白可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 |
第五章 枇杷 CAT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cDNA 第一链合成和 5’RACE cDNA 的合成 |
1.2.2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1.2.3 目的片段的扩增 |
1.2.4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转化及序列测定 |
1.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 CAT 基因保守区的克隆 |
2.2 枇杷 CAT 基因 3’RACE |
2.3 枇杷 CAT 基因 5’端扩增 |
2.4 枇杷 CAT 基因 ORF 验证及分析 |
2.5 枇杷 CAT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1 枇杷 CAT 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2.5.2 蛋白亲疏水性预测与分析 |
2.5.3 蛋白质跨膜结构预测 |
2.5.4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 |
2.5.5 蛋白质卷曲螺旋结构预测 |
2.5.6 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 |
2.6.7 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 |
2.6.8 蛋白质信号肽预测 |
2.6.9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2.6.10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2.6.11 蛋白质家族与保守结构域预测与分析 |
2.6.12 氨基酸分子进化树的构建 |
3 讨论 |
3.1 枇杷 CAT 在试管苗离体保存中可能的作用机理 |
3.2 枇杷 CAT 蛋白质的可能翻译后修饰方式 |
3.3 枇杷 CAT2 基因 3’UTR 的多态性调控 |
第六章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枇杷叶片总 RNA 的提取及 cDNA 的合成 |
1.2.2 引物设计 |
1.2.3 Real Time PCR 反应 |
1.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叶片不同时期总 RNA 提取 |
2.2 各目的基因 qPCR 引物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分析 |
2.3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ACS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2.4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ACO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2.5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ETR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2.6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ERS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2.7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CAT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的 ACS、ACO 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互联系 |
3.2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 ETR、ERS 表达量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
3.3 枇杷 CAT 基因在试管苗离体保存中的作用 |
第七章 小结 |
1 枇杷胚培养及试管苗的获得 |
2 枇杷试管苗的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 |
3 21 份枇杷种质资源试管苗的离体保存研究 |
4 枇杷试管苗叶片乙烯受体 ETR 基因的克隆 |
5 枇杷试管苗叶片乙烯受体 ERS 基因的克隆 |
6 枇杷试管苗叶片 CAT 基因的克隆 |
7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表达的 qPCR 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2 枇杷 Ej-ETR1a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3 枇杷 Ej-ETR1b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4 枇杷 Ej-ETR1c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5 枇杷 Ej-ETR2a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6 枇杷 Ej-ETR2b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7 枇杷 Ej-ETR2c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8 枇杷 Ej-ETR2d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9 枇杷 Ej-ERS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0 枇杷 Ej-CAT1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1 枇杷 Ej-CAT2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2 枇杷 Ej-CAT2-2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3 枇杷 Ej-CAT 2-3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4 枇杷 Ej-CAT 2-4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5 枇杷 Ej-CAT 2-5 基因(cDNA)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附录 16 枇杷离体保存过程中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 qPCR 分析相关曲线图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四、NAA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NAA处理对蓝莓果实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J]. 张春红,吴文龙.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4)
- [2]枇杷属植物种间杂交后代的性状分析[D]. 王琼.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枇杷杂交新品种选育及肉色等性状分析[D]. 汪以.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药剂处理减轻‘红香酥’梨果实采前落果的效果[D]. 崔二娟. 天津农学院, 2017(07)
- [5]枇杷突变材料鉴定及果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AD+-SDH变异分析[D]. 李靖. 四川农业大学, 2017(12)
- [6]热水和甜菜碱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D]. 王淑群.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8]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范鸿鹏.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9]枇杷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单性结实iaaM基因的研究[D]. 陶炼.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10]枇杷种质限制生长保存及乙烯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等克隆及表达[D]. 李丽秀.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标签:枇杷论文; 愈伤组织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ms培养基论文; 枇杷的功效与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