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留学生,教学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姜飞,欧阳明,陈元新,唐欣[1](2019)在《留学生“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本科生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留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分析了高校留学生规模、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教学管理等现状,从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效果评价等多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改革方案,提出了重视理论向实践转换能力考核的新评价原则,建立了"学生实践—教师理论教学—学生再实践"的教学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11期)
章翠娥[2](2019)在《基于信息化教学方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各类学校和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日益多样和全面。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通过对技术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中职学校是广泛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摇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作为其中机电和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电工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信息化教学灵活恰当地应用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值得深思。(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姜飞,陈元新,欧阳明,马瑞[3](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工科背景下,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工程类课程考评机制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构建适用新形势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核体系十分必要。从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品质培养叁个维度,分析了新工科建设对于高校电工类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基于此,建立了两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及不同权重值综合计算课程成绩,全方位进行课程教育质量考评。(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2期)
胡静[4](2019)在《基于信息化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促使教学更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信息化在这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分析信息化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以促进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8期)
姜飞,陈元新,欧阳明,蒋铁铮,唐欣[5](2019)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思考: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群体庞大且专业领域差异大,这对该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分析了该课程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关联,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应当更加重视激发和利用学生兴趣;提出平时成绩、考试/考查成绩、科技实践能力的综合考评方法,重视对学生理论向实践转换能力的考核。(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9期)
沙道英[6](2019)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个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现代化的领域中,展现了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其中,《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属于汽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相比之下,理论性强,课时较少。这个时候,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使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想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5期)
任伟[7](2019)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根据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单元课教学的教学过程为例,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许津铭[8](2019)在《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主动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授课学时有限,但课程涵盖较多的电学理论基础知识且系统性强,学生对其兴趣不大,对课程内容预习不足且课上开小差现象严重,往往造成难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鉴于此,该文旨在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角度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基于雨课堂的"预习+引导"式教学方法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解决学生课堂上开小差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实现所学知识点的前后贯穿;采用"实践+研讨"式教学方法来督促本科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16期)
何奇红[9](2019)在《浅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出发,提出通过创新教学情境、创新实践方式和创新评价模式,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14期)
郑学敏[10](2019)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质疑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它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配置,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一体化,并且使用单一的教学实习场地,实现"教与练"也一体化,这样的教学环境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本文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汽车维护与修理》期刊2019年08期)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各类学校和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日益多样和全面。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通过对技术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中职学校是广泛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摇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作为其中机电和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电工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信息化教学灵活恰当地应用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值得深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姜飞,欧阳明,陈元新,唐欣.留学生“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
[2].章翠娥.基于信息化教学方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
[3].姜飞,陈元新,欧阳明,马瑞.新工科背景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
[4].胡静.基于信息化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9
[5].姜飞,陈元新,欧阳明,蒋铁铮,唐欣.《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思考: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6].沙道英.《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电子世界.2019
[7].任伟.“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9
[8].许津铭.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主动式教学[J].科技资讯.2019
[9].何奇红.浅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9
[10].郑学敏.《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