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灾害救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障网,沙埠镇,钦南区,保险理赔
农村灾害救助论文文献综述
陈禹天[1](2014)在《“保障网”里装满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2日,拿到倒塌房屋保险理赔款的钦南区沙埠镇村民李富远,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 李富远的叁间房屋在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肆虐下,屋顶上的瓦片全部被掀起、吹翻,横梁倒塌在地,房屋已经不能住人。老人是村里的低收入群体,正在申请生活最(本文来源于《钦州日报》期刊2014-08-13)
张春林[2](2013)在《创新灾害救助模式 全面推行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西部省份,灾害事件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房屋倒损往往成为广西农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服困难锐意创新"十一五"期间,广西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村居民房屋倒塌损坏累计达16.42万户,平均每年达3.28万户,在台风影响个数较多的年份如2008年,因灾倒损房屋数量在5.5万户以上。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自治区财政和民政部门无法做到在年初安排好当年倒损房屋恢复重建的预算,(本文来源于《中国减灾》期刊2013年15期)
陈原[3](2012)在《从居民满意度看农村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机制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构建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机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全国范围来说,在应对大的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较弱,农村居民的自救意识和紧急避险意识较低,居住分散导致信息传递常常不畅,广大农村在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机制建设方面还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村应急机制的效能,农村居民对应急机制的满意度也不是很高。而在理论界,对应急机制的研究与探讨更多的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注意力主要放在城市这片地域,站在农村和农村居民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探讨极少。但是,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农村居民的安定生活,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也强调要以人为本,这决定了各项工作中,人民满不满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本论文尝试从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来看应急机制的建设,将满意度高低作为应急机制完善程度的重要评测标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论文的薄弱之处作出概要性的说明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贯穿本论文的基本理论的阐述;第叁部分是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实地调研的因变量、自变量和研究假设的阐述,以及对调研地的概况和调查样本的个人基本情况的简单描述;第四部分是对实地调研结果的具体分析,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第六部分是本人对完善农村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机制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郝琳[4](2011)在《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常见的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常见自然灾害类型几乎囊括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对于罕见自然灾害,国家有明确的救助预案,大灾大难有大爱支撑,我国农村的低保户的正当权益,一般都能够得到保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也凸显出来,对于那些农村的各类专业户,或已经超过小康水平的富裕农户而言,他们不仅具有缴纳农业生产保险的经济实力,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灾害的技术能力。因此,常见自然灾害对于他们的生存发展影响有限;但是,对于农村低保户而言,他们生存权益的主要威胁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局部性风暴灾、水灾、旱灾、雷击、霜冻、虫灾、鸟灾、兽灾、家畜疾病等自然灾害,以及农村常见的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灾害,包括农机、农药、种子、化肥等人为造成的常见灾难。类似常见灾害一旦发生,对于低保户而言,就是灭顶之灾。本文从我国农村低保户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抵制常见自然灾害的现状出发,从公共组织对农村的职能转变需求出发,通过对农村低保户抵御常见自然灾害能力现状调查,明确提出了对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进行有效救助的思路与对策。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写作思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我国农村低保户的相关制度;现状分析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现阶段农村低保户及常见自然灾害的分类,常见自然灾害对低保户的影响和分析我国农村低保户抵御常见自然灾害的现状;问题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村低保户救助,参加自然灾害社会保险的资金、理赔,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互助制度,农户之间的亲情救助这四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部分,主要阐述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保障的建议。如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县域性自治救助模式、政府应免费为农村低保户购买生产经营保险、建立农村低保户自然灾害保险救助体系的设想、建立常见自然灾害的信息通报制度与机制和建立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专项资金制度等,作者的这一系列研究结论,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转变能够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12-01)
杨婧瑜[5](2011)在《农村灾害救助的伦理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灾害救助是一种道德行为,其中包含着诸多的道德问题,从伦理学的视角研究灾害救助,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灾害。从古至今,灾害就像是一个形影不离的幽灵与人类朝夕相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一般说来,灾害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激变,不同的致灾因子引起的灾害类型不一样,不同的孕灾环境所形成的灾害程度不相同,而不同的承灾体受灾害影响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区别。大体来说,孕灾环境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承灾体也有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异。在此意义上,我们将灾害区分为城市灾害与农村灾害。由于城市居民的居住高度密集,故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破坏程度比农村要大得多。但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散住、各种防护设施和社会保障的欠缺,使得农民作为承灾体,其防灾、抗灾和救灾的能力比城市居民要弱得多,在应对灾害时有着明显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脆弱性。在农村灾害救助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如防治体系的缺失、抗灾力量的脆弱和自救能力的不足等。不仅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现阶段的中国还远远低于城市,而且由于农民受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当下农村道德教育的疏漏,导致农村灾害救助者的观念和行为上也存在诸多的道德问题,譬如,灾害预防意识的空缺,生产经营仅仅从一家一户的利益考虑,缺乏全局观念;在灾害救助中的价值失序,有时候将抢救财产置于保护和抢救生命之上;此外还有防治次生灾害无知、灾后心理治疗的艰难和生产与生活秩序重建的艰难等等。为了减少农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的损失,利于灾害救助的开展,应从这些方面对人们进行相应的道德培育:树立天人和谐的观念、增强自强自救的意识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等。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农村灾害救助的能力,这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普及和加强农民的社会保险,以规范化的方式转移灾害的损失。同时,为了将来更好地实施农村灾害救助,我们还应该从普及灾害的防治知识、增强预案的快速反应和健全灾害的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建立健全农村灾害救助的预防体系,通过促进灾民奋起自救,弘扬团结互助精神、建立救助保障制度,重建灾后生活秩序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施创伤道德诊疗等措施来完善农村灾害救助的道德机制,引导人们树立防灾、抗灾、救灾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人们抗灾救灾的道德信心和勇气,激发人们的生命意志和仁爱精神。(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黄锦鹏[6](2011)在《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湖南是我国水旱灾害最频繁且严重的省份之一。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居民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在设计、建造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农村居民的灾害意识和自救能力相对城市居民较弱,以及大多数地区位置偏远、信息闭塞,灾后救援和重建困难,所以事实上农村往往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区和脆弱地区,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都较城市严重,很多农村灾民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实施灾害救助,是保障民生的必需之举,是需要切实解决好的现实社会问题,也是一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农村灾害救助制度,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讨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立足于社会公正理论,坚持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具体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访谈法。全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作了概要性的说明和阐述;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的阐述,对本论文涉及的灾害救助概念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梳理,并引入了社会公正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第叁部分通过对湖南省农村的问卷调查,对调研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客观地分析和描述,理解与把握了湖南省农村灾害救助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四部分在实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公正理论为指导,从理念原则、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资金物资、农村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实证调查研究表明,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在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救助能力、救助方式和标准以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灾害救助实效比较显着。但是,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农村民众灾害意识淡薄、政府救助力度不够、灾害救助覆盖面过于狭窄、救助标准偏低、社会化趋势还不够明显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制度,推进我国整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形成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社会安全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张怀承,杨婧瑜[7](2011)在《农村灾害救助的现状与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破坏,由于农村各种设施的落后,其对灾害的承受能力远不如城市,从而形成了农村灾害救助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防灾体系的不健全、抗灾能力的脆弱和自救能力的不足等方面,因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对农村灾害进行全力救助。(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杨维波,张学潮[8](2011)在《安龙5万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安龙县实施“四有工程”,确保困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医治,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把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作为反映民生工作的“晴雨表”,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救助、灾害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1-02-16)
孙建娥,黄锦鹏[9](2010)在《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往往是遭受自然灾害的主要区域,农村居民成为受灾主体。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灾害救助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本文从简要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现状进行剖析,从理念、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制度的发展提供建设动因和对策支持。(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孟凡俊,包建华,齐福臣[10](2009)在《玉田从贫困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孟凡俊、包建华、齐福臣)近几天,气温骤降,屋外已寒气袭人,玉田县特困户齐树林的家中却暖意融融,他对前来慰问的乡镇干部说:“我们残疾两口子能住上这么温暖漂亮的房子,真是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 玉田县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最直接、(本文来源于《唐山劳动日报》期刊2009-11-16)
农村灾害救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西部省份,灾害事件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房屋倒损往往成为广西农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服困难锐意创新"十一五"期间,广西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村居民房屋倒塌损坏累计达16.42万户,平均每年达3.28万户,在台风影响个数较多的年份如2008年,因灾倒损房屋数量在5.5万户以上。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自治区财政和民政部门无法做到在年初安排好当年倒损房屋恢复重建的预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灾害救助论文参考文献
[1].陈禹天.“保障网”里装满民生[N].钦州日报.2014
[2].张春林.创新灾害救助模式全面推行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J].中国减灾.2013
[3].陈原.从居民满意度看农村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机制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郝琳.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杨婧瑜.农村灾害救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黄锦鹏.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7].张怀承,杨婧瑜.农村灾害救助的现状与特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
[8].杨维波,张学潮.安龙5万困难群众温暖过冬[N].贵州日报.2011
[9].孙建娥,黄锦鹏.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
[10].孟凡俊,包建华,齐福臣.玉田从贫困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N].唐山劳动日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