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欣(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碎石中心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分析。方法:随意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65例结石患者,通过对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探讨,通过X线平片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结石,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的诊断以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方法。结果:由于细菌解体后形成泌尿系感染性结石,外科是对结石的治疗的主要办法,用药物加以辅助治疗。结论:采用外科治疗碎石,联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结石的复发,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感染性结石病因诊断泌尿系统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15-01
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与泌尿系统本身以及自然环境、机体新陈代谢紊乱有关,而结石形成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1]。泌尿系结石可分为膀胱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易损伤患者的肾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成分的特点是对病因的分析、诊断以及预防治疗的重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结石患者65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6-4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5例,肾结石28例,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诊断标准。结石阴影最大9mm×8.5mm,最小1.5mm×2mm。
1.2诊断标准:扫描、B超检查明确肝脏损伤程度分级。可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泌尿系结石》制定的感染性结石的诊断标准[2]:(1)临床症状:患者在发作时腰腹疼痛,小便涩痛频急,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恶寒等。(2)患者尿常规检查有较多白细胞(3)尿液的细菌培养为阳性。(4)超声检查以辅助诊断结石的位置、存在、大小、肾积水程度。(5)患者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6)腹部X线平片中可见呈鹿角状的半透光的结石影。
1.3疗效标准治愈:腰腹疼痛以及小便频急涩痛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肾积水消失,通过X线及超声检查确定结石排出。有效:小便频急涩痛症状及腰腹疼痛明显好转,白细胞、红细胞尿常规检查均减少,显示结石在腹部X线及超声检查下均减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腹部X线及超声检查显示结石无变化,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没有减少。
1.4统计处理对笔者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处理。
2结果
经过观察服用药物及大量饮水,使结石自行排出的18例,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29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14例,行开放性手术取石4例。见表1
表1: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治愈的方法及例数(%)
3讨论
以外科治疗为主的感染性结石可完全清除结石;以药物治疗为辅。外科治疗包括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激光腔内碎石、经皮肾镜取石、体外冲击波双定位碎石以及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等。手术前使尿中脓细胞和细菌转阴严格控制尿路感染。一般不单独用作鹿角形结石的治疗,用于体积较小的感染性结石进行冲击波碎石的方法。首期没有发生严重尿路感染或石街,碎石和排石效果均较好。可进行复碎,体位倒置法将其排出。现今经皮肾穿刺碎石是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清石率高,并发症较轻。但是残石容易引发以及尿路反复感染。立即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尿路内感染性残石,促使残石溶解并预防结石复发。为了使尿液达到无菌水平需要控制感染中抗生素治疗,防止成石处于过饱和状态。
临床上常用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标准的口服氨苄青霉素抑制结石再发和延缓生长,能将细菌脲酶的产量减少99%,感染性结石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周期较长,但会使体内细菌耐药或菌群失调。由于感染脲酶细菌分解尿素,尿液呈碱性导致磷酸铵镁趁机形成感染性结石。手术治疗前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性结石内部存在活的细菌避免尿路感染,手术后感染性结石的粉碎可将大量细菌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全身性感染[3]。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感染可以加速结石生长,促使结石复发,感染的尿石症复发高于无感染者。
总之,外科治疗碎石联合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谷现恩.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5(36):6-8.
[2]李小华,洪晓丹,马震,洪晓苹.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J].2011.9(11):68-69
[3]潘义兵.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护理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3.1(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