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土壤层论文-冯文立,季文婷,冯金顺,张平,郭盛乔

古土壤层论文-冯文立,季文婷,冯金顺,张平,郭盛乔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土壤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苏启东,下切河谷,晚更新世,古土壤

古土壤层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立,季文婷,冯金顺,张平,郭盛乔[1](2015)在《江苏启东地区发现浅层天然气气源层与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层——据江苏1:5万余东镇等七幅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东南部启东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野外工作验收,通过整理分析新获取的地质资料,发现工作区内"下切河谷"地区地表下46~59 m处普遍存在棕黄色、灰绿色、灰黑色"硬黏土层",厚度2~10 m不等;局部地区钻孔岩心剖面在本层顶部表现为明显的古土壤层,见根痕构造、钙质结核等暴露成土特征,其下部可见灰黑色富有机质、植物碎屑的粉砂质黏土层。古土壤层的发现证明了本区在末次盛冰期并不完全为下切河谷地区,更新了前人对测区晚更新世末期沉积地层的认识;而厚度0.5~2 m不等的富有机质、植物碎屑的粉砂质黏土层为本区浅层天然气提供了气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5年02期)

王长燕[2](2009)在《陕西洛川L_1-S_2黄土和古土壤层水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陕西洛川L_1、S_1、L_2、S_2黄土和古土壤层用大环刀取其中上部和中下部的原状土,用负压计法分别测出了土样的脱湿和吸湿曲线,运用origin7.5对各曲线用Brooks-Corey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土壤层的持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品脱湿曲线都在吸湿曲线之上,即同一吸力下脱湿过程的含水量大于吸湿过程的含水量,表现出土壤水分的滞后作用;古土壤层的干容重大于黄土层,其脱湿曲线和吸湿曲线的坡度小于黄土层,说明古土壤层水分的移动能力、导水能力较弱,但持水能力较强;与Brooks-Corey模型相比,L_1-S_2各样品的脱湿和吸湿曲线更符合VanGenuchten模型,拟合后的R~2都在0.9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17)

杨天水,李惠娣,傅建利,M.Toshiaki,杨振宇[3](2007)在《宝鸡古土壤层S_7和黄土层L_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的古地磁及岩石磁学研究表明磁铁矿和赤铁矿是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特征剩磁的主要载磁矿物,在稳定的正反极性期间,这两种磁性矿物携带的剩磁方向完全一致。然而,在地磁漂移事件或者松山-布容(M-B)极性转换的过程中,这两种载磁矿物有时携带的剩磁方向不同。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结果证实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能记录300~500年的短期地球磁场极性倒转事件。经与日本大阪湾高分辨率的海洋沉积物中记录的同期短期极性倒转事件相比,估算宝鸡剖面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小于5~8cm。(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张建松[4](2002)在《哑地层“说话”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在生物地层学上一直被认为是“哑地层”的长江叁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层,最近终于“说话”了。日前我国地质科研人员成功地从这一地层中分析出了较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对该地层一直具有争议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主持该项研究的同济大学海洋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02-12-14)

覃军干,吴国瑄,邓兵,李从先[5](2002)在《长江叁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上海CY孔晚第四纪沉积样品的孢粉和藻类分析,从长江叁角洲地区古土壤层中分析出较丰富的孢粉、藻类化石。共鉴定得孢粉、藻类55个科属,根据其组合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古土壤层形成时的环境,为长江叁角洲地区古土壤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到水流作用。古土壤层中环纹藻与陆生草本植物花粉含量互为消长的孢粉、藻类组合序列,证明了该地区古土壤形成期间曾经历水泛和水退的环境交替。水泛时期环纹藻大量发育,而到了水退期,暴露的陆区发育陆生草本植物,这也反映了本区古土壤形成时环境条件多变,造成了古土壤成土特征的多期性。化石组合中海水生沟鞭藻以低含量存在,表明CY孔所在地区在古土壤母质沉积时曾受到海水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2年17期)

胡小平[6](1999)在《乾县变电所古土壤层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勘测资料和室内实验成果, 对乾县变电所古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研究, 确定其物理力学指标, 并且得出其作为持力层时的地基承载力。(本文来源于《电力勘测》期刊1999年04期)

邓兵,吴国瑄,李从先[7](1999)在《长江叁角洲地区第一古土壤层及其古气候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叁角洲陆相硬粘土层含有典型土壤的特征,如粘粒胶膜、土壤新生体、裂隙和孔洞等,应为古土壤层。通过对土壤形成物分析发现,古土壤形成时,长江叁角洲地区气候虽较现今寒冷,降雨量也有所减少,类似现今的温带气候,但当时干湿季节(时期)交替明显,地下水位升降频繁,可能是古季风活动的反映。土壤层中成土程度有强弱变化,植物硅酸体指示的气候有冷暖干湿之分,表明沉积和成土作用交替进行,因此成土作用能够改造已形成的土壤发生层,特别是冰期低海面时持续的成土作用进一步改造早期古土壤,致使土壤发生层分异不够明显。(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1999年03期)

郭斌,朱日祥,丁仲礼[8](1997)在《Blake极性事件与古土壤层S1的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黄土高原定边、西峰、渭南叁个剖面中古土壤层S1的定向连续古地磁样品作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均未发现Blake极性事件.在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提出如下看法:(1)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成沉积可能存在局部的不连续性,因而没有记录Blake极性事件;(2)黄土沉积物的主要载磁矿物力磁铁矿,次生磁性矿物对剩磁的贡献可能大于原生磁铁矿,故在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北部边缘没有发现Blake极性事件;(3)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地区,强烈的成土作用掩盖了持续时间较短的Blake极性事件;(4)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具高速稳定沉积的特点,且成土作用弱,可记录Blake极性事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1997年06期)

赵淑贤,朱元祥,张馥珍[9](1997)在《对河南巩县黑石关古土壤层生成环境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土微结构的变化、化学成分的组成,以及电子显微扫描鉴定,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探溯古土壤层的生成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1期)

颜备战,胡凯,贾蓉芬[10](1996)在《脂肪酸在古土壤层和黄土层中的分布差异及其环境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的黄土层(16号样品,L2层)及古土壤层(23号样,S2层)中脂肪酸存在显着差异:黄土层中的正构脂肪酸以不对称的双峰分布(C(10)-C(21)和C(22)-C(33)),前峰高于后峰,C(16):0为主峰;古土壤层中,脂肪酸以叁组峰分布(C7-C(11)、C(12)-C(21)和C(22)-C(36)),C9、C(16)、C(28)近乎相等;古土壤层中的异构脂肪酸有iC(17)、iC(19),反异构脂肪酸有aiC(14)、aiC(15)、aiC(17)、aiC(19)、aiC(20)等,黄土层中几乎不见它们;均含有C(16:1)、C(18:1)不饱和脂肪酸,其中C(18:1)含量高。L2、S2的脂肪酸差异反应了它们生成环境的不同。(本文来源于《江苏地质》期刊1996年04期)

古土壤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陕西洛川L_1、S_1、L_2、S_2黄土和古土壤层用大环刀取其中上部和中下部的原状土,用负压计法分别测出了土样的脱湿和吸湿曲线,运用origin7.5对各曲线用Brooks-Corey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土壤层的持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品脱湿曲线都在吸湿曲线之上,即同一吸力下脱湿过程的含水量大于吸湿过程的含水量,表现出土壤水分的滞后作用;古土壤层的干容重大于黄土层,其脱湿曲线和吸湿曲线的坡度小于黄土层,说明古土壤层水分的移动能力、导水能力较弱,但持水能力较强;与Brooks-Corey模型相比,L_1-S_2各样品的脱湿和吸湿曲线更符合VanGenuchten模型,拟合后的R~2都在0.9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土壤层论文参考文献

[1].冯文立,季文婷,冯金顺,张平,郭盛乔.江苏启东地区发现浅层天然气气源层与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层——据江苏1:5万余东镇等七幅区调[J].中国地质调查.2015

[2].王长燕.陕西洛川L_1-S_2黄土和古土壤层水分特性研究[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

[3].杨天水,李惠娣,傅建利,M.Toshiaki,杨振宇.宝鸡古土壤层S_7和黄土层L_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初探[J].第四纪研究.2007

[4].张建松.哑地层“说话”了[N].中国矿业报.2002

[5].覃军干,吴国瑄,邓兵,李从先.长江叁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J].科学通报.2002

[6].胡小平.乾县变电所古土壤层评价[J].电力勘测.1999

[7].邓兵,吴国瑄,李从先.长江叁角洲地区第一古土壤层及其古气候记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

[8].郭斌,朱日祥,丁仲礼.Blake极性事件与古土壤层S1的沉积环境[J].地球物理学报.1997

[9].赵淑贤,朱元祥,张馥珍.对河南巩县黑石关古土壤层生成环境的初探[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10].颜备战,胡凯,贾蓉芬.脂肪酸在古土壤层和黄土层中的分布差异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江苏地质.1996

标签:;  ;  ;  ;  

古土壤层论文-冯文立,季文婷,冯金顺,张平,郭盛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