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清毒法论文-涂淮

补肾清毒法论文-涂淮

导读:本文包含了补肾清毒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补肾清毒法,先天免疫,RIG-I

补肾清毒法论文文献综述

涂淮[1](2017)在《补肾清毒法对HBV转基因小鼠先天免疫的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影响先天免疫的两个主要途径:Toll样蛋白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从分子水平探讨先天免疫在HBV转基因小鼠的作用途径,阐明补肾清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可能的机制和作用靶点,探寻慢性乙型肝炎与"肾虚邪伏"病机的科学依据,为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HBV转基因小鼠分为五组:补肾清毒汤高、中、低剂量叁组,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另取10只正常小鼠做对照组。在SPF级动物房饲养60天后采取肝脏组织,提取肝脏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在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进行相对定量PCR扩增,以GAPDH作为内标基因,采用△△CT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Toll样蛋白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小鼠Toll样蛋白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信号通路的相关分子表达情况: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小鼠相比,Toll样蛋白受体(TLR-2、TLR-3、TLR-4、TLR-8、TLR-9)mRNA表达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小鼠相比,RIG-Ⅰ样受体中RIG-ImRNA表达升高,MDA5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1mRNA表达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小鼠相比,效应因子中INF-α、INF-β、TNF-α、TGF-β、IL-6表达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P-1、IL-1β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补肾清毒汤对HBV转基因小鼠Toll样蛋白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信号通路的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的影响:补肾清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LR-2、TLR-3、TLR-4、TLR-9mRNA表达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毒汤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LR-8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毒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RIG-I mRNA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补肾清毒汤剂量升高,RIG-ImRNA呈下降的趋势;补肾清毒汤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MDA5 mRNA表达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MDA5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毒汤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IL-1β、MCP-1mRNA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V转基因小鼠肝损害与Toll样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无关;补肾清毒汤也不影响Toll样蛋白受体表达。2.补肾清毒汤可降低HBV转基因小鼠效应因子IL-1β、MCP-mRNA表达,是补肾清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靶点之一。3.RIG-I可能通过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生成IL-1β、MCP-1,导致HBV转基因小鼠肝损害;补肾清毒汤调节先天免疫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这条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来实现的。4.基于"肾虚邪伏"病机创立的补肾清毒法治疗HBV转基因小鼠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杀灭病毒,而是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为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新的思路,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黄金凤[2](2016)在《补肾清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补肾清毒法源于中医伏气理论“肾虚疫毒内伏肝血”。通过检测补肾清毒法治疗CHB患者前后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的数量和功能,探讨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的影响,部分阐明补肾清毒法抗HBV可能的作用靶点和免疫活化机制,探析慢性乙型肝炎肾虚邪伏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为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较为全面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CHB患者,应用HLA-A2作为过筛指标,经流式细胞术直接荧光免疫法筛选HLA-A2阳性CHB患者共32例,所有入选的HLA-A2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15例和中西药组17例。另设10例HLA-A2阳性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西药组予拉米夫定治疗,中西药组在拉米夫定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清毒法。2.采集正常组、中西药组、西药组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外周静脉血20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冻存于液氮中。3.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MHC I-五聚体(Pentamer)染色流式检测技术直接检测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的细胞数量。4.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MHC I-五聚体(Pentamer)结合胞内细胞因子(ICS)染色流式检测技术,检测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 (Granzyme B)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5.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斑点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logic Spot Assay, ELISPOT)技术测定经HBcAg18-27I肽段诱导特异性CTL分泌IFN-γ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研究结果1.补肾清毒法对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数量的影响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Pentamer+细胞数占CD3+CD8+双阳性细胞总数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补肾清毒法对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功能的影响(1) Pentamer结合ICS染色流式检测细胞毒效应分子Perfori、Granzyme B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Perforin: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表达频率(Pentamer+Perforin+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但两治疗组总体频率偏低;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表达的频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的表达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nzyme B:治疗前,中西药组、西药组和正常组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表达频率(Pentamer+Granzyme B+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均偏低;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表达的频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的表达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Pentamer+IFN-γ+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ELISPOT法测定经HBcAg18-27I肽诱导特异性CTL分泌IFN-γ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较低,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CHB患者特异性CTL细胞的数量和表达细胞因子水平偏低,我们认为,这与CHB患者特异性CTL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正常健康人群特异性CTL水平也较低,这可能由于健康人循环血中不存在HBV特异性抗原的持续刺激,导致HBV特异性CTL水平偏低。2.补肾清毒法治疗后CHB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细胞数量明显上升。Perforin、 Granzyme B虽有上升,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而IFN-γ则总体表达频率升高明显,表明HBV特异性CTL的非胞毒途径可能在清除病毒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补肾清毒法通过增加特异性CTL细胞数量和改善活化CTL分泌IFN-γ的能力使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3. Perforn、Granzyme B、IFN-γ在Pentamer-CD3+CD8+细胞群中表达水平也较高,我们认为,补肾清毒法对非特异性CTL或非HBcAg18-27表位的特异性CTL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补肾清毒法可能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影响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李玮[3](2015)在《基于Th17/Treg细胞失衡研究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CHB)有独特优势,通过观察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临床疗效和检测其对Th17/Treg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临床优势以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探讨HBV免疫耐受的途径、补肾清毒法抗HBV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部分阐明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免疫活化机制,为补肾清毒法治疗CHB提供部分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CHB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另设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西药组治疗组在核苷酸类似物基础上加用补肾清毒法,建立患者病历档案。2.补肾清毒法临床疗效的观察:记录入组时、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临床证候积分,并按以上时间点于我院门诊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肝脏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LT、AST)、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定量。分析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临床证候、HBV-DNA定量、肝功能(ALT. AST)治疗前后的变化。3.补肾清毒法对Th、7/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0、IL-17、TGF-β)的影响: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常组、中西药组、西药组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抽取外周静脉血20m1,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冻存于-80度冰箱。细胞复苏培养及刺激培养后,采用流式抗体细胞膜和胞内染色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表达频率,并检测其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17。分析健康人群与CHB患者,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细胞表达频率及其表达或相关因子(IL-17、IL-10、TGF-β1)是否有差异。研究结果1.补肾清毒法临床疗效的观察:收集3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19例、中西药组17例。中西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临床证候评分、HBV-DNA.ALT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月比较,治疗6个月临床证候评分、HBV-DNA、ALT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HBV-DNA、ALT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临床证候评分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临床证候评分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6个月后,HBV-DNA、ALT继续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证候评分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治疗3个月时,中西药组临床证候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中西药组临床证候评分和HBV-DNA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补肾清毒法对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IL-10、TGF-β1)的影响Treg细胞: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Treg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Treg表达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Treg表达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和正常组表达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西药组Treg表达频率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IL-17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IL-17表达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组相比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西药组IL-17表达频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L-10: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IL-10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表达频率较治疗前比较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正常组相比,IL-10表达频率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TGF-β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表达频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正常组相比,TGF-β表达频率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TGF-β表达频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补肾清毒法联合核苷酸药物能较快降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而且随着补肾清毒方的持续运用,其临床证候进一步改善。2.补肾清毒法联合核苷酸药物使用能持续且稳定地降低HBV-DNA、转氨酶(ALT),效果优于核苷酸类似物的单独使用。3.CHB患者外周血Treg、IL-17.IL-10、TGF-β表达增加,补肾清毒法能显着降低Treg细胞表达频率,而且可能与降低IL-17的表达有关。4.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影响机体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补肾清毒法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和保护肝脏的免疫学基础之一,其优势在于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唐曼丽[4](2015)在《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HBV感染患者PD-1/PD-L1信号通路的变化及补肾清毒法对其的影响,探讨HBV免疫耐受的作用途径以及补肾清毒法抗HBV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阐明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免疫活化机制,以及HBV持续感染免疫逃逸与中医伏气理论“肾虚邪伏肝血”病机的关系,揭示慢性乙肝伏气病机的本质,为补肾清毒法治疗CHB提供较为全面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将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和西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20例,西药治疗组19例,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中西药治疗组服用补肾清毒方药和核苷酸类似物,西药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术检测健康献血者及CHB患者外周血CTL(CD8+T)表面分子PD-1、PD-L1的表达。2.通过CCK8法对肿瘤细胞(CEMX174)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确定补肾清毒方药的最高无毒浓度。3.采集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20mi,分离PBMC,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以R10培养基培养,以rhGM-CSF, rhIL-4, rhTNF-α和IL-1β刺激诱导PBMC分化为DC,待检测成熟后,加入补肾清毒方最高无毒浓度混合培养48h。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PD-L1、PD-L2的变化。4.采集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l0ml,分离PBMC,然后以磁珠法分离CD8+T细胞和CD8-T细胞,然后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以R20培养基培养,以PHA、 IL-2培养扩增,加入补肾清毒方最高无毒浓度混合培养48h。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8+T细胞表面分子CD28、CTLA-4、PD-1、PD-L1、PD-L2的变化。研究结果:1.正常人及CHHB患者外周血CTL(CD8+T)表面分子PD-1、PD L1的表达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PBMC细胞上PD-1和PD-Ll的表达百分率均比正常人高。其中治疗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外周PBMC表面分子PD L1在T细胞CD8+细胞及非T细胞CD8+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治疗24周后,中西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CHB患者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治疗组的PD 1上升幅度小于中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中西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CHB患者CD8+T细胞上PD-L1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EMX174肿瘤细胞的细胞药物毒性实验CCK-8法研究结果提示:补肾清毒方药最高无毒浓度是1:20即0.125mg/m]。3.体外培养系统中树突状细胞(DC)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1、PD-L2的表达成熟树突状细胞镜下观察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能够见到胞体较前变大,胞体体表长有像毛发一样的触角,整个孕育发展的形式是以DC细胞的半悬浮形式生长的,从形态变化和生长状态角度,都符合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点。健康人未加药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CHB患者未加药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比较,健康人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2的表达较CHB患者高,PD-L1的表达较CHB患者低,其中CD80、CD86表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D-L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加药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健康人未加药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比较,CHB患者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2比健康人低,PD-L1比健康人高,但是差距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加药后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未加药的比较,加药后的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1的表达较未加药组下调,PD L2的表达较未加药组上调,其中CD80、CD86、PD-L2表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D-L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加药后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未加药的比较,加药后的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PD-L2的表达均上调、PD-Ll表达下调,其中CD80、CD86、PD-L2表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D-L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体外培养系统中CD8+T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1、PD-L1、PD-L2的表达健康人未加药的CD8+T细胞与CHB患者未加药的CD8+T细胞比较,健康人CD8+T细胞上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28、PD-L2的表达水平较CHB患者高,CTLA-4、PD-1、PD-L1的表达水平比CHB患者低,其中PD-L1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加药的CD8+T细胞与健康人未加药的CD8+T细胞比较,健康人CD8+T细胞上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28、PD-L2的表达水平仍较CHB患者高,CTLA-4、PD-1、PD-L1的表达水平仍比CHB患者低,但是差距减少,其中PD-L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加药的CD8+T细胞与未加药的比较,加药的CD8+T细胞上表达共刺激分子CD28、PD-L1、PD-L2表达下调,CTLA-4、PD-1表达上调,其中CD28、PD-L2的表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加药的CD8+T细胞与未加药的比较,加药的CD8+T细胞上表达共刺激分子CD28、PD-L2表达水平上调,CTLA-4、PD1及PD-L1表达水平下调,但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PD-1、PD-L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经治疗24周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上调,西药组上升幅度低于中西药组;CD8+T细胞上PD-L1的表达水平下调。表明补肾清毒方治疗CHB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影响免疫耐受而达到治疗CHB的目的。2.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和补肾清毒汤药最高无毒浓度混合培养。补肾清毒方药使CHB患者成熟DC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PD-L2的表达水平上调、PD-L1表达水平下调。补肾清毒方可能是通过上调CHB患者成熟DC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PD-L2表达水平,抑制PD-L1表达水平达到治疗CHB的作用。3.体外诱导培养CD8+T细胞同补肾清毒汤药混合培养。补肾清毒方药使CHB患者的CD8+T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28、PD-L2的表达水平上调,CTLA-4、PD-1、PD-L1的表达水平下调。补肾清毒方治疗CHB的作用可能和上调CHB患者CD8+T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28、PD-L2的表达水平,抑制CTLA-4、PD-1、PD-L1的表达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4-01)

彭皓均,沈强,刘亚敏,徐秋英,吴彦[5](2012)在《补肾清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变化,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血清HBV DNA>105拷贝/mL且无其他肝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HB患者49例。其中补肾清毒法治疗组28例,核苷类似物治疗组21例,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均从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的自体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定IL-12、IL-10的水平。结果:CHB患者DC的扩增数量、速度低于正常人。CHB患者治疗后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均高于治疗前,补肾清毒法组HLA-DR、CD80、CD86表达率高于核苷类似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DC自体混合淋巴反应中刺激能力较治疗前升高,但仍低于健康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和正常人DC上清液中IL-10的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液中IL-l2的量两组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毒法能改善DC的表型表达率和抗原递呈能力及其分泌功能,部分恢复CHB患者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王炳霖[6](2012)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属医学心理学范畴,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生存质量反映了个体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Cox等提出生活质量研究在医学领域有4方面应用:①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②资源利用的效益评价;③临床疗法及干预措施的比较;④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决策。后两条更为重要,即用于药物疗效和治疗方案的评价和选择。通过对患者在不同疗法或措施中生存质量的测定和评价,为治疗与康复措施的比较提供新的结局指标。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其中慢性乙肝患者达1200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3亿,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人(其中半数为肝癌),且近年丙型肝炎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肝炎已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存在于肝细胞核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半衰期长,患者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机体始终不能建立完整的免疫清除功能,故难以将乙肝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感染呈慢性持续性。同时,在治疗方面也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如有些患者片面追求肝炎病毒相关指标的阴转;有的患者则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可以不治疗;还有的患者认为乙肝治不好,干脆放弃治疗,甚至有部分患者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经过治疗虽然生化及病毒学指标趋于稳定,但诸如胁痛、乏力等临床症状并未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并没有提高。因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而就病毒性乙型肝炎这一大群体而言,如何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一文献研究本文综述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辅助治疗的进展,中医疗效评价在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评定中的应用,补肾清毒法的来源及补肾清毒法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二、临床及实验研究1.研究目的:将生活质量的研究引入到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中,以求更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评补肾清毒法对慢乙肝患者临床综合疗效的影响。发挥中医调节的机体免疫功能优势,更好地解决慢乙肝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2.研究方法:台湾合作诊疗门诊或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乙肝患者52例,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人20例作问卷调查。慢乙肝患者52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西安)制定的标准,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彭胜权教授经验补肾清毒自拟方,每天一剂中药,分两次服;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等的变化,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肝炎疗效判定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比较两组药的治疗效果;重点运用普适性量表"SF-36量表”和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量表”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3.研究结果:3.1入组情况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23人。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43岁,病程1到12年。健康对照组2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10人。慢乙肝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补肾清毒法组26人,拉米夫定组26人。两治疗组在年龄、性别、病程、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两组治疗前后HBV-DNA (log10)量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前,HBV-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治疗6个月后,两治疗组HBV-DNA定量均有明显下降,补肾清毒法组(5.62±1.05)VS(3.05±0.81),拉米夫定组(5.81±1.21)VS(2.62±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3个月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HBV-DNA定量下降较快,与补肾清毒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治疗6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两组治疗前后ALT (U/L)量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前,ALT量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至3个月时,拉米夫定组ALT下降与补肾清毒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治疗第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临床疗效评价补肾清毒法组有效率为80.7%,拉米夫定组有效率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5SF-36量表评分治疗3个月后,两治疗组评分有所升高,除活力(VT)外,其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补肾清毒法组在身体疼痛(BP)、活力(VT)、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4个方面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组在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2个方面的评分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治疗组在PF、RP、sF3个方面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8个方面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总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治疗6个月后,两治疗组在总体生理健康、总体心理健康评分升高,除拉米夫定组在总体生理健康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CLDQ量表评分补肾清毒法组治疗3个月后,在AS、FA、EF、WO四个方面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在FA、EF、WO叁个方面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在EF、WO两个方面叫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评分方面,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拉米夫定组在FA评分方面,治疗6个月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除学历外,经济收入、病程、黄疸、乏力、ALT、AST对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均有影响。黄疸及乏力越明显,其生存质量越低,实际反应生存质量与病情轻重的关系。经济收入低者生存质量降低。ALT、AST对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成负相关。4.研究结论:4.1乙型肝炎的治愈率极低,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经济收入、病程、黄疸、乏力、ALT、AST都将造成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4.2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可靠,与拉米夫定比较,HBV-DNA定量、ALT、AST,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3补肾清毒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优于西药拉米夫定组。说明补肾清毒法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5-01)

黎晓东[7](2012)在《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及其对HBV转基因小鼠的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结合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况,依据“肾虚伏气”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及HBV转基因小鼠的作用,通过临床、实验的合为一体研究,尝试探讨中医中药治疗CHB患者及HBV转基因小鼠疗效,更好为人类健康服务,解除CHB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亦为往后HBV临床合实验研究提供更好基础。2研究方法2.1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通过回顾导师沈强教授近两年(2010年1月-2012年1月)肝病门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共31例,根据病例治疗期间是否使用过补肾清毒法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观察。治疗组(补肾清毒法)14例,对照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17例。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变化。参考2005年由国家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定乙肝病毒改善疗效标准,并进行评定。2.2补肾清毒法对HBV转基因小鼠的作用观察取HBV转基因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8只;给药4组:即拉米夫定片组9只;补肾清毒法高剂量组、补肾清毒法中剂量组、补肾清毒法低剂量组,每组各11只。正常小鼠,即空白对照组,10只。小鼠每周称重一次。给药前一天小鼠眼球取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随后每日按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0天后,再次眼球取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观察用药后病毒改善情况,最后处死全部小鼠,采集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3研究结果3.1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治疗组(补肾清毒法)及对照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除了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外,其他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无效率与治疗组的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0.05),均提示补肾清毒法在抗病毒疗效上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类似。3.2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治疗组(补肾清毒法)及对照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在ALT、AST、A/G、r-GT等肝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均好,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余差异均无明显显着性意义(P>0.05)。3.3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影响治疗组(补肾清毒法)及对照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HBV-DNA转阴率总体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HBsAg、HBeAg转阴率两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好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BV-DNA对数值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BV-DNA对数值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但差异亦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3.4补肾清毒法对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V-DNA的影响模型对照组、拉米夫定片组、补肾清毒法高剂量组、补肾清毒法中剂量组及补肾清毒法低剂量组治疗前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好可比性。治疗后各组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亦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各组HBV-DNA对数值均比治疗前降低。模型组治疗前后对数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拉米夫定片组治疗后个别小鼠HBV-DNA对数值稍有F降,但与治疗前对数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补肾清毒法高剂量组、补肾清毒法中剂量组及补肾清毒法低剂量组治疗后均有个别小鼠HBV-DNA对数值下降,但与治疗前对数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5补肾清毒法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模型对照组转基因小鼠肝脏病理改变为:肝静脉扩张淤血,汇管区有较密集淋巴细胞浸润,轻度纤维组织增生。类似临床轻度肝炎表现。随着中药补肾清毒法浓度的增大,炎症得以缓解,高剂量组小鼠的肝板排列整齐,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而拉米夫定治疗小鼠肝组织汇管内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因此,中药对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炎性症状改善较好,而拉米夫定组转基因小鼠肝组织有出现轻度脂肪变性,可能由于药物对肝细胞的代谢产生影响出现的毒性反应,或由于转基因小鼠自身出现的肝损伤病理改变,此结果有待进步研究证实。4结论4.1CHB患者从补肾清毒法治疗,改善症状优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4.2CHB患者从补肾清毒法治疗,ALT改善亦优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4.3补肾清毒法在抗病毒疗效上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类似。4.4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优势在于改善症状和ALT。4.5补肾清毒法对于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V-DNA的影响,随着其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4.6补肾清毒法对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炎性症状改善较好。(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1)

陈少辉[8](2011)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是慢性HBV感染(Chronic hlepatitis B)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V的发病机理是一复杂的问题,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西医对慢性HBV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即清除或持久抑制HBV的复制,从而减轻或终止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阻止病变向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发展。目前临床上应用和正在临床研究中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核苷类和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然而干扰素的严重副作用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核苷类药物的耐药发生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发生耐药变异后导致治疗困难,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等因素决定目前单纯依靠西药无法彻底清除或持久抑制HBV的复制。中医药治疗肝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疗效卓着,不仅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有抑制病毒的作用。结合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况,从中西医结合方面来研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尤其对1×ULN<ALT<2×ULN的免疫应答不佳、抗病毒治疗效果很低者,其前景较为广阔。目的本文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虚邪毒内伏的基本病因病机和炎症病理特点和入手,通过对1×ULN<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对患者的ALT、HBV-DNA、HBeAg HBeAb等进行记录和分析,为验证补肾清毒法的临床有效性、为进一步探索免疫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因病机、为完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为进一步制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打下基础。方法以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8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1×ULN<ALT<2×ULN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药联合拉米夫定(自拟补肾清毒方每日1剂+拉米夫定100mg qd),对照组仅予以拉米夫定(拉米夫定100mg qd)。统计两组患者在服药3个月、6个月后的ALT、血清中HBV标志物的阳性率、HBV-DNA定量检测、HBeAg变化情况并同步复查血尿常规、肾功能,使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所有计数数据以频数(f)表示,两组数据用χ2检验,多组有序数据用秩和检验。(a=0.05)结果在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两组ALT≥2×ULN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后6个月两组ALT≤1×ULN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一二疗程结束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治疗周期的延长至两周,两组的差距扩大,差异亦更加明显(P<0.05)。第一疗程结束后两组的血清学转换无明显差异(P>0.05),然治疗组在3个月后HBeAg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疗程结束后两组的HBeAg的转阴率均有好转,但仍以治疗组最为明显,两组统计学差异较之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清毒法联合拉米夫定可改善1×ULN<ALT<2×ULN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转换。(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4-01)

彭皓均[9](2010)在《从“伏气学说”理论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评价补肾清毒法、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优势。2.了解正常人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是否具有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感染的机制。3.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评价补肾清毒法治疗前后慢乙肝病人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功能的变化,并探讨打破HBV持续感染状态可能办法。4.探讨补肾清毒法抗HBV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理,从而阐明HBV持续感染的免疫逃避予中医伏气理论“肾虚邪伏肝血”病机的关系。研究方法1.收集49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变化。2.健康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收集肝素抗凝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添加rhGM-CSF, rhIL-4, rhTNF-a和IL-1p至第11天,荧光显微镜下采集成熟DC的图像。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CD14、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水平,并将DC与自体T淋巴细胞进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鉴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3.DC刺激Th细胞亚群分泌特异细胞因子能力的测定:DC体外扩增培养至第9天后负载HBsAg至11天,取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12、INF-γ、IL-10的含量。4.收集PBMC,分别加入FITC-CD8、PE-PD-1流式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PD-1分子的表达,测定细胞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5. HBcAg负载对DC刺激细胞增殖能力和CTL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HBcAg刺激培养DC,利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分析抗原负载后DC对于CTL的活化,特别是IFN-γ的分泌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1.分别对两治疗组CHB患者进行HBV-DNA定量及ALT的检测,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两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CHB患者HBV-DNA定量和ALT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毒法治疗组患者,HBV-DNA定量和ALT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HBV-DNA与ALT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毒法组HBV-DNA与ALT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功诱导培养健康人及CHB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DC,并进行了鉴定: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量毛发样突起,呈半悬浮生长状态,具备典型DC的形态学特征。健康人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14、CD80、CD83、CD86、HLA-DR的表达高于CHB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对两治疗组CHB患者进行DC表型检测,治疗3个月后,两组CHB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D14除外);治疗6个月后补肾清毒法组DC表型表达水平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最适混合比1:40下,正常人DC刺激增殖SI高于CHB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无HBcAg负载)和治疗后(HBcAg负载),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DC分泌IL-12的水平高于CHB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B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DC分泌IL-12水平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患者IL-12水平略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补肾组DC刺激Th分泌IFN-γ能力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分泌IL-10能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 CHB患者治疗6个月后,补肾组病毒抗原特异性CTL频数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CHB患者治疗6个月后CD8+T细胞表面分子PD-1的表达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核苷酸类似物组与治疗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CTL分泌IFN-γ均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BcAg负载DC刺激PBLs分泌出较高水平的IFN-γ,与无HBcAg负载的DC相比,其刺激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短期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于清除HBV效果明显。经长期治疗后,补肾清毒与核苷酸类似物比较能够更好使CHB患者恢复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并且有效清除HBV。这可能与补肾清毒法治疗能够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清除HBV,恢复肝功能密切相关。2.CHB患者外周血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我们认为,与其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下降有一定关系,可能是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下降导致DC抗原提呈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了DC的刺激增殖能力。提高CHB患者DC的抗原提呈能力可能有助于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清除。3.两组CHB患者接受治疗后DC表型表达呈上升趋势,表明CHB患者外周血DC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调;综合表面标志表达水平、AMLR的结果,我们认为,HBcAg负载可以使治疗后患者的DC抗原提呈能力得到上调或恢复,从而使DC启动的Th和CTL细胞免疫应答得到增强或恢复。4.CHB患者CD8+T细胞表面分子PD-1的表达,在补肾清毒发经治疗后有明显下降;而T细胞共刺激分子CD137,经补肾清毒法治疗后明显上升,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表明补肾清毒法可能存在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补肾清毒法作为治疗慢乙肝的有效方剂已被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均有影响。结合我们整个DC功能的实验究结果分析,可以推测,补肾清毒法可能对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功能的恢复或上调具有一定作用,因而可能使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提高。(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5-01)

王丹[10](2009)在《补肾清毒法对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及其介导T细胞功能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5亿至4亿人,我国属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HBV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已经证实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造成HBV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CHB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补肾清毒法治疗对CHB的临床效果,研究补肾清毒法治疗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HBV的作用机制,探讨补肾清毒方法治疗CHB的可能性,为CHB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一文献研究1、本文综述了祖国医学对CHB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及现代中医学家在临床上对CHB治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国内外西医学者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国内外对CHB研究的趋势及方向。目前认为,CHB患者的免疫应答不能及时清除肝炎病毒,造成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DC功能损害,以致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依据伏气温病理论,我们提出慢性乙肝发病机理为“肾虚疫毒内伏肝血”,肾虚疫毒内伏肝血是造成乙肝慢性感染的原因,中医治疗当采用补肾清毒法为其主要治法,HBV持续感染的免疫逃避可能与中医伏气理论“肾虚邪伏肝血”病机存在密切关系。二、临床及实验研究1研究目的:1)评价补肾清毒、INF-α及核苷类似物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优势。2)比较正常人与慢性乙肝患者(CHB)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 DC)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感染的机制。3)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评价补肾清毒法、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CHB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功能的变化,从而探讨中医治疗CHB的应用前景。2研究方法:1)收集1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叁组。每组各5例,分别运用中医补肾清毒法、INF-α及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包括阿德福韦酯及恩替卡韦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六个月血清学指标变化,结合CHB患者DC表型与功能探讨补肾清毒法控制HBV持续感染的免疫分子机制。2)正常人及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收集入选人员肝素抗凝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调整细胞浓度至2×10~6个/孔,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贴壁培养3小时后,获得单核细胞,在添加rhGM-CSF和thIL-4终浓度分别达到100ng/ml和500U/ml,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继续培养,至第7天添加rhTNF-α,使其终浓度达到60ng/ml,继续培养至第11天,荧光显微镜下采集成熟DC的图像。3) DC表面分子表达的测定:收集采集的DC,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CD14CD83 CD86 CD80 HLA-DR的表达水平。4) DC刺激Th细胞亚群分泌特异细胞因子能力的测定:DC体外扩增培养至第9天后负载HBsAg,共同培养至11天,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12、INF-γ、IL-2、IL-5、IL-10的含量。3研究结果:1)分别对叁组CHB患者进行HBV-DNA定量及ALT的检测,发现接受治疗前,叁组患者两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CHB患者HBV-DNA量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法之间比较HBV-DNA定量降低程度,核苷类似物治疗组优于干扰素治疗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补肾清毒法治疗组CHB患者,HBV-DNA量较治疗前有降低,但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干扰素治疗组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LT值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LT值下降较明显;补肾清毒法治疗组ALT值与治疗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干扰素治疗组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HBV-DNA与ALT量均有降低,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补肾清毒法治疗组HBV-DNA与ALT值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对叁组CHB患者进行DC表型的检测,发现叁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D14除外),且个治疗组间比较其提高程度五明显差异;但经治疗6个月后补肾清毒法治疗组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提高程度优于其他两组。3)分别对叁组CHB患者DC分泌IL-12的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经治疗3个月后,叁组CHB患者DC分泌IL-12水平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叁组治疗方法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叁组患者DC分泌IL-12水平均显着增加,但补肾清毒法治疗组患者DC分泌IK-12水平略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叁组CHB患者治疗后,DC经负载HbsAg,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发现,补肾清毒法治疗组CHB患者治疗后,DC负载HbsAg与未负载HbsAg相比较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负载HbsAg与未负载HbsAg相比较,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有提高,但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对补肾清毒法治疗组CHB患者DC负载HbsAg后,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研究结论:1)叁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清除HBV并且不同程度上恢复CHB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短期内,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法与补肾清毒法治疗相比较,对于清除CHB患者HBV持续感染效果明显。但对于恢复肝功能效果一般。经长期治疗后,补肾清毒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能够更好使CHB患者恢复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并且有效清除HBV。这可能与补肾清毒法治疗能够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清除HBV,恢复肝功能密切相关。2) CHB患者经叁种方法治疗后,DC功能能得到明显改善,且经长期治疗后,与其他两组相比,补肾清毒法治疗组对CHB患者DC功能改善略显优势。这可能因为长期干扰素治疗可以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产生耐药有关。因此,在CHB长期治疗过程中,补肾清毒法治疗更有临床应用价值。3)接受补肾清毒法治疗的CHB患者,经HbsAg冲击后,其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显着增高,为中医药结合免疫方法治疗CHB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补肾清毒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补肾清毒法源于中医伏气理论“肾虚疫毒内伏肝血”。通过检测补肾清毒法治疗CHB患者前后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的数量和功能,探讨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的影响,部分阐明补肾清毒法抗HBV可能的作用靶点和免疫活化机制,探析慢性乙型肝炎肾虚邪伏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为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较为全面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CHB患者,应用HLA-A2作为过筛指标,经流式细胞术直接荧光免疫法筛选HLA-A2阳性CHB患者共32例,所有入选的HLA-A2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15例和中西药组17例。另设10例HLA-A2阳性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西药组予拉米夫定治疗,中西药组在拉米夫定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清毒法。2.采集正常组、中西药组、西药组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外周静脉血20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冻存于液氮中。3.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MHC I-五聚体(Pentamer)染色流式检测技术直接检测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的细胞数量。4.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MHC I-五聚体(Pentamer)结合胞内细胞因子(ICS)染色流式检测技术,检测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 (Granzyme B)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5.细胞复苏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斑点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logic Spot Assay, ELISPOT)技术测定经HBcAg18-27I肽段诱导特异性CTL分泌IFN-γ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研究结果1.补肾清毒法对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数量的影响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Pentamer+细胞数占CD3+CD8+双阳性细胞总数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的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补肾清毒法对外周血HBcAg18-27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功能的影响(1) Pentamer结合ICS染色流式检测细胞毒效应分子Perfori、Granzyme B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Perforin: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表达频率(Pentamer+Perforin+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但两治疗组总体频率偏低;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表达的频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Perforin的表达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nzyme B:治疗前,中西药组、西药组和正常组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表达频率(Pentamer+Granzyme B+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均偏低;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表达的频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Granzyme B的表达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Pentamer+IFN-γ+细胞数占CD3+CD8+细胞总数的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IFN-γ的表达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ELISPOT法测定经HBcAg18-27I肽诱导特异性CTL分泌IFN-γ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较低,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相比,中西药组特异性CTL细胞对HBcAg18-27I表位肽的的应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治疗前,中西药组和西药组CHB患者特异性CTL细胞的数量和表达细胞因子水平偏低,我们认为,这与CHB患者特异性CTL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正常健康人群特异性CTL水平也较低,这可能由于健康人循环血中不存在HBV特异性抗原的持续刺激,导致HBV特异性CTL水平偏低。2.补肾清毒法治疗后CHB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细胞数量明显上升。Perforin、 Granzyme B虽有上升,但总体表达频率仍偏低,而IFN-γ则总体表达频率升高明显,表明HBV特异性CTL的非胞毒途径可能在清除病毒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补肾清毒法通过增加特异性CTL细胞数量和改善活化CTL分泌IFN-γ的能力使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3. Perforn、Granzyme B、IFN-γ在Pentamer-CD3+CD8+细胞群中表达水平也较高,我们认为,补肾清毒法对非特异性CTL或非HBcAg18-27表位的特异性CTL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补肾清毒法可能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影响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补肾清毒法论文参考文献

[1].涂淮.补肾清毒法对HBV转基因小鼠先天免疫的作用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2].黄金凤.补肾清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3].李玮.基于Th17/Treg细胞失衡研究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及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唐曼丽.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彭皓均,沈强,刘亚敏,徐秋英,吴彦.补肾清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

[6].王炳霖.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7].黎晓东.补肾清毒法对CHB患者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及其对HBV转基因小鼠的作用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8].陈少辉.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彭皓均.从“伏气学说”理论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10].王丹.补肾清毒法对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及其介导T细胞功能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  

补肾清毒法论文-涂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