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液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絮凝剂,丙烯酸铵,Gemini乳化剂,反相乳液聚合
乳液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乐发垫,陈文汨[1](2016)在《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酸铵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Gemini乳化剂与OP-10复配,Isopar M为油相合成聚丙烯酸铵乳液,研究了HLB值、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EDTA添加量、聚合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5%,在HLB值为8、引发剂(V50)浓度占单体浓度的0.15%、EDTA浓度为0.3%、聚合温度50℃、时间6 h条件下,合成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乳液的油水比达到1∶3,单体转化率达到97.44%,特性粘度为885.45 m L/g,且赤泥沉降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王磊[2](2013)在《絮凝剂的反相乳液制备及改性在赤泥沉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絮凝剂是氧化铝工业中赤泥沉降分离中不可或缺的物料,本文通过聚合反应方式和聚合物接枝改性两个方面来提高絮凝剂对赤泥的沉降分离能力。第一部分以Isopar M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法对丙烯酸钠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相乳液电导率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及在反相乳液中复合乳化剂、油水质量比、氧化还原引发剂与调节助剂对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和聚丙烯酸钠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sopar M反相乳液稳定性最佳条件为在油相中乳化剂用量为6%(w), m(Span60):m(Tween80)=15:1,油水质量比为1.74:1;在氧化还原引发剂中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2,45℃,pH≥10的条件下,丙烯酸钠的转化率为97%;添加适量的乳化助剂、抗交联剂和除氧剂等调节助剂可得到较稳定的反相乳液和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第二部分采用淀粉接枝的方法对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共聚研究,探讨了接枝聚合的反应过程,考察了淀粉团粒大小、糊化状态、反应温度和介质pH值对接枝聚合物效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下,团粒较小的稻米淀粉接枝率最高,为71%,支链相对分子质量7.68×106。淀粉在完全糊化状态下接枝效率高,接枝聚合物分子量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较其均聚物在pH值上有较宽的条件范围,且能够有效降低H+对烘干产品水溶性的影响,转化率达95%以上。最后采用量筒实验法对实验室制得的絮凝剂和均聚得到的絮凝剂进行了赤泥沉降的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制得的絮凝剂较其均聚物对赤泥的沉降速率都有所提高,絮凝剂的用量对赤泥沉降过程有很大影响,较少或过量的絮凝剂会降低赤泥的沉降效果,不利于上清液的澄清度。在80℃下改良后的絮凝剂在添加量为0.1g时沉降速率最快,上清液的浊度最低,为266NTU。(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5-30)
陈文汨,梁高杰[3](2013)在《拜耳法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酸钠的反相乳液聚合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油为连续相,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聚丙烯酸钠,考察了乳化剂、油水比、引发剂、聚合温度及时间对聚丙烯酸钠的赤泥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为:Span 80为乳化剂,油水质量比1∶1,引发剂分次加入,V50用量5 mg/L,反应温度50℃,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钠乳液具有良好的赤泥絮凝沉降效果。(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3年02期)
胡琴[4](2012)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均匀稳定、性能优良的微乳液型赤泥沉降用絮凝剂,本文将冶金、有机高分子合成等领域知识联系起来,在总结和分析现有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基础上,对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合成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微乳液电导率,观察外观、丁达尔现象等方法,研究各种烷烃、乳化体系及单体水相对AM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Isopar M/Span80-Tween60/AM/H2O最优匹配微乳液体系,确定了体系最优HLB为8-8.5,最小乳化剂用量为18.52wt.%,最佳单体水溶液浓度为50wt.%,最大水相加入量为22.22wt.%,最佳油水比2.67。研究了微乳液PAM的合成工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助剂等因素对AM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最终转化率及产物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优化聚合条件为:在恒温通氮气条件下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0.3wt.%、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添加量为单体0.2wt.%、聚合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在此优化聚合条件下,得到PAM反相微乳液固含10.68%、转化率96.10%、电导率0.023μS·cm-1,聚合物相对分子量352万,微乳液均匀稳定,长期放置不分层。研究了微乳液体系PAM水解及性能。通过对产物特性黏度、赤泥絮凝性能的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PAM反相微乳液的前水解工艺。结果表明,NaOH作水解剂时,可制得水解度最高为20%的稳定反相微乳液聚合物。水解度超过20%,体系不再为微乳液性状,而成为类似凝胶的固体状,无流动性。水解后产物HPAM较未水解PAM的特性黏度有所增加,赤泥沉降絮凝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水解度提高,HPAM红外光谱图中羧酸根基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常庆伟[5](2010)在《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絮凝沉降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较高分子量的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絮凝剂,并通过对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后水解处理”,制备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引发剂V-50用量为0.2‰,乳化剂用量为6%,HLB=6,单体浓度为40%,油水比为1.0:1.0,EDTA-2Na用量为0.5‰。聚合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得到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100万,通过FT-IR和DSC-TGA对产物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证明聚合物为AM均聚产物,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上述乳液产品为水解原料,以NaOH为水解剂,理论水解度为30%,水解温度为60℃,水解时间为2h的条件下,得到实际水解度为24.5%,相对分子质量660万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阳离子共聚物P(DMC-AM)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V-50用量为1.4‰、乳化剂用量为6%、EDTA-2Na用量为1.0‰、亲水亲油平衡值为6、单体浓度为40%、单体配比为n(DMC):n(AM)=5:95、油水质量比为1.1:1.0、pH值为5、反应温度为50℃及反应时间为4h,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80万。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制备的聚合物为目标产物。考察了上述乳液絮凝剂对铝土矿正浮选尾矿浆的沉降絮凝性能,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品显现出优异的絮凝性能,在用量20g/t时,沉降速度、固液分离及上清液澄清度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6-30)
乳液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絮凝剂是氧化铝工业中赤泥沉降分离中不可或缺的物料,本文通过聚合反应方式和聚合物接枝改性两个方面来提高絮凝剂对赤泥的沉降分离能力。第一部分以Isopar M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法对丙烯酸钠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相乳液电导率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及在反相乳液中复合乳化剂、油水质量比、氧化还原引发剂与调节助剂对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和聚丙烯酸钠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sopar M反相乳液稳定性最佳条件为在油相中乳化剂用量为6%(w), m(Span60):m(Tween80)=15:1,油水质量比为1.74:1;在氧化还原引发剂中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2,45℃,pH≥10的条件下,丙烯酸钠的转化率为97%;添加适量的乳化助剂、抗交联剂和除氧剂等调节助剂可得到较稳定的反相乳液和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第二部分采用淀粉接枝的方法对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共聚研究,探讨了接枝聚合的反应过程,考察了淀粉团粒大小、糊化状态、反应温度和介质pH值对接枝聚合物效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下,团粒较小的稻米淀粉接枝率最高,为71%,支链相对分子质量7.68×106。淀粉在完全糊化状态下接枝效率高,接枝聚合物分子量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较其均聚物在pH值上有较宽的条件范围,且能够有效降低H+对烘干产品水溶性的影响,转化率达95%以上。最后采用量筒实验法对实验室制得的絮凝剂和均聚得到的絮凝剂进行了赤泥沉降的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制得的絮凝剂较其均聚物对赤泥的沉降速率都有所提高,絮凝剂的用量对赤泥沉降过程有很大影响,较少或过量的絮凝剂会降低赤泥的沉降效果,不利于上清液的澄清度。在80℃下改良后的絮凝剂在添加量为0.1g时沉降速率最快,上清液的浊度最低,为266NTU。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液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乐发垫,陈文汨.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酸铵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J].矿冶工程.2016
[2].王磊.絮凝剂的反相乳液制备及改性在赤泥沉降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3
[3].陈文汨,梁高杰.拜耳法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酸钠的反相乳液聚合与应用[J].应用化工.2013
[4].胡琴.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常庆伟.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絮凝沉降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