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程西伟

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程西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车辆主动悬架,改进PID控制器,单神经元,仿真

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程西伟[1](2018)在《基于改进单神经元PID控制的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改进单神经元PID控制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创建2自由度车辆主动悬架模型简图,给出车辆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式.在传统PID控制器原理上,设计了微分跟踪器结合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用于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在复杂路况激励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受到复杂路面激励干扰时,采用改进单神经元PID控制器使车辆轮胎垂向位移、悬架垂向行程和垂向加速度的最大值降低,整体波动幅度较小;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采用改进神经元PID控制器,能够抑制复杂路面的干扰,维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郭训,郑树彬,柴晓冬,李立明[2](2018)在《基于柔性轮对的轨道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柔性轮对对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创建轮对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选用Guyan缩减法和Lanczos分块法对其进行子结构模态分析。联合SIMPACK创建柔性轮对车辆仿真模型,此模型的构架、车体等部件仍视作刚性体。与刚体车辆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出在中国高铁谱和美国六级谱激励作用下两模型的动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轮对采用柔性体的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较全刚体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稍稍降低。在两激励线路下,轮对采用柔性体对车辆的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郝正君,杨柳青[3](2018)在《模糊逻辑控制的车辆稳定系统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路面不平整度的干扰,导致车辆振动现象较为严重,甚至造成车辆侧翻,不能很好地满足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对此,创建了车辆模型简图,推导了车辆侧倾运动方程式,分析了模糊控制法则,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计车辆稳定性模糊逻辑控制器.采用数学软件Matlab对车辆横向加速度、侧倾角及侧倾角速度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仿真误差曲线显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地面复杂路况干扰时,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车辆产生的横向加速度、侧倾角及侧倾角速度较小.车辆行驶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降低了车辆振动幅度,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辰,吴华杰,揭琳锋,蔡加加[4](2018)在《半挂运输车车架运输车辆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叁维软件UG建立车架模型,运用Hypermesh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Patran计算分析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情况和变形量,同时运用工程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前4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检验该车辆车架结构的可靠性,并为其后期结构改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梁梓,王涛[5](2018)在《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轻型履带车辆载荷获取与编谱》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编制轻型履带车辆载荷谱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得到了多种路况与操作工况下单侧主动轮上转矩的时间历程信号,说明了对转矩时间历程信号进行预处理和检验的方法;然后,使用Tecware对转矩时间历程信号进行雨流计数和外推,通过雨流矩阵合成和累积频次统计得到了主动轮载荷的设计谱;最后,使用Tecware对合成载荷进行压缩,得到了相应的八级程序块加载谱和基于雨流矩阵的加载谱及其对应的随机序列。(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国辉,范鹏飞[6](2018)在《某型履带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与部件动态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履带式步兵战车自动装弹机故障率较高,故障原因复杂等问题,建立全车虚拟样机模型与自动装弹机简化模型,重构不同等级路面,通过对全车行进间动力学仿真,得出不同行驶状态下自动装弹机的关键部件动态响应特性,为自动装弹机的故障机理分析搭建有效平台,为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和改进设计提供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宋裕民,褚幼晖,李维华[7](2017)在《四轮独立转向车辆控制策略研究和操纵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两自由度四轮独立转向(4WIS)车辆系统模型,根据四轮独立转向零稳态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和前轴中心虚拟转角为控制参数,推导了独立四轮转角的函数表达式;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其低速机动性能和高速操纵稳定性能与前轮转向(FWS)车辆都有较大提高。与比例四轮转向车辆(4WS)相比,其低速机动性能有所提高而高速操纵稳定性能相近。(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06期)

汤涤军,宋金松[8](2017)在《运用联合仿真方法集成有限元轮胎模型进行车辆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的车辆动力学仿真中,轮胎模型的构建方法一般采用解析法和半物理模型法,比如基于魔术轮胎公式的轮胎模型和基于柔性环的FTire轮胎模型,这些轮胎建模方法能够快速计算轮胎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应用于车辆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分析的经典方法。但是,由于经典轮胎建模方法并不是从物理结构真实模拟轮胎特性,需要大量的轮胎特性试验提供数据拟合轮胎模型所需参数,而且模拟越野路面上轮胎与土壤、砂石等相互(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2)

柳兴龙[9](2017)在《基于Ⅵ-Rail的动车组拖车车辆动力学仿真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是铁路运输领域内的一个永恒主题。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动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评价和预测列车运行安全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论文在研究传统安全性评价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轮轨间几何位置和传统安全评价标准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新型安全性评价指标,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验证。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Ⅵ-Rail建立了某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轮轨关系几何非线性特性等,共含有33个可移动部件和46个自由度。通过预载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轮轨接触关系和车辆安全性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轮轨间几何位置与车辆运行安全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对高速动车组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爬轨与跳轨的发生过程,分析了轮轨间几何位置与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轮轨几何关系中,轮轨横向相对位移与安全性的相关性最大,可以考虑作为列车安全性评价的标准之一。(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岩[10](2016)在《多轴转向车辆转向系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Ackermann转向基本原理,汽车在实现转向功能时,为了减少汽车轮胎的磨损和行驶阻力,要求所有转向车轮做纯滚动,无滑动,这就要求所有车轮都应该绕着地面上同一个点进行转动。这样才能保证汽车平顺地进行转向、改善轮胎的磨损情况。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所有车轮不可能完全符合理论上的要求,只能通过一定的机械传动机构,来保证车轮转向特性尽量贴近理想曲线。实际中重型商用车辆转向桥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都是依靠适当优化设计的转向梯形机构来实现内外轮转角的匹配。对于单轴转向的车辆,仅需对转向梯形机构优化就可以改善汽车转弯时的稳定性和轮胎磨损情况。对于重载多轴转向的工程车辆来说,主要由两种方式来保证各转向桥车轮转角间的匹配关系:一是传统机械控制,通过多连杆机构保证各轮的转角关系,二是全液压转向,通过全液压转向器的高压油分配来保证各车轮转向的相互匹配。也有一些超大型的工程机械,车辆前部采用机械机构控制,后部采用全液压控制。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某100吨汽车起重机底盘的转向系统。该车为五轴车辆,采用一、二、五轴转向,叁、四、五轴驱动的布置形式。该车各车桥之间的转向角由多连杆系传递。论文首先通过ADAMS软件建立整车转向机构运动模型,将机构联接点坐标参数化处理,将各车轮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差的绝对值设定为目标函数,并对其进行优化,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接近理论要求的连杆和梯形机构的尺寸。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平面四连杆优化法相比,精度有极大的提高,同时缩短了转向系统开发周期,提高了转向系统设计质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12-01)

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柔性轮对对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创建轮对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选用Guyan缩减法和Lanczos分块法对其进行子结构模态分析。联合SIMPACK创建柔性轮对车辆仿真模型,此模型的构架、车体等部件仍视作刚性体。与刚体车辆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出在中国高铁谱和美国六级谱激励作用下两模型的动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轮对采用柔性体的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较全刚体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稍稍降低。在两激励线路下,轮对采用柔性体对车辆的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程西伟.基于改进单神经元PID控制的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仿真[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

[2].郭训,郑树彬,柴晓冬,李立明.基于柔性轮对的轨道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J].测控技术.2018

[3].郝正君,杨柳青.模糊逻辑控制的车辆稳定系统动力学仿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8

[4].胡辰,吴华杰,揭琳锋,蔡加加.半挂运输车车架运输车辆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8

[5].梁梓,王涛.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轻型履带车辆载荷获取与编谱[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8

[6].王国辉,范鹏飞.某型履带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与部件动态响应分析[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8

[7].宋裕民,褚幼晖,李维华.四轮独立转向车辆控制策略研究和操纵动力学仿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7

[8].汤涤军,宋金松.运用联合仿真方法集成有限元轮胎模型进行车辆动力学仿真[C].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9].柳兴龙.基于Ⅵ-Rail的动车组拖车车辆动力学仿真及安全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10].王岩.多轴转向车辆转向系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6

标签:;  ;  ;  ;  

车辆动力学仿真论文-程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