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杆菌新种论文-韩雨杉

黄杆菌新种论文-韩雨杉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杆菌新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相分类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锑氧化土壤黄杆菌新种,铜仁溶杆菌新种

黄杆菌新种论文文献综述

韩雨杉[1](2016)在《锑氧化土壤黄杆菌与铜仁溶杆菌新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产资源的开采总会伴随着矿区土壤的污染问题,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则能够反映所处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在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指示其被污染的情况。某些种类的微生物存在于如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还可以起到转化重金属,促进其地球化学循环,修复环境污染的作用。本研究从湖南省冷水江锑矿和贵州省铜仁市大龙锰业采集的土样中,分离了并初步鉴定了 89株细菌,其中湖南冷水江锑矿土壤中的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根瘤菌属;贵州铜仁一号土壤样品中的优势属为溶杆菌属;二号土壤样品中的优势属为热单胞菌属。本研究中利用多相分类学的方法鉴定了两株新种细菌YS-17T和YS-37T。菌株YS-17T分离自湖南省冷水江锑矿土壤,从表型特征,化学分类学特征和基因型特征的方面对其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菌株YS-17T是一株革兰氏阴性,严格好氧,无鞭毛的杆状细菌。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菌株YS-17T与土壤黄杆菌属的叁株已被鉴定的菌种Flavihumibacter cheonanensisWS16T(97.2%),Flavihumibacter petaseus T41T(96.6%),Flavihumibacter solisilvae 3-3T(96.5%)构成稳定的进化关系。菌株YS-17T与F.cheonanensis JCM 19322T的杂交率为 35.5 ± 0.1%(n = 2)。主要脂肪酸(≥5%)为 iso-C15:0,iso-C15:1 G,unknown ECL 13.565,iso-C17:0 30H,C15:0,C16:1 ω5c 与 anteiso-C15:0。主要呼吸醌为甲基萘醌MK-7。其主要的极性脂类型为磷脂酰乙醇胺和两种未知的脂类,两种未知结构的氨基脂,未知结构的糖脂,未知结构的磷脂和磷氨基类脂也被检测到少量存在。DNA G+C mol%含量为47.8 mol%。据此建议在土壤黄杆菌属中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锑氧化土壤黄杆菌Flavihumibacter stibioxidans sp.nov.,标准菌株为YS-17T(= CCTCC AB 2016053T= KCTC 52205T)。菌株YS-37T分离自贵州省铜仁市大龙锰业土壤,从表型特征,化学分类学特征和基因型特征的方面对其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菌株YS-37T是一株革兰氏阳性,严格好氧,无运动性的杆状细菌。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菌株YS-37T与溶杆菌属的Lysobacter dokdonensisDS-58T(96.0%)稳定地聚类在一个分支上。主要脂肪酸(>5%)为支链脂肪酸iso-C15:0,iso-C17:1ω9c,iso-C16:0,iso-C11:03-OH和iso-C11:0。主要呼吸醌类型为泛醌Q-8。主要的极性脂类型为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甲基乙醇胺和未知的磷脂微量存在。DNAG+C mol%含量为67.1 mol%。综合多相分类结果,建议在溶杆菌属中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铜仁溶杆菌Lysobactertongrenensis sp.nov.,标准菌株为 YS-37T(= CCTCC AB 2016052T= KCTC 52206T)。该论文的结果为重金属抗性细菌的多样性做出了一定贡献,对这些微生物资源更好地研究与应用打下了基础。本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还参与了关于根癌农杆菌GW4的砷氧化电子传递蛋白DepH相关功能的研究,以及根癌农杆菌GW4砷氧化途径与碳代谢脂质代谢作用关系的相关工作(本论文未显示)。(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董坤[2](2013)在《黄杆菌新种Flavobacterium enshiense sp.nov.和Flavobacterium hauense sp.nov.的多项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在自然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想认识并利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应首先对它们进行分类。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分类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并日益成为一份关于地球上微生物丰富精确的图书目录和检索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是对于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工作还远远不够。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属于Flavobacteriaceae科、Flavobacteriales目、Flavobacteriia纲、Bacteroidetes门,Bergey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建立本属,1996年Bernardet对本属进行了严格描述。本属中现已包含超过60种模式菌株,其中分离自中国的菌株有16种。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严格好氧、杆状、不产孢子、黄色、无运动性或滑行运动性,主要呼吸醌是甲基萘醌-6,DNAG+C含量范围是30-41mo1%,主要脂肪酸是iso-C15:0.从中国湖北省恩施八峰制药厂污水处理排放口处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状、好氧、黄色的细菌DK69。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DK69与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属Flavobacterium的模式菌株同源性最高:Flavobacterium cauense(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6.9%),Flavobacterium saliperosum(96.3%)和Flavobacterium suncheonense (95.7%)。菌株DK69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其生长pH范围为6.0-8.0(最适pH为7.0),NaCl的生长浓度为0%。主要脂肪酸(≥5%)为iso-C15:0, iso-C17:lω9c, C15:0, iso-C17:03-OH和iso-C15:03-OH,主要极性脂成分是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unidentified aminolipid和unidentified lipid,主要呼吸醌为menaquinone-6,基因组DNA G+C含量为34.4mol%。多项分类学研究表明菌株DK69代表了属Flavobacterium的一个新的菌种,所以提议在属Flavobacterium里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恩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enshiense sp.nov.,模式菌株为DK69T (=CCTCC AB2011144T=KCTC23775T)。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区金顶的表层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好氧、革兰氏阴性、杆状、无运动性、黄色的细菌BX12。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X12与Flavobacterium subsaxonicum WB4.1-42T同源性最高,值为95.9%,其次是Flavobacterium beibuense F44-8T(95.6%)和Flavobacterium rivuli WB3.3-2T(94.1%)。菌株BX12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其生长pH范围为6.0-8.0(最适pH为7.0),NaCl的生长浓度为0%-2%(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0%)。主要脂肪酸(≥5%)为summed feature3(comprising C16:1ω7c and/or C16:1ω6c), iso-C15:0, C16:0, iso-C17:03-OH和C16:o3-OH,主要极性脂成分是phosphatidylethanolamine,主要呼吸醌为menaquinone-6,基因组DNAG+C含量为43.9mmo1%。根据大量可区分的表型特征和独特的系统发育学特征,提议在属Flavobacterium里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华农黄杆菌Flavobacterium hauense sp. nov.,模式菌株为BX12T (=CCTCC AB2012197T=KCTC32147T)。本研究以两株分离自不同土壤样品的细菌DK69和BX12为实验材料,对它们进行多项分类学鉴定,全面分析了属Flavobacterium相关的模式菌株,提议了新属,并对Flavobacterium属的描述进行了修订。其研究结果对丰富微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刘欢[3](2008)在《黄杆菌属等叁株新种的分离和多相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当前细菌分类学的现状,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常用的细菌多相分类的方法。本实验从安徽省淮远市采集菜园土,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葛集乡菜园土,新疆省阿克苏市阿依其乡沙漠土作为细菌分离的材料。利用稀释平板的方法从这些土样中分离得到叁株细菌,对该叁株细菌从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测定、细胞化学组分分析、DNA G+Cmol%和DNA同源性测定以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等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从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叁个不同层次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最终确定。其中分离自安徽省淮远市采集菜园土的菌株D3~T属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 sp.nov),而分离自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葛集乡菜园土的菌株SY1~T属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泗阳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siyangense sp.nov),分离自新疆省阿克苏市阿依其乡沙漠土的菌株HR2~T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黄色坚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uriflavasp.nov)。(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孙谧,张云波,洪义国,王跃军,邱秀宝[4](2000)在《黄杆菌属中的一个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海产贝类中分离到一菌株 YS- 94 12 - 130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末端圆、有鞭毛、不能滑行运动、大小为 0 .4~ 0 .7μm× 1.0~ 1.5μm,裂殖生殖 ,不生成芽孢 ,胞内无多 -β-羟基丁酸颗粒。菌落光滑 ,黄色、半透明 ,边缘完整。其色素无荧光 ,含类胡萝卜素 ,其正己烷提取液经光谱测定最大吸收峰为4 50 nm。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0~ 2 5℃ ,最适为 18~ 2 2℃ ,最高 2 5℃ (在 2 5℃生长极弱或几乎不生长 )。此菌株于 p H7.0~ 9.0能生长 ,最适 p H为 7.5,耐 6% Na Cl,80μg/ m1的链霉素或 80μg/ ml的氨卞青霉素。 YS- 94 12 - 130菌株为好气菌 ,严格的有氧呼吸代谢 ,过氧化氢酶、氧化酶阳性和磷酸酶阳性 ,利用多种糖、水解淀粉但不分解纤维素、琼脂和几丁质。水解干酪素、胨化石蕊牛奶最后变碱。液化明胶试验阴性 ,还原硝酸盐 ;不产 H2 S和吲哚 ;MR和 V.P.试验阴性 ;YS- 94 12 - 130菌株 DNA中 G+C含量为 32 .2 mol%。该菌株的特征符合黄杆菌属的特征 ,但与此属中的其他种比较又有显着的差别 ,因此将其定为黄杆菌属一新种 ,命名为黄海黄杆菌 ( Flavobacterium yellowsea sp.nov)。(本文来源于《海洋水产研究》期刊2000年04期)

周慧玲,王大耜[5](1984)在《黄杆菌属的一个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水稻根际分离得到M-Sm-1612和St-Sm-9021号的两株细菌,其细胞为革兰氏阴性,杆状,以周生鞭毛运动,有荚膜,细胞内有异染粒和聚β-羟基丁酸盐的颗粒。产生β葫萝卜素类的色素,在土豆块培养基上黄色素更明显。氧化性菌,好氧生长,氧化酶阴性。不液化明胶,石蕊牛奶陈代、还原和凝固。在12°—37℃中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用乙炔还原法测定有固氮酶活性。DNA中G+C含量为63.4—63.66克分子%。经鉴定认为这两株菌应属于黄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稻黄杆菌(Flavobacterium oryzac sp.nov.Zhou et Wang)。(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1984年01期)

黄杆菌新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生物在自然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想认识并利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应首先对它们进行分类。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分类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并日益成为一份关于地球上微生物丰富精确的图书目录和检索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是对于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工作还远远不够。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属于Flavobacteriaceae科、Flavobacteriales目、Flavobacteriia纲、Bacteroidetes门,Bergey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建立本属,1996年Bernardet对本属进行了严格描述。本属中现已包含超过60种模式菌株,其中分离自中国的菌株有16种。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严格好氧、杆状、不产孢子、黄色、无运动性或滑行运动性,主要呼吸醌是甲基萘醌-6,DNAG+C含量范围是30-41mo1%,主要脂肪酸是iso-C15:0.从中国湖北省恩施八峰制药厂污水处理排放口处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状、好氧、黄色的细菌DK69。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DK69与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属Flavobacterium的模式菌株同源性最高:Flavobacterium cauense(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6.9%),Flavobacterium saliperosum(96.3%)和Flavobacterium suncheonense (95.7%)。菌株DK69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其生长pH范围为6.0-8.0(最适pH为7.0),NaCl的生长浓度为0%。主要脂肪酸(≥5%)为iso-C15:0, iso-C17:lω9c, C15:0, iso-C17:03-OH和iso-C15:03-OH,主要极性脂成分是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unidentified aminolipid和unidentified lipid,主要呼吸醌为menaquinone-6,基因组DNA G+C含量为34.4mol%。多项分类学研究表明菌株DK69代表了属Flavobacterium的一个新的菌种,所以提议在属Flavobacterium里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恩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enshiense sp.nov.,模式菌株为DK69T (=CCTCC AB2011144T=KCTC23775T)。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区金顶的表层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好氧、革兰氏阴性、杆状、无运动性、黄色的细菌BX12。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X12与Flavobacterium subsaxonicum WB4.1-42T同源性最高,值为95.9%,其次是Flavobacterium beibuense F44-8T(95.6%)和Flavobacterium rivuli WB3.3-2T(94.1%)。菌株BX12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其生长pH范围为6.0-8.0(最适pH为7.0),NaCl的生长浓度为0%-2%(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0%)。主要脂肪酸(≥5%)为summed feature3(comprising C16:1ω7c and/or C16:1ω6c), iso-C15:0, C16:0, iso-C17:03-OH和C16:o3-OH,主要极性脂成分是phosphatidylethanolamine,主要呼吸醌为menaquinone-6,基因组DNAG+C含量为43.9mmo1%。根据大量可区分的表型特征和独特的系统发育学特征,提议在属Flavobacterium里加入一个新种,命名为华农黄杆菌Flavobacterium hauense sp. nov.,模式菌株为BX12T (=CCTCC AB2012197T=KCTC32147T)。本研究以两株分离自不同土壤样品的细菌DK69和BX12为实验材料,对它们进行多项分类学鉴定,全面分析了属Flavobacterium相关的模式菌株,提议了新属,并对Flavobacterium属的描述进行了修订。其研究结果对丰富微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杆菌新种论文参考文献

[1].韩雨杉.锑氧化土壤黄杆菌与铜仁溶杆菌新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6

[2].董坤.黄杆菌新种Flavobacteriumenshiensesp.nov.和Flavobacteriumhauensesp.nov.的多项分类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3].刘欢.黄杆菌属等叁株新种的分离和多相分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4].孙谧,张云波,洪义国,王跃军,邱秀宝.黄杆菌属中的一个新种[J].海洋水产研究.2000

[5].周慧玲,王大耜.黄杆菌属的一个新种[J].微生物学报.1984

标签:;  ;  ;  ;  

黄杆菌新种论文-韩雨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