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性能论文-陈雪慧

自组装性能论文-陈雪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组装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组装,水凝胶,二维材料,传感器

自组装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慧[1](2019)在《基于小分子自组装的层状有序凝胶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自发进行的小分子自组装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纳米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论文着重研究通过对分子结构进行设计来获得不同类型的小分子自组装体系并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特异组装行为的非离子型双亲分子十六烷基甘油马来酸脂(HGM),此分子在在50℃且处于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以上时会自组装为平板型(lamellar)双分子膜结构,并与水形成层状结构。当温度降低到室温以下时,由于HGM双分子膜产生弯曲在体系内部引入缺陷,限制了水层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水凝胶。此水凝胶具有水层厚度可调、双分子膜取向单一等特点,可用于二维金膜材料生长的软模板,我们利用此模板制备了大面积的二维单晶金膜并对其进行了输运测试。结果显示,制备得到金膜表面光滑、均一,是完美的单晶结构,且由于其大面积显示出很好的柔性。对其光电性能的测试显示其具有很好的透光度和导电能力,在透明导电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对HGM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另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甘油衣康酸酯(DGI),DGI小分子在水中呈现出和HGM相似的自组装行为,通过在DGI层状水凝胶中引入可聚合单体并原位聚合,得到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层状水凝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DGI层状结构水凝胶在电容器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以DGI小分子为基础制备的水凝胶保持了良好的层状结构,以其为电解质制备的柔性可拉伸超电容器件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质且适用于各种电极。以该水凝胶为基础构建的电容式柔性电子皮肤器件同样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在外界刺激下,由于器件的形变直接导致电容信号的变化,并且由于其层状周期性发生变化呈现出相应的颜色改变,实现了刺激-响应的精确测量和可视化。在以上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水凝胶作为电解质可制备性能良好的柔性可拉伸超级电容器,但是其机械行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我们在原来的器件结构基础上采用一种具有自愈性、超可拉伸的水凝胶作为电解质,并对其器件性能进行研究。该水凝胶可以拉伸到原来的50倍并且具有很好的循环回复性,以此水凝胶为电解质采用预拉伸的方式制备的可拉伸电容器在拉伸到原来的10倍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并且由于随着拉伸电极与水凝胶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变大,器件的储能行为也随之增强。整个电容器件具有良好的柔性,自愈性和循环稳定性,在新一代可穿戴柔性电子器件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王访鹤,王锐,魏丽菲,王照颖,张安莹[2](2019)在《层层自组装阻燃改性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抑熔滴体系,在接枝织物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阻燃抑熔滴聚酯织物,并对改性后织物的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AA质量分数为1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0 min时,阻燃聚酯的接枝率较优,为5.08%,但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其极限氧指数(LOI值)有所降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的聚酯织物,在组装层数为12时,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成炭明显,垂直燃烧测试无熔滴产生,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佳欣,谢亚桥,李杰兰,徐子迪,高峰[3](2019)在《石墨烯迷你马达的自组装制备及其乙醇驱动运动和油品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叁维(3D)宏观体多集中在厘米尺度并为实心对称结构,且存在"小尺寸"和"低密度"难以协调的矛盾。本文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苯胺为交联剂,在电动搅拌下通过剪切力驱动聚集和毛细管力干燥协同自组装制备球状氧化石墨烯水凝胶,经过高温还原得到石墨烯迷你马达。所得石墨烯迷你马达具有尺寸小(直径2~5 mm)、密度低(0. 2~0. 7 g/cm~3)、内部空心结构以及疏水亲油的性能。上述结构特征赋予其乙醇驱动运动和油品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充分浸泡乙醇的石墨烯迷你马达在水中可以展现出自转速度3 r/s的无规则快速运动;对水中植物油的饱和吸附量约为794. 9 mg/g。(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朱连文[4](2019)在《低维钛质纳米结构的宏观自组装与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单元的宏观组装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的碳质宏观结构报道最多,包括自支撑薄膜、阵列、海绵体、水凝胶和气凝胶等[1]。与碳纳米结构相比,TiO2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活性,在空气净化、水净化、光催化产氢等领域颇具潜力。可以预期的是基于TiO2纳米纤维的宏观结构是一种集成吸附、分离、光催化氧化功能的多功能材料。在本文中,我们开发(本文来源于《2019第叁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9-20)

安会琴,王慧珍,李敏,黄静媛,王炜[5](2019)在《暴露{001}晶面TiO_2纳米片自组装微球的制备及光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TiO_2的光催化性能,基于光催化反应的表面特性,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暴露{001}晶面TiO_2纳米片自组装微球,并研究了不同钛源、不同溶剂和不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通过FESEM、TEM、HRTEM、XRD、XPS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通过甲基橙降解时评价样品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选用异丙醇钛为钛源、异丙醇为溶剂、二乙烯叁胺为盖帽剂、反应时间为12 h条件下合成的自组装微球具有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多级结构并且暴露出高活性{001}晶面;且合成的TiO_2微球具有较高的光降解性能,仅在光照15 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便达到了100%。(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丽,唐志远,李腾腾,段琪伟,胡佳丽[6](2019)在《新型R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膜的光电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含芘基的新型钌(Ⅱ)配合物Ru-1,用~1H-NMR和MS表征了这种配合物的分子结构。TG-DSC测试结果表明,Ru-1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HOPG、石墨烯基电极表面组装了钌配合物分子膜,并对其进行了AFM、电化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光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自组装膜的生长是均匀的,膜材料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在0.47 V出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这种膜材料在较宽的紫外可见区表现出强且宽的吸收峰。钌配合物对石墨烯、HOPG炭素电极的修饰,使这类炭素电极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樊崇辉,王海洋,徐阳[7](2019)在《氢氧化镁自组装高效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在棉织物表面构筑了氢氧化镁/六偏磷酸钠(MH/PSP)阻燃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自组装阻燃棉织物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垂直燃烧仪对棉织物的阻燃性能、残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LBL技术制备的阻燃织物,氢氧化镁均匀包覆在织物纤维表面,自组装4层的阻燃织物极限氧指数达到32.5%,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为74.11kW/m~2和0.52MJ/m~2,与纯棉织物相比分别降低77%和92.4%,达到了良好的自熄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杨敏敏,李朋伟[8](2019)在《自组装Fe_2O_3超薄圆饼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厚度约为6 nm、直径为(90±10)nm的Fe_2O_3超薄圆饼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runauerEmmett-Teller (BET)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量手段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2O_3超薄圆饼结构由平均直径为5.5 nm,比表面积高达256.2 m~2·g~(-1)的超细Fe_2O_3纳米颗粒组装而成,超细Fe_2O_3纳米颗粒的组装造成其颗粒间存在较多间隙,这就使Fe_2O_3超薄圆饼的最终产物上具有大量的活性位点,为其光催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可见光照射下,材料对罗丹明B、刚果红和甲基橙叁种不同类型染料分子的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由(001)裸露晶面为主导的Fe_2O_3超薄圆饼对阳离子型的染料分子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焱明[9](2019)在《肝素类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肝素(hep)和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小分子口服药去氧胆酸(DOC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两亲性化合物肝素-去氧胆酸(hep-DOCA,HD)。采用核磁氢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动态光散射(DLS)实验测得hep-DOCA胶束在不同时间的粒径、zeta电势和多分散系数(PDI)的变化较小,说明hep-DOCA胶束稳定性良好。透射电镜(TEM)结果说明hep-DOCA胶束在水相呈现出均匀分散的圆球状,且粒径比较均一。以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香草醇与1,4-环己烷二甲醇和草酰氯为原料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H_2O_2响应性的聚合物(PVAX),并进行核磁表征。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PVAX重均分子量(Mw)为7600。将疏水性的小分子药物吲哚美辛(IDM)和过氧化氢响应性聚合物(PVAX)采用超声载药的方法,分别合成出具有更好抗凝效果的载药胶束HD-IDM和HDP。调节PVAX的加入量分别制备了两种不同载药量的纳米胶束HDP-2和HDP-4。细胞毒性和溶血实验探讨了HD、HD-IDM和HDP胶束的生物相容性。纳米胶束浓度为0.4 mg/mL时,纳米胶束都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远低于安全值的溶血率。抗凝血指数(BCI)、全血凝血时间和血栓重量实验,探讨了胶束的抗凝血活性。包载IDM和PVAX后,载药胶束的抗凝活性显着增加。过氧化氢检测实验和小鼠活体实验探究了HDP胶束对H_2O_2和炎症因子IL-6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血栓的预防效果。HDP胶束能够清除周围环境中的H_2O_2,降低小鼠体内因卡拉胶诱发的炎症因子IL-6的浓度,并且HDP胶束能够降低鼠尾血栓形成的长度。(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6-07)

刘同冈,游坤,赵康康,查塔尔[10](2019)在《硅基底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吸附法,在硅基底表面制备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S)和十二烷基叁甲氧基硅烷(WD-10)复合自组装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温度与混合分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体系界面结合能;依据模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制备9种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湿润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微摩擦测试仪对自组装膜的微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分子成功组装到羟基化硅基底表面,并且当组装温度为25℃,组装时间为4 h,组装溶液的pH为6时,自组装膜的质量较好;制备的复合自组装膜由于引起了边界润滑效应,有效减小了试件表面的摩擦磨损,且两种混合分子比例为1:1时自组装膜的减摩特性最佳.(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自组装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抑熔滴体系,在接枝织物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阻燃抑熔滴聚酯织物,并对改性后织物的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AA质量分数为1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0 min时,阻燃聚酯的接枝率较优,为5.08%,但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其极限氧指数(LOI值)有所降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的聚酯织物,在组装层数为12时,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成炭明显,垂直燃烧测试无熔滴产生,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组装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雪慧.基于小分子自组装的层状有序凝胶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访鹤,王锐,魏丽菲,王照颖,张安莹.层层自组装阻燃改性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纺织学报.2019

[3].赵佳欣,谢亚桥,李杰兰,徐子迪,高峰.石墨烯迷你马达的自组装制备及其乙醇驱动运动和油品吸附性能[J].应用化学.2019

[4].朱连文.低维钛质纳米结构的宏观自组装与光催化性能研究[C].2019第叁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5].安会琴,王慧珍,李敏,黄静媛,王炜.暴露{001}晶面TiO_2纳米片自组装微球的制备及光降解性能[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6].杨丽,唐志远,李腾腾,段琪伟,胡佳丽.新型R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膜的光电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9

[7].樊崇辉,王海洋,徐阳.氢氧化镁自组装高效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8].杨敏敏,李朋伟.自组装Fe_2O_3超薄圆饼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微纳电子技术.2019

[9].王焱明.肝素类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9

[10].刘同冈,游坤,赵康康,查塔尔.硅基底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9

标签:;  ;  ;  ;  

自组装性能论文-陈雪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