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胚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桢楠,种子大小,发芽率,多胚率
多胚苗论文文献综述
谭飞[1](2017)在《桢楠多胚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施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桢楠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树姿优美、材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长期以来的过度采伐利用,使得我国桢楠资源近于枯竭。而桢楠种苗资源缺乏、苗木培育技术不成熟及林木本身生长发育缓慢等原因严重制约着桢楠人工林的发展。虽然前人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楠属植物的多胚现象和施肥对楠属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并未涉及到桢楠种子的多胚率、发芽率以及多胚苗特性与母树个体和种子大小的相关性;且关于施肥对楠属植物多胚苗生长的影响也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为促进桢楠育苗成效,提高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和推动桢楠人工林资源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研究从采种、育苗(含种子多胚率观测、初生苗培育)到移栽等环节,均按试验设计要求,开展了以下工作:①于2013年11月选择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低山区叁个桢楠种群(雨城区小宝洞种群、雨城区金凤寺种群和都江堰灵岩山种群)的桢楠母树,分单株收集其种子,通过在苗圃地进行发芽和幼苗培育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分析母树个体和种粒大小对发芽率、多胚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②2014年5月采用营养袋培育的方法,以苗龄45d(根茎初步木质化)的桢楠初生苗(嫩苗)为试验材料,选取单胚苗(D)、双胚大苗(SD)、双胚小苗(SX)3种类型桢楠幼苗栽植于袋中,根据年施复合肥量标准设置对照(CK,0g每袋)、中(M,0.2g每袋)、高(H,0.3g每袋)3个施肥水平,于7月初开始施肥,每20d施1次共分4次(每次25%)施入,通过测定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施肥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③2014年12月将不同施肥处理后的桢楠幼树移栽于大盆中常规管理,观察多胚苗后续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和当年生长指标,结果如下:(1)各单株桢楠母树种子的发芽率都高达92.33%以上,不同母树和种粒大小间的发芽率均无显着差异。(2)同一母树不同粒级种子多胚率无显着差异,同一种群相同年龄和不同年龄母树之间多胚率无明显变化规律,表明桢楠种子多胚率与树龄的关系并不密切。(3)不同桢楠母树个体都存在多胚现象,但多胚率不同,最高达60.0%,最低为6.33%。除单胚苗外,每个植株的双胚率最高,叁胚率次之,四胚率最低,不同母树种子双胚率与叁胚、四胚率之间差异显着,说明多胚率与母树个体有关。(4)在各桢楠母树中选用大中粒级种子育苗可以提高合格苗木的数量和质量,且单胚苗的苗高、地径、根、茎、叶、总重等生长指标显着优于多胚苗,说明桢楠种子的质量和多胚率对幼苗的出圃质量有一定影响。(5)中量施肥(M)对3类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量施肥(H)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6)中量施肥(M)可以促进3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功能周期,增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幼苗在强光照、高CO2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7)适量施肥(M)可以使幼苗的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下降,光量子效率(AQY)、RuBP羧化速率(CE)、暗呼吸速率(RD)、光呼吸速率(Resp)、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上升,增强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积累更多的有机物;高量(H)施肥对幼苗的光合指标也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中量施肥能促进各类桢楠幼苗光合色素合成、光合作用效率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中量施肥(M)也使双胚大苗较快缩小与单胚苗生长指标间的差距,同时也对双胚小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珍贵树种桢楠的种质资源保护、提高苗木出圃率和降低育苗成本有重要意义。(8)将1年生桢楠多胚幼苗移栽至大盆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常规管理并持续观测,苗圃期的中氮施肥(M)对移栽后的培育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生长较好D和SD的高氮处理(H)缓解了苗圃期过量施肥的抑制作用,在移栽后培育中生长迅速且与CK差异不显着。相比1a生幼苗,2a生幼苗中SD与D的形态指标和光合指标差异不显着,且SX与D差距也进一步的缩小。通过观测出圃后多胚苗的生长状况,可进一步了解前期施肥对多胚苗生长的影响,及后期多胚苗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4-01)
谭飞,胡红玲,胡庭兴,陈玉凤,廖玉华[2](2016)在《不同施肥水平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营养袋培育的方法,以苗龄45d(根茎初步木质化)的桢楠幼苗为试验材料,选取单胚苗(D)、双胚大苗(SD)和双胚小苗(SX)3种类型桢楠幼苗栽植于袋中,根据年施复合肥量标准设置对照(CK,每袋0g)、中(M,每袋0.2g)和高(H,每袋0.3g)3个施肥水平,于7月初开始施肥,每20d施1次共分4次(每次25%)施入,分别于8月、10月中旬测定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施肥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量施肥(M)对3类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量施肥(H)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2)中量施肥(M)可以促进3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功能周期,增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幼苗在强光照、高CO_2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3)中量施肥可以使幼苗的光补偿点(LCP)、CO_2补偿点(CCP)下降,光饱和点(LSP)、CO_2饱和点(CSP)上升,增强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积累更多的有机物;高量施肥对幼苗的光合指标也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每袋0.2g)施肥能促进各类桢楠幼苗光合色素合成、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适量施肥也使双胚大苗较快缩小与单胚苗生长指标间的差距,同时也对双胚小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珍贵树种桢楠的种质资源保护、提高苗木出圃率和降低育苗成本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余道平,彭启新,胡庭兴,谢孔平,李小杰[3](2015)在《桢楠多胚现象与多胚苗形态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桢楠种子的解剖,观察分析了桢楠种子多胚的形态和着生位置;对其进行播种获得幼小植株,观察其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取根尖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桢楠种子多胚率为12.4%,多胚形态和着生位置各异。多胚再生植株的生长发育特点也不相同。多胚苗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24,未发现染色体的数目变异。(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田晨霞,马晖玲,张静,武新赫[4](2014)在《甘肃省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发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安定、清水、陇西、西和、秦州5个地区收集的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和商用品种巴润为试材,比较发芽率及多胚苗的发生率,分析了多胚苗的出苗类型,多胚的形成,多胚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来源的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发生频率差异很大,其中,双胚苗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巴润,14.2%;清水,12.9%;陇西,9.6%;定西,8.9%;陇南,7.2%。叁胚苗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西,0.98%;秦州,0.34%;清水,0.28%;定西,0.20%;巴润,0.10%;陇南野生草地早熟禾中未发现叁胚苗。通过种子萌发的苗数可将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分为3种类型:正常单苗,双苗和叁苗;双苗种子又包括簇生双苗、对生双苗、间生双苗3种情况,簇生双苗在双苗中发生频率高;叁苗种子又包括对生叁苗、簇生叁苗,叁苗发生频率极低,还不到百分之一。多胚苗的发生涉及多胚的形成和多胚苗的表现两大阶段,多胚的形成不仅受到遗传背景的影响,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4年06期)
黄宇[5](2014)在《闽楠种子萌发与多胚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闽楠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培养条件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楠种子优良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新采集的种子优良度最高,达94.33%。在贮藏时间相同条件下,恒温培养箱培养的闽楠种子发芽率普遍高于室外大棚,沙培和轻基质恒温培养的平均发芽率分别高出室外大棚培养的2.76%、6.77%。恒温培养的闽楠种子发芽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室外大棚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闽楠种子存在多胚现象,种胚数最大为叁,种子单、多胚出现的频率规律为:单胚比率>双胚比率>叁胚比率。单胚比率在58.00%~72.00%,双胚比率在8.67%~26.67%,叁胚比率在0~1.00%。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恒温培养的种子发芽率(y)与闽楠种子的优良度(x1)、单胚比率(x2)、双胚比率(x3)的回归方程为:y沙培=-5.0325-0.0685x1+1.1365x2+1.1149x3,y轻基质=0.2370-0.0377x1+1.0359x2+1.0577x3,相关分析表明,种子的优良度、单胚比率、双胚比率与其轻基质的发芽率具有极显着的相关,与沙培的发芽率具有显着相关,可通过测定闽楠种子优良度及观察其胚的形态来预测种子的发芽率。(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黄雪梅,杨彩群,陈之红,陈妙贤,黄启聪[6](2012)在《黄花风铃木种子活力快速丧失及多胚苗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研究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种子的贮藏特性及多胚苗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种子种皮轻薄具薄翅,千粒重12.1 g,含水量7.8%,发芽率87%,在常温25℃下保存45 d即完全失去活力。15℃以下低温适宜种子的活力保持,贮藏180 d后发芽率高达87%~100%,苗重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所提高。新鲜种子多胚苗发生率高达67.5%,15℃贮藏180 d后多胚苗率仍保持56.7%;多胚种子产生2~6株多胚苗,其中以2~3胚苗居多。(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章志兴,董文其,张伟春,鲍艳红,鲍兰新[7](2012)在《甜玉米多胚苗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胚现象指种子中含有2个及2个以上的胚,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内容之一,甜玉米通过多胚技术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是现代植物育种中快速、高效的育种途径之一。该文总结我国甜玉米常用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多胚现象及其利用价值,介绍甜玉米多胚苗的发现与新品种选育。(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2年08期)
温岚,喻春明,王延周,陈平,陈继康[8](2011)在《苎麻多胚苗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苎麻多胚苗的遗传多样性,以靖西青麻和中苎1号杂交收获F1代种子,从中筛选出21对双胚苗、3株叁胚苗和1株单胚苗,用SRAP标记对这些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9个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组合6.8个;48份材料中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0.876,在遗传相似系数0.51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C、D四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86处,A类群又可以分为Ⅰ、Ⅱ和Ⅲ3个亚群;多胚苗与亲本没有出现扩增条带完全一致的情况,本研究中苎麻多胚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无关。(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代西梅,黄群策,梁秋霞,秦广雍[9](2008)在《同源四倍体多胚苗水稻双受精过程及胚胎早期发育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异常受精作用或败育胚囊的发生频率高达46.67%,远高于其野生型品种IR36-4x(33.00%)。主要有子房退化、胚囊退化、单受精、双胚珠、双胚等几种异常类型。这些异常类型是导致结实率降低及形成双胚苗的细胞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08年05期)
代西梅,黄群策,胡秀明,秦广雍[10](2007)在《离子束诱变水稻多胚苗突变株的筛选及其多胚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通过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后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多胚苗形态特征及其多胚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胚苗突变株系“IR36-双”在双胚苗性状的表现形态上有其特异性,在同一纯合株系的群体内双胚苗的苗位有非完全双苗和完全双苗两种类型。非完全双苗包括单胚轴单胚根双苗和单胚根异胚轴双苗这两种类型;完全双苗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正常双苗和异常双苗两种类型。在多胚苗材料中,单胚根单胚轴双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其多胚(额外胚)的来源主要有4种可能性,即双套胚囊形成多胚、多卵卵器形成多胚、反足细胞团发育形成不定胚及胚乳细胞形成不定胚(胚乳细胞胚状体)。由此可见,“IR36-双”植株表现双胚苗性状有其胚胎学根源。(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07年02期)
多胚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营养袋培育的方法,以苗龄45d(根茎初步木质化)的桢楠幼苗为试验材料,选取单胚苗(D)、双胚大苗(SD)和双胚小苗(SX)3种类型桢楠幼苗栽植于袋中,根据年施复合肥量标准设置对照(CK,每袋0g)、中(M,每袋0.2g)和高(H,每袋0.3g)3个施肥水平,于7月初开始施肥,每20d施1次共分4次(每次25%)施入,分别于8月、10月中旬测定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施肥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量施肥(M)对3类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量施肥(H)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2)中量施肥(M)可以促进3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功能周期,增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幼苗在强光照、高CO_2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3)中量施肥可以使幼苗的光补偿点(LCP)、CO_2补偿点(CCP)下降,光饱和点(LSP)、CO_2饱和点(CSP)上升,增强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积累更多的有机物;高量施肥对幼苗的光合指标也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每袋0.2g)施肥能促进各类桢楠幼苗光合色素合成、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适量施肥也使双胚大苗较快缩小与单胚苗生长指标间的差距,同时也对双胚小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珍贵树种桢楠的种质资源保护、提高苗木出圃率和降低育苗成本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胚苗论文参考文献
[1].谭飞.桢楠多胚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施肥的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7
[2].谭飞,胡红玲,胡庭兴,陈玉凤,廖玉华.不同施肥水平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6
[3].余道平,彭启新,胡庭兴,谢孔平,李小杰.桢楠多胚现象与多胚苗形态发育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5
[4].田晨霞,马晖玲,张静,武新赫.甘肃省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发生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
[5].黄宇.闽楠种子萌发与多胚苗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4
[6].黄雪梅,杨彩群,陈之红,陈妙贤,黄启聪.黄花风铃木种子活力快速丧失及多胚苗现象[J].广东农业科学.2012
[7].章志兴,董文其,张伟春,鲍艳红,鲍兰新.甜玉米多胚苗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8].温岚,喻春明,王延周,陈平,陈继康.苎麻多胚苗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代西梅,黄群策,梁秋霞,秦广雍.同源四倍体多胚苗水稻双受精过程及胚胎早期发育的观察[J].中国水稻科学.2008
[10].代西梅,黄群策,胡秀明,秦广雍.离子束诱变水稻多胚苗突变株的筛选及其多胚来源[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