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理据论文-王光和

形成理据论文-王光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成理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文诗歌,白话文学,“以文为诗”,诗学主张

形成理据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和[1](2019)在《“以文为诗”与打破诗体——简论胡适白话诗学主张的形成及其中西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白话文运动时期,胡适被誉为白话诗的通天教主~(1)。他不仅率先写作了一定数量的白话诗,而且还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主张,从而超越了前人,创造了历史。究其原因,则是与胡适对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诗体演变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认为,胡适的诗学主张是对中西文学资源进行互相参证、互相阐发的结果。通过大量的阅读、创作和翻译,胡适不(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1期)

刘涵[2](2018)在《浅谈网络流行词形成和发展的理据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4-2017年间比较流行的网络词加以分类,分别从新词的造词法和旧词的词义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网络流行词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5期)

李璐[3](2016)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词汇形成的文化理据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根植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同一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着共同的言语行为习惯,运用了约定俗成的语言模式、语法规则和能反映特定思维模式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因素形成了语言使用者表达客观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和世界观。社会与文化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因此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是该语言反映的基本成分。"理据"作为事物现象所以得名的道理和依据,反映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论证关系。Ulmann(1962)认为,词的理据性主要有叁类:1.语音理据;2.形态理据;3.语义理据。汪榕培老师将词源理据作为一个补充,张维友老师提出了词汇具有文化理据。基于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遵循着约定俗成的法则。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言的词汇、形态和句法的形成,无不记载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政治模式、经济文化信息,文化理据的认知既建立在词的形态结构上,或叫词外理据(郭佳)。因为词与语法是不可分割的,显性的,且英语的句法结构反映出英美人思维的客观性和理性;文化理据的认知还建立在词的语用功能上,词义的变化因文化模式、民族情绪、群体特征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方式实现。因此,词汇学课堂应成为创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重要实践场所。(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07期)

任萍[4](2016)在《同形异义词与一词多义形成的理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是英语中的普遍现象,但这两个概念却十分容易混淆,为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传统意义上的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词的层面上,若想区分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不仅要明确二者的基本定义,还应该了解形成这两种词类的原因,并且最后也需要重视区分的原则。(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6年05期)

赵玥[5](2015)在《探寻饮食业中烹饪行话形成的认知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隐喻及转喻相关理论的理解,本文将对饮食行业烹饪行话的形成依据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过程中的认知理据。饮食文化与心理学及文化研究关系密切,因此本文还将从从心理及文化维度探究影响烹饪行话形成的因素。(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吴普云[6](2015)在《“门”族新词形成理据的非范畴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艳照门"之后,"门"族新词在汉语词汇中大量出现,呈现词族化趋势。笔者从非范畴化视角研究"门"族新词的形成理据,以期对认知"门"族新词和其它类似族类新词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7期)

张晋芳[7](2014)在《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语用预设形成理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里,报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报刊,世界各地各方面新闻不仅可以及时、真实、简洁地报道,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政治新闻关系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内外局势,更牵动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鉴于政治新闻客观的报道,一些不同过程的小句会被打包为名词性词组,因此名词化成为政治新闻语篇的显着特点之一。然而,名词化过程可能使某些信息丢失,更准确地说,这些信息并没有丢失,而是成为了预设。正确解读名词化所承载的语用预设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政治新闻内隐的政治内涵。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等不同学派分别对名词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另外,从语用预设定义、特征、分类、应用等角度,语用预设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对于名词化与语用预设关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特定语篇中名词化语用预设形成理据的研究就更少。本文就是关于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语用预设形成理据的研究。本文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及名词化、语用预设、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以China Daily(2013.12-2014.2)政治版面65则含有名词化程式且有预设功能的新闻为语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在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是如何来实现语用预设的?(2)政治新闻体裁中,不同过程小句以什么样的频率被打包成名词化程式?(3)不同过程中通过名词化实现语用预设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研究表明:(1)在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程式通过把“事物”和“过程”合并实现了语用预设。(2)政治新闻体裁中,物质过程小句被打包成名词化程式占很大的比例,而行为过程小句被打包成名词化程式情况较少。(3)不同过程通过名词化实现的语用预设达到了实体化、抽象化、浓缩化和模糊化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4-05-01)

崔中良[8](2014)在《从体验哲学角度探析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形成的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体验哲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语言生活形式观"等的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从中看出他的语言哲学中的认知萌芽。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形成源于他的身体体验,隐喻和范畴化是其产生的方式,认知的无意识性是其产生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张言军[9](2014)在《“X来”类关联词的形成理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文献把关联词"X来"看作是由同形的动词短语固化而来的,这一观点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在对历史文献重新认识发现,关联词"X来"的历史来源应是数词和语气词"来"的句法组合,在高频使用及词汇双音化的促动下,"X来"的内部结构关系渐渐模糊并最终发展成为关系更为紧密的复合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郝瑞松[10](2013)在《礼貌言语行为形成的理据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比了中西方言语行为的准则差异,指出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基于中国文化概括出构成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言语行为的理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3年12期)

形成理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2014-2017年间比较流行的网络词加以分类,分别从新词的造词法和旧词的词义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网络流行词产生与发展的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成理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光和.“以文为诗”与打破诗体——简论胡适白话诗学主张的形成及其中西理据[J].南方文坛.2019

[2].刘涵.浅谈网络流行词形成和发展的理据性[J].戏剧之家.2018

[3].李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词汇形成的文化理据探讨[J].语文学刊.2016

[4].任萍.同形异义词与一词多义形成的理据研究[J].英语广场.2016

[5].赵玥.探寻饮食业中烹饪行话形成的认知理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6].吴普云.“门”族新词形成理据的非范畴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7].张晋芳.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语用预设形成理据研究[D].烟台大学.2014

[8].崔中良.从体验哲学角度探析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形成的理据[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张言军.“X来”类关联词的形成理据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郝瑞松.礼貌言语行为形成的理据初探[J].现代交际.2013

标签:;  ;  ;  ;  

形成理据论文-王光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