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亚胺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配位聚合物,多酸,单晶,光致变色
有机亚胺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孙天磊,闫景辉,耿爱芳,张宏,邹明强[1](2019)在《基于多酸与1,4,5,8-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理念,利用稀土硝酸铽[Tb(NO_3)_3]、有机配体BINDI (BINDI=N,N′-双(5-间苯二甲酸)-1,4,5,8-萘二酰亚胺)及Keggin型多酸H_4SiW_(12)O_(40)·26H_2O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反应,成功合成出多酸基稀土配位聚合物Tb_4[SiW_(12)O_(40)]·[BINDI)]_2·[DMA]_(16)。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 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和电子顺磁共振仪对稀土聚合物的结构组成、热稳定性、发光性能以及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该稀土配位聚合物结晶于Tetragonal晶系,空间群为P4_2/n,展现出3D手性双螺旋网络结构特征,其中多酸阴离子SiW_(12)O_(40)(简写为{SiW_(12)})镶嵌在稀土有机基团形成的孔道中;红外及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发现稀土Tb~(3+)与配体(BINDI)配位成键;荧光光谱表明,在380 nm的激发波长下,配体显示出最强荧光发射峰,位于441 nm处,而化合物的最强发射峰位于471 nm处。由于叁价铽离子不易被氧化也很难被还原,所以化合物的荧光发射不能归因于金属与配体之间的电子辐射跃迁,且化合物的发射峰与配体的发射峰比较相近,因此荧光主要是配体BINDI的发光。另外Tb(Ⅲ)离子的特殊跃迁发射带没有出现是因为在荧光测试时由于光照的原因导致样品的颜色发生了突变,即发生了光致变色的现象,导致光诱导电子转移以致荧光猝灭。引起金属配合物荧光猝灭的原因通常是光致电子转移,而电子转移的方向是配体中的电子向金属空轨道转移(LMCT)所致,形成配合物后其最大发射峰红移或蓝移是由电子转移导致分子内电子分布的改变,从而引起HOMO-LUMO能隙的减小或增大所致,与配体荧光光谱相比,化合物的发射峰发生了红移。此外,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由于化合物中的BINDI配体在紫外与可见光照射下发生电子转移形成配体自由基,以及多酸在光激发下,发生W~(5+)→W~(6+)的过程进一步促进该化合物发生光致变色现象。因此,该化合物具有极其敏锐光致变色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6期)
吴泽华[2](2018)在《基于芘酰亚胺衍生物的高性能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有机电子学的蓬勃发展,有机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材料具备易于化学修饰、与柔性基底兼容和可大规模溶液法加工制备等优点,在柔性显示、电子皮肤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有机半导体仍然存在电荷迁移率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开发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以芘这一具备良好发光特性的富电子共轭骨架为起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制备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通过调控分子堆积、偶极矩以及前线轨道能级等因素,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器件。进一步,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的构效关系,为设计与合成高性能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存储材料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对有机电子学、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半导体材料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回顾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分类,解析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思路。第二章,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研究设备和制备有机电子器件所需的仪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技术进行了说明。第叁章,设计了两种高效的合成路线对芘的非活泼位点进行修饰,得到了一类兼具高迁移率与发光性能的新型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4,5,9,10-芘二酰亚胺化合物(PyDI)。PyDI不仅在单晶堆积和前线轨道能级等方面适合作为n-型有机半导体,还保留了芘的良好发光特性,展现了良好的单光子与双光子荧光特性以及激基缔合物现象。我们基于PyDI及其衍生物制备了单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通过对烷基链等方面的优化,得到了良好的电子迁移率。我们结合性能表征与理论计算,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场效应迁移率的构效关系。第四章,以芘二酰亚胺化合物t-C_6-PyD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共结晶的方法,对晶体堆积进行了调控,提高了其电荷传输性能。通过单晶解析、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表征手段,我们对共晶材料的晶体排列和分子间电荷转移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共结晶的调控手段对材料电荷传输性能的影响。第五章,设计了一条高效的合成路线对芘分子的非活泼位点进行定向修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芘酰亚胺类衍生物。基于这些分子的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展现了良好的存储特性,具有较大的存储窗口与数据保持时间。我们对这一系列分子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合理论计算探究了分子偶极矩和前线轨道能级对材料存储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黎明,林赓,赵美君,刘东垚,金瑛[3](2018)在《手性脲衍生物有机催化α-萘酚和N-Ts芳香醛亚胺的不对称aza-Friedel-Crafts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手性脲衍生物用于有机催化α-萘酚和14种芳香醛亚胺的不对称aza-Friedel-Crafts反应,筛选出最佳的催化条件,以70%~86%的化学产率和最高达78%ee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了手性氨基萘酚化合物,拓宽了该反应的催化剂类型和底物范围.(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3期)
严忠,高翔,周永贵[4](2017)在《有机催化吲哚与环状酮亚胺膦酸酯的傅-克反应合成含手性季碳胺基膦酸衍生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机合成中,季碳中心的构建始终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课题.含手性季碳中心的胺基膦酸化合物以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如酶抑制剂、抗真菌剂、抗菌剂和抗病毒剂等,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许多合成策略报道,其中亲核试剂与α-酮亚胺膦酸酯的不对称加成策略为含手性季碳中心胺基膦酸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洁有效的路径,但是却鲜有报道,已有的报道也仅局限于乙酰氰、丙酮、硝基甲烷和芳基硼酸作亲核试剂.为满足多样的手性胺基膦酸衍生物的合成需求,新的合成策略和亲核源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不对称傅-克反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构建碳-碳键的合成方法,并已有广泛报道.基于吲哚与亚胺底物的傅-克反应经验,我们研究组发展了一种有机催化吲哚与环状酮亚胺膦酸酯傅-克反应合成含手性季碳胺基膦酸衍生物的方法,使用的有机催化剂是手性磷酸.通过对溶剂、催化剂和温度的筛选发现,使用在3,3′-位引入吸电子的3,5-二叁氟甲基苯基取代的H8-BINOL衍生的手性磷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溶剂为均叁甲苯时,最高能以98%对映选择性得到含手性季碳胺基膦酸酯化合物.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不仅适用于吲哚衍生物,对吡咯也能取得较好结果.总之,该方法提供了一条简洁有效的合成手性胺基膦酸衍生物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伊茂恒[5](2017)在《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不断开发,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其效率已经突破11%。这与富勒烯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相当甚至已经超过。在众多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中,苝酰亚胺(PDI)是研究最早和最有潜力替代富勒烯受体材料的一类材料。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易进行化学修饰,有合适的能级,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并且与窄带隙的聚合物有很好的光谱匹配,以及高的电子迁移率等等。然而苝酰亚胺也有不足,分子容易聚集,因此,为了抑制苝酰亚胺分子间强的聚集能力,研究者通过设计合成扭曲的分子结构来打破这种聚集,以促进微纳米相区域的形成,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尽管这种扭曲的非平面结构看起来是一种不错的设计思路,但是也降低了PDI分子间的π-π堆积,这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电荷的传输能力。因此,需要其既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和分子π-π堆积行为,又要维持非平面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扭曲角)。基于这种思路,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苝酰亚胺衍生物,并对其光电性质及光伏性能进行了研究。1、设计并合成了不对称的稠环PDI衍生物Ph-PDI-C,并与EH-PDI和Ph-PDI进行对比,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电化学性质、分子结晶性以及光伏性能。以BDT为核心的DCV-4T-TBDT为给体材料,分别对其光伏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苝二酰亚胺的bay-位引入苯环后,得到扭曲的化合物Ph-PDI,该结构打破了苝二酰亚胺分子间的聚集,并改善了溶解性,从而获得1.46%的光电转换效率。在此基础上,又对化合物Ph-PDI进一步了氧化关环,得到稠环的Ph-PDI-C,增强了分子间的π-π堆积行为,提高了短路电流J_(SC),同时,也抬升了LUMO能级,提高了V_(OC),效率达到2.26%。本章阐述了通过横向拓宽苝二酰亚胺共轭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2、设计并合成了不同烷基链长的苝二酰亚胺bay-位环化化合物4-PP-PDI-C、4-HP-PDI-C、4-NP-PDI-C和4-iPP-PDI-C。研究了不同烷基链对苝二酰亚胺bay-位环化化合物的光谱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烷基链对其光电性质影响不大,但是对薄膜的形貌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烷基链长度增加,器件性能依次降低,并且异丙基烷基链器件性能优于正丙基的器件性能。因此,烷基链的改变会影响薄膜形貌和分子的堆积,进而改变光伏性能。3、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以苯环为核心,苝二酰亚胺bay-位环化化合物为外围修饰单元的稠环大分子化合物,并且对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稠环化合物C8C8-TP-PDI_3-C在250-380 nm区域的吸收明显增强,提高了化合物对光的吸收能力,使得LUMO能级得到提升,同时,增强了分子间的π-π堆积行为,有利于电荷的传输,提高了光伏性能。当以PTB7-Th为给体材料时,光电转换率达到3.93%。换用PBDB-T时,器件性能进一步提高,达到4.89%。4、除上述稠环化合物外,我们还研究了树枝状大分子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设计并合成了以3T和6T为核心的空间叁维结构的分子3T-PDI_2和6T-PDI_4,并且与EH-PDI对比,对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两个分子都能有效的减弱分子间的聚集,提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以PTB7-Th为给体材料,基于3T-PDI_2和6T-PDI_4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3.41%和4.12%。这可能是由于树枝状的空间叁维结构能够抑制分子间聚集行为,使得电荷能快速的产生和传输,从而提高光伏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7-05-01)
伊金垛,伊茂恒,马玉超,王洪宇,马昌期[6](2016)在《空间非平面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通常拥有优良的光物理性质、半导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OPV)中最重要的一类电子受体材料。但是,PDI分子的二维平面结构导致自聚集严重,进而影响OPV中给受体相态分离,设计非平面结构的PDI衍生物以改善分子聚集形态从而提高电池效率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1])。基于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PDI的功能化修饰的非平面结构的材料,并分别研究了这些材料作为电子受体在OPV中应用性能。其中,具有二维扭曲结构的PDI-F-PDI和叁维立体结构的SBF-PDI4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当以PTB7-Th为给体材料,PDI-F-PDI和SBF-PDI_4为受体材料的OPV器件分别得到了5.41%和5.34%的能量转化效率~([2])。(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二分会:有机光伏的机遇和挑战》期刊2016-07-01)
张迎迎,王建敏,王佳,王海龙,何恩方[7](2015)在《有机溶剂稳定的苝酰亚胺衍生物阴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苝二酰亚胺(简称PDI)是公认的强荧光性染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且酰亚胺基团具有强的吸电子能力。PDI衍生物的大多数性质与其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阴离子自由基有关。Miller et al.在一系列文章中报道1,4,5,8-萘酰亚胺(简称NDI)与二亚硫酸钠的水溶液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稳定可逆的自由基阴离子,并通过观察颜色和光谱的变化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另外,文献报道DFPDI~(2-)溶液中通入氧气可发生氧化,回复到中性价态。实验内容:本文发现了另外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水合肼,并以N,N′-异辛胺-1,7-二(五氟苯氧基)苝二酰亚胺(简称DFPDI)为实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氩气氛围下通过水合肼使DFPDI溶液形成高度稳定自由基负离子及价态的变化。另外,发现了一种可与氧气达到同样效果的物质-醋酸(或盐酸,本文使用的是醋酸)使DFPDI自由基离子回复到中性价态,证明DFPDI形成自由基负离子是可逆的过程。并利用电化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该物质溶液的可逆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 光电功能高分子》期刊2015-10-17)
关影芳,刘建军,李玲,林梅金,黄长沧[8](2015)在《含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1],由于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组元和无机组元来调控材料的性质,使得它们在分子开关、绿色照明、场效应管、非线性光学、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展现出美好的前景。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因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良好的分子共平面性、较小的HOMO-LUMO能级差、较好的电荷转移和分离特性以及在光学和氧化还原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3]。本文以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为有机组元,Pb I2为无机组元,通过扩散法合成出了一个红色针状的杂化化合物:[(DPNDI)Pb I2]n。单晶衍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25.087(5),b=4.5640(9),c=25.103(5),α=90.00oβ=111.08(3)oγ=90.00o;V=2682.0(9)3。在该化合物中,Pb采用六配位的配位模式,分别与四个碘原子和两个来自于DPDNI吡啶基上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略微变型的八面体结构。此外,无机组元形成一条无限延伸的[Pb I2]n链,这条无机链和有机组元通过Pb-N配位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二维层状的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C-H···I弱氢键作用堆积在一起,研究表明其具有半导体的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期刊2015-07-25)
张有地[9](2014)在《苝单/二酰亚胺衍生物合成及有机光伏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苝酰亚胺(PDIs)因其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强的接受电子能力、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高的电子迁移率、高的光电化学稳定性、易于化学修饰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它是一种很重要的受体材料。本论文以有机光伏器件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花单/二酰亚胺衍生物,并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能、热稳定性以及体异质节(BHJ)太阳能电池性能进行了研究。1.设计、合成了受体材料15-22,并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它们均具有较强的吸收、很好的接受电子能力和热稳定性。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测试表明,化合物17:P3HT薄膜显示比较高的电子迁移率(985×10-5cm2V-1s-1)。在BHJ器件中,以P3HT为供体材料,化合物15-22作为受体材料,经过热退火150℃,化合物17显示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PCE)2.30%,并且它具有1.00V的开路电压(Voc)。光电流密度、原子力(AFM)表面形貌和化学阻抗谱表明电荷分离效率、表面粗糙度和界面电阻对OSCs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2.利用希夫碱光诱导闭环反应,经过一步法或一锅两步法合成了模型化合物26。根据模型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合成了双氮杂刚性平面共轭化合物31(31’)。并测试了化合物31(3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化合物31a(31a')能够形成纳米带,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和提高成膜性。通过制作4个不同厚度的薄膜,利用SCLC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子迁移率,487nm厚的电子迁移率是最高的,其数值为5.65×10-4cm2V-1s-1。3.设计、合成了新型梯形共轭星形大分子受体材料40,该化合物由四个PDI支臂和一个芴核所组成。相比PDI(35mg/mL)和39(70mg/mL),化合物40具有很好的溶解性(155mg/mL)。TGA分析表明,化合物40的热分解温度(Td)为291.2℃,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要高于PDI的Td,大约高65℃。经15次循环伏安(CV)扫描,化合物40仍然保持不变的还原峰。化合物40也显示良好的光稳定性,其荧光强度一直保持在99%。在SCLC器件中,化合物40显示比较高的本征电子迁移率(2.22×10-5cm2V-1s-1),比PDI(3.52×10-8cm2V-1s-1)高3个数量级。以化合物40为受体、P3HT为供体,所构筑的BHJ OSCs获得0.64%的PCE,大约是PDI:P3HT电池的64倍。4.利用液晶(LC)受体材料来提高BHJ OSCs的性能。以一个结构简单的PDI分子43为模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它显示了比较宽的液晶相(从41℃到158℃的温度范围),并且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LC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P3HT:43(1:2)作为有机光伏活性层,经过热退火120℃,BHJ器件显示0.94%的最好效率。通过对比,一种非LC分子41的器件,只获得了比较低的效率0.22%。AFM图像表明P3HT:43活性层组分具有平滑和规整的形貌。通过旋涂技术制作SCLC器件,在热退火120℃相同的状态下,分子43显示了2.85×10-4cm2V-1s-1的本征电子迁移率,是非LC分子41(5.83×10-5cm2V-1s-1)的约为5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彭浩南,刘太宏,赵珂如,崔红,曹源[10](2011)在《基于胆固醇苝酰亚胺衍生物的有机胺荧光传感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胆固醇苝酰亚胺衍生物为基础设计制备了一种能够对有机胺进行灵敏检测的荧光薄膜。研究表明,胆固醇的引入不仅显着提高了苝酰亚胺的成膜能力,而且强化了薄膜对有机胺的富集能力,从而使得薄膜对有机胺的检测灵敏度达到mg/L。此外,薄膜选择性高,响应可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有机亚胺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有机电子学的蓬勃发展,有机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材料具备易于化学修饰、与柔性基底兼容和可大规模溶液法加工制备等优点,在柔性显示、电子皮肤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有机半导体仍然存在电荷迁移率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开发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以芘这一具备良好发光特性的富电子共轭骨架为起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制备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通过调控分子堆积、偶极矩以及前线轨道能级等因素,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器件。进一步,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的构效关系,为设计与合成高性能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存储材料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对有机电子学、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半导体材料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回顾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分类,解析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以及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思路。第二章,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研究设备和制备有机电子器件所需的仪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技术进行了说明。第叁章,设计了两种高效的合成路线对芘的非活泼位点进行修饰,得到了一类兼具高迁移率与发光性能的新型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4,5,9,10-芘二酰亚胺化合物(PyDI)。PyDI不仅在单晶堆积和前线轨道能级等方面适合作为n-型有机半导体,还保留了芘的良好发光特性,展现了良好的单光子与双光子荧光特性以及激基缔合物现象。我们基于PyDI及其衍生物制备了单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通过对烷基链等方面的优化,得到了良好的电子迁移率。我们结合性能表征与理论计算,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场效应迁移率的构效关系。第四章,以芘二酰亚胺化合物t-C_6-PyD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共结晶的方法,对晶体堆积进行了调控,提高了其电荷传输性能。通过单晶解析、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表征手段,我们对共晶材料的晶体排列和分子间电荷转移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共结晶的调控手段对材料电荷传输性能的影响。第五章,设计了一条高效的合成路线对芘分子的非活泼位点进行定向修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芘酰亚胺类衍生物。基于这些分子的非易失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展现了良好的存储特性,具有较大的存储窗口与数据保持时间。我们对这一系列分子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合理论计算探究了分子偶极矩和前线轨道能级对材料存储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亚胺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孙天磊,闫景辉,耿爱芳,张宏,邹明强.基于多酸与1,4,5,8-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2].吴泽华.基于芘酰亚胺衍生物的高性能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8
[3].王黎明,林赓,赵美君,刘东垚,金瑛.手性脲衍生物有机催化α-萘酚和N-Ts芳香醛亚胺的不对称aza-Friedel-Crafts反应[J].有机化学.2018
[4].严忠,高翔,周永贵.有机催化吲哚与环状酮亚胺膦酸酯的傅-克反应合成含手性季碳胺基膦酸衍生物(英文)[J].催化学报.2017
[5].伊茂恒.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7
[6].伊金垛,伊茂恒,马玉超,王洪宇,马昌期.空间非平面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二分会:有机光伏的机遇和挑战.2016
[7].张迎迎,王建敏,王佳,王海龙,何恩方.有机溶剂稳定的苝酰亚胺衍生物阴离子[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2015
[8].关影芳,刘建军,李玲,林梅金,黄长沧.含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2015
[9].张有地.苝单/二酰亚胺衍生物合成及有机光伏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10].彭浩南,刘太宏,赵珂如,崔红,曹源.基于胆固醇苝酰亚胺衍生物的有机胺荧光传感薄膜[C].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