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信息素论文-刘佳,王毅,郭线茹,李为争,汤清波

雌性信息素论文-刘佳,王毅,郭线茹,李为争,汤清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雌性信息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性信息素,棉铃虫,烟夜蛾,研究进展

雌性信息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王毅,郭线茹,李为争,汤清波[1](2016)在《棉铃虫与烟青虫雌性信息素合成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通过性信息素可以进行害虫的种群监控,同时也可以作为绿色生物农药,降低杀虫剂用量,化学和植保工作者对其合成和应用研究十分广泛。主要针对近年来棉铃虫性信息素2种主要组分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6年10期)

卢进,刘志韬,李莉玲,张蒙,温秀军[2](2015)在《麻楝蛀斑螟触角感器和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对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Moore))触角和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观察,为麻楝蛀斑螟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稀疏,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蛾间未见显着差异。麻楝蛀斑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的节间膜上,腺体表面排列着许多锥形刺状突出体,即为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腺体细胞。(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刘全[3](2013)在《胸窗萤雌性的闪烁信号和性信息素在求偶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之前的研究,推测胸窗萤雌萤求偶既利用闪烁信号(Glow),也利用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进行。本研究通过野外行为学实验证实了该推测,并研究了胸窗萤雌萤在求偶中这两种信号的作用;通过GC-EAD和GC-MS实验对胸窗萤性信息素的组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野外实验发现,胸窗萤雄性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能够从下风口向着无闪烁信号的雌性趋近,并找到雌性。胸窗萤雄性的这种寻找雌性的行为与利用性信息素进行求偶的昆虫行为规律一样,证明胸窗萤利用性信息素进行求偶,并且实验证明胸窗萤性信息素作用的最大距离大概是25m。通过胸窗萤闪烁信号和性信息素求偶的实验证实:(1)在胸窗萤求偶的整个过程中,性信息素(P)起主导作用;(2)在0.5m距离两种信号具有相互增强的作用;(3)胸窗萤雄性可以只利用其中一种信号搜寻雌性,也可以同时利用两种信号进行搜寻;(4)胸窗萤雄性无论探测到哪种信号都能迅速的做出向雌性趋近的反应;(5)距离越远(<25m)信号浓度梯度越明显,雄性趋近速度越快;(6)闪烁信号(G)不仅能在求偶中吸引雄性,还能够被雄性利用对雌性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对胸窗萤雌性的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现在已经确定有四个触角反应峰,可能包含了有7种物质。胸窗萤性信息素的具体组份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吴小波,张飞,曾志将[4](2012)在《蜜蜂繁殖冲突与雌性蜜蜂信息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群体里,蜂王释放出蜂王信息素来控制工蜂卵巢发育及改造王台特性,并吸引雄蜂为之交配,使蜂群正常繁衍。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各蜂种、亚种以及特殊蜂群无政府主义蜂群、海角蜜蜂等雌性蜜蜂信息素成分以及含量变化进行综合论述,并对蜂王主要信息素对工蜂和雄蜂生理影响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作扼要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09)

吴小波,张飞,曾志将[5](2012)在《蜜蜂繁殖冲突与雌性蜜蜂信息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群体里,蜂王释放出蜂王信息素来控制工蜂卵巢发育及改造王台特性,并吸引雄蜂为之交配,使蜂群正常繁衍。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各蜂种、亚种以及特殊蜂群无政府主义蜂群、海角蜜蜂等雌性蜜蜂信息素成分以及含量变化进行综合论述,并对蜂王主要信息素对工蜂和雄蜂生理影响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作扼要介绍。(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赵小艳[6](2011)在《美地绵粉蚧虫雌性性信息素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化学生态学引起了广泛注意。化学生态学所涉及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开发生物农药的源泉,它提供了一种在生态农业安全条件下,通过利用自然界生物间的化学作用规律,提高农业产量和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途径。化学信息素是昆虫种内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信息素信号就像无线电波密码一样,只有同种个体或同种异性个体才能破译。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可以控制虫害,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因其专一性,不伤害天敌,不会像化学杀虫剂引起环境污染及抗药性,被称为“第叁代农药”。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为害虫防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其研究和利用都在迅速向前发展。昆虫性信息素由于其活性高、特异性强等特性,对于昆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粉蚧虫雌性信息素是一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物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新型的农药粉蚧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天然产物3-蒈烯为原料,经连续的叁步反应,合成了美地绵粉蚧虫雌性信息素的关键中间体,对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第一,研究了3-蒈烯的烯丙位氧化,结果表明,用CuCl_2/AC作为催化剂,用过氧化叔丁基(TBHP)和O2作为氧化剂,用乙腈作为溶剂,可以选择性的把3-蒈烯合成3-蒈烯-2,5-二酮。通过单因素探索实验,最终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CuCl_2与3-蒈烯的摩尔比为1%,3-蒈烯与TBHP的体积比为1:3,反应时间为12h,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在上述条件下,3-蒈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100%,3-蒈烯-2,5-二酮的选择性为78%。第二,研究了3-蒈烯-2,5-二酮的开环反应,首先应用负载型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开环得到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此方法产率产率偏低。其次用无负载的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并考察了各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反应时间3h,高锰酸钾与3-蒈烯-2,5-二酮的摩尔比为5:1,乙酸与水溶液体积比为20:1,此条件下3-蒈烯-2,5二酮的转化率为98%,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的产率为75%。通过比较可知,使用无负载的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可以使反应更剧烈,提高了产物的产率。第叁,研究了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通过Fischer酯化反应来合成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甲酯,主要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反应时间、带水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硫酸做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与醇的摩尔比为1:4,温度为60℃时,反应2h,此条件下,转化率可以达到100%,产率为47.00%。第四,研究了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通过SN2反应来合成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甲酯,在反应中依次加入Na2CO,卤代烃CH3I,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在该条件下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甲酯的产率为68.44%。第五、应用IR、1HNMR、质谱、旋光等手段分析鉴定了各步合成的目标产物。第六、本论文通过对各步产物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了美的绵粉蚧虫雌性信息素关键中间体3,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酸甲酯。(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期刊2011-11-26)

王蕊[7](2011)在《α-蒎烯制备四员环类昆虫雌性信息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性信息素由于其活性高、特异性强等特性,对于昆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粉蚧虫雌性信息素是一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物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新型的农药粉蚧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松节油中含量最高且具有天然手性的α-蒎烯为起始原料,经连续的叁步反应,合成了四元环状化合物低蒎酮酸甲酯,该化合物是制备两种粉蚧虫雌性信息素的关键中间体,对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第一、本文将超声波引入到α-蒎烯的烯丙位氧化反应中。以氯化铜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其中较少的催化剂加入量即可达到很好的催化效果,并且后处理简单。而超声波的加入可以缩短反应的时间。最佳条件为:乙腈5.0 ml,叔丁基过氧化氢3.0 ml,催化剂含量为1%,通氧量25-35 ml/min,控制反应温度为50℃,超声波100W的条件下连续超声1.5 h,而后磁力搅拌2 h,底物α-蒎烯转化率可达到100%,产物马鞭草烯酮的产率最高为68.8%。第二、在研究马鞭草烯酮的开环反应时,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考察了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只单纯的应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反应结束后,存在后处理困难的缺点。因此制备了负载于七种不同载体上的负载型高锰酸钾氧化剂,并利用XRD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本实验最终选用高锰酸钾-硅胶作为氧化剂,氧化马鞭草烯酮制备低蒎酮酸,考察了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在室温下,反应时间2 h,高锰酸钾-硅胶的加入量为10.32 g,乙酸与水溶液体积比为10:1,此条件下马鞭草烯酮转化率为100%,低蒎酮酸的产率为81.04%。通过比较可知,使用负载型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可以简化后处理,使后处理的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提高了产物的产率。第叁、本文还考察了不同带水剂与催化剂对低蒎酮酸甲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己烷为最佳的带水剂,硫酸做催化剂的产率最高为71.3 %,但由于无法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酸性废水量较大,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而应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负载型磷钨酸作为催化剂,产率为63.7%,虽略低于硫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但后处理简单,可回收利用,是一种绿色的方法,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第四、应用IR、1~HNMR、质谱等手段分析鉴定了各步合成的目标产物。第五、本论文确定了以具有天然四元环结构的α-蒎烯为起始原料,经过烯丙位催化氧化、双键断裂、甲酯化叁步反应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的关键中间体低蒎酮酸甲酯的反应路线。此叁步反应最终所得总产率为35.5%。(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1-06-30)

董文霞,张峰,阚炜,张钟宁[8](2009)在《蚜虫雄蚜与雌性母对性信息素及植物挥发物的田间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间观察了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Patch、山楂圆疣蚜Ovatus crataegarius(Walker)等3种蚜虫对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的反应,并且调查了性信息素与植物挥发物对桃蚜的田间引诱活性的相互作用。在有冬寄主或夏寄主植物的田中,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到桃蚜雄蚜与雌性母的数量显着多于对照诱捕器的诱捕数;但在非寄主植物的田中,却引诱不到桃蚜。苯甲醛(冬寄主植物桃树Prunus persica的主要挥发物组分之一)能够增强桃蚜雄蚜的引诱作用。绣线菊蚜雄蚜和雌性母对植物中提取的荆芥内酯有反应,而山楂圆疣蚜雄蚜和雌性母对植物中提取的和人工合成的荆芥内酯都没有反应,但对荆芥醇有反应。并且在荆芥醇中添加荆芥内酯之后对山楂圆疣蚜雄蚜引诱活性显着提高。还讨论了雌性蚜产生化合物被雄蚜作为性信息素、被雌性母作为聚集信息素以及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9](2007)在《信息素cVA对雌性和雄性的不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挥发的信息素11-cis-vaccenyl acetate(cVA)是由雄性果蝇产生的,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表明,它通过对嗅觉受体神经元中的Or67d受体的一种效应来引导交配行为。涉及对Or67d基因的定向突变的一个实验证实,事实的确是这样,但却有一个曲(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7年03期)

樊建庭,韦卫,孙江华[10](2007)在《松墨天牛是否存在雌性接触信息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的身体不同部位切除之后的交配试验显示,分别剪去头部、鞘翅以及前胸部后仍然可以正常交配,用雄虫的腹部代替雌虫的腹部后,仍然能够引起雄虫的交配趋势动作,但不能完成真正交配,因此推测雌性接触信息素如果存在,主要集中在雌虫身体后半部,尤其是中后胸部位。但是冻死后的雌虫不再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而且冻死的雌虫与活雌虫同时放入培养皿中,雄虫喜欢与活雌虫交配,不选择冻死的雌虫,因此推测视觉在其松墨天牛的交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接触性信息素有可能并不存在。将雄虫的触角分别从第5~6节和第1节剪去的试验结果显示,雄虫仍然可以很快地找到雌虫,发生交配行为。这有2种可能的解释一是雄虫不仅仅靠触角来感受雌虫的接触信息素,头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或者足上也有可以感受信息素的感受器;二是雌虫不存在接触信息素,雄虫通过视觉就可以找到对方,完成交配过程。浸泡致死的雌虫不再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并且将正己烷和乙醚的浓缩液滴加在浸泡致死的雌虫以及玻璃棒和鹅卵石的生测试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这进一步说明,松墨天牛可能并不存在体表接触信息素。性成熟后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是靠衰弱寄主的强烈的挥发性气味聚集到寄主树干上,在树干这个较为狭小的环境里,有可能是通过视觉找到配偶,完成交配过程。(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7年01期)

雌性信息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扫描电镜对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Moore))触角和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观察,为麻楝蛀斑螟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稀疏,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蛾间未见显着差异。麻楝蛀斑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的节间膜上,腺体表面排列着许多锥形刺状突出体,即为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腺体细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性信息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王毅,郭线茹,李为争,汤清波.棉铃虫与烟青虫雌性信息素合成进展[J].农药.2016

[2].卢进,刘志韬,李莉玲,张蒙,温秀军.麻楝蛀斑螟触角感器和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J].河南农业科学.2015

[3].刘全.胸窗萤雌性的闪烁信号和性信息素在求偶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4].吴小波,张飞,曾志将.蜜蜂繁殖冲突与雌性蜜蜂信息素研究进展[C].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5].吴小波,张飞,曾志将.蜜蜂繁殖冲突与雌性蜜蜂信息素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2

[6].赵小艳.美地绵粉蚧虫雌性性信息素合成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1

[7].王蕊.α-蒎烯制备四员环类昆虫雌性信息素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

[8].董文霞,张峰,阚炜,张钟宁.蚜虫雄蚜与雌性母对性信息素及植物挥发物的田间反应[J].生态学报.2009

[9]..信息素cVA对雌性和雄性的不同作用[J].昆虫知识.2007

[10].樊建庭,韦卫,孙江华.松墨天牛是否存在雌性接触信息素?[J].昆虫知识.2007

标签:;  ;  ;  ;  

雌性信息素论文-刘佳,王毅,郭线茹,李为争,汤清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