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张冉,舒平

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张冉,舒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力活动,住区,绿地空间,影响因素

绿地休闲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张冉,舒平[1](2019)在《休闲锻炼视角下既有住区绿地空间适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既有住区绿地空间对锻炼活动适宜性较低的问题,收集并分析住区居民在绿地空间的锻炼情况及绿地空间"场地区位""植被""设施"3方面特征数据,结果发现,道路整合度、乔木数量、健身器材数量与居民锻炼活动情况显着正相关,道路连接度、形状指数、绿地率、草坪地被面积与锻炼活动情况显着负相关,场地绿化覆盖率、绿视率,植被多样性指数,坐歇设施与居民锻炼活动情况无显着相关;据此提出"提高空间可停留性及场地规整性""注重场地植物群落实用性""增强健身设施完善性"3方面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9年05期)

张敏[2](2018)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南昌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和城市绿地休闲空间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将成为时代的焦点,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而城市绿地休闲空间未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需求,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争端,同时南昌市城市绿地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并亟待改善。本文以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法以及实地勘察法,从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深层剖析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南昌绿地休闲空间的优化策略。笔者将重点放在对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上,其中包括老龄化背景下对南昌市当前绿地休闲空间优化策略的分析,为以后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设性参考。本文着重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现状如何以及有哪些现存问题;通过对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可以分析得出影响老年人到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究竟是怎样影响老年人在城市绿地休闲空间中休闲;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哪些建设性的优化策略。在解答这些问题后,笔者结合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从叁大层面提出目前南昌绿地休闲空间的优化策略。最后,笔者对南昌绿地休闲空间进行远景展望。(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林俏[3](2016)在《滨水绿地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得益于良好的公共空间,而人性化的步行空间构建能强化公共空间导向性的有效途径。研究从空间的人性化出发,探究其在生态绿脉和标识系统构建上的特色设计,以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分析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空间环境,以提升步行空间的活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6年13期)

马唯为,金云峰[4](2016)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品质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城市化理念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旨在连接、整合城市开放空间,统筹空间资源。文中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突破性地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就事论事"进行研究的思维模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审视公园绿地的角色地位,以此为基础更新公园绿地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6年01期)

马唯为,金云峰[5](2015)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品质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城市化理念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旨在连接、整合城市开放空间,统筹空间资源。本文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突破性地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就事论事"进行研究的思维模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审视公园绿地的角色地位,以此为基础更新公园绿地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31)

史春云,姚晓蔚,朱传耿,唐晓丹,孙勇[6](2015)在《徐州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休闲者空间利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国民休闲状况,本文基于徐州居民利用绿地开放空间的调查问卷数据,从时间距离(行程时间)和空间距离两个方面展开,并结合不同交通方式下的空间距离分布,对居民利用绿地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对绿地开放空间的使用偏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时间距离上,休闲者行程时间通常大于30分钟;空间距离上,5km是人们日常休闲活动空间临界值,当小于5km时,人数呈波动状态,当大于5km时,人数呈现距离衰减趋势;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下,空间距离呈现明显的圈层分异;休闲者在选择空间过程中偏好滨水型及带有游乐场的绿地开放空间。研究结果对绿地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哲渊,毛利群[7](2015)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是宁波市"叁江六岸"品质提升工程叁大系统之一。其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休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对宁波市局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其空间品质及文化品位。并借此课题的研究,提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要点,可作为宁波市及其他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建筑》期刊2015年04期)

孙佳佳[8](2015)在《临汾市主城区休闲绿地空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休闲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部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供参观者康体健身,娱乐休闲;也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美化起了重要作用,甚至休闲绿地可作为城市水体、山体、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纽带,对构建城市生态系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临汾市主城区休闲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小型城市的休闲绿地进行了规模、类型分析研究,还将其与同级别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汾休闲绿地的不足并制定了优化方案。笔者立足于绿地景观学和生态宜居城市理论,从景观生态学,景观形态学,景观文态学和景观心态学的理论或原理角度研究城市休闲绿地及其空间布局。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包括时间对比,临汾市主城区1985年,1992年和2009年的绿地状况的比较;包括同纬度同行政级别的相邻城市的休闲绿地状况对比,选取长治,晋城为对比对象,分析出临汾休闲绿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还包括同类型的休闲绿地的空间分布比较,将临纷分为四个区域,分析每一区域的休闲绿地均衡度和空间布局特征;应用相关理论,结合临汾实际用地状况和居民对休闲绿地的需求制定休闲绿地优化原则、目标和方案,同时还分析了休闲绿地建设优化的影响因素及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临汾主城区的休闲绿地建设越来越受政府重视,休闲绿地空间分布由集中块状分布变为了条带状分布。②每一类别的休闲绿地在临汾市休闲绿地建设所处的阶段不同,街道休闲绿地建设起步较早,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各个街道绿地的质却存在大的差距;公园休闲绿地建设较晚,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水域生态工运和滨水绿化等政府行为使得临汾整体环境取得巨大的改善;小区游园问题比较众多,新小区和旧小区绿地量和质都存在较大差距。③与长治,晋城国家级园林城市比较起来,在资源配置上差距不是很大,因此临汾没有很好的利用优势,发挥境内大区域的生态共振,即使市域外绿地资源也要合理开发保护,形成面积较大的生态区。④在临汾市域范围内,休闲绿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北部和西部。在东部和南部多为零碎绿地空间。因此,临汾市主城区休闲绿地优化不能走老路子,需要促进街道小游园的建设和临街绿地立体发展,住宅区制定标准,旧小区立体绿化为主,新小区休闲绿地绿化注重品质,公园因地制宜的区建设,逐步完善公园类别,注重小型和微型公园的建设。(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7)

桑丽杰[9](2012)在《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空间格局及利用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旅游者和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空间,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面积、数量、空间布局等直接影响到游客及居民的游憩活动和城市环境质量。本文以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休闲绿地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休闲绿地的类型划分、景观格局和休闲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笔者将城市休闲绿地分为市级公园绿地、区级公园绿地、社区级公园绿地及风景区绿地,并为这些绿地按等级建立了研究区休闲绿地GIS数据库。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景观格局分析和梯度分析。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最小邻近距离法、缓冲区分析法和行进成本分析法,结合各街道人口分布,对城市休闲绿地的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可达性与公园绿地面积、数量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杭州市城市休闲绿地的数量与面积均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滨江区城市休闲绿地面积的增长最快,西湖区城市休闲绿地的面积最大;区级和社区级城市休闲绿地数量的增长远大于市级,而在绿地面积增加上市级休闲绿地占绝对优势。②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首位度系数的数值均较大,但呈减小趋势,表明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分布不均衡状况明显,但近年来有缓和的趋势。③休闲绿地面积均衡比和人口均衡比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均衡方向发展;④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中心由西向东偏移。⑤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平均可达时间为3.8min,92.11%的居民可在10min内到达一处休闲绿地;可达性最差(可达时间30-50min)的居民区分布在主城区的边缘地带。⑥风景区类休闲绿地的可达时间为20.33min,可达性最好的是西湖风景区绿地和西溪湿地风景区绿地。⑦各乡镇街道行政区到风景区绿地的可达性呈现出以西湖为中心的不严格的圈层结构,距离西湖风景区越远,可达性越差。⑧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服务能力强,但服务范围集中在中心城区。最后,笔者就均衡公共休闲绿地的分布和改进公共休闲绿地的可达性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2-12-01)

高莹[10](2012)在《北京市部分休闲绿地空间使用调查与植物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休闲绿地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搭建出的空间,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同时它自然、绿色的面孔还可以缓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为优化城市休闲绿地的设计,使其更完美的发挥应有的功能,本文对北京地区东王庄绿地、元大都遗址公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大屯公园等10处绿地实地调查,并在东王庄绿地8个空间以及元大都遗址公园的19个空间采集实际使用数据,对城市休闲绿地的主要使用人群、人群主要活动类型和各类活动出现在何种空间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得出各类活动对空间的功能和心理需求,从而指导空间的设计和植物应用。论文首先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城市休闲绿地的主要使用人群按比例从高至低分别是:老年人、(成人+儿童)组合、中年人、青年情侣、少年儿童。人们在城市休闲绿地的主要活动有休闲娱乐、社交放松、体育锻炼、停留休息、看护儿童和穿行6大类。各类活动对空间的功能需求很直观一一大小适宜的场地和活动所需的设施。由于休闲绿地的主要使用人群是老人,孩子也很多,因此功能设计上还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他们的使用安全。此后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逐一分析各类型活动对空间的心理需求。做任何活动人们都希望能在舒适的环境里,只是不同活动对舒适的定义会略有不同。大尺度空间里的集体活动,如集体舞蹈,人们更在意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小尺度空间里的活动,如棋牌、坐下交谈,人们最在意的是视觉和触觉。休闲娱乐类活动、体育锻炼活动通常对私密性和安全性没有要求,停留休息、看护儿童活动对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社交活动是6类活动中对私密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最终针对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打造城市休闲绿地空间进行探讨。论文综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和地图识别理论,先化零为整的讨论整块休闲绿地的空间布局。整块休闲绿地内所有空间的布局也要兼顾使用者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即功能组合与地图识别。随后从植物的建造功能出发,配合其它设计要素讨论空间的围合过渡并延伸至空间私密性与安全性的控制。最后从视觉营造、听觉营造、嗅觉营造、触觉营造和小气候控制及各种感觉间相关作用几个方面就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打造舒适空间提出合理建议。本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由表及里的剖析人们对休闲绿地空间的各种需求,并最终对休闲绿地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将成为时代的焦点,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而城市绿地休闲空间未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需求,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争端,同时南昌市城市绿地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并亟待改善。本文以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法以及实地勘察法,从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深层剖析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南昌绿地休闲空间的优化策略。笔者将重点放在对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上,其中包括老龄化背景下对南昌市当前绿地休闲空间优化策略的分析,为以后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设性参考。本文着重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南昌市绿地休闲空间现状如何以及有哪些现存问题;通过对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可以分析得出影响老年人到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究竟是怎样影响老年人在城市绿地休闲空间中休闲;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哪些建设性的优化策略。在解答这些问题后,笔者结合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从叁大层面提出目前南昌绿地休闲空间的优化策略。最后,笔者对南昌绿地休闲空间进行远景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冉,舒平.休闲锻炼视角下既有住区绿地空间适宜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9

[2].张敏.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南昌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和城市绿地休闲空间调查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

[3].林俏.滨水绿地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J].现代园艺.2016

[4].马唯为,金云峰.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6

[5].马唯为,金云峰.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2015

[6].史春云,姚晓蔚,朱传耿,唐晓丹,孙勇.徐州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休闲者空间利用特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

[7].王哲渊,毛利群.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宁波市“叁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J].浙江建筑.2015

[8].孙佳佳.临汾市主城区休闲绿地空间分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9].桑丽杰.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空间格局及利用优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

[10].高莹.北京市部分休闲绿地空间使用调查与植物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标签:;  ;  ;  ;  

绿地休闲空间论文-张冉,舒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