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输出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剂量,稳定性
输出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习海燕[1](2019)在《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剂量输出的长期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剂量输出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的是瓦里安公司新型直线加速器TrueBeam,并应用QA BeamChecker Plus(QABC+)对加速器TrueBeam的6 MV光子束剂量输出进行采集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集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共计12个月,将研究采集的中心轴剂量输出、平坦度、横向对称性以及轴向对称度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采集的中心轴剂量输出、平坦度合格率与基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采集的轴向对称性、横向对称性合格率与基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的6 MV光子束剂量输出趋于基准值,具有较好的输出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7期)
周军,黄胜,刘崇武,胡厚,胡铭阳[2](2019)在《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IAEA TRS 277技术报告,对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医用加速器进行吸收剂量测量,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7年12月共计240组输出剂量数据,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加速器剂量质量保证提供方法与措施。结果:6 MV-X输出剂量3组数据K-S检验双尾渐进概率P值分别为0.101、0.269、0.549,均大于显着性水平0.05,符合标准正态分布,且P值逐渐增大,符合程度越来越好;剂量误差≤1%符合率达到91.94%,剂量误差≤2%符合率达到97.92%。结论: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具有很好的正态性和长期稳定性,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放疗需求;影响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加速器硬件自身稳定性、剂量仪电离室稳定性、剂量测量方法准确性、摆位误差等;物理师应按照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加速器剂量质量保证程序,并按照规定频次校准输出剂量,监测输出剂量的稳定性,为精准放疗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蒋大振,王骁踊,张俊,谢丛华,王大奖[3](2019)在《运用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分析加速器输出稳定性。方法:收集电离室更换前后加速器输出绝对剂量,回顾性分析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对加速器的检测情况,并分析不同能量输出剂量的稳定性。结果:6、10 MV X射线以及6、9、12 Me V电子线中心轴输出剂量误差均在3%以内。方差分析显示此加速器不同能量输出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检测发现每周输出剂量不断偏高,经进一步检测确认为电离室故障。更换电离室后输出剂量在标准值附近极小的范围内波动,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能。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可以提前发现加速器存在的隐患,帮助物理师及时处理隐患。结论:使用PTW QUICKCHECK webline晨检仪对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进行检测有利于确保直线加速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可有效地降低加速器系统误差,避免出现严重失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鹏[4](2019)在《混杂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控制过程中连续的动态行为和离散的动态行为的耦合越来越明显,混杂系统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外,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的提出为描述受迫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关于混杂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混杂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的背景及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本文需要用到的部分引理和定义.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混杂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其中主要考虑了脉冲切换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基于Lyapunov方法和平均滞留时间方法,建立了脉冲信号,平均滞留时间以及系统增长(衰减)率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了两种脉冲效应,并给出了保证脉冲切换系统为输入/输出状态稳定的充分条件.此外根据得到的结果,设计了脉冲切换系统的状态范数估计器.最后给出了带有仿真的例子说明所得到的结果的有效性.第叁章主要研究了在L导数不定时,混杂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别研究了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下,脉冲系统以及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在L导数不定的情况下,应用Lyapunov方法和平均滞留时间方法,给出了保证混杂系统为输入状态稳定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例子说明所得结果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0)
汤建华[5](2019)在《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输出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了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零点输出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设计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的零点输出会受到传感器内外压差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传感器零点输出误差的变化以及传感器需要更长的零点输出稳定时间。同时,理论分析表明本文实验中采用的密封型传感器的内外压差每增加1k Pa,传感器输出变化大约0.014%FS。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今后提高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衡器》期刊2019年02期)
程晓龙,刘吉平,王彬冰,杨双燕[6](2018)在《螺旋断层治疗装置剂量输出稳定性检测及叁年质量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螺旋断层治疗装置(tomotherapy,TOMO)剂量输出检测的理论及方法,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依据国家卫生标准WS 531—2017及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 TG-148号报告,首先对相关理论部分进行解释,再利用8通道计量仪(Tomo Electrometer)、电离室A1SL(standing imaging,USA)、圆柱形模体(cheese phantom)、等效矩形固体水,对TOMO剂量输出相关的静态剂量、旋转剂量和射线质(百分深度剂量,PDD)的稳定性进行检测,最后分析整理近叁年的检测数据。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剂量统计、计算表格;并通过SPSS22分析数据得出静态输出剂量偏差平均值为(-0. 36±0. 47)%,664 d中仅有1 d偏差超过±2%,数据较为稳定;旋转输出剂量偏差平均值为(-0. 82±1. 6)%,有70%的结果在±2%的范围内,91%的结果在±3%,99%的结果在±4%的评价值范围内;射线质PDD10和PDD20的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 02±1. 15)%和(-0. 45±1. 06)%,100%的结果在±3%的评价值范围内,95%的结果在±2%范围内,56%和58%的结果在±1%的范围内;叁个检测项目的稳定性都比较好,并对于超出评价值范围的检测项目进行原因分析。通过近叁年的质量控制,整理出了完整的TOMO剂量输出质量控制操作规范,建议在标准WS 531—2017的基础上将评价值标准提升,旋转输出剂量评价值设定为±3%,射线质输出评价值设定为±2%,并在日检中适当增加射线质输出检测项目,为TOMO的精准放疗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5期)
张文彬[7](2018)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的稳定性,总结出影响其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7年全年入院病人每天进行治疗前6mv、15mvX射线以及9mev、12mev电子线的输出剂量进行监测,对以上输出剂量数据收集统计出来并采取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确定医用直线加速器不同能量输出剂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15mvX射线、9mev以及12mev电子线这叁档能量的输出剂量相比较而言更加稳定,且叁者的K-S检测双尾渐进概率P值>0.05,表示差异均大于显着性水平,符合正态分布;6mvX线输出剂量在2017年全年的稳定性较其他能量档相对较差,且6MVK-S检测双尾渐进概率P值<0.05,表示差异小于显着性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分析表明加速器系统长期运行因而造成加速器微波源输出不稳定,导致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结论 :分析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能够减少加速器的系统误差,保证肿瘤患者治疗剂量的精度,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11期)
仝伟,吴天庆[8](2018)在《多输入输出时滞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凸约束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计算机性能提升及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离散控制理论得到人们广泛关注。现实控制系统存在时滞现象,使系统性能不稳定。文中提出基于反馈控制律的模糊凸约束化改进算法,对多输入输出离散系统实现扰动控制。在已知动态特征和未知初始条件的持续干扰情况下,采用模型变换方式使存在扰动系统转变为无干扰的增广系统,推导获得反馈控制律;考虑干扰线性时滞系统需构造降维观测器预测系统状态及干扰行为,结合控制律初步实现时滞离散系统扰动抑制。针对多输入输出系统,提出基于T-S模糊规则的凸约束改进优化算法,运用T-S模糊规则将非线性系统表述为一系列局部线性系统的组合形式,利用充分条件令输入输出系统满足Lyapunov函数渐进稳定,转变为容易处理操作的LMI形式,实现改进约束优化过程。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可实现系统稳定控制输出。(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徐瑶[9](2018)在《VIENNA整流器输入输出阻抗特性与级联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VIENNA整流电路具有开关器件少、开关应力低、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供电装置等装置的前级整流器。分析了 VIENNA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dq坐标系的VIENNA整流器开环小信号模型和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了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控制参数,推导了 VIENNA整流器开环输入输出阻抗方程。导出了 VIENNA整流器的闭环输入输出阻抗方程,分析了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变化下整流器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阻抗特性,为多级电力电子模块的级联结构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分析表明,当输出电流越小时,VIENNA整流器与配电网的级联稳定裕度越小,当输入电压越低时,VIENNA整流器与后级DC-DC变换器的级联稳定裕度越小。考虑到实际配电网的长距离配电或含有用于无功补偿的并联电容器,这将会给电网引入不可忽略的串联电感与并联电容。为此,建立了配电网更为准确的RL/C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等效电感与等效电容参数对VIENNA整流器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系统可能出现不稳定的工况,提出了一种在VIENNA整流器前级加入有源阻抗调节器的稳定性增强控制方法。基于RT-LAB实时仿真平台搭建了一台7kW的叁相VIENNA整流器实时仿真模型,对分析结论和改善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参数选择的合理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改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李洋,王春明[10](2018)在《关于光伏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稳定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光伏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储能电池的运行效率,满足绿色能源发展需求。对光伏储能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稳定性控制,需要对储能电池输出功率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小波包的重构函数重构功率信号,完成光伏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稳定性的控制。传统方法对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功率进行分配,进而控制混合体系出力,但忽略了对功率信号的分解处理,导致控制精度偏低。提出基于BESS的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稳定性控制方法,利用叁层小波包分解树,将原信号映射至若干个小波包的子空间内,通过小波包的重构函数重构功率信号。确定BESS1与BESS2输出功率,并更新全部时刻电池输出功率,任意BESS电量满充或者满放时,对两组BESS工作状态并行切换,实现电池输出功率的高精度稳定性控制。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稳定性控制方面具有良好地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6期)
输出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IAEA TRS 277技术报告,对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医用加速器进行吸收剂量测量,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7年12月共计240组输出剂量数据,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加速器剂量质量保证提供方法与措施。结果:6 MV-X输出剂量3组数据K-S检验双尾渐进概率P值分别为0.101、0.269、0.549,均大于显着性水平0.05,符合标准正态分布,且P值逐渐增大,符合程度越来越好;剂量误差≤1%符合率达到91.94%,剂量误差≤2%符合率达到97.92%。结论: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具有很好的正态性和长期稳定性,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放疗需求;影响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加速器硬件自身稳定性、剂量仪电离室稳定性、剂量测量方法准确性、摆位误差等;物理师应按照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加速器剂量质量保证程序,并按照规定频次校准输出剂量,监测输出剂量的稳定性,为精准放疗提供有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输出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习海燕.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剂量输出的长期稳定性[J].医疗装备.2019
[2].周军,黄胜,刘崇武,胡厚,胡铭阳.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长期稳定性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3].蒋大振,王骁踊,张俊,谢丛华,王大奖.运用PTWQUICKCHECKwebline晨检仪分析医用加速器输出稳定性[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4].李鹏.混杂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稳定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汤建华.压差效应对焊接密封型称重传感器输出稳定性的影响[J].衡器.2019
[6].程晓龙,刘吉平,王彬冰,杨双燕.螺旋断层治疗装置剂量输出稳定性检测及叁年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7].张文彬.医用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
[8].仝伟,吴天庆.多输入输出时滞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凸约束优化算法[J].科技通报.2018
[9].徐瑶.VIENNA整流器输入输出阻抗特性与级联稳定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10].李洋,王春明.关于光伏储能电池输出功率稳定性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