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濮凹陷的断块运动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海波,程秀申,徐田武,张玉体,谈玉明[1](2021)在《东濮凹陷古近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系的构造特征及其与渤海湾盆地其他坳陷的差异,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重磁等资料对东濮凹陷进行构造解析,并结合原油样品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是在距今51 Ma发育的第2期开裂盆地,具有沉降深(6 400 m)、速率快(246 m/Ma)的特征,在北东向断层的切割作用及构造频繁转换作用下,盆地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的特征,发育多凸多洼的盆地结构,为复式含油气系统奠定了构造格架基础。依据有效烃源岩分布、油气成藏期古构造脊、流体差异性等因素,将东濮凹陷划分为10个油气系统,具有油气近源聚集的特征。东濮凹陷正向构造的规模大、幅度高、坡度陡,与生储盖有效配置,利于油气向构造高部位运聚和保存,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和富集。本次研究采用体积守恒法,综合地层厚度趋势法、邻近厚度对比法及镜质组反射率法等,认为东濮凹陷东营组剥蚀量整体为200~800 m,古近系持续深埋、稳定保存,为弱改造、复式含油气系统型盆地,具有油气近源聚集、正向构造控富、连续成藏的特征。
路金[2](2021)在《临清坳陷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临清坳陷是渤海湾盆地西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区面积大,油气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不同区域的研究、勘查程度相差很大。为了在整体上更深入了解该区新生代伸展构造特征,本文选择从伸展变换构造带的角度展开研究,以期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和伸展构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在综合分析油气勘探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前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及所控制的半地堑特征的系统分析;进一步研究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分布、级次与构造类型,分析变换构造带的成因与控制因素及形成演化过程;最后探讨其与油气的关系及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本区前新生代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早-中侏罗世和白垩纪5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并受到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运动的改造,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前新生代盆地的地质结构。新生代盆地的伸展构造主要受NNE、NE向Ⅰ、Ⅱ级正断层控制;活动时期主要集中在古近纪,北部的临清地区断层开始活动的时间较早(始于孔店期),南部的东濮凹陷及汤阴凹陷地区开始活动的时间较晚(始于沙四期);断层活动的强度具有南部强、北部弱,东部强、西部弱的特征,其中东濮凹陷区活动最强、临清地区东部次之,汤阴凹陷区和临清地区西部活动较弱;大型正断层的活动均具有分段特征,并由此控制了一系列不同规模的伸展半地堑。本区的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可划分出3个一级横向变换构造带(封丘-兰考、马陵-回隆镇、夏津-腰站变换带)、7个二级变换构造带以及若干更次级的变换构造带;其成因可能主要受印支-燕山期NW、NWW及近EW向断裂和基底构造控制;其形成演化可分为孔店-沙四期、沙三期和沙二-东营期3个阶段。伸展变换构造带控制了生烃洼陷的形成、烃源岩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与油气聚集;本区未来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是东濮凹陷尚未油气突破的次级变换构造带,可同时兼顾勘探临清地区东部有潜力的变换构造带。
刘秀琪[3](2020)在《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业已进入中后期,其勘探难度日趋增大。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业已展示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数量众多且交错分布,储层砂体非均质性强,造成各层段油气分布特征各异,这极大增加了后续油气勘探工用的难度。针对研究区的这种情况,我们拟选择东濮凹陷的文留地区和濮卫地区为主要研究靶区,充分吸收前人有关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系统剖析靶区各层段原油分子组成、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以期揭示原油不同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成熟度变化规律。进而深入探讨研究区油气富聚规律,为油气的深入勘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研究区油样的保存条件较好,无明显微生物次生蚀变作用。油源沉积环境具有还原性较强的特征,为水体分层、高盐度的咸湖相沉积。总体来看最高演化成熟度尚未达到生油主峰阶段。(2)基于原油类型及成熟度分布来看,濮卫-文留地区致少汇聚了两期次原油:Ⅰ类为早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布在文留及户部寨地区;Ⅱ类为晚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分布在濮城和卫城地区。晚期成熟度较高原油有向南运移的特征,且与早期原油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文留东部地区缺乏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汇入。其中卫城地区卫79-7井的原油成熟度最高,附近应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的勘探方向。(3)濮卫、文留地区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好,钻井沿线应该均有油气分布。文留地区储层纵向连通性较好,盖层位于沙二下亚段之上;濮卫地区存在两个区域性盖层,分别在沙二下亚段之上、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阻挡了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的油气运移,盖层下方的油气最为富集,是很好的勘探方向。(4)通过对文留地区文101井区附近的文古2井进行地化特征的研究,明确文古2井的油源与研究区原油的油源都不相同,未对附近文101井区的油气产生影响,说明文古2井的油气充注量不足或是与文101井区间存在构造遮挡不宜作为一个很好的油气勘探方向。
吕雪莹[4](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说明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余金柱[5](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朱蕾[6](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信凤龙[7](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杨岱林[8](2018)在《东濮凹陷西南洼断层输导与封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系统分析东濮凹陷西南洼断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断层分段生长特征、断层活动史和油气成藏期次的匹配关系、明确了断层封堵成藏的泥岩涂抹下限,总结了断层控藏的基本模式。通过细化各断块中地层与断层解释,划分了四类断层组合样式:I类由主断层与上盘反向断层组成反“Y”字形结构,Ⅱ类由主断层与上盘反向断层及顺向断层之间组成反“Y”字形与“Y”字形结构,Ⅲ类由主断层与顺向断层形成阶梯式断层,同时两者与上盘反向断层形成反“Y”字形结构,IV类是上述三类断层组合样式的复合形式。东濮凹陷西南洼发育贯穿新近系及古近系的油源断层和仅断切新近系的圈闭断层。通过断层活动性(断层生长指数与落差法)研究结合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断层对油气的二次运移与富集的影响不同,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东营期)断层活动强度适中,油气沿东营期活动强烈的油源断层运移,东营期后油源断层活动减缓或者停止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通过对干层、水层、油层、气层断层泥岩涂抹系数计算与统计,确定断层泥岩涂抹因子CSP大于20、SGR大于0.52时断层具有封堵性,同时确定了泥岩涂抹因子SGR和油气柱高度的关系。建立研究区4种断层控藏模式:阶梯式断层控藏模式、地垒式断层控藏模式、反“Y”字形断层控藏模式、马尾状断层控藏模式。
李蕾[9](2018)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文中认为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盐湖相富油气凹陷,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复杂。本文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东濮凹陷西斜坡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特征显着,主要包括:(1)具有典型盐湖相成因特征,包括植烷优势、β-胡萝卜烷与长链烷烃(nC37、nC38)较发育、伽马蜡烷富集、升藿烷具“翘尾”等;(2)原油成熟度两极分化,绝大部分原油(中浅层)为低熟油、少部分(深层)为高成熟油;(3)深部油气藏局部发生有机-无机改造,原油中检测到丰富的低热稳定性硫化物。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马寨原油,具有较低的C29藿烷/C30藿烷、较低Pr/Ph、较高C35藿烷/C34藿烷与较高的二苯并噻吩/菲等强还原性、盐湖相原油特征;第二类为胡庆-邢庄-柳屯原油,盐湖相特征相对较弱。油源分析表明,马寨原油主要来自相邻的马寨次洼;胡庆原油主要来自斜坡及海通集洼陷;邢庄-柳屯原油主要来柳屯洼陷;烃源岩主要为埋深>3000m的沙三下沙四上烃源岩,局部混有沙三上沙三中。西斜坡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多样,包括断块、断层-岩性潜山、非常规致密油气;(2)储层薄互层,深部储层致密;(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共建立了两种油气成藏模式:中浅层为“早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相关型圈闭”成藏模式,深层为“洼陷带自生自储-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以上认识对盐湖相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油田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高渐珍,薛国刚,慕小水,万晶,祁登峰[10](2011)在《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多变的动力环境,频繁的构造转换,多方向、多期次断裂间的相互交切,多种变形介质等。在断块群成因机制研究基础上,将东濮凹陷断块群划分为8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断块群油气藏的解剖,总结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断层封堵性、输导体系及油气藏成藏期。建立了8种类型断块群成藏模式,认为复杂断块群成藏模式的核心为:控边断层控制油气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断块高部位富集程度高,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平面上油气藏叠合连片。研究成果对东濮凹陷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东濮凹陷的断块运动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濮凹陷的断块运动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濮凹陷古近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古近系构造特征 |
1.1 北东向独立断陷 |
1.2 晚期开裂盆地 |
2 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2.1 构造格局控制油气藏类型 |
2.2 正向构造控制油气富集 |
2.3 弱构造运动调整下油气接力成藏 |
2.4 盆地结构控制各油气系统近源分布 |
3 结论 |
(2)临清坳陷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临清坳陷构造区划 |
2.4 构造层及构造运动 |
2.4.1 基底构造层 |
2.4.2 盖层构造层 |
3 前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 |
3.1 早古生代盆地 |
3.1.1 盆地性质与沉积建造 |
3.1.2 加里东运动的整体抬升 |
3.1.3 盆地的后期改造 |
3.2 晚古生代盆地 |
3.2.1 盆地性质与沉积建造 |
3.2.2 盆地的改造 |
3.3 三叠纪盆地 |
3.3.1 盆地性质与沉积建造 |
3.3.2 印支运动的改造与构造变形 |
3.3.3 残留盆地特征 |
3.4 早-中侏罗世盆地 |
3.4.1 盆地性质与沉积建造 |
3.4.2 燕山早期运动的改造与构造变形 |
3.5 白垩纪盆地 |
3.5.1 盆地性质与沉积建造 |
3.5.2 燕山晚期运动的改造与构造变形 |
4 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分析 |
4.1 断层级别划分 |
4.2 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 |
4.2.1 断层垂直活动量 |
4.2.2 断层活动速率 |
4.3 主要断层特征和活动性分析 |
4.3.1 临清区 |
4.3.2 东濮凹陷区 |
4.3.3 汤阴凹陷区 |
4.4 新生代断裂活动所控制的半地堑分布特征 |
5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特征 |
5.1 变换构造的分类与分级 |
5.2 一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
5.2.1 封丘-兰考横向变换构造带 |
5.2.2 马陵-回隆镇横向变换构造带 |
5.2.3 夏津-腰站横向变换构造带 |
5.3 主要二、三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
5.3.1 东濮凹陷区 |
5.3.2 临清地区 |
5.3.3 汤阴凹陷区 |
5.4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成因 |
5.5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演化 |
6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 |
6.1 变换构造带控制生烃洼陷的形成与烃源岩的分布 |
6.2 变换构造带控制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 |
6.3 变换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 |
6.4 未来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和目标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4 断裂发育情况 |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基本应用 |
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布特征 |
3.3 萜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4 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5 长链烷基苯与长链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 |
3.6 芳烃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
4.1 油气成藏过程及机理 |
4.2 东濮凹陷油气藏特征及分布 |
4.3 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富集规律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油气充注机理 |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下古生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构造发育特征 |
2.3.1 断裂发育特征 |
2.3.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油气藏类型 |
3.1.2 油气藏分布 |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
3.2.1 原油特征 |
3.2.2 天然气特征 |
3.2.3 地层水特征 |
3.3 地层温压特征 |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
5.1 油气充注模型 |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2 油气充注动力 |
5.2.1 浮力作用 |
5.2.2 异常高压 |
5.3 油气充注阻力 |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
5.3.2 油气充注阻力 |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
5.4.1 北大港潜山 |
5.4.2 王官屯潜山 |
5.4.3 千米桥潜山 |
5.4.4 乌马营潜山 |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
6.1.1 原油裂解成因 |
6.1.2 生物降解成因 |
6.1.3 氧化成因 |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千米桥潜山 |
6.2.2 北大港潜山 |
6.2.3 王官屯潜山 |
6.2.4 乌马营潜山 |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样品前处理 |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4.1 油气分布特征 |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
4.2.1 原油物性特征 |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4 原油芳烃特征 |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
5.3.1 族组成特征 |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4 芳香烃特征 |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
6.1 油源分析 |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
6.3.1 油气运移 |
6.3.2 油气成藏特征 |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4.4 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
1.2.3 构造样式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史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
4.2 构造研究技术 |
4.3 构造特征研究 |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
4.3.2 各断块特征 |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特征研究 |
5.2 砂体特征 |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条件 |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8.1 有利目标优选 |
8.1.1 部署思路 |
8.1.2 部署原则 |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8.2.1 部署情况 |
8.2.2 现场实施情况 |
8.2.3 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东濮凹陷西南洼断层输导与封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断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盆地演化史 |
2.3 盆地构造特征 |
2.3.1 断层体系发育特征 |
2.3.2 局部构造特征 |
2.4 断层分段生长特征 |
2.4.1 断层分段性 |
2.4.2 主要断层分段生长定量研究 |
2.5 地层特征 |
第3章 断层几何学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断层发育特征 |
3.2 断层组合样式 |
3.2.1 剖面上的组合特征 |
3.2.2 剖面组合样式的平面分布 |
3.3 油气分布受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 |
3.3.1 赵庄-桑村集地区油气分布及断层剖面组合样式的关系 |
3.3.2 方里集地区油气分布及断层组合样式的关系 |
3.3.3 孟居地区油气分布及断层组合样式的关系 |
3.3.4 南何家地区油气分布及断层组合样式的关系 |
第4章 断层活动演化史研究 |
4.1 断层活动强度 |
4.1.1 长垣断层 |
4.1.2 南湖断层 |
4.1.3 赵庄Ⅱ断层 |
4.1.4 方里集断层 |
4.1.5 黄河断层 |
4.2 断层活动期次 |
4.3 断层活动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4.3.1 长垣断层 |
4.3.2 南湖断层 |
4.3.3 赵庄II断层 |
4.3.4 方里集断层 |
4.3.5 黄河断层 |
第5章 断层封闭性定量计算与评价 |
5.1 西南洼地区断层封闭性下限 |
5.2 断层封闭性评价 |
5.2.1 方里集地区 |
5.2.2 南何家地区 |
5.2.3 孟居地区 |
5.2.4 赵庄地区 |
第6章 断层与油气成藏 |
6.1 断层性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6.2 断层控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盐湖相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研究进展 |
1.3.2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
1.3.3 存在问题 |
1.4 东濮凹陷西斜坡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
4.1 原油物性特征 |
4.2 原油族组分特征 |
4.3 原油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1 原油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4 原油芳烃组成特征 |
4.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5.1 烃源岩分布 |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2.4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
5.3.1 族组成 |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
5.3.3 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4 芳烃特征 |
5.4 油源分析 |
5.4.1 油源对比 |
5.4.2 地质分析 |
第6章 油气成藏特征 |
6.1 油气藏地质特征 |
6.1.1 油气藏温压特征 |
6.1.2 油气藏储层特征 |
6.2 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
6.2.1 油气成藏特征 |
6.2.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2.3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断块群成因及类型 |
1.1 复杂断块群成因 |
1.2 断块群类型及分布 |
2 复杂断块群油气成藏要素 |
2.1 断层封闭性研究 |
2.1.1 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 |
2.1.2 断层与岩层产状配置关系 |
2.1.3 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配置关系 |
2.1.4 断层产状及其封闭性 |
2.2 输导体系研究 |
2.3 成藏期次研究 |
3 复杂断块群油气成藏模式 |
3.1 褶皱相关型与复式地堑型断块群成藏模式 |
3.2 复式地垒型与堑垒叠置型断块群成藏模式 |
3.3 断阶型与断阶叠合型断块群成藏模式 |
3.4 迁移断阶型与转换交切型断块群成藏模式 |
4 结论 |
四、东濮凹陷的断块运动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濮凹陷古近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余海波,程秀申,徐田武,张玉体,谈玉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1(03)
- [2]临清坳陷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研究[D]. 路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刘秀琪. 长江大学, 2020(02)
- [4]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5]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东濮凹陷西南洼断层输导与封闭性研究[D]. 杨岱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D]. 李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 高渐珍,薛国刚,慕小水,万晶,祁登峰. 断块油气田,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