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尘天影论文-童敏

海上尘天影论文-童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上尘天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上尘天影》,叙事空间,叙事裂缝

海上尘天影论文文献综述

童敏[1](2019)在《叙事的裂缝:《海上尘天影》的叁重叙事空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邹弢在《海上尘天影》中构建了叁重不同的叙事空间,分别是:绮香园、战场空间与海外空间。这叁重空间分别对应着作者的叁重理想:风流逍遥的名士梦、爱国忠君的抱负以及师法泰西的洋务理想。这叁重空间在文化内涵上无法并置在同一层面,它们之间有矛盾与冲突,因此在文本叙事中便呈现出了裂缝。小说带有过渡文本的特性,体现了知识分子回应时代变革时的复杂心态。(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曾留香,邹定霞[2](2018)在《出离旧传统,想象异托邦——空间视域下邹弢《海上尘天影》的叙事与科学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邹弢的狭邪小说《海上尘天影》的叙事空间涉及天上与人间、海内与海外,在海上、尘、天、影的四重空间的流动与转换的过程中,将对旧传统的怀念与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向往交织在一起。通过绮香园这个代表着中国旧传统的空间,小说完成了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虚与实之间的转换。通过海外空间,作者建构出一个高度文明的"异托邦",来寄托自己无处安放的理想。同时,空间的转换带来书写内容的转向,作者尝试将科学书写融入狭邪小说的空间想象中,打破了传统狭邪小说专注于男女情爱的书写范式,呈现出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和更开放的世界观,是晚清"地理大发现"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8年02期)

谷霞飞[3](2014)在《《海上尘天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尘天影》是作者邹弢以个人情史经历为底本,同时自抒怀抱、投射理想的缘情之作。《海上尘天影》以苏韵兰与韩秋鹤的悲剧爱情为主线,以众女子绮香园完聚、离散、升仙为副线勾勒全局,揭示悲剧根源。它选择了晚明的爱情模式和戏谑文化,来缅怀传统文士往日的风采,继而从中可以得到慰藉。它呈现了传统旧道德,又融注了租界独有的文化风貌。《海上尘天影》对《镜花缘》、《红楼梦》有着明显的效仿,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改写。它构建了庞大的艺术群像,包括众多风尘沦落的女子以及风流落拓的名士,尤其对男女主人公韩秋鹤与苏韵兰的形象给予了细致的描摹。它将作者的身世经历阑入情节,将晚清的时代风云渗透其中,呈现出进步的思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4-06-01)

易永姣,徐维秀[4](2012)在《《海上尘天影》城市阶层心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尘天影》是晚清小说。作者以上海为中心舞台,在列强入侵、交战、通商的时世背景下,展现了面对西方科技和都市繁华,风流名士、闺阁佳人、城市新兴阶层及普通市民所表现出的特殊的生活心态。(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李永东[5](2012)在《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评邹弢《海上尘天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清的狎邪小说创作潮流中,邹弢的《海上尘天影》多少显得另类,是理想主义与写实精神,政治表达与欲望释放相结合的产物。邹弢属于比较典型的租界文人,租界文人的经验视野,影响到《海上尘天影》思想观念的表达。《海上尘天影》提供的世界性人文空间图景,得益于并且受制于作者的上海经验,小说描述的核心空间绮香园可以看做租界生活图景的一个缩影。在道德观念上,《海上尘天影》的故事游走于西方观念和传统伦理之间,道德上举意不定,所塑造的理想女性类型亦透露出租界文人的道德不适感和迷惘感。(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李永东[6](2011)在《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邹弢《海上尘天影》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邹弢的《海上尘天影》是理想主义与写实精神,政治表达与欲望释放相结合的产物。邹弢租界文人的经验视野,影响到《海上尘天影》思想观念的表达。《海上尘天影》提供了的世界性人文空间图景,得益于并且受制于作者的上海经验,小说描述的核心空间绮香园可以看做是租界生活图景的一个缩影。在道德观念上,《海上尘天影》的故事游走在西方观念和传统伦理之间,道德上举意不定,所塑造的理想女性类型亦透露出租界文人的道德不适感和迷惘感。(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1年06期)

卞秋华,仇昉[7](2009)在《文学想象与身份建构——《海上尘天影》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尘天影》的叙事建构中贯穿着创作主体文化身份的强烈诉求。身处新旧时代的转折点,作者难掩心中的失落,借助"红楼想象"缅怀逝去的优游岁月,冀此抵消价值消殒所导致的内心失处。与此同时,疮痍满目的现实情势、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又激发起作者的民族自尊,继而引发师法泰西,富国强民的紧迫感。两种不乏抵牾、商榷之处的身份意图,最终在"中体西用"的层面上达成共识。(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24期)

王学钧[8](2004)在《邹弢《海上尘天影》的中西比较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邹弢从传统的“士”向近代报人作家的转变及其主要思想内涵。他的《海上尘天影》是据亲身体验所作的小说,是洋务时代新兴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反思了自己爱情悲剧、人生困境的文化根源,以西方文明的眼光批判中国的制度。它表明在小说中以中西比较的视野重新认识中国的一切,早在洋务时代就已开始,而生活体验则是观念和文学变革直接的感性基础和前提,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先有理论后有创作。(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04年02期)

杨策[9](1989)在《析《海上尘天影》的爱国维新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凝集着时代的意识和思考。创作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晚清小说《海上尘天影》,则表现得尤为强烈。作者邹弢虽称其小说专为儿女私情而作,却在小说中夹写了大量介述西学和反侵略战争的内容,似与主旨相离,但这恰是折射作者爱国维新思想之所在。在类似的晚清小说中,如此深刻地反映近代中国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打(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1989年04期)

杨策[10](1988)在《评《海上尘天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小说《海上尘天影》,鲜为学者重视,评价不高。小说写作、出版于近代中国风雷激荡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它较同时代的同类作品凝聚着较多的时代意识。它不仅对研究晚清小说的演变,而且对于剖析那个时代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1988年03期)

海上尘天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邹弢的狭邪小说《海上尘天影》的叙事空间涉及天上与人间、海内与海外,在海上、尘、天、影的四重空间的流动与转换的过程中,将对旧传统的怀念与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向往交织在一起。通过绮香园这个代表着中国旧传统的空间,小说完成了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虚与实之间的转换。通过海外空间,作者建构出一个高度文明的"异托邦",来寄托自己无处安放的理想。同时,空间的转换带来书写内容的转向,作者尝试将科学书写融入狭邪小说的空间想象中,打破了传统狭邪小说专注于男女情爱的书写范式,呈现出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和更开放的世界观,是晚清"地理大发现"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上尘天影论文参考文献

[1].童敏.叙事的裂缝:《海上尘天影》的叁重叙事空间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曾留香,邹定霞.出离旧传统,想象异托邦——空间视域下邹弢《海上尘天影》的叙事与科学书写[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

[3].谷霞飞.《海上尘天影》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4].易永姣,徐维秀.《海上尘天影》城市阶层心态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5].李永东.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评邹弢《海上尘天影》[J].明清小说研究.2012

[6].李永东.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邹弢《海上尘天影》析论[J].东方论坛.2011

[7].卞秋华,仇昉.文学想象与身份建构——《海上尘天影》刍议[J].作家.2009

[8].王学钧.邹弢《海上尘天影》的中西比较意识[J].明清小说研究.2004

[9].杨策.析《海上尘天影》的爱国维新思想[J].明清小说研究.1989

[10].杨策.评《海上尘天影》[J].明清小说研究.1988

标签:;  ;  ;  

海上尘天影论文-童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