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论文文献综述)
韦珊瑶[1](2020)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辨证属于阳气虚证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科学的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安全可靠性。方法:本课题通过收集2018年03月至2020年01月本院脑病科病房及门诊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气虚证患者,并运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都给予常规中风二级预防和基础西药等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替扎尼定(起始剂量为1mg每次,每日3次,若无特殊不适,3d后药物剂量增为2mg每次,每日3次维持);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温阳益气通络法(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6g,芍药30g,大枣10g,地龙20g,宽筋藤15g,鸡血藤15g,炙甘草6g,免煎机配,日一剂,水冲服,早晚分服),疗程共8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及基线进行比较,并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指标,包括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偏瘫肢体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elMeyer Assessment FMA)、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监测生命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纳入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NIHSS、FMA、CSI、MAS、MBI、危险因素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经8周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4.62%、对照组64.10%;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9.74%、对照组71.79%;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8周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FMA评分、CSI评分、MA S分级、MBI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以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3%、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相比单独使用替扎尼定,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更优。2.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痉挛分级、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采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无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在临床使用具有安全性。
林秀梅[2](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王瑶[3](2019)在《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及Gly、GAB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及对患者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血清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为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应用提高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头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h,连续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拮抗电针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及简式Fugl-meyer 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测量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检测两组患者血清Gly和GABA水平。运用统计学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IEM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ly和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MAS、FMA评分及患侧肱二头肌IEMG,疗效优于单纯头针治疗;2.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具有上调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血清 Gly和GABA表达水平的作用。
汤硕玉[4](2019)在《中医慢病管理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医慢病管理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指导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慢病组和对照组。中医慢病管理组76例,对照组76例,共152例。两组均按需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医慢病管理给予2周随访1次(包括入户、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定期复查体检,一个月一次的健康讲座。两组均观察3个月,于入组及结束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SSEQ)等,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体温、脉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入组时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自我效能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BI评分:慢病组和对照组在管理后测得的分数较入组时有明显增加(P<0.05),而管理后慢病组的BI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NIHSS评分:慢病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在管理后与入组时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管理后慢病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mRS评分:两组mRS评分管理后较入组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管理后的评分比较同样无明显差异(P>0.05)。SSEQ评分:慢病组和对照组的SSEQ评分在管理后较入组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管理后测得的SSEQ评分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慢病组对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慢病管理能够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疾病的预后。
刘宏伟[5](2016)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探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配合中药泡洗)对偏瘫痉挛状态康复的有效性,以及康复评价与证候学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形成针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的中医康复方案,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纳入符合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2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西医康复组,分别采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中药泡洗和现代康复技术,两组均同时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康复疗程21天,分别观察入组7天、入组14天和入组21天时的临床疗效;2.对不同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评定)、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量表评定)进行疗效评价;证候学观察采用中医中风病证侯积分量表,对证候分布情况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并分析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改善与证候积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基线比较:入组当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命体征及病程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时的疗效指标两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两组问具有可比性;2.主要疗效指标:(1)两组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痉挛程度(Ashworth分级)、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量表评分)方面的各自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① NIHSS评分在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在与基线差值的比较中,则入组第7天、14天和21天均有显着改善(P值分别为0.028、0.043和0.020),故从入组第7天起,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试验组就开始优于对照组。②改良的Ashworth分级比较,至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分级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21);且在试验组总有效率64.8%,显着高于对照组42.9%的总有效率(P=0.043)。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有上升趋势;在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中,上肢评分在治疗后的不同时点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47、0.005和0.003);下肢仅在入组14天时两组间显示出了统计学差异(P=0.026);总分则是在入组14天、入组21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6和0.003)。④日常生活能力的Bathel指数评定,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的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3.证候学观察:82例患者中,按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是否有效,分为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47例和无效组35例。证候分布情况:入组时,主要以痰证和血瘀证为主,而聚类结果显示也是痰证和血瘀证各自成一类,证候组合情况也显示痰证+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而火热证也在单证中占有较大比例;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的患者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要证候,系统聚类结果显示,气虚证和血瘀证各自成一类,证候组合情况显示气虚证、血瘀证以及气虚+血瘀证均占有较大比例,火热+痰证也次之;无效组中,患者火热证、痰证和血瘀证以及证候组合中的火热+痰证,占有较大比例,聚类结果也发现火热证、痰证和血瘀证为单成一类,另外在该组中各证候都不符合的患者比例最大。4.相关性分析:(1)痉挛程度有效组Ashworth分级与NIHS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即痉挛程度越低,NIHS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缺损程度越低;而与Fugl-Meyer评分成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低,FMA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未见显着相关性;而在无效组中,则表现为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BI评分越低,生活能力越差。(2)在与中医证侯积分的比较中,入组时则表现出与火热证积分的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火热证积分反而越低,症状表现不明显;有效组中未显示出与各证候积分的显着相关性:但在无效组中,与痰证积分显着正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痰证积分越高,痰证表现越明显,这与之前证候聚类结果和频数统计结果相一致。5.满意度调查:试验组中等以上满意度达100%,优于对照组80.8%,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Z=-1.949,P=0.051)。结论:“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配合中药泡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较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痉挛程度改善基础上,对证候分布具有一定影响,减少了实邪证候的分布,病情程度减轻。因此,作为一种创新的康复训练方法,“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以中医手法解决现代康复问题,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与传统手法相比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治鸿[6](2016)在《三种不同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康复疗法、推拿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患肢肌张力、临床痉挛指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三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探讨中西方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探究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最佳方案,并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病例选择:纳入90例患者,针刺组、康复组和推拿组各30例,均符合西医脑卒中诊断标准,病程在2周~6个月;年龄40-80岁,性别不限;中风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有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症状且伴有肢体痉挛者,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评级在1~3级。2、基础治疗:三组患者均配合基础药物治疗。3、治疗方法:(1)针刺组:针刺治疗方案参照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头针定位参考《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头针: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体针: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均患侧。结合辨证配穴和随症配穴。头针平刺缓慢进针0.8-1寸,行快速捻转手法2~3分钟;内关用提插泻法;水沟用轻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极泉穴避开动脉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委中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三阴交用提插补法;尺泽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第10分钟、第20分钟各捻转行针一次,共留针30分钟。(2)康复组康复治疗以物理疗法(PT)为主,配合作业疗法(OT),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及患者身体可承受的治疗强度来安排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体训练项目包括物理疗法:抗痉挛体位的摆放,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健侧、患侧翻身练习,床边起坐练习,床边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作业疗法:包括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穿衣、吃饭、洗漱、床椅转移等,配合文体娱乐活动,如手工制作、套环拼图等训练。(3)推拿组头面部推拿包括穴位点按、拿五经、两颞部用扫散法,面部用大鱼际揉法;上肢操作:沿上臂屈肌侧至前臂内侧施以(?)法,以腕、肘关节为重点施术,同时配合肩、肘关节被动活动;上肢外侧施以擦法,以皮肤产生温热感为度,再于上肢内、外侧施以拿揉法,下肢操作:自患侧臀部、大腿、小腿伸侧施以攘法,使局部肌肉有酸胀感,大腿屈侧施以掌擦法,使皮肤产生温热感。再于患侧内、外侧施以拿揉法,以髋、膝及踝关节为重点部位,拿揉手法宜轻柔缓慢,由轻到重,操作3分钟。背部操作:用手掌先按揉背部膀胱经2分钟,着重点按肝俞、肾俞1分钟;再用弹拔法作用于脊柱两侧竖脊肌2分钟,以偏瘫侧为主。4、疗程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分钟,每天治疗1次,周末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周治疗,共治疗4周,疗程28天。5、疗效观察所有纳入患者填写“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临床观察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改良的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以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的痉挛等级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1、改良的Ashworth量表三组治疗前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情况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情况分别经秩和检验,三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三组经过治疗后,各组相对治疗前均有疗效,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评分等级组间比较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16(P<0.05),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推拿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与推拿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针刺组与康复组患者痉挛等级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过治疗后,推拿组痉挛程度比康复组轻,康复组痉挛程度比针刺组轻。本研究根据改良的Ashworth评级降低的程度来评价三组治疗的疗效,经过治疗,针刺组显效1例,有效4例,改善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康复组显效2例,有效3例,改善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推拿组显效5例,有效11例,改善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可见推拿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针刺组有效率略大于康复组,三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表示三组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经组间两两比较,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P>0.0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拿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疗效有统计学差异,推拿组与康复组比较P<0.001,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经三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痉挛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针刺组与康复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痉挛改善的程度相当,推拿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2、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治疗前针刺组CSI评分为12.97±2.01,康复组CSI评分为12.77±1.91,推拿组CSI评分13.03±1.69,三组患者治疗前CSI评分比较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治疗,三组患者CSI评分均数均有下降,针刺组CSI评分为11.20±1.90,康复组为11.07±1.78,推拿组为10.17±1.53,三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评分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SI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后三组组间评分有差异。两两比较,针刺组与康复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推拿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与康复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组与康复组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方面疗效相当,相比之下,推拿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评价痉挛严重程度的方法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进行分级,三组患者治疗前CSI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经治疗,三组患者痉挛程度均有改善,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痉挛程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组间两两比较,针刺组与康复组治疗后P>0.0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拿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痉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与康复组治疗后P<0.05,痉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组与康复组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方面疗效相当,相比之下,推拿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arthel指数共评价日常生活中10个基本项目的独立完成程度,量表总分波动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差。治疗前ADL总评分针刺组为49.67±±5.866,康复组为49.50±6.07推拿组为48.83±5.83,三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ADL评分为61.83±5.17,康复组为67.33±4.87,推拿组为66.67±4.87,各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示经过治疗,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三组评分经方差分析,P<0.001,表示三组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疗效有差异。两两比较,推拿组与康复组评分比较P=-0.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组与针刺组评分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针刺组与康复组评分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推拿组与康复组在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相当,推拿组与康复组疗效均优于针刺组。提示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量方面,推拿组与康复组更有优势,针刺组疗效相对较差。结论:在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方面,传统针刺治疗和康复训练疗效相当,经络推拿疗法比针刺或康复疗法效果更好。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经络推拿或康复训练治疗比传统针刺疗法效果好。
范丽萌[7](2014)在《温补肝阳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温补肝阳法,以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肝阳虚型中风病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验证以温补肝阳法论治中风病后患者肢体痉挛的可行性,探讨肝阳虚导致痉挛性偏瘫的机理,为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符合中风病恢复期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诊断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成汤药组40例和成药组4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既往疾病、伴随症状、治疗前痉挛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汤药组以中药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水煎服,日一剂;成药组应用中风回春丸,每次1.8g,每日3次;余治疗无明显差异,疗程为8周。治疗2、4、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因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脱落11例,汤药组35例,成药组34例。汤药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均优于成药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董斐[8](2013)在《从肝阳虚论治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具有温补肝阳作用的补肝细辛散加减治疗辨证为肝阳虚证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验证从肝阳虚论治中风后患者肢体痉挛的可行性,为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符合中风病恢复期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既往疾病、伴随症状、治疗前痉挛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以中药补肝细辛散加减,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口服中风回春丸,每次1.8g,每日3次;余治疗无明显差异。治疗2、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因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脱落7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肝细辛散加减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有较好临床疗效,可降低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张瑞杰[9](2012)在《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中医辨证为阳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证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生活嗜好、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给予温阳化痰通络汤,对照组给予中风回春丸,治疗6周后,进行证候积分,证候疗效,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症状,病残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疗效性观察及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证候改善程度、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残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测无明显变化,温阳化痰通络汤对中风病痉挛性偏瘫阳虚痰瘀阻络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不增加服药风险。结论: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阳虚痰瘀阻络证安全、有效,可改善偏瘫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病残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魏志圃[10](2011)在《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客观评价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督脉经穴为主的治疗组和头针为主的对照组的疗效优劣。探讨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及推广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督脉经穴治疗组53例和头针对照组5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配穴及操作方法相同,常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再继续,共治疗4周。疗效评价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量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8.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督脉经穴为主和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明显疗效,均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更明显,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内容 |
1 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研究样本量的估算方法 |
1.3 随机分组方法 |
2 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的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剔除、终止标准 |
3.4 脱落处理 |
4 洗脱期 |
5 研究方法 |
5.1 收集病例资料 |
5.2 治疗方法 |
5.3 疗程 |
5.4 观察指标 |
5.5 安全性观察指标 |
5.6 疗效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结果和分析 |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脱落病例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偏瘫肢体部位、病程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的对比 |
2.1 两组治疗前痉挛情况MAS分级 |
2.2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C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情况 |
3 治疗后结果比较 |
3.1 临床疗效 |
3.2 中医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MAS分级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情况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对比情况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情况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I评分对比情况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情况 |
4 用药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中风肢体痉挛瘫痪的认识 |
1.1 发病率 |
1.2 痉挛的定义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关于盐酸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认识 |
3 本病病因病机阐述 |
3.1 肝血亏虚,筋失所养 |
3.2 阳气亏虚,血瘀阻络,筋脉拘挛 |
3.3 痰瘀血阻络,筋脉拘急 |
4 关于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 |
4.1 针刺法 |
4.2 灸法 |
4.3 穴位埋线 |
4.4 中药 |
5 关于各家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阳虚证的认识和治疗 |
6 黄芪桂枝五物汤学术研究 |
6.1 历代医家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认识 |
6.2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的运用 |
6.3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的组方及分析 |
7 关于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
7.1 局部注射用药肉毒杆菌毒素A(BoNT-A) |
7.2 体外冲击波(ESWT) |
7.3 经颅磁刺激 |
7.4 手术 |
8 本研究临床评定方法的选择 |
8.1 改良Ashworth评分 |
8.2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
8.3 简化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
8.4 NIHSS评分 |
8.5 临床痉挛指数评分 |
8.6 中医评定指标 |
9 本课题研究的规范性 |
10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 |
11 存在问题、不足 |
12 今后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 近五年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成果 |
(2)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及Gly、GAB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传统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1.1 传统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机的认识 |
1.2 传统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 |
2.西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2.1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2.1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 |
1.2.2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 |
1.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2.4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Ashworth分级基线资料比较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评价标准 |
2.4 统计学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量表评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量表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二头肌IEMG值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ly和GABA表达水平比较 |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 |
1.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本研究的选穴依据 |
3.本研究指标选择的依据 |
4.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中医慢病管理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中风 |
2.慢病管理 |
3.自我效能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 |
(六)统计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饮食调养 |
二、中药治疗 |
三、随访管理 |
四、自我效能 |
结果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的认识 |
2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卒中现代康复技术研究进展 |
1 现代康复技术种类及作用 |
2 脑卒中现代康复技术疗效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的理论源流探析 |
1 中医康复的发展 |
2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结合 |
3 “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临床评估指标及方法 |
2.5 随访周期及流程 |
2.6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收集情况 |
3.2 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
3.3 主要疗效指标 |
3.4 证候学观察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康复治疗满意度调查 |
小结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中风后偏瘫痉挛及其康复技术机理分析 |
1.1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产生的机理探究 |
1.2 现代康复技术抑制痉挛的机理探究 |
1.3 中医康复方法改善痉挛的现代机理研究 |
2 痉挛疗效评定方法分析 |
2.1 临床方法 |
2.2 生物力学方法 |
2.3 电生理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入组时基线分析 |
3.2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
3.3 证候学分析 |
3.4 相关性分析 |
3.5 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调查 |
4 “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创新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三种不同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1.1.1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
1.1.2 病理机制 |
1.1.3 脑卒中后痉挛的评估 |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概述 |
1.2.1 保守治疗 |
1.2.2 康复疗法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药物治疗 |
1.2.5 手术治疗 |
1.3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及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3.2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1.4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治疗 |
1.4.2 针灸治疗 |
1.4.3 推拿疗法 |
1.4.4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
1.4.5 综合疗法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实施方案 |
2.3 数据分析 |
2.3.1 患者基本资料的统计分析 |
2.3.2 疗效指标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1 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 |
3.1.2 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 |
3.1.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 |
3.2 量表的选择 |
3.3 不同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 |
3.3.1 针灸疗法对中风后痉挛的治疗作用 |
3.3.2 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的治疗作用 |
3.3.3 推拿疗法的中风后痉挛的治疗作用 |
3.4 提高临床疗效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温补肝阳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病例选择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剔除标准 |
(五) 脱落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一) 收集病例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观察内容 |
(四) 疗效的评定标准 |
(五) 数据处理 |
三、 一般资料 |
(一) 两组性别的比较 |
(二) 两组年龄的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伴发病的比较 |
(四) 两组患者痉挛级别的比较 |
四、 临床研究结果 |
(一) 疗程结束后痉挛级别比较 |
(二)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前后变化比较 |
(三) 两组治疗前后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
(五)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讨论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二、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历代认识 |
三 肝阳虚及其与痉挛性偏瘫的关系 |
(一) 肝阳虚证 |
(二) 肝阳虚是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 |
四、 中风病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的治疗 |
(一) 用药原则 |
(二) 具体治法 |
五、 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药分析 |
(一) 方药组成 |
(二) 方解 |
(三) 现代药理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从肝阳虚论治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病例选择标准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剔除标准 |
(五) 脱落标准 |
(六) 中断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案 |
(三) 观察内容 |
(四) 疗效的评定标准 |
(五) 统计学处理 |
三、 一般情况 |
(一)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的比较 |
(二) 两组患者本次病程、病变部位的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伴发病的比较 |
(四) 两组患者痉挛程度情况的比较 |
四、 临床研究结果 |
(一) 痉挛程度(采用 Ashworth 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
(二)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
(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
(四)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讨论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二、 历代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历代对肝阳虚证的认识 |
四、肝阳虚证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关系 |
(一) 肝脏功能失调是痉挛性偏瘫的发生的重要病机 |
(二) 痉挛性偏瘫中肝阳虚证的产生原因 |
(三) 肝阳虚导致痉挛性偏瘫的产生机理 |
(四) 肝阳虚证的主要症状及其与脾肾阳虚的鉴别 |
五、 中风病痉挛性偏瘫肝阳虚证的治则治法 |
(一) 肝阳虚证的治疗及用药原则 |
(二) 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肝阳虚证的具体治法 |
(三) 治肝病思路总结 |
六、 补肝细辛散方药分析 |
(一) 方药组成 |
(二) 方解 |
(三) “细辛不过钱”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试验药物 |
1.3 统计方法 |
1.4 一般情况比较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方法 |
3 疗效评定方法 |
3.1 疗效评定量表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 试验结果 |
4.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4.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3 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Ashworth)的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的比较 |
4.5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的比较 |
4.6 两组治疗后病残程度的比较 |
4.7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 |
5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1.1 临床症状 |
1.2 既往史及伴发疾病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证候 |
2.2 痉挛程度 |
2.3 神经功能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 |
2.4 日常生活能力 |
2.5 安全性分析 |
2.6 小结 |
3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4 阳虚是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根本病机 |
4.1 阳气的功能 |
4.2 阳虚是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之本 |
5 痰、瘀是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发病之标 |
5.1 痰浊与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关系 |
5.2 瘀血与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关系 |
6 阳虚为本、痰瘀为标共同导致中风病痉挛性偏瘫 |
7 温阳化痰祛瘀法是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根本治法 |
8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温阳化痰通络汤药物组成的分析 |
9 展望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10)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 关于病名 |
(二) 病因病机 |
(三) 关于治疗 |
二 西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 |
三 本病的治疗现状 |
(一) 中医药治疗 |
(二) 西医治疗 |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四) 针灸治疗 |
四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作用机制 |
(一) 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 |
(二) 改善脑电活动 |
(三) 调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
(四) 调整血脂异常 |
(五) 调整神经生化代谢紊乱 |
五 督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病例标准 |
(六)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一般情况 |
(三) 治疗方法 |
(四) 观察指标 |
(五) 疗效评定标准 |
(六) 统计分析 |
三 结果与分析 |
(一) 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二)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变化比较 |
(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评价 |
二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可能的作用机理 |
三 进一步研究思路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风回春丸治疗中风病1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韦珊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头针联合“拮抗电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及Gly、GAB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D]. 王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中医慢病管理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D]. 汤硕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宏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三种不同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郭治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温补肝阳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范丽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从肝阳虚论治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董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9]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张瑞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 魏志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