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倾瓦轴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心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Alford力,叁圆盘
可倾瓦轴承论文文献综述
门志平,陈长征[1](2019)在《Alford力和可倾瓦轴承对叁转盘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离心压缩机简化为叁圆盘的转子轴承系统后,通过分析离心压缩机的运转机理,得到影响系统稳定的条件,进行参数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运转。在叁圆盘结构转子轴承系统受到Alford力和可倾瓦轴承支撑影响下,对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9期)
于哲[2](2019)在《可倾瓦轴承-刚性轴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及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研究中,在轴承的主动控制方面大多针对于轴承中心截面处的轴承转子的振幅控制,很少以降低主轴前端处的转子振幅为目标的研究。在机床加工中主轴前端的振幅往往会对机械加工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单纯的限制前轴承处转子的振幅可能并不会提高加工精度,相反有可能会放大主轴前端的振幅,从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所以针对整个轴承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以及振动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进行了研究,对该轴承刚性轴转子系统进行了运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主动控制策略。该轴承集合了两种轴承的优点,该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外载荷自动调整其多个轴瓦的摆角,使转子系统稳定,故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启动前提前供油抬起主轴,避免主轴与轴瓦碰撞发生磨损。由于大多数轴承主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轴承截面处的振幅控制。本文则适当的考虑了整个转子系统的影响,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通过欧拉法求得了转子系统的运动轨迹。其次,本文通过小扰动法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的折合动特性进行了求解,并对比了通过动特性系数求得的轴承线性轨迹以及非线性轨迹,两种轨迹在轴承转子稳定位置处小扰动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分析了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动特性系数的影响。然后,对以往的轴承转子的简单运动模型进行了重建,本次重新建模考虑了滚动轴承转子的影响。依此求得了可倾瓦轴承转子的运动轨迹,并通过测得的滚动轴承轨迹生成了主轴前端加工位置轨迹。分析了主轴前端加工位置振幅被放大的原因,主要是滚动轴承转子与可倾瓦轴承转子的相位不同,导致主轴前端振幅变大。并设计了主动控制策略对可倾瓦轴承转子的相位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降低了主轴前端的振幅达到60%以上。后续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调整,最终结果对主轴前端振幅的抑制达到82%左右。最后,本文通过NI公司X系列采集卡USB6366同步数据采集卡以及NI signal express 2014系统对实际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测量了转子系统中两轴承处的转子位移。并设计了滤波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提取了数据的基频量。并对两个位置的位移信号进行了相位分析。结果显示,滚动轴承以及滑动轴承转子的相位不同,存在相位差,同时主轴前端振幅被放大很多。本文针对整个轴承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以及主动可能根治进行了研究,再用于机床振动控制以及精密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8)
杨期江,李伟光,赵学智,郭明军[3](2018)在《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油膜惯性与温黏效应,根据瓦块受力平衡方程,运动微分方程等,建立了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的静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即基于PDE工具箱快速求解轴承非定常工况Reynolds方程及二维能量方程,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可计算得到轴颈、瓦块静平衡位置。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动力学模型及仿真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6期)
祝剑虹,许永利[4](2018)在《局部预负荷对可倾瓦轴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局部预负荷系数对可倾瓦轴承性能的影响,基于热弹流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一种局部预负荷系数可变的可倾瓦轴承模型,研究了某高速燃气轮机五瓦可倾轴承的局部预负荷系数对轴承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倾瓦轴承刚度、阻尼系数随瓦块预负荷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方向刚度、阻尼系数受影响程度与瓦块支点位置有关;对于局部预负荷系数变化方向上的相关瓦块,最高瓦温、瓦面最高压力随局部预负荷系数的增大而升高,最小油膜厚度的变化刚好相反,且这些瓦块受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其他瓦块;局部瓦块预负荷系数增大,轴承静平衡位置向远离瓦面的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靠近瓦面的方向移动;随局部预负荷系数的增大,润滑油流量减小,轴承功耗增大。(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佼[5](2018)在《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润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倾瓦轴承因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旋转机械。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利用柔性支点结构将轴瓦与轴承底座连接为一体,通过可产生变形的柔性支点来替代传统可倾瓦轴承的刚性支点。柔性支点消除了刚性支点的高接触应力和磨损,使得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本文对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的润滑性能及其支承的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卡式定理及微元法分析了柔性支点的结构特性,研究了柔性支点的长度及厚度对两种支点结构形式结构刚度的影响规律,运用有限元计算了轴瓦最大倾角处柔性支点承受的最大应力。2、建立了叁瓦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计算模型,采用PDE工具箱求解了静态Reynolds方程,研究了轴承的静态性能,分析对比了轴瓦在刚性支点支承与柔性支点支承时,偏心率、轴颈转速对轴承静态性能的影响规律。3、采用偏导数法求解动态Reynolds方程,结合柔性支点的旋转刚度,给出了轴瓦与轴颈同频扰动时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折合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解了轴颈小扰动时和轴瓦与轴颈同频扰动时轴承的动态特性系数,研究了预负荷系数、宽径比、轴颈扰动频率等参数对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4、针对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采用Newmark方法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时间历程图、Poincare映射和轨迹图分析了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上述研究对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的设计及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Luis,San,Andrés,Behzad,Abdollahi[6](2018)在《压缩机可倾瓦轴承先进模型预测与测试数据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paper details fundamental progress on the analysis of tilting pad journal bearings that includes both pivot flexibility and pad surface deformation due to pressure and pad crowning due to thermal effects.The work introduces a novel model for the mixing of flow and thermal energy at a lubricant feed port that set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ubricant entering a pad leading edge. Precise estimation of this temperature, the inlet oil viscosity, and the flow rate entering a pad largely determines the temperature rise along the pad lubricated surface as well as the drag power loss, and ultimately the bearing load capacity.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validated against bearing test data applicable to a compressor. The paper delivers recommendations for a novel feed port efficiency parameter that represents various types of oil supply configurations. Importantly enough, and as is done in actual practice, the model allows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delivery flow date into the bearing rather than a supply pressure.(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张晓静,金英泽,张帆,陈飞,袁小阳[7](2018)在《四瓦可倾瓦轴承大偏心下润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可倾瓦轴承润滑性能的研究普遍局限于轴承偏心率0~1的范围。以四瓦可倾瓦轴承为对象,研究轴承偏心率大于1,即大偏心工况下,可倾瓦轴承的润滑性能。计算某可倾瓦轴承瓦间承载下的静动特性参数并与典型瓦面承载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并针对支点系数0.5、比压为0.6MPa的实例进行具体说明。结果表明:可倾瓦轴承在常用比压下会出现轴承大偏心状态,瓦间承载下承载力、最小膜厚和油膜刚度等关键润滑性能随偏心率变化的曲线与瓦面承载下的曲线相比有明显的滞后特点。(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王平波,王均为,肖丽峥,王瑞民,周立[8](2018)在《汽轮发电机组冲转过程可倾瓦轴承烧瓦故障的诊断及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华电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冲转期间发生的可倾瓦烧瓦案例,分析了可倾瓦烧瓦原因以及解决方案,总结汽轮机发电机组冲转、调试、运行过程中可倾瓦产生瓦温变化及状态监测等影响因素,为以后同类型汽轮机安装、调试、运行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高帅[9](2018)在《高效可倾瓦轴承动静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旋转机械的大型化高速化发展,如何通过降低轴承能耗提高机组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在降低轴承能耗的同时保证透平机械的安全运行,对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及试验研究。首先对轴承间隙内的油膜厚度进行了建模,考虑轴瓦力变形;基于雷诺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油膜压力,考虑润滑油温粘效应建立能量方程求解轴承瓦块温度和功率损耗等静态参数,结合小扰动法计算轴承转子动力学参数,并编写轴承计算程序COMDYN_bearing。依据德州农工发表的实验数据,对比轴承动静态参数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程序在高转速下计算的偏心率与轴承功率损耗准确度较高,刚度系数在高速重载阻尼系数在低速重载下与试验值偏差较大。为了在保证转子稳定性的基础上下寻找降低轴承功耗的方法,利用DyRoBes分析轴承结构参数对转子瞬态不平衡响应和转子-轴承系统稳定的影响,发现预负荷和宽径比增加会提高转子瞬态响应幅值及降低系统稳定性,但同时也能降低轴承瓦温。在试验研究中,使用电磁轴承对转子-轴承试验台加载,分析供油温度、载荷大小及轴承间隙对轴瓦温度及轴承功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供油温度时,最高瓦温升高,但是当供油温度提高到约50℃后,瓦温有下降的趋势。轴瓦温度随着转速和载荷的升高而升高,在10000r/min转速下,受8000N载荷的轴承相比受4000N载荷的轴承瓦温高约3到5℃。无量纲半径间隙0.75‰的轴承的轴瓦温度在12000r/min下会达到跳车值105℃,不符合使用要求。与转速对功率损耗的影响相比,轴承的功率损耗受载荷的影响相对较小。受8000N重载时无量纲半径间隙0.89‰的轴承功率损耗比无量纲半径间隙0.75‰的轴承高约5kW。所以在设计轴承时应综合考虑轴承效率、可靠性及转子系统稳定性。本文建立的可倾瓦轴承计算模型程序以及对转子-轴承转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为提高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提供参考。本文基于转子试验台研究了轴承结构参数及载荷对可倾瓦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可为工程中优化轴承结构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提供科学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5)
王鹏朝[10](2018)在《基于流固耦合的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倾瓦滑动轴承具有噪声较小、运转稳定的特点,主要在大型的旋转器械中使用。而近年来随着旋转机械的迅速发展,由油膜力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的轴承和转子系统失稳的挑战和缺点也开始显现出来。因此如何保证可倾瓦轴承在合理的参数下稳定运行,是这一领域的热门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影响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稳定的因素,具体研究过程如下:(1)采用结构化网格建立可倾瓦轴承模型,通过对比最后确定了130万的网格模型,随后开发了适合模型计算的流固耦合自定义动网格方法和可以更新轴颈与瓦块速度变化的UDF程序。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当网格被大幅度扭转以后,网格模型仍然具有较高的网格质量。于是,本文以此网格模型为基础,使用SIMPLEC数值分析方法,对具有“全空化”特点的模型,采用两相流控制方程进行求解。(2)在UDF环境中以牛顿迭代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可倾瓦轴承静平衡位置的求解方法来计算可倾瓦轴承油膜在平衡状态下的流场。以进油压力、预负荷系数和转速为变量,计算了在恒定偏心率的不同工况下的平衡态油膜流场和瓦块摆角,分析这些因素对可倾瓦轴承达到平衡状态时油膜性能的影响,从油膜流场的角度上为可倾瓦轴承振动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3)本文在考虑瓦块的惯性条件下,建立了可倾瓦轴承油膜力与转子之间的弱耦合运动微分方程,然后利用Newmark-β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积分,从而获得在一个周期内转子的轴心轨迹和瓦块的摆动轨迹。并在分析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稳定性时,主要考虑了进油压力、支点位置系数、转子质量偏心距和瓦块预负荷等因素。本文通过与其他文献中的计算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进油压力、预负荷系数和转速的提高均可以增大油膜流场压力值,从而增强轴承的承载能力,但这些变量将会对瓦块摆角产生不同的影响。进油压力的提高会使瓦块平衡摆角增大,而预负荷系数和转速的提高则使瓦块平衡摆角减小;当轴承预负荷系数较小时,进油压力对转子振幅和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大,转子振幅随进油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转子振幅最多可降低4.8μm;降低转子质量偏心距和提高瓦块支点位置系数均可以降低转子振幅,提高转子振动稳定性;油膜力的非线性特点将会随转子质量偏心距的增大而更加显着;此外提高进油压力、预负荷系数与支点位置系数和降低转子质量偏心距还可以提高Y向油膜刚度在运动周期内的对称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6-01)
可倾瓦轴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往的研究中,在轴承的主动控制方面大多针对于轴承中心截面处的轴承转子的振幅控制,很少以降低主轴前端处的转子振幅为目标的研究。在机床加工中主轴前端的振幅往往会对机械加工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单纯的限制前轴承处转子的振幅可能并不会提高加工精度,相反有可能会放大主轴前端的振幅,从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所以针对整个轴承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以及振动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进行了研究,对该轴承刚性轴转子系统进行了运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主动控制策略。该轴承集合了两种轴承的优点,该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外载荷自动调整其多个轴瓦的摆角,使转子系统稳定,故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启动前提前供油抬起主轴,避免主轴与轴瓦碰撞发生磨损。由于大多数轴承主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轴承截面处的振幅控制。本文则适当的考虑了整个转子系统的影响,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通过欧拉法求得了转子系统的运动轨迹。其次,本文通过小扰动法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的折合动特性进行了求解,并对比了通过动特性系数求得的轴承线性轨迹以及非线性轨迹,两种轨迹在轴承转子稳定位置处小扰动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分析了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动特性系数的影响。然后,对以往的轴承转子的简单运动模型进行了重建,本次重新建模考虑了滚动轴承转子的影响。依此求得了可倾瓦轴承转子的运动轨迹,并通过测得的滚动轴承轨迹生成了主轴前端加工位置轨迹。分析了主轴前端加工位置振幅被放大的原因,主要是滚动轴承转子与可倾瓦轴承转子的相位不同,导致主轴前端振幅变大。并设计了主动控制策略对可倾瓦轴承转子的相位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降低了主轴前端的振幅达到60%以上。后续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调整,最终结果对主轴前端振幅的抑制达到82%左右。最后,本文通过NI公司X系列采集卡USB6366同步数据采集卡以及NI signal express 2014系统对实际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测量了转子系统中两轴承处的转子位移。并设计了滤波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提取了数据的基频量。并对两个位置的位移信号进行了相位分析。结果显示,滚动轴承以及滑动轴承转子的相位不同,存在相位差,同时主轴前端振幅被放大很多。本文针对整个轴承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以及主动可能根治进行了研究,再用于机床振动控制以及精密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倾瓦轴承论文参考文献
[1].门志平,陈长征.Alford力和可倾瓦轴承对叁转盘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9
[2].于哲.可倾瓦轴承-刚性轴转子系统的运动分析及主动控制[D].山东大学.2019
[3].杨期江,李伟光,赵学智,郭明军.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4].祝剑虹,许永利.局部预负荷对可倾瓦轴承性能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8
[5].李佼.柔性支点可倾瓦轴承润滑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6].Luis,San,Andrés,Behzad,Abdollahi.压缩机可倾瓦轴承先进模型预测与测试数据的对比[J].风机技术.2018
[7].张晓静,金英泽,张帆,陈飞,袁小阳.四瓦可倾瓦轴承大偏心下润滑性能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8
[8].王平波,王均为,肖丽峥,王瑞民,周立.汽轮发电机组冲转过程可倾瓦轴承烧瓦故障的诊断及解决[J].中国设备工程.2018
[9].高帅.高效可倾瓦轴承动静态特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王鹏朝.基于流固耦合的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