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时成[1](2013)在《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需求,面对商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利率汇率风险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金融市场环境决定了现代财务管理需积极充分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衍生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基础是发达的远期、期货市场,而国内远期市场相对欠发达,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条件都束缚其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大力发展衍生金融产品,助力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论文在现有的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理论研究与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不但可以规避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及投融资的便利、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风险与机会、成本与收益最优化的观点。论文的研究中以实际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归纳了我国现有衍生品市场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如何应用及其起到如何重要的作用,特别分析了衍生金融产品组合的应用,以达到企业防范风险、实现保值增值的作用,这是论文的创新点。论文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效果建立了研究样本,以实际样本分析研究在我国金融市场条件下,由于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市场环境束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金融创新,交易市场价格制约企业参与衍生金融市场的操作价值。从实证结论来看,我国国内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没有达到国际上所证实的可以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价值的效果。但尽管我国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相对单一、交易流动性较低,国内企业正逐步参与到衍生金融产品运用中去,以实现企业汇率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的管理、已经资产的增值与保值,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论文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将衍生金融工具理论应用在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以理论联系实际,对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包括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扩展衍生金融产品的运用范围;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两面性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建立企业内部衍生金融工具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完善企业参与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外部环境。通过论文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发展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我国要借鉴国际经验,一方面优化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提高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与价值;另一方面,在利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逐步走向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基础上,国内监管机构应全面推动金融现货市场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促进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接轨,相信衍生金融工具这把双刃剑将愈发发挥其正面作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和谐快速发展。
张桃梨[2](2013)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固定利率逐渐被浮动利率取代、全球金融贸易化以及石油危机,这些因素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而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自其产生以来,就被人们用来规避风险、投机套利等,它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由于操作不当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伴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一系列的文件就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相继出台,用来对其相关会计问题来进行规范。另外,我国财政部也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有四条与金融工具有关,即第22、23、24、37号,这四条准则分别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进行了规定。尽管衍生金融工具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会计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比较滞后,并且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所以,有必要对其相关会计问题进行研究。面对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以及多样化的衍生金融工具,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出比较规范的会计准则,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促进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创新,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界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和金融学概念、特点及分类,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三、四、五部分别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披露方面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以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
徐扬[3](2011)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研究 ——基于金融危机的思考》文中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与社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是最引人注目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和未来交易,其不仅能够充当筹集资金与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也能够提供许多投机以及套利机会。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中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自美国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以来,随着2008年9月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危机呈现出向全球市场扩散,向实体经济渗透之势,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风暴。本文以规范分析为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了案例研究方法,从会计监督角度出发,以美国金融危机为背景,先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成因,再提出衍生金融工具给会计监督带来的挑战,然后通过雷曼兄弟破产这一案例详细说明衍生金融工具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督的对策和建议,以求全而地、系统地讨论衍生金融工具中会计监督的问题,减小滥用衍生金融工具而带来的负而影响。本文研究重点是怎样通过会计监督来实现对衍产生金融工具的监控,通过分析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破产的案例,提出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标准,明细衍生金融工具分类指导,建立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心的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平台,增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时效性,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政府层面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建立会计专业技术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八方面建议。
史敏[4](2010)在《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衍生金融工具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润滑剂,它确实促进了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使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风险链条,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的前提下,衍生金融工具确实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出现的巨额亏损事件屡见不鲜,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然衍生金融工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但是它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衍生金融市场仍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发展衍生金融市场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未来发展衍生金融市场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构架。第二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阐述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会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和前景。第三部分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理论基础,讲述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和特点,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案例更好的理解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第四部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风险度量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会计处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三个角度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改进意见。最后,对本文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我国积极发展衍生金融市场。
王惠梅[5](2010)在《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金融革命成为了世界发生的两大革命之一,以衍生金融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更是这场革命的核心之核心所在,在短短的四十年间,衍生金融工具是发展速度最快、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裂变式创新发展,交易机制和操作程序的日趋复杂,使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外部监管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金融创新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在规避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及经济实体乃至个人在金融市场上的经营效果的同时,也给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及获取收入,如果能够审慎地加以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决定其本身亦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尤其是投资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以图获得丰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引导市场交易者依据个体特征建立完善自身独特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强化市场主体的自律性约束,是金融衍生风险监管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逐步涉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加强经营金融衍生工具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
江百灵[6](2009)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国际国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巨亏事件,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也是缘自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失控。只有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被准确、及时地识别并披露给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才能保证持续稳健地发展,同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才能得到较好的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衍生金融工具,但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有效的监控手段。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与金融监管相比,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工作要滞后很多。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一些理论问题还在探讨和解决之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体系也缺乏整体的构想。由此,笔者选择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会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时准确地识别并披露给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降低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经实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金融风暴仍在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后,从会计准则、内部监控、外部监控、审计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会计监控,并以法国兴业银行案件以及最近的次贷危机为例分别阐述了如何加强内控与发挥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本文以规范分析为主,同时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从会计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监控。本文还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和评价,同时对我国与国外相关准则内容、监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提出对策。在我国已施行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背景下,本文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贡献与创新。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是世界和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会计信息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基础。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内外部的监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监控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2.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但仍然存在一些需克服和完善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可供准则修订时参考。3.当前的金融危机对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本文对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以期在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会计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4.提出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我国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方面应采取的若干策略。
邓魏[7](2008)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探析》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纷纷放宽或取消了对固定利率的管制,与此同时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再加上金融自由化和石油危机的强烈冲击,这就使得汇率、利率、股市进入长时期的难以预料的波动之中,基于此,国际金融市场上产生了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然而,这些风险是难以通过传统金融工具本身来规避的,由此,金融创新迫在眉睫,衍生金融工具此时便孕育而生了。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确在规避风险,降低筹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本身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地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范和监管,已经成为各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会计作为管理的手段之一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进行研究时,主要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三个方面展开。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时虽然形式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但从实质上看,衍生金融工具是企业现在拥有的权利或承担的义务,在将来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因此,就其功效而言,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负债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应对传统会计要素概念框架进行修正,扩大会计要素确认的范围,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再确认和终止确认。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使我们最终应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在当前状况下,可以辅之以历史成本计量)。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衍生性、杠杆性等特征,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很大,那么,充分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拓展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然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领域,它的发展滞后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因此,尽早的制定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和建立起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规范体系,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一个迫切任务。本论文将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田瑞锋[8](2008)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及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各国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随着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规避的迫切需求,衍生金融工具便应用而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已经成为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是否成熟也成为衡量一个金融市场是否成熟的标志。然衍生金融工具在世人的璀璨声中给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金融监管落后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会计监管又落后于金融监管的发展速度,这导致会计监管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概括地介绍了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用演绎的方法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是本文的认知部分;第三部分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用博弈论研究方法中一个简单的代理模型分析了巴林银行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不对称的倒闭问题;第四部分用历史比较的分析方法回顾了IASB和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及其现状。会计准则是会计监管的核心,也是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指南”,本部分结合安然舞弊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这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采用归纳法分析了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现状和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对衍生金融市场会计监管的路径选择。作为后起国家,“制度先行”是我国衍生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在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过程中,利用适当的会计监管手段进行风险管理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在金融监管部门对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信息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状况,也是防范风险的必要保障。
王丹舟[9](2008)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2月,财政部推出38项新的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其中三份之一强涉及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有关,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然而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在衍生金融市场缺失的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进行强制性的大量供给无疑凸显制度的“过剩”,供给的制度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这不仅导致行为主体间的摩擦和交易成本增加,而且影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衍生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最终使经济资源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有鉴于在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前景及其特有的重要性,如何改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效率,就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重要命题,对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为理论基础,以资本市场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为研究核心,按照“比较借鉴-制度供给-应用状况-改革发展”的逻辑思路,尝试性地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全文共5章,除第1章导论外,正文共分4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2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本章从金融视角和会计视角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制度、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划分了狭义会计制度和广义会计制度,指出了本文命题的制度是基于广义会计制度的内涵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分析框架。本章的主要观点是:(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是约束人们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时所涉及会计行为的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衍生金融交易的相关人员所发生的会计行为和会计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该制度的技术规范性给定了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所运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其规范性必然降低了衍生金融交易发生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交易费用;其经济后果通过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影响着生产要素所有者对风险和利益的重新配置;(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研究的假设显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主体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面对衍生金融产生的利益选择存在着有限的理性,在既定的会计制度约束下,预期通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获取的最佳收益,并防范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给应源于衍生金融市场顺向生成的土壤,衍生金融市场的需求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给是衍生金融交易中所寻求的最有利的制度安排。一旦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对衍生金融市场信息的反映表现出不合理、不真实,或社会利益群体对未来收益信息的反映预期不合理、不真实,社会利益群体就会表现对现有会计制度的被动作为或不作为,势必导致新的会计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代替现行供给的制度,从而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利益主体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以完成“帕累托改进”的过程;(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分析框架,不仅包括相对既定的宪法秩序,还包括市场规模、技术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了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收益及公众的态度等,作为制度供求的内生变量,制度安排的效率是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第3章,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本章对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背景、供求动因、供求路径,以寻求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特点和变迁路径,尝试性地找出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均衡有效的成功经验及其可供借鉴的规律性。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案例回放方式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诱因进行研究,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的收益成本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在现阶段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形式供求的战略选择。本章的主要观点是:(1)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颁布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主要是基于市场主导下衍生金融发展的实质需求而进行的供给,源于国外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大量繁衍,外在的利润或潜在的利润促使广大的利益需求者深深感到在既定的制度范围内,人们是不可能获得这些外部利润或潜在利润,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给也就成为制度安排的“发明者”首选要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巨大的潜在风险也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提供了制度变迁的环境,加上其他外部动因条件,这一切都为金融工具从原生金融工具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安排留下了空间和边界。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环境约束的范围内,如果制度供求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那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就会不断地应运而生;(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在我国的供求机制,实际是代表权力机构的政府为满足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而进行会计制度系列供给的其中一项制度。政府通过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实现建立和谐世界的政治选择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行为选择,尽可能减少并降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交易成本;(3)比较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分析说明两者存在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发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有效的路径。第4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应用状况调查和深层分析。本章主要对政府出于战略需求而供给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在资本市场上社会利益群体对制度应用状况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访谈,上市公司的网上数据分析等实证研究方式,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给后的状况作一统计性描述,分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强制性供给后存在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不对称、不均衡,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找出问题的成因与根源。本章的主要观点是:(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是一场以引进为基础的制度变迁,而不是自然演化形成的,不是行动团体在衍生金融市场环境变化时,通过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理性分析,确认收益大于交易成本费用后而付诸于行动的制度创新或变迁,因此缺乏顺向生成的制度土壤。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是制度供给的权力机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引进,甚至“拿来”成熟市场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强制性供给,以借此优势,加快国家的国际化进程,比较国内衍生金融市场的缺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的“供过于求”;(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失衡最主要原因是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缺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战略供给应以实际的市场发展为基础。而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进行制度安排时,所谓的战略供给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满足权力机构的政治需求,“拿来”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交往间的博弈成本,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拿来的制度”是不可取的;(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路径依赖”特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导致在制度变迁中,由于存在着预期报酬递增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过于求的事实证明:没有考虑我国的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制度供给最终将是无效制度。事实上,在正式制度安排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级行为团队为追求制度利润及自身收益,仍会沿用过去的、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具有一定效率的制度,而并不会因“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得人们的行为立即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者得出“正式制度可能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的原因之一,也验证了诺斯“制度总是重要的,但并不总是有效的”观点;(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失衡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供给主体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制度需求主体在“消费”制度的过程中,依个体偏好对供给的制度进行“矫正”,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准则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都使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如实、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效率的角度来讲,也就导致了制度的低效,甚至无效。事实上,由于我国衍生金融市场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我国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真正衍生产品和衍生交易的数量很少,也难以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平,因此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能符合国际要求的必然十分有限,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加上缺乏广泛的衍生金融市场基础和对衍生金融高难度专业技术的掌握,广大的利益群体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认知和执行的积极性,必然导致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出现“形式重于实质”;(5)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实质上是一场巨大和复杂的制度变迁,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变迁,制度供求的最大难题是存在于“制度摩擦”背后的“利益摩擦”。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正确思考,应着眼于如何妥善地解决制度变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利益矛盾,从本质上实现从制度供求非均衡到制度供求均衡的发展过程。青木昌彦(1998)指出:制度的本质特征被认为是参与人行动选择的自我实施规则,在重复博弈的状况下,它们能规制参与人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形成博弈的内生规则,所有参与人按此行动,均衡就会被维持。第5章,改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若干建议。本章在系统总结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构建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在我国应建立均衡和谐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以保证衍生金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利于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有用的决策选择,切实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效率。主要建议观点是:(1)在我国稳步发展资本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改变管理观念,扎实推进衍生品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2)实质重于形式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选择;(3)积极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模式;(4)健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与制度创新;(5)高质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与人才培养。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具体供求,提出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具体供给的初步设想。
李玲玲[10](2007)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衍生金融工具自诞生以来,做为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的工具,在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因为对其操作不当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进行规范。在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之前,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而且要么大多停留在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理论冲击等课题上,要么就是对国外相关准则的规定,并没有深入到具体问题的探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具体准则分别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进行了规定。当今的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多端,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为了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创新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我国目前急需推出金融衍生品,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这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本文从会计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异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界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第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披露三部分具体内容。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总结了前文的研究成果。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问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也将一直关注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
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架构及创新点 |
2 衍生金融工具基本理论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2.1 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理论 |
2.2 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3 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
3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
3.1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筹资融资上的应用 |
3.2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资增值上的应用 |
3.3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应用 |
4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
4.1 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进口业务中的应用方法 |
4.2 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出口业务中的应用方法 |
4.3 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投、融资需求中的应用方法 |
4.4 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境外窗口公司操作上的应用方法 |
5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5.1 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金融衍生工具应用现状 |
5.2 我国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 |
5.3 我国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实证分析 |
6 推动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财务管理的建议 |
6.1 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扩展衍生金融产品的运用范围 |
6.2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
6.3 充分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两面性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
6.4 建立企业内部衍生金融产品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 |
6.5 完善企业参与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外部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理论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
2.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
2.3.1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
2.3.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2.3.3 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 |
3.1 初始确认 |
3.1.1 初始确认的时点 |
3.1.2 初始确认的标准 |
3.2 终止确认的标准 |
3.3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 |
3.3.1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的会计确认原则的冲击 |
3.3.2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 |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 |
4.1 初始计量 |
4.2 后续计量 |
4.3 计量属性概述 |
4.3.1 计量属性的种类 |
4.3.2 比较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4.4 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 |
4.4.1 公允价值的定义 |
4.4.2 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
4.4.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点 |
4.5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 |
5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
5.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般原则 |
5.2 分析 FASB 和 IASB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
5.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5.3.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基本内容 |
5.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应用一一股指期货 |
5.4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问题的思考 |
5.4.1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披露的冲击 |
5.4.2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问题的思考 |
6 促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建议 |
6.1 加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
6.2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的外部环境 |
6.3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
6.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监控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研究 ——基于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 |
1.3.1 论文的结构以及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
2.1.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1.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2.1.3 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 |
2.2 金融危机及其特征 |
2.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督概述 |
2.3.1 事前会计监督 |
2.3.2 事中会计监督 |
2.3.3 事后会计监督 |
第三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现状 |
3.1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现状 |
3.1.1 外汇期货 |
3.1.2 股票指数期货 |
3.1.3 国债期货 |
3.1.4 认股权证 |
3.1.5 可转换债券 |
3.1.6 外汇远期 |
3.2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现状 |
3.2.1 立法上不健全 |
3.2.2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
3.2.3 信息披露不及时 |
3.2.4 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四章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 |
4.1 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
4.2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思考 |
4.2.1 对公允价值的反思:公允价值是罪魁祸事还是救世主 |
4.2.2 对充分诚实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反思 |
4.2.3 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反思 |
4.3 衍生金融工具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
4.3.1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时点不明确 |
4.3.2 衍生金融工具分类范围不明确 |
4.3.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缺陷 |
4.3.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 |
4.3.5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 |
4.3.6 监管范围涵盖不全面 |
4.3.7 传统的会计监督模式无法应对新兴的衍生金融产品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督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标准 |
5.2 明细衍生金融工具分类指导 |
5.3 建立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平台 |
5.4 增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时效性 |
5.5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 |
5.5.1 在报表附注中增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 |
5.5.2 增设"金融资产财务报表" |
5.5.3 报表披露内容引入VaR价值风险 |
5.5.4 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性 |
5.6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
5.6.1 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
5.6.2 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
5.7 在政府层面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 |
5.7.1 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体系 |
5.7.2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法律体系 |
5.8 建立会计专业技术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构架 |
2 衍生金融工具基本理论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 |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 |
2.3.1 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作用 |
2.3.2 衍生金融工具的负面影响 |
2.4 发展历程和前景 |
2.4.1 发展历程 |
2.4.2 发展前景 |
3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
3.1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类型 |
3.1.1 市场风险 |
3.1.2 信用风险 |
3.1.3 流动性风险 |
3.1.4 营运风险 |
3.1.5 法律风险 |
3.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特点 |
3.2.1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具有双重性 |
3.2.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隐蔽性 |
3.2.3 风险迅速蔓延的网络效应 |
3.3 衍生金融工具各种风险的相互关系及产生原因 |
3.3.1 各种风险的相互关系 |
3.3.2 衍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
3.4 案例分析 |
3.4.1 次贷危机事件回顾 |
3.4.2 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
3.4.3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
4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度量方法 |
4.1 方差法 |
4.1.1 方差法理论基础 |
4.1.2 方差法的优缺点 |
4.2 LPM类尾部风险(downside risk)方法 |
4.2.1 LPM方法的理论基础 |
4.2.2 LPM方法优缺点 |
4.3 灵敏度方法 |
4.3.1 灵敏度方法的理论基础 |
4.3.2 灵敏度方法的优缺点 |
4.4 VaR方法 |
4.4.1 VaR方法理论基础 |
4.4.2 VaR方法的优缺点 |
4.5 对风险度量方法的总体评价 |
5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 |
5.1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
5.2 从会计处理角度防范风险 |
5.2.1 从会计计量角度防范风险 |
5.2.2 从报表披露角度防范风险 |
5.3 加强内部控制以防范风险 |
5.3.1 传统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
5.3.2 内部控制的改革建议 |
5.4 加强金融监管以控制风险 |
5.4.1 金融监管现状 |
5.4.2 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建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风险的特殊性 |
2.1 衍生金融工具基本定义 |
2.1.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1.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分析 |
2.2.1 市场风险 |
2.2.2 信用风险 |
2.2.3 流动性风险 |
2.2.4 操作风险 |
2.2.5 法律风险 |
2.3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特征 |
第3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
3.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发展 |
3.2 COSO的IC-IF与ERM-IF框架的区别与联系 |
3.3 应运于衍生金融工具企业的缺陷与不足 |
第4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分析 |
4.1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
4.2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4.3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之分析 |
第5章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 |
5.1 研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5.1.1 研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意义 |
5.1.2 研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 |
5.2 ERM框架下的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
5.2.1 内部环境 |
5.2.2 控制目标 |
5.2.3 风险识别 |
5.2.4 风险评估 |
5.2.5 风险应对 |
5.2.6 控制活动 |
5.2.7 监督与评价 |
5.3 衍生金融工具经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模拟运用示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
一、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的研究 |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 |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会计监控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本文贡献 |
一、论文的逻辑结构 |
二、各章节内容提要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贡献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 |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度量 |
三、主要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分析 |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困境 |
一、会计确认 |
二、会计计量 |
三、信息披露 |
第三章 监控演进:相关会计规范的变迁及比较 |
第一节 国外准则 |
一、国际会计准则 |
二、美国会计准则 |
第二节 我国会计规范 |
一、《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1987) |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 |
三、《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1997) |
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 |
五、《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2002) |
六、《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2005) |
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2005) |
八、《企业会计准则》(2006) |
第三节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评价 |
一、新准则的突破与亮点 |
二、对我国企业的深远影响 |
三、新准则的不足之处 |
第四章 内部监控:风险预警与实时控制 |
第一节 内部监控存在的问题 |
一、风险意识欠成熟 |
二、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不足 |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
四、内部信息与沟通不够充分及时 |
五、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二节 建立内部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 |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
二、设计合理的授权制度与业务流程 |
三、确定风险限额与度量各种风险 |
四、会计实时控制系统建设 |
第三节 监控技术开发与应用 |
一、VaR |
二、ANN |
第五章 外部监控:三级监管 |
第一节 国际监管组织的监管 |
一、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法律 |
二、证监会国际组织的监管法律 |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监管法律 |
四、国际清算银行的监管法律 |
第二节 各国会计监管的经验 |
一、对会员的资产控制 |
二、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三、健全信用担保机制 |
四、完善结算制度 |
第三节 我国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现行监管体系 |
二、政府风险监管与控制的缺陷 |
第四节 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的协调 |
一、会计资本的计量 |
二、监管资本的计量 |
三、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的协调 |
第五节 加强外部监控的建议 |
一、提高思想认识 |
二、优化市场环境 |
三、推进制度创新 |
四、完善监管体系与手段 |
五、根据会计指标实行差异化管理 |
六、其他措施 |
第六章 风险导向: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模式 |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范围 |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 |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范围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特殊考虑 |
一、审计方法 |
二、审计报告 |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难点分析 |
一、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依据 |
二、审计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 |
三、审计程序 |
第四节 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建议 |
一、及时修订审计准则 |
二、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
三、强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
四、革新审计技术 |
五、建议的审计方法与程序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与美国次贷危机 |
第一节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内控失效 |
一、法国兴业银行简介 |
二、案件过程 |
三、案件影响 |
四、案件评论 |
五、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
第二节 美国次贷危机:会计的反思 |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
二、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反思 |
三、对资产减值计提方法的反思 |
四、对改进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反思 |
五、对高管薪酬会计确认的反思 |
第八章 结论:我国的对策 |
第一节 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建设 |
一、及时制订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
二、尽快制订公允价值估值指南 |
三、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 |
第二节 加强内部控制 |
一、职责分工控制 |
二、授权与审批控制 |
三、财产保护控制 |
四、会计系统控制 |
五、内部报告控制 |
六、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
七、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 |
第三节 扩大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 |
一、披露的原则要求 |
二、披露形式及手段的创新 |
三、发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报告 |
第四节 严格外部监管 |
一、风险预警的意义 |
二、模型构建 |
第五节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
一、现有相关国际监管文件 |
二、研究并实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三、加强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合作与协调 |
第六节 人才培养与道德教育 |
一、培训金融知识 |
二、培训会计知识 |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
2.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2.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
第三章 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
3.1 确认的基本问题 |
3.1.1 会计确认的一般理论 |
3.1.2 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 |
3.2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确认原则的冲击 |
3.3 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确认为表内的项目 |
3.4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具体方法 |
3.4.1 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的解决对策 |
3.4.2 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再确认与终止确认 |
第四章 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
4.1 关于会计计量的相关问题 |
4.2 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 |
4.2.1 公允价值的概念、特点、优点 |
4.2.2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评价 |
4.3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
第五章 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
5.1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 |
5.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原则和特点 |
5.3 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内容 |
5.3.1 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 |
5.3.2 报表附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
5.3.3 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披露解析 |
第六章 利率期货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
6.1 利率期货的定义、特点 |
6.2 利率期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
6.3 利率期货的账务处理 |
6.3.1 利率期货投机的账务处理 |
6.3.2 利率期货套期保值的账务处理 |
6.4 利率期货的信息披露 |
第七章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
7.1 进一步完善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建议 |
7.2 加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
7.3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订的外部环境 |
7.4 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及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2.文献综述 |
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理论概述 |
1.1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界定 |
1.1.1 定义 |
1.1.2 特点 |
1.1.3 分类 |
1.2 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 |
1.2.1 避险保值功能和投机功能 |
1.2.2 价格发现功能和降低信息不对称功能 |
1.3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介绍及成因 |
1.3.1 市场风险 |
1.3.2 信用风险 |
1.3.3 流动性风险 |
1.3.4 操作风险 |
1.3.5 结算风险 |
1.3.6 法律风险 |
1.3.7 会计风险 |
第二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基础理论 |
2.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2.1.1 信息不对称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形成 |
2.1.2 博弈理论 |
2.2 案例分析—巴林银行 |
2.2.1 事件回顾 |
2.2.2 案例分析 |
第三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国际发展现状 |
3.1 F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发展 |
3.2 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发展 |
3.3 比较研究的启示 |
3.4 案例分析一安然公司 |
第四章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思考 |
4.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及监管的现状 |
4.1.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模式的选择 |
4.1.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主体 |
4.1.3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行业自律监管 |
4.1.4 我国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立法体系 |
4.1.5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
4.2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的体制 |
4.2.1 依法监管,改变以前重过程的行政干预的监管模式 |
4.2.2 以优化会计准则为核心,发挥其在会计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9)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逻辑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 |
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 |
2.1 概念与界定 |
2.1.1 金融视角衍生金融工具的概述 |
2.1.2 会计视角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分析 |
2.1.3 制度与会计制度 |
2.2 制度供求机制的一般理论 |
2.2.1 制度供求 |
2.2.2 制度供求机制的理论 |
2.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研究假设 |
2.3.1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供求机制的研究假定 |
2.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研究假定 |
2.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分析框架 |
2.4.1 制度供求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
2.4.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的分析框架 |
2.5 小结 |
3. 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 |
3.1 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 |
3.1.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的背景和动因 |
3.1.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的路径 |
3.2 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 |
3.2.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环境因素 |
3.2.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诱因 |
3.2.3 衍生金融会计制度的战略供求和结果 |
3.2.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的成本收益 |
3.3 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比较与思考 |
3.3.1 制度供求机制的主体 |
3.3.2 制度供求的宪法秩序 |
3.3.3 制度供求机制的优势 |
3.3.4 制度供求机制面临的问题 |
3.4 小结 |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应用状况调查和深层分析 |
4.1 问卷调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应用状况调查 |
4.1.1 问题提出 |
4.1.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4.1.3 实证调查结果展示 |
4.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不均衡状况分析 |
4.2.1 意愿制度与实际制度供求的不均衡 |
4.2.2 制度供给与现实需求环境的不均衡 |
4.2.3 制度供求与现实会计制度的结构不均衡 |
4.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不均衡的深层思考 |
4.3.1 衍生金融市场的缺失 |
4.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战略趋同的担忧 |
4.3.3 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供求的实质低效 |
4.3.4 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 |
4.3.5 “信息超载”面临的技术困难 |
4.4 欧盟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
4.5 小结 |
5. 主要研究结论、进一步解释与建议选择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进一步解释 |
5.3 建议与选择 |
5.3.1 推进衍生品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实质重于形式与会计制度供求选择 |
5.3.3 建立市场主导型的会计制度供求模式 |
5.3.4 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与制度创新 |
5.3.5 高质量的制度供求与会计人才培养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的供求机制:初步设想 |
5.4.1 和谐均衡的会计制度供求机制 |
5.4.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的可持续发展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背景 |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历程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历程 |
(三) 其他国家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 |
(四) 中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 |
第二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述 |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四) 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 |
(五)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
(六) 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分析及思考 |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一) 衍生性 |
(二) 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 |
(三) 灵活性 |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一) 基本衍生金融工具 |
(二) 嵌入衍生金融工具 |
第三部分 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 |
一、初始确认 |
(一) 初始确认时点 |
(二) 初始确认标准 |
二、终止确认 |
(一) IASB在IAS39中规定的终止确认的标准 |
(二) FASB的SFAS133规定的终止确认标准 |
(三) CAS规定的终止确认标准 |
(四) 金融资产转移 |
三、对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思考 |
第四部分 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的研究 |
一、计量属性概述 |
(一) 计量属性的种类 |
(二) 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 |
(三) 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比较 |
二、公允价值的定义和确定 |
(一) 公允价值的定义 |
(二) 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
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支持性理由 |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
(一) 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
(三) CAS的相关规定 |
(四)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 |
第五部分 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问题的研究 |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原则 |
(一) 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 |
(二) 重要性原则 |
(三) 可理解性原则 |
(四) 区别对待原则 |
二、国外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相关规定 |
(一)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二) 国际会计准则 |
三、我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规定 |
四、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思考 |
(一) CAS与FASB、IASB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比较 |
(二) 现行财务会计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不足 |
(三) 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方式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时成. 山东大学, 2013(04)
-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D]. 张桃梨.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研究 ——基于金融危机的思考[D]. 徐扬. 广西大学, 2011(07)
- [4]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史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5]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D]. 王惠梅. 天津财经大学, 2010(02)
- [6]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研究[D]. 江百灵. 厦门大学, 2009(12)
- [7]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探析[D]. 邓魏.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2)
- [8]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及路径选择研究[D]. 田瑞锋. 天津商业大学, 2008(11)
- [9]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机制研究[D]. 王丹舟.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D]. 李玲玲.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