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曾璐瑶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曾璐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语境,学术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曾璐瑶[1](201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刚的着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通过考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历程,论述毛泽东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历史必然性。该书视角新颖,方法独特,问题意识强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论述极具说服力,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力作。(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程雪[2](2014)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语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传到中国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俄国,二是欧洲,叁是日本,四是美国。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发现,留学生群体特别是留学日本的学生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留学日本虽然不是最早的留学选择,却成为当时中国人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之一。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是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研究留日学生群体的活动及其着作思想,可以使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的状况以及对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依据有关留日学生群体的文献及有突出作用的人物的着述及传记,对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进行系统研究。主要阐述了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背景,探寻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种种原因;介绍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与传播,分别研究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早期共产主义者叁种不同阶级立场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并对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将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联系起来研究;最后总结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研究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对当代知识分子也具有启示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要发扬革命年代留日学生的爱国精神,坚定自己的信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而努力。学术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研究还不很充分,也有其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王跃[3](201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刚撰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20世纪30年代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作了有益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一个视角新颖、观点独(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2-12-28)

王磊[4](2012)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及中国化研究——评王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与接受。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2年09期)

王刚[5](200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用语境这一语用学常用的概念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研究中,并在两个方面上使用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历程中内外环境的总和,在狭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语境(或话语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并非主要是语用学意义上的,也代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政治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时代背景等诸因素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内外语境的统一。相对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是要进入中国社会的外在语境,其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因其学科属性、内在要求、理论品质以及功能要求等需要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国社会是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革命环境、思想文化、民族心理、时代主题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语境,确保了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有日本、欧洲(法国)、苏俄以及美国四条路径。每条路径的社会主义者部依据其特定的语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读,形成了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这些存在着语境差异并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对其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择性传播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普遍性。通过清政府派赴国外一些外交人员的日记以及当时的报刊等渠道,中国人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初识了社会主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维新的语境下,对社会主义建立的依据、理想社会的设计以及建立的具体路径等进行了解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给叁民主义寻找依据,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内容。无政府主义者在所胃“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有共同的“神髓”的认知基础上,以无政府主义解读了社会主义。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在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以及阶级和国家理论等。这种选择性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理论被优先传播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步,传播者选择的主观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实践上的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的“梯次灌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上交错,马克思主义文本来源的多样化使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传统式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烙上中国传统色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想交锋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叁次对话:笫一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其路向沿着对“西器”、“西制”、“西学”、“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肯定这样一条逻辑路径延伸,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对话。问题与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叁次大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叁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通过与工读互助主义、新叁民主义、自由主义等当时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对话,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许多启示。通过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视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解者视界之间的“视界融合”,这使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范畴,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革命、人民群众、理论、意识形态等与中国语词实现了对接或语义的转换,进而提出了诸如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道路、革命的同盟军以及革命的军事路线等中国革命主要的问题域。1938年前后,在中国的革命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当时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在这种新语境的氛围下,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对该命题的内涵与旨趣、必要与可能以及方法与理路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不等式,即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决这两个不等式,从不等式变成等式,语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陈亚杰[6](200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大量的报刊资料和当事人的着述,围绕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和政治社会背景,对新启蒙运动的发展演变进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新启蒙运动提出了那些政治、思想和文化主张?这一运动对“中国化”的倡导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历史联系?新启蒙运动为什么把五四运动称之为“启蒙运动”?分析新启蒙运动是否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启蒙问题的理解?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组成。 导论部分在分析学术界对“新启蒙运动”内涵的叁种理解之后,对论文的研究对象作了界定:新启蒙运动是指20世纪30—40年代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在“新启蒙运动”口号下进行的有关思想、文化、组织和社会活动。然后,阐明这一选题的意义及本文“以小见大”的研究旨趣;评述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两种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内部理解”与“外部理解”相结合、“内部批判”与“外部批判”相结合。 论文之正文部分有六章,分上下两篇; 上篇包括叁章内容,系新启蒙运动基本史实研究。 第一章为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本章结合新启蒙运动倡导者的相关论述,以分析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基本状况为重点,力图再现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这种背景包括:中华民国政府的党治文化政策、“满洲国”的奴化教育与日军侵略理论、从五四到叁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基本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四个方面。 第二章为新启蒙运动的演变进程。本章以时间为经、参与者的着述为纬,对从1936年9月到1940年7月的新启蒙运动作一番历史考察。新启蒙运动从兴起到落幕,前后进行了四五年时间。本章以思想文化界的反响程度为界,把这一进程分为提出、发展与高潮、沉寂与落幕叁大阶段。重点分析当事人的理论着作和当时引起较大反响的历史事件。 第叁章为新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本章以新启蒙运动亲历者和研究者何干之先生的概括为中心,对新启蒙运动的理性观、思想自由观、爱国主义观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作了一番详细的梳理。文章注意追随新启蒙运动倡(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05-05-0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传到中国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俄国,二是欧洲,叁是日本,四是美国。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发现,留学生群体特别是留学日本的学生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留学日本虽然不是最早的留学选择,却成为当时中国人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之一。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是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研究留日学生群体的活动及其着作思想,可以使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的状况以及对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依据有关留日学生群体的文献及有突出作用的人物的着述及传记,对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进行系统研究。主要阐述了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背景,探寻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种种原因;介绍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与传播,分别研究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早期共产主义者叁种不同阶级立场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并对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将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联系起来研究;最后总结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研究20世纪初留日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对当代知识分子也具有启示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要发扬革命年代留日学生的爱国精神,坚定自己的信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而努力。学术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研究还不很充分,也有其研究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1].曾璐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评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程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语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3].王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2

[4].王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及中国化研究——评王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

[5].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语境论文-曾璐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