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均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供配电系统,供电成本,均流技术
智能均流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丰,滕学蓓[1](2018)在《突破无主均流技术 降低供电成本 智能供配电打造交通能源互联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7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下属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参赛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慧供配电系统"(简称智慧供配电系统),获得创新大赛唯一的特等奖。部公路院院长张劲泉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该项目是技术与产业结合,成果转化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典范,希望项目团队秉承工匠精神,打造公司品牌,以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以全心服(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安全》期刊2018年Z1期)
杨京广,黄大可,高劲松[2](2016)在《励磁功率柜均流系数计算及智能均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智能均流在励磁系统中的实际运用,用并联桥臂电流值比和功率柜平均电流输出作为依据,计算出均流系数,以此评判并联功率柜的均流效果,且指出,目前智能均流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反映桥臂换流的暂态过程,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均流,必须以并联桥臂电流值作为计算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6年06期)
耿敏彪,袁亚洲,郭志成[3](2014)在《发电机励磁系统智能均流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励磁系统可控硅功率柜智能均流的实现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从现场运行角度列举智能均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均流降低励磁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影响可控硅换相及暂态过程,使部分元器件承受瞬时冲击和更多的损耗,加快器件的老化,降低了使用寿命。最后得出自然均流才是保证均流的正确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几种影响均流效果的因素和处理措施,为工程设备现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4年12期)
贾淑文[4](2011)在《智能并联均流的DC-DC变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实现并联均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跟踪控制方法的智能并联均流控制策略,主控制器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采样信息,计算出所需要的输出电流,并通过串口通信将其分配给各支路,从控制器将电感电流控制在所分配电流的一个滞环宽度之内,使输出电流达到期望值。本文详细分析了负载突变和启动过程中输出电压的动态响应,以及基于温度的电流分配策略,给出了参数选择和设计依据。在Simulink环境下以一组并联的Buck变换器为例进行仿真实验,获得仿真数据及仿真波形等仿真结果。最后以ARM—LPC2138作为控制平台,制作了一组基于电流跟踪数字控制的智能并联均流的buck DC-DC变换器,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跟踪数字控制方法是可行性、所进行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以及电流分配策略的灵活性,并且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1-06-30)
刘芳[5](2010)在《具有智能均流的通信电源数字监控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领域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本文遵照上位机通信协议及主要实现功能设计了嵌入通信电源整流模块内部的监控下位机系统。首先本文从监控系统下位机的主要实现功能入手,并综合考虑到通信电源整流模块所需要的辅助功能。结合以上两点,完成了通信电源监控模块的功能框图设计,并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确定了一些重要元器件的规格与型号。最后对PCB布板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假设,并分析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其次本文主要对均流系统及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几种常用的均流控制方式做了比较与分析,基于控制原理简单,控制方式易实现及均流精度较高等优点选用了平均电流值均流控制方式,为提高平均电流值均流的可靠性,并对后续研究进行预研,针对本系统借助双环控制提出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均流控制方法,使得通信电源的并联运行可靠性有所提高。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且均流精度也达到标准。最后文中设计了一个高精度的温度检测系统,本文首先选用了精度较高的电压源式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线性补偿。然后基于MATLAB仿真提出了叁种曲线拟合方法对NTC热敏电阻的阻温曲线进行拟合,选用相对误差较小的拉格朗日插值算法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分析开关电源内部的噪声的特点,采用复合的软件滤波算法对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滤波,并使一阶滤波系数动态化,经MATLAB软件仿真验证,滤波效果也有明显提高。本文设计的监控下位机系统已应用在瑞谷公司的EPW4850通信电源中,且运行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李煌校,康军[6](2008)在《SC—3000智能均流测试仪在整流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均流仪在整流机组均流管理中的功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氯碱》期刊2008年08期)
邹见效[7](2007)在《多功率柜智能均流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柜并联运行可以增大励磁系统的容量,但可能带来严重的柜间或管间不均流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励磁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infineon 微控制器 XC164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励磁功率柜智能均流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自适应模糊自整定 PID 算法微调触发脉冲实现各柜内管均流,从而达到柜间均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期刊2007-06-01)
陆继明,毛承雄,王丹,李国栋[8](2005)在《励磁功率柜智能均流暂态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和研究了智能均流时晶闸管换流的暂态过程,重点对并联整流桥同号桥臂晶闸管间的换流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触发在先的晶闸管会率先完成相间换流,触发在后的晶闸管则会在已经导通的同臂号晶闸管之间进行分流;相间换流速度快,幅度大,同臂号晶闸管间的分流速度慢,幅度小;无论导通时刻是否一致,同臂号晶闸管的关断截止时刻总是相同的.得出了智能均流是通过改变同臂号晶闸管的触发时刻,进而改变其导通初期的电流幅度和通流宽度来实现均流目的的.指出了智能均流技术在励磁功率柜中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11期)
王新宽,魏殿杰[9](2004)在《软开关自主均流智能直流电源装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采用饱和电感实现软开关技术,并利用集成芯片 UC3902实现自主均流的智能直流电源装置。详述了其主要功能和结构,并给出了实现软开关和自主均流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04年03期)
智能均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智能均流在励磁系统中的实际运用,用并联桥臂电流值比和功率柜平均电流输出作为依据,计算出均流系数,以此评判并联功率柜的均流效果,且指出,目前智能均流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反映桥臂换流的暂态过程,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均流,必须以并联桥臂电流值作为计算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均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孟庆丰,滕学蓓.突破无主均流技术降低供电成本智能供配电打造交通能源互联网[J].中国公共安全.2018
[2].杨京广,黄大可,高劲松.励磁功率柜均流系数计算及智能均流试验研究[J].水电与新能源.2016
[3].耿敏彪,袁亚洲,郭志成.发电机励磁系统智能均流现状及问题分析[J].电气技术.2014
[4].贾淑文.智能并联均流的DC-DC变换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
[5].刘芳.具有智能均流的通信电源数字监控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李煌校,康军.SC—3000智能均流测试仪在整流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氯碱.2008
[7].邹见效.多功率柜智能均流控制器设计[C].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2007
[8].陆继明,毛承雄,王丹,李国栋.励磁功率柜智能均流暂态过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王新宽,魏殿杰.软开关自主均流智能直流电源装置的设计[J].电工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