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升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相对性,壁面升力,数值研究,壁面效应
升力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薛壮壮,王企鲲,钱佳杰,朱亮[1](2019)在《半无界流场中圆球壁面升力和阻力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准定常"运动相对性"的叁维数值模拟方法,在静止黏性层流流体中,对平行于单壁面运动的刚性圆球所受壁面升力和阻力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壁面作用是增强阻力;②在近壁处,当Re<100时,升力系数随着雷诺数和圆球与壁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然而,当Re>100时升力系数却急剧增大;③在远壁处,Re>10时已不存在壁面效应,与无界绕流一致,但Re<10时壁面效应依然存在;④颗粒自转对阻力的影响很小,但会略微增加升力,且由自转所诱发的升力主要是由周围流体压强决定。这些结果均有助于促进对限制边界内颗粒水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深化对壁面效应层流场中颗粒输运现象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9年05期)
严择圆,杜常清,胡艺凤,王嘉鹏[2](2019)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负升力特性有限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空气动力学套件产生的负升力对提高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赛道表现有着重要作用,赛车尾翼是产生负升力的主要部件之一。使用有限元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的负升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尾翼产生的负升力数值随主翼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大学生方程式整车流场中影响尾翼负升力的外界因素主要是车身遮挡物与前翼下游上升气流,尾翼的最大负升力损失达到40%;对尾翼分区域设计不同主翼攻角值有效提升了赛车尾翼产生负升力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原昕,招启军,朱正,王博[3](2019)在《前飞速度和升力偏置量对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轴刚性旋翼前飞状态的气动特性主要由工况环境中的来流速度、密度和桨叶的翼型配置、弦长分布和扭转分布等气动布局参数决定。气动布局参数的综合影响决定了共轴刚性旋翼的的升力偏置量。了解前飞速度和升力偏置量对前飞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利于设计更适合于高速飞行的共轴刚性旋翼。因此,本文通过求解可压雷诺平均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4 m直径的由两副2片矩形桨叶旋翼构成的共轴刚性旋翼模型的前飞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前进比下的气动力并对不同升力偏置量下的旋翼性能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前进比增大,桨叶展向拉力分布更加趋于合理,拉力中心向桨叶中段移动,可以充分给桨尖卸载;旋翼升力主要由前行侧桨叶提供,升力偏置量过大容易产生激波诱导失速,不利于高速前飞。(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卢丛玲,祁浩天,徐国华[4](2019)在《升力偏置对共轴刚性旋翼前飞气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升力偏置对共轴刚性旋翼前飞气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共轴旋翼流场求解,采用嵌套网格方法模拟桨叶运动,采用双时间方法进行时间推进。针对不同升力偏置状态,采用基于"差量法"的共轴旋翼高效配平策略进行操纵量配平。通过对Harrington-1旋翼性能的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比计算了共轴刚性旋翼在不同前进比和升力偏置量下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双旋翼操纵量在小前进比状态有明显差别,在大前进比状态基本一致;在相同拉力状态,随着升力偏置量的增大,共轴旋翼升阻比先升高后降低,其阻力却不断增大,不同前进比状态的最大升阻比对应的升力偏置量不同;双旋翼相遇时桨叶拉力出现脉冲式波动,由于流场被前行桨叶所主导,因此后行桨叶拉力波动幅值更大,且波动幅值随升力偏置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左光,陈鑫,徐艺哲,张敏捷,高铁锁[5](2019)在《类X-37B升力体再入飞行通信特性中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再入非平衡等离子流场的数值仿真方法及等离子体鞘套对不同波段电磁波传输特性的预测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某工程钝头体飞行器再入实测通信飞行测量数据,初步校验数值仿真等离子体特性和通信特性方法的正确性;其次,在典型弹道下针对升力体再入飞行器开展等离子体鞘套数值仿真,分别给出S波段、Ka波段与K波段电磁波衰减特性,研究指出结合当前国内中继星体制情况采用高频段电磁波Ka波段或K波段中继通信方式是解决通信黑障的技术途径之一;最后,研究了电磁波数衰减受传播方向角和攻角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发展解决我国再入飞行器通信黑障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海童,王掩刚,邓双厚[6](2018)在《对转升力风扇地面效应的力学及喷流频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升力风扇工作特性,以自行设计的20kg推力对转升力风扇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发展了对转涵道风扇测控系统,研究不同转速条件、不同离地距离(1.1D,2D,3D,D为转子直径)对升力风扇各部件力学特性的影响效应,结合动态压力传感器阵列测量技术及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获得了升力风扇的喷流频谱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3.0D工况,在设计转速下当离地高度降低到1.1D时,升力风扇总推力提高11%但需求功率基本不变,其中涵道唇口推力下降3%,转子推力上升25%,出现了明显的"气垫效应";上、下游转子叶片尾迹能量较小,未能监测到明显的叶片通过频率,风扇喷流动态特性与前后级转子间动-动非定常干涉效应有明显相关性,其一阶频率为上、下游转子通过频率之和。(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徐万海,张书海,马烨璇,高喜峰[7](2018)在《均匀来流并列排布柔性圆柱升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圆柱结构的流激振动是一种常见的流-固耦合现象,是引起结构疲劳损伤的重要因素。在来流作用下,柔性圆柱结构会受到横流向升力的作用。升力会引起结构在横流向的运动,是影响结构流激振动和疲劳损伤的重要参数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圆柱结构通常以多柱排布的形式出现,其中并列排布是一种重要的排布方式,圆柱间的尾流相互作用会对结构的水动力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两根并列圆柱情形,对于两根以上柱群的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设计了单圆柱和并列多圆柱流激振动的拖曳水池模型实验,获取了结构位移响应的实际测量数据。通过反解方法确定结构的升力系数,并进一步分析柔性圆柱的平均升力系数随约化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升力系数在圆柱结构轴向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单圆柱,并列二/叁/四圆柱的升力系数的对比研究,探寻升力系数在不同数目圆柱并列排布情形下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8-25)
臧英,何新刚,周志艳,明锐,臧禹[8](2018)在《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测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升力特性是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测试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实现对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的性能检测,针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无统一的评价指标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半系留式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性能检测平台、升力特性测试方法及指标、升力特性的评价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3种不同机型(分别为四旋翼机型Ⅰ、六旋翼机型Ⅱ、八旋翼机型Ⅲ)进行了升力特性指标的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在功率载荷、重量效率、热效比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功率载荷最好的机型Ⅲ比最差的机型Ⅰ大7.6 m N/W,重量效率最好的机型Ⅰ比最差的机型Ⅱ大0.33,热效比最好的机型Ⅲ比最差的机型Ⅱ大10.5 N/℃,反映出3种机型在设计过程中整个动力系统效率、机型整体结构和材料选择上的差异,从而在整机作业性能上表现出差异。在上述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动力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运用功率载荷、重量效率和热效比进行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评价的评分方法,对上述3种机型进行综合评分的结果为:机型Ⅲ>机型Ⅰ>机型Ⅱ,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有效对不同类型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升力特性进行综合评判。该文所给出的测试与评价方法,不仅能用于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的评测,还能为机型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4期)
袁典,李道春,向锦武[9](2018)在《弦向带弯叶片弯度大小及位置对扑旋翼升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弯度大小在0-30%范围内、最大弯度位置在0.2c-0.5c范围内的扑旋翼弦向带弯叶片的气动力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弯度大小和最大弯度位置对扑旋翼弦向带弯叶片升力特性的影响。结果标明,叶片的弦向弯度大小对升力的影响较小,而最大弯度的位置对升力有较大影响,最大弯度位置越靠近叶片前缘,增升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1-21)
马洋,周伟,秦伟伟[10](2017)在《基于升力体的变构型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超声速飞行器多任务、全速域飞行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升力体的变构型超声速飞行器布局。飞行器通过机翼的伸缩/后掠变形来兼顾高速和低速条件下的气动性能。采用CFD手段对典型飞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机翼的伸缩/后掠变构型,飞行器在亚声速和超声速阶段能够保持较高升阻比,跨声速阶段气动性能需要通过外形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相比于固定机翼外形,变构型飞行器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的升阻比优势明显。研究工作可为大速域飞行条件下的机翼变构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升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空气动力学套件产生的负升力对提高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赛道表现有着重要作用,赛车尾翼是产生负升力的主要部件之一。使用有限元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的负升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尾翼产生的负升力数值随主翼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大学生方程式整车流场中影响尾翼负升力的外界因素主要是车身遮挡物与前翼下游上升气流,尾翼的最大负升力损失达到40%;对尾翼分区域设计不同主翼攻角值有效提升了赛车尾翼产生负升力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升力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薛壮壮,王企鲲,钱佳杰,朱亮.半无界流场中圆球壁面升力和阻力的特性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9
[2].严择圆,杜常清,胡艺凤,王嘉鹏.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负升力特性有限元探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9
[3].原昕,招启军,朱正,王博.前飞速度和升力偏置量对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影响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4].卢丛玲,祁浩天,徐国华.升力偏置对共轴刚性旋翼前飞气动特性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9
[5].左光,陈鑫,徐艺哲,张敏捷,高铁锁.类X-37B升力体再入飞行通信特性中断研究[J].宇航学报.2019
[6].王海童,王掩刚,邓双厚.对转升力风扇地面效应的力学及喷流频谱特性研究[J].推进技术.2018
[7].徐万海,张书海,马烨璇,高喜峰.均匀来流并列排布柔性圆柱升力特性研究[C].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8
[8].臧英,何新刚,周志艳,明锐,臧禹.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测评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8
[9].袁典,李道春,向锦武.弦向带弯叶片弯度大小及位置对扑旋翼升力特性的影响[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8
[10].马洋,周伟,秦伟伟.基于升力体的变构型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