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结构与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城自然保护区,棉刺,种群动态,种群结构
种群结构与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明,马刚[1](2019)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在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学者们开展了对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作为群落优势层片的灌木物种,棉刺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更加重大,其重要值甚至达到了206.92。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和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是棉刺具有的两种典型克隆生长构型,其中密集型克隆生产构型由劈根形成,而游击性克隆生长构型则是由枝条下垂受损产生的不定根形成。集群分布是棉刺的主要分布格局。棉刺的生命曲线呈反对角线性上升,棉刺的总群数量会随着它的年龄上升而增加,它的年龄结构是下降型椎体。与别的物种不同,具有大量的高龄正常个体,恰恰说明棉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很少会在达到生理寿命前死亡。(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刘力萍,毕全勇,石林曌,汪洋,滕家喜[2](2019)在《麻城枳椇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枳椇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发展趋势,保护现有资源,对麻城五脑山枳椇天然种群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种群龄级动态,编制了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行了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枳椇种群龄级结构动态指数V_(pi)=51.58%>0,呈增长型;环境筛的抑制出现在第Ⅳ龄级,其后种群动态趋向稳定;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接近Deevey-Ⅱ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林下更新层幼苗数量较大,种群具有较强增长和恢复能力.研究表明,枳椇种群的生长发育符合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种子库充足,种群处于稳定增长型.种群保护应避免景区建设对种群更新造成干扰.(本文来源于《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方镇平,姚圣典,汪洋,岳丹,张敏[3](2019)在《麻城青檀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麻城青檀种群结构、数量和动态变化,采用样方法对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划分种群龄级并进行龄级动态分析、对种群动态进行了时间序列预测和种群Fourier级数分析,结果表明:青檀种群第3和6龄级数量减少,7龄级无存活植株,种群动态指数Vpi=22.83%,种群为增长型,但抗风险能力弱;预测种群未来高龄级植株数量增加;第3龄级为种群波动小周期。青檀种群是经过环境筛和种内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近自然法辅以人工优化种群的结构和功能,是保护青檀天然种群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王高雁,任芮佳,宋乃平[4](2019)在《宁夏荒漠草原带酸枣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属于鼠李科枣属植物,耐旱、耐盐碱和耐瘠薄,在宁夏中北部地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也很高,但目前对于野生酸枣在半干旱地区的种群动态的研究很少。为明晰该地区酸枣种群动态变化,挖掘其生态价值,本文以宁夏红寺堡区酸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对酸枣基径进行测定、处理,研究该酸枣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发现:该种群年龄结构呈宽底"金字塔"型,幼龄植株储备丰富;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 II型,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第3径级达到死亡率峰值;该种群在2、4、6各龄级时间后,个体数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该种群基本达到稳定阶段。(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5期)
王飞,霍怀成,赵阳,曹秀文,刘锦乾[5](2019)在《甘南高山林线岷江冷杉—杜鹃种群结构与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林线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对气候反映最敏感的地区之一。甘肃南部高山林线区域主要以原始岷江冷杉种群和杜鹃种群为优势种,通过对岷江冷杉和杜鹃种群建立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描述其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定量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比较丰富,能很好的维持种群个体的自疏死亡,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杜鹃种群幼苗缺乏,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死亡曲线和危险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加,杜鹃种群的死亡率在各个龄级一直大于岷江冷杉种群,危险率在Ⅱ龄级以后杜鹃种群也始终大于岷江冷杉种群。(2)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大于修正后的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且大于0,而杜鹃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小于修正后的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且小于0,则岷江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杜鹃种群属于衰退型,岷江冷杉、杜鹃随机干扰极大值分别为0. 027、0. 011,说明二者对外界干扰均比较敏感。(3)杜鹃种群时间序列预测为前期幼苗比较缺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而岷江冷杉种群表现出各龄级时间变化较小,幼苗个体数较多,种群为稳定增长型,岷江冷杉更能适应甘肃南部高山林线区域当前环境。(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肖书礼,付梦媛,杨科,陈小红[6](2019)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含笑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雅安市周公山峨眉含笑野生种群进行群落调查,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理论及匀滑技术,将种群动态变化情况量化,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其年龄结构现状,并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其未来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揭示峨眉含笑的生存潜力和濒危机制,为该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峨眉含笑种群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和V_(pi)′均大于0,年龄结构呈倒J型,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种群结构属于增长型,但种群的演替过程存在波动性,幼苗的数量丰富但向幼树的发展受阻,幼树向中、壮树阶段的补充也有所减少,种群存在衰退风险。(2)峨眉含笑野生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在第Ⅰ龄级、第Ⅶ~Ⅷ龄级和第Ⅹ龄级出现高峰,而在第Ⅱ~Ⅵ龄级阶段比较稳定。(3)随龄级增加,峨眉含笑种群的生存率持续下降,累积死亡率持续上升,危险率在第Ⅰ龄级时最高(1.308),死亡密度在第Ⅶ~Ⅷ龄级降至最低,在整个龄级阶段中对应龄级的危险率均高于生存率,种群存在断代衰退的风险。(4)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经历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中、壮树阶段个体数量有减少的趋势。研究认为,峨眉含笑野生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苏志豪,李文军,曹秋梅,周晓兵,张元明[7](2019)在《新疆野苹果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野苹果是第叁纪孑遗物种,目前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日益减少,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通过对新疆野苹果不同生境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及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预测分析,阐明其种群年龄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种群几乎无1龄级幼体,仅新源县改良场种群存在少量2龄级个体,绝大多数种群优势龄级为4、5龄级,新源县八连种群优势龄级已达6、7级,各种群中老龄个体数量占优势;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大致趋于Deevey-Ⅱ型,各龄级的死亡率相近;由于大部分种群已经处于中龄级,随着时间推移,预计20 a、40 a、60 a后,各种群优势龄级将往后推移,老化现象加剧。应建立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库,进行人工育苗,对各种群进行补植,促进林分向异龄林发展,并加强人工抚育管理措施,间伐过度密集的灌木、草本,控制病虫害,为幼苗定植创造条件。(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朱强,艾训儒,姚兰,朱江,吴漫玲[8](2019)在《鄂西南川陕鹅耳枥种群结构与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鄂西南4个地段典型植被的调查数据,对川陕鹅耳枥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地段种群幼龄个体数量丰富,均属增长型种群;2)川陕鹅耳枥种群的胸径与树高呈显着正相关,胸径与树高异速生长明显;3)鄂西南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呈双峰型,在生长前期和中期达到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但各地段川陕鹅耳枥存活曲线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类型;4)生存分析表明,鄂西南川陕鹅耳枥种群总体呈现出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郑丹,郭东罡,李星梅,金鑫[9](2019)在《山西霍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分析了山西霍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种群的径级结构以及树高与胸径的关系,绘制了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种群中龄个体数相对稳定,但幼龄个体数不足,更新和发展受到限制;对核桃楸种群胸径与树高进行研究拟合分析可知,直线拟合与对数拟合均能反映核桃楸种群胸径与树高的生长动态关系,但是对数拟合比直线拟合的相关系数大;生命表分析结果显示,核桃楸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Ⅰ型,生存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莉[10](2019)在《福建叁明东牙溪流域南方红豆杉自然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叁明东牙溪流域南方红豆杉为对象,研究了南方红豆自然种群结构,编制了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群幼苗幼树较多,达72.24%,只有17.90%的幼苗能长成小树,个体数到第Ⅳ级时达到最低;个体平均寿命期望在第Ⅳ~Ⅶ级间最大,种群结构稳定;维持保护好现有种群,东牙溪流域南方红豆杉种群依然有恢复壮大潜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种群结构与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阐明枳椇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发展趋势,保护现有资源,对麻城五脑山枳椇天然种群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种群龄级动态,编制了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行了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枳椇种群龄级结构动态指数V_(pi)=51.58%>0,呈增长型;环境筛的抑制出现在第Ⅳ龄级,其后种群动态趋向稳定;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接近Deevey-Ⅱ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林下更新层幼苗数量较大,种群具有较强增长和恢复能力.研究表明,枳椇种群的生长发育符合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种子库充足,种群处于稳定增长型.种群保护应避免景区建设对种群更新造成干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结构与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维明,马刚.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棉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绿色科技.2019
[2].刘力萍,毕全勇,石林曌,汪洋,滕家喜.麻城枳椇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
[3].方镇平,姚圣典,汪洋,岳丹,张敏.麻城青檀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9
[4].王高雁,任芮佳,宋乃平.宁夏荒漠草原带酸枣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分析[J].南方农机.2019
[5].王飞,霍怀成,赵阳,曹秀文,刘锦乾.甘南高山林线岷江冷杉—杜鹃种群结构与动态[J].植物研究.2019
[6].肖书礼,付梦媛,杨科,陈小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含笑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西北植物学报.2019
[7].苏志豪,李文军,曹秋梅,周晓兵,张元明.新疆野苹果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J].干旱区研究.2019
[8].朱强,艾训儒,姚兰,朱江,吴漫玲.鄂西南川陕鹅耳枥种群结构与动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9].郑丹,郭东罡,李星梅,金鑫.山西霍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9
[10].张莉.福建叁明东牙溪流域南方红豆杉自然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