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圈论文-张聪,阳军生,谢亦朋,戴勇,梁雄

加固圈论文-张聪,阳军生,谢亦朋,戴勇,梁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固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隧道工程,非均质软弱围岩,隧道注浆,注浆加固圈

加固圈论文文献综述

张聪,阳军生,谢亦朋,戴勇,梁雄[1](2019)在《非均质软弱围岩隧道注浆加固圈分布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随机分布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注浆过程中围岩物性参数的动态变化和浆液黏度时变性,推导了流-固耦合作用下非均质软弱围岩的浆液扩散方程,并运用多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小导管注浆浆液在非均质软弱围岩中的扩散模型,系统研究了注浆参数与小导管布设等对浆液扩散与注浆加固圈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在非均质软弱围岩内以类椭圆形向四周扩散,扩散形态随注浆压力、注浆时间与围岩参数等动态变化而不断变化,最终趋于稳定;在注浆过程中,增大注浆压力和延长注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浆液的渗透能力并改善围岩的渗透性,而适当的增大小导管布设长度或减小导管布设角度有利于注浆加固圈的形成;为达到最优注浆效果,洞头山隧道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压力宜设为1 MPa,注浆时间宜控制在400 s,小导管布设角度不宜小于30°,布设长度应大于2.5 m;经现场监测验证,隧道围岩28 d抗压强度提高至2 MPa,围岩渗透系数降至10~(-5 ) cm·s~(-1),后续台阶法施工开挖拱顶沉降均小于3 cm,围岩整体性和连续性得了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全胜[2](2018)在《青岛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的拟定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青岛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合理厚度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法、力学分析法、允许渗漏水量法初步判断主洞加固范围应为开挖轮廓线外5 m以上,并以结构变形为依据采用数值模拟对断层破碎带不同厚度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注浆加固圈范围,并通过现场注浆试验、松动圈测试和注浆效果检验,得出了在Ⅳ级围岩下的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为开挖轮廓线外5 m、Ⅴ级围岩下为开挖轮廓线外6 m的结论,合理确定了不同围岩下的注浆堵水和加固范围。经过数个断层破碎带的注浆实施,验证了该加固范围,注浆后渗漏水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开挖后结构变形较小,保证了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周新勍,李凤国,刘景双,戚克辉[3](2016)在《立井井颈段小壁座加固圈设计与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金矿滕家副立井井颈段地层主要为松散软弱砂砾层,粘结力小,抗压强度低。井颈段施工后,在井筒后续施工中,易整体下沉,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为此,在已有小壁座的基础上,设计加固圈来提高冲积层段整体承载能力,确保井筒后续施工中,冲积层段的整体稳定性。井颈段施工中,先整体施工小壁座,再自下而上浇筑井壁。井颈段施工后,在井筒后续施工中,未发生明显变形。(本文来源于《建井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陈鉴光,袁江雅,袁海清,傅鹤林,王木群[4](2014)在《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家隧道进出口处在全风化花岗岩中,孔隙和裂隙水均较发育,围岩破碎,地下水补给条件复杂,隧道发生涌突水的可能性非常大[1]。以向家隧道洞口段V级围岩段为例,展开了隧道V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研究。研究成果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4年04期)

王刚[5](2014)在《隧道富水地层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揭露富水地层而导致的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帷幕注浆是治理地下工程水害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受限于富水地层结构模式的复杂性和注浆工程的隐蔽性,富水地层注浆堵水加固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针对富水地层隧道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施工设计问题,根据流固耦合相关理论,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影响隧道注浆加固圈堵水加固效能及其稳定性的基本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大小和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钟家山隧道F2断层富水破碎带灾害综合治理注浆工程实例,对富水地层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进行研究,确定最优参数组合,提出适用于富水地层的帷幕注浆堵水加固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隧道注浆加固圈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数值计算工况,通过数值解获得围岩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分布变化指标,通过比对工况分析了水文地质、注浆加固圈参数等多项因素对隧道加固围岩(注浆加固圈)应力特性与变形的影响态势规律,为研究不同因素对隧道注浆加固圈性能影响的程度提供了依据,并首次将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运用于隧道注浆加固圈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中。(2)隧道注浆加固圈影响因素序列化研究。创新性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分析不同隧道稳定性判据指标下的稳定性因素影响权重,确定各项因素对隧道注浆加固圈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进行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优化提供了方法和依据。(3)典型富水地层隧道注浆加固圈参数优化和帷幕注浆设计。结合江西省钟家山隧道F2断层富水破碎带灾害综合治理注浆工程,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注浆加固圈最优参数组合,并设计富水地层隧道帷幕注浆方案,为注浆加固圈堵水加固效能的发挥和隧道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在注浆加固圈影响因素序列化研究和参数优化中的可靠性。本设计思路、方法同样适用于以其他隧道稳定性判据为指标的影响因素序列化分析和参数优化,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4-20)

张兴[6](2013)在《基于流固耦合的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常发生突涌水及围岩变形失稳等地质灾害,帷幕注浆是治理隧道断层破碎带的有效方法,通过帷幕注浆在隧道周边形成注浆加固圈,降低围岩渗透能力,提高隧道周边围岩强度。为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圈参数,提高注浆加固效果,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隧道周边渗流场、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加固圈参数对隧道涌水及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加固圈厚度的增加,隧道涌水量和变形量均减少,但当加固圈厚度大于一定值时,涌水量及变形量变化均趋于平缓。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最合理的注浆加固参数并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果对于完善帷幕注浆理论和指导类似工程注浆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3年16期)

周渊韬[7](2013)在《富水岩溶隧道Ⅳ级围岩段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涌水量预测是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某隧道Ⅳ级围岩段为例,展开了富水岩隧道Ⅳ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研究。(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3年01期)

黎明[8](2013)在《隧道Ⅴ级围岩段涌水及注浆加固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涌水量预测是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某隧道Ⅴ级围岩段为例,对隧道Ⅴ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3年01期)

孙洪军[9](2012)在《青坪隧道涌水量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溶区修建隧道的过程中,经常碰到涌水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本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来预测青坪隧道涌水量、研究最小注浆圈的厚度等,希望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李鹏飞,张顶立,赵勇,张成平[10](2012)在《海底隧道复合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普通山岭隧道不同,海底隧道深埋于海床之下,地下水的处理是其修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隧道渗水量控制及衬砌结构水荷载确定又是地下水处理的核心问题。采用"堵水限排"的设计理念,设计海底隧道复合衬砌结构防排水系统,可以实现以较小的排放量明显折减甚至消除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外水压力,使海底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更经济。基于地下水水力学理论,推导海底隧道渗水量和复合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厦门海底隧道工程实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以及注浆加固圈等参数的变化对隧道渗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隧道复合衬砌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穿越F4风化深槽的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设计中取得成功应用。研究结果可为海底隧道或富水区高水头山岭隧道工程的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加固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青岛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合理厚度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法、力学分析法、允许渗漏水量法初步判断主洞加固范围应为开挖轮廓线外5 m以上,并以结构变形为依据采用数值模拟对断层破碎带不同厚度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注浆加固圈范围,并通过现场注浆试验、松动圈测试和注浆效果检验,得出了在Ⅳ级围岩下的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为开挖轮廓线外5 m、Ⅴ级围岩下为开挖轮廓线外6 m的结论,合理确定了不同围岩下的注浆堵水和加固范围。经过数个断层破碎带的注浆实施,验证了该加固范围,注浆后渗漏水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开挖后结构变形较小,保证了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固圈论文参考文献

[1].张聪,阳军生,谢亦朋,戴勇,梁雄.非均质软弱围岩隧道注浆加固圈分布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

[2].王全胜.青岛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的拟定与验证[J].公路交通技术.2018

[3].周新勍,李凤国,刘景双,戚克辉.立井井颈段小壁座加固圈设计与施工[J].建井技术.2016

[4].陈鉴光,袁江雅,袁海清,傅鹤林,王木群.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J].公路工程.2014

[5].王刚.隧道富水地层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及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

[6].张兴.基于流固耦合的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厚度分析[J].科技资讯.2013

[7].周渊韬.富水岩溶隧道Ⅳ级围岩段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

[8].黎明.隧道Ⅴ级围岩段涌水及注浆加固圈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

[9].孙洪军.青坪隧道涌水量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J].公路工程.2012

[10].李鹏飞,张顶立,赵勇,张成平.海底隧道复合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

标签:;  ;  ;  ;  

加固圈论文-张聪,阳军生,谢亦朋,戴勇,梁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