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基亚硝基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氯沙坦钾,复方制剂,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基因毒性杂质
甲基亚硝基脲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峰,金鹏飞,徐硕,张闪闪,吴学军[1](2019)在《LC-Q-TOF-MS法测定氯沙坦钾及其复方制剂中痕量杂质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建立氯沙坦钾及其复方制剂中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选择[M+H]~+m/z 147.076 4对NMBA进行测定。结果:NMBA在5~1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6。定量下限(LOQ)为2.1 ng·mL~(-1),精密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10.0%。3批药品中均未检出NMBA。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氯沙坦钾及其复方制剂中NMBA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田怀东,李菁,田保华,牛鹏飞,李珍[2](2019)在《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N-甲基-N-亚硝基脲(MNU)被用于水稻(Oryzasativa)受精卵的诱变。通过水稻辽盐6号成熟生殖器官的MNU体内同步处理及后代群体筛查,确立了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方法。与辽盐6号受精卵的MNU处理相比,各组条件下两性生殖细胞的MNU处理明显使M1群体生长发育的指标降低及M1-M2群体中突变性状的发生率升高。两性生殖细胞在含有1.5mmol·L~(–1)MNU和10mmol·L~(–1)PO_4~(3–)的缓冲液(pH4.8)中处理60分钟,突变性状发生率是基于受精卵MNU处理的3倍。进一步筛查M3群体,获得了包含新型植株和籽粒突变体的纯合突变体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可显着提高广谱诱变效率。该技术的应用可为水稻的未知功能基因鉴定和育种所需的各种突变体规模化开发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祁世宇[3](2019)在《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二甲基苯酚为基本结构单元,对橡胶助剂中间体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进行合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时间2h,保温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0℃,反应原料摩尔比n(2,6-二甲酚)∶n(浓硫酸)∶n(亚硝酸钠)=1∶1.2∶1.2。该条件下,产物收率达到了92.3%,熔点167℃~170℃。(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刘蔚,李椿方,石全波[4](2018)在《烟碱对4-(N-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和N′-亚硝基去甲烟碱体外细胞色素P4502A13酶促代谢反应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烟碱对4-(N-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NNK)和N-亚硝基去甲烟碱(NNN)的体外代谢激活是否产生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NNK和NNN为底物,采用体外重组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2A13体系进行孵育,以HPLC-MS-MS检测NNK和NNN及其代谢产物,建立体外孵育NNK和NNN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分析烟碱对其酶促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CYP4502A13酶催化NNK生成4-羰基-4-(3-吡啶基)-丁醛(OPB),4-羟基-1-(3-吡啶基)-1-丁酮(HPB)和4-羰基-4-(3-吡啶基)-氧代丁酸(OPBA),该酶催化NNN生成HPB,OPB和4-羟基-4-(3-吡啶基)-氧代丁酸(HA)。烟碱加入NNK反应液中,生成OPB,HPB和OPBA的Km值分别增加到7.4,13.1和11.0μmol·L~(-1),Vmax值保持不变。烟碱加入NNN反应液中,生成HPB,HA和OPB的Km值分别增加到35.46,16.51和28.19μmol·L~(-1),Vmax值保持不变。结论烟碱对CYP4502A13酶催化NNK和NNN的代谢反应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牛鹏飞[5](2018)在《玉米花粉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技术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品种培育的基础素材。随着生命科学向后基因组学的转向,玉米科学已开始进入功能基因组与性状表达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时代,玉米育种研究目标也在走向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高效化学诱变技术的大量玉米基因突变材料的创制被认为是玉米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高效基因诱变剂,已被用于一些哺乳动物、微生物以及水稻的诱变研究。近年来,我们致力于高效的玉米化学诱变新技术的研发。前期研究中已经确立了系列水性环境中玉米自交系的离体成熟花粉生殖细胞的最适MNU处理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玉米自交系(A378)成熟花粉在最优保护液体系下系列条件的MNU处理后所得M_1-M_2代植株与籽粒性状的筛查分析,确定了适于最大突变性状表达频度的诱变条件,并且最终获得了具有多样玉米植株与籽粒性状的系列纯合突变体。当MNU浓度为0.5 mmol/L、处理时间为40 mins、处理缓冲液pH为4.8、磷酸盐浓度为10 mmol/L时,突变性状的表达频度达到了10.5%。从供试M1-M2群体中筛查到了致死、分蘖、矮化、低穗位、条纹叶、卷叶、红叶脉、窄叶展、雄蕊匍匐、雄蕊不育、雄蕊雌化、畸形雌穗、簇状雌穗等株形性状及糖质、淡黄斑、皱缩、白色、糯性、粉红斑、深黄基部、白色基部、粉红胚乳等籽粒性状,共计381个突变株系。通过M3群体的性状表征,最终获得了具有系列的株形与籽粒性状,总计77个纯合基因型突变体。总之,与已报道的玉米花粉在悬浮于石蜡油中的EMS诱变相比,本研究确立的玉米花粉生殖细胞MNU诱变技术具有显着提高的突变诱发效率,其应用有望为玉米功能基因组学与育种研究开发大量的基因突变材料。(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菁[6](2018)在《水稻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化学诱变在谷类作物种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高效基因诱变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用于对水稻种子与受精卵的诱变。其中,水稻受精卵的MNU诱变发展成为目前水稻突变体开发的主流技术手段。半个多世纪以来,水稻突变体的利用促进了一些基因的分子鉴定与功能解析,促进了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发展,然而,绝大多数水稻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仍然未知。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稻诱变与突变体开发效率的低下。随着生命科学向后基因组学的转向,水稻科学已开始跨入功能基因组与性状表达遗传机制的研究时代。为了高效获得水稻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研究所需的大量基因突变材料,突变诱发效率显着提高的水稻化学诱变新技术的研发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本研究确立了水稻品种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方法。我们分别就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与pH值设计了4个水平的MNU诱变方案,基于所设计的方案对水稻品种(辽盐6号)开花前的成熟颖果两性生殖器官实施了同步体内处理,对处理所得M_1-M_2群体的植株形态与籽粒外观性状进行了筛查分析,解析了MNU诱变各因素对M_1结实与植株生长以及M_1-M_2群体性状表达的影响,确定了对应于最大突变性状表达频度的诱变条件,并获得了系列的植株与籽粒性状突变体。结果显示:(1)M_1群体的结籽率、出苗率、成株率明显与MNU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随磷酸盐浓度、pH值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当使用含有1.5mM的MNU与10mM的磷酸盐、pH为4.8的MNU缓冲液,对辽盐6号植株开花前约4-5小时的成熟颖果处理60mins时,M_1-M_2群体中突变性状的表达频度达到约2.8%的最大值,是基于辽盐6号受精卵MNU诱变突变性状表达频度的2倍以上;(3)在总计2400多个M_2群体中出现了包括致死突变在内的82个植株与籽粒性状突变株系的表型分离;(4)经突变株系的M_3繁育,最终分离出具有矮化、少分蘖、条纹叶、红叶脉、窄叶展、有芒颖、黑颖以及红色、绿色、皱缩、粉质、心白、周白籽粒等性状的纯合基因型突变体74个。这些结果指出适宜条件下水稻成熟两性生殖细胞的MNU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诱变剂对水稻基因的突变诱发效应。与水稻受精卵的MNU诱变相比,本研究确立的水稻生殖细胞MNU诱变方法具有显着提高的突变诱发效率,其应用有望促进水稻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研究所需的大量基因突变材料的高效开发。(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岑慧慧,田承华,程庆军,屈雅娟,牛鹏飞[7](2018)在《不同N-甲基-N-亚硝基脲处理下高粱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立高粱离体花粉在N-甲基-N-亚硝基脲(MNU)的常温处理下维持较高活力的适宜条件,通过TTC染色法研究了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与p H值对离体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花粉的存活率与MNU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随磷酸盐浓度、p H值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诱变因素对处理后花粉存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pH。当MNU浓度为0.5 mmol/L、处理时间为40 min、磷酸盐浓度为10 mmol/L、p H值为4.8时,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达到约40.0%的最高值。研究结果对于基因水平上高粱种质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屈绍思[8](2018)在《膀胱灌注青藤碱对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大鼠膀胱癌的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大鼠膀胱癌,研究膀胱灌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大鼠膀胱癌的COX-2、TGF-β1和IL-6的影响,探讨青藤碱(SIN)在膀胱癌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材料与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较低浓度青藤碱治疗组(L-SIN组)、中浓度青藤碱治疗组(M-SIN组)、较高浓度青藤碱治疗组(H-SIN组)5组,除了Control组,其余各组灌注MNU溶液建立大鼠膀胱癌模型。于第10周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只大鼠,处死后取出膀胱,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建模成功后,余下大鼠继续实验。分别于10,12,14,16,18周进行膀胱灌注,灌注液分别为:Control组:生理盐水。Model组:生理盐水。L-SIN组:25mg/kg的SIN溶液。M-SIN组:50mg/kg的SIN溶液。H-SIN组:100mg/kg的SIN溶液。第19周时,抽尾静脉血后处死大鼠。HE染色评估膀胱癌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COX-2、TGF-β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表达水平。结果:1、第19周时,Control组、M-SIN组及H-SIN组毛色光滑,进食、饮水正常。Model组和L-SIN组毛色欠光滑,饮水、进食有所减少。2、病理学检查:Control组共9只,病理诊断为正常膀胱粘膜上皮,评分均值为0.85±0.43;Model组共8只,病理诊断为膀胱癌,伴大量炎细胞浸润,评分均值为5.83±1.47;L-SIN组共9只,病理诊断为膀胱癌,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评分均值为4.26±0.89;M-SIN组共8只,病理诊断为膀胱癌,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评分均值为2.93±1.25;H-SIN组共7只,病理诊断为膀胱癌,伴少量炎细胞浸润,评分均值为1.96±0.53。5组的膀胱炎症及肿瘤HE评分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多重比较,H-SIN组显着低于Model组,而高于Control组,而H-SIN组评分均显着低于L-SIN组、M-SIN组。3、COX-2的表达:Control组阳性率11.11%;Model组阳性率100%;L-SIN组阳性率100%;M-SIN组阳性率62.5%;H-SIN组阳性率28.57%。Model组分别和Control组、H-SIN组比较,差异显着;H-SIN组分别和L-SIN组、M-SIN组相比较,差异显着;而Control组分别和L-SIN组、M-SIN组、H-SIN组对比,同样有统计学差异。4、TGF-β1的表达:TGF-β1阳性颗粒呈棕黄色,分布于胞浆或核膜周边。Control组阳性率11.11%;Model组阳性率100%;L-SIN组阳性率100%;M-SIN组阳性率75.00%;H-SIN组阳性率28.57%。Model组分别和Control组、H-SIN组比较,差异显着;H-SIN组分别和L-SIN组、M-SIN组相比较,差异显着;而Control组分别和L-SIN组、M-SIN组、H-SIN组对比,同样有统计学差异。5、IL-6的表达:5组进行对比,差异均不具备显着性(P>0.05)。结论:1.青藤碱能显着降低大鼠膀胱癌病理学评分;2.青藤碱能显着降低膀胱癌大鼠膀胱组织中COX-2、TGF-β1的表达水平,可能在抑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上起到一定积极作用。3.青藤碱未能显着降低膀胱癌大鼠膀胱组织中IL-6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宇,何奕騉[9](2017)在《一氧化氮介导蛋白质亚硝基化与甲基化协调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具有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参与众多动植物生理活动。在蛋白转录后修饰方面,NO主要以S-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的形式参与。而甲基化作为另一种蛋白翻译后修饰,在DNA损伤及m RNA翻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有关这2种蛋白翻译后修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2种途径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却报道较少。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NO可以通过S-亚硝基化修饰PRMT5的第125位半胱氨酸,正向调节该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活性。prmt5-1突变体表现出严重的发育障碍且对非生物胁迫敏感。通过互补第125位半胱氨酸点突变PRMT5基因,使之转化为不可被S-亚硝基化修饰的氨基酸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可恢复突变体的发育障碍,但无法恢复其非生物胁迫敏感表型。实验同时证明,PRMT5蛋白第125位半胱氨酸的S-亚硝基化修饰参与调节NaCl诱导的精氨酸对二甲基化。该研究引领了蛋白S-亚硝基化和蛋白甲基化修饰新方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为相关研究树立了新的榜样。(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任金刚,杨洋,瞿先侯,尹璐,杨敏[10](20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复合造模法模型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慢性萎缩性胃炎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复合造模法的稳定性及对动物肝脏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及造模1组、造模2组各26只。造模1组用MNNG复合高盐热淀粉糊法、造模2组采用MNNG复合乙醇灌胃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时间28周。造模后比较造模1组、造模2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程度,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造模1组大鼠24周出现腺体异型增生,26周出现灶性肠化生。造模2组大鼠26周出现个别腺体异型增生,28周出现灶性肠化生。模型1组死亡率为26.9%,模型2组为15.4%。造模后造模1组、造模2组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组、造模2组血清PGⅠ、PGⅠ/PGⅡ降低(P<0.05)。28周造模1组及造模2组大鼠肝脏细胞均出现水样变性。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MNNG复合造模法造模时间较长,模型死亡率较高,并且对大鼠肝脏组织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甲基亚硝基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甲基-N-亚硝基脲(MNU)被用于水稻(Oryzasativa)受精卵的诱变。通过水稻辽盐6号成熟生殖器官的MNU体内同步处理及后代群体筛查,确立了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方法。与辽盐6号受精卵的MNU处理相比,各组条件下两性生殖细胞的MNU处理明显使M1群体生长发育的指标降低及M1-M2群体中突变性状的发生率升高。两性生殖细胞在含有1.5mmol·L~(–1)MNU和10mmol·L~(–1)PO_4~(3–)的缓冲液(pH4.8)中处理60分钟,突变性状发生率是基于受精卵MNU处理的3倍。进一步筛查M3群体,获得了包含新型植株和籽粒突变体的纯合突变体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可显着提高广谱诱变效率。该技术的应用可为水稻的未知功能基因鉴定和育种所需的各种突变体规模化开发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基亚硝基脲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文峰,金鹏飞,徐硕,张闪闪,吴学军.LC-Q-TOF-MS法测定氯沙坦钾及其复方制剂中痕量杂质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J].药物分析杂志.2019
[2].田怀东,李菁,田保华,牛鹏飞,李珍.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J].植物学报.2019
[3].祁世宇.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4].刘蔚,李椿方,石全波.烟碱对4-(N-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和N′-亚硝基去甲烟碱体外细胞色素P4502A13酶促代谢反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8
[5].牛鹏飞.玉米花粉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技术的研发[D].山西大学.2018
[6].李菁.水稻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的确立[D].山西大学.2018
[7].岑慧慧,田承华,程庆军,屈雅娟,牛鹏飞.不同N-甲基-N-亚硝基脲处理下高粱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
[8].屈绍思.膀胱灌注青藤碱对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大鼠膀胱癌的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18
[9].王宇,何奕騉.一氧化氮介导蛋白质亚硝基化与甲基化协调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J].植物学报.2017
[10].任金刚,杨洋,瞿先侯,尹璐,杨敏.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复合造模法模型评价[J].中医杂志.2017
标签:氯沙坦钾; 复方制剂; 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 基因毒性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