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志
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疗效。方法:本组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A组随访时间显著多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创面感染率和复发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优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负压封闭引流;闭式灌洗引流
前言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1】。该病病情较为复杂,迁延不愈、处理困难易导致患者致残【2】。本文研究探讨分别采用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治疗我院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18例。纳入标准:年龄24~80岁,无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及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n=9)和B组(n=9)。A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5.28±11.48)岁;感染部位:胫骨4例,股骨2例,肱骨2例,尺骨1例。B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5.64±10.79)岁;感染部位:胫骨3例,股骨2例,肱骨2例,尺骨2例。本组纳入的18例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基线资料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本组纳入的18例患者均实施清除创面脓物、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并且输血管于外露的骨质将骨髓腔开放后放置,同时给予患者注入抗菌药物,对其创口进行常规清洁。
1.3.1A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首先将进水管置入髓腔内,且与髓腔外放置出水管,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以冲洗液连续3天细菌培养结果未出现阳性及局部症状消失结束冲洗,然后将进水管拔除,于第二日拔除出水管。
1.3.2B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按照药敏实验结果给予相应抗生素加生理盐水对病灶进行持续冲洗,再将医用泡沫材料根据清创后的创面形状与大小修剪后,将其置入创腔深部,然后再将周围皮肤与泡沫边缘固定,将压力适当调整40kPa及以下。负压持续引流,对引流管密封情况以及引流物颜色密切观察,至水肿消退、创面干燥、清洁,引流液至清亮在将伤口揭开,取出医用泡沫。若出现肉芽组织不能将伤口填补,则应更换医用泡沫,继续给予负压引流。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及复发率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2.0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随访时间比较
由表1结果可知,A组随访时间显著多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感染的骨组织封闭,而给予药物治疗难以全部覆盖病灶,故而很难讲致病菌全部杀死。彻底清创后封闭死腔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关键。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不能够达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及血液循环改善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残腔可能未被清洗干净,从而致使感染而引起复发【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9例患者治疗后复发3例,复发率达33.33%,高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优势主要在于其特殊的材料及理论【4】:①创面产生的炎性分泌物可经持续负压吸引将其有效地排除,同时还能够去除创面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及细菌培养基,降低肌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故而阻断了炎症反应的持续发生;②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具有无毒、无免疫活性、无组织刺激性以及无皮肤致敏性等特性;③持续负压引流能够使创面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并且还能够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术后随访时间显著低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冲洗能够有效地将术后病灶内渗出物清除,渠道清创效果,并且还可防止由于冲洗过程中大量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降低感染复发,提高治愈率,该方法明显由于传统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故而临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帕尔哈提?热西提,帕拉提?阿巴伯克力,徐小雄,等.传统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21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9):865-867.
[2]张洪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近期疗效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4):522-523.
[3]郝鹏,王跃,吕波,等.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近期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50-53.
[4]陈海.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J].海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45-47.